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职教教师企业实践的必要性与有效性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职业教育发展重心向质量提升的转变以及“双师型”目标的确立对职教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职教教师双师素质和复合能力的基础,专业实践能力缺失成为现阶段职教教师培养培训中最亟待突破的核心瓶颈。本文在简介专业实践能力与职教教师能力结构中所处地位的基础上,分析了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基本途径,强调了企业实践在其中能够扮演的重要角色,并进而着重探讨了如何才能挖掘企业实践的潜力,确保企业实践的有效性。
关键词:职教教师;专业实践能力;企业实践
作为教育活动最重要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教师是提升教育质量、评价教育结果的核心主体之一,教师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教育效果的好坏。职教教师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同样如此。在不断提升发展保障水平的大背景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的作用愈加突出。在完善标准体系、职务职称、兼职评聘等管理制度的同时,如何从培养培训视角提升教师能力和专业化水平,继而保障和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成为一段时间以来的重要研究热点。
一、我国职教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情况
(一)职教教师队伍整体现状
近年来,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任教师数量基本平稳。截至2014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专任教师85.84万人,分布在全国1.19万所职业学校内。2009—2012年间,年龄在31~40岁的教师数量最多(占39%),41~50岁的教师比重也在逐年上升(占30.06%),并且有持续上涨的态势;而作为继31~40岁、41~50岁之后的第三大群体,年龄在30岁以下的教师比重却呈现逐年下降趋势,由2009年的26.91%减少到了2012年的23.04%。学历结构上,本科学历始终保持80%左右的绝对优势,远远超过了其他各学历的教师总和。现有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文化基础课教师多,专业技术课教师紧缺,“双师型”教师尤为不足,仅占职业教育教师总数的25.2%。教师来源单一,缺乏为社会、产业及企业服务的意识,忽视了自身实践能力的提高,不充分的校企合作机制提供不完善的教师实践岗位,兼职教师数量及稳定性的不足以及缺乏目标的教师发展都已成为目前职教教师队伍整体呈现的问题。为了使职教教师队伍能更好地满足职业教育的需求,各级政府对师资建设工作予以了高度重视,各项改善措施相继出台,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积极配合,这些都使得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体系不断完善,师资规模持续扩大。但职教教师能力结构的不完整,尤其是专业化水平不高仍是现阶段制约教师发展的瓶颈问题。
(二)职教教师培养培训情况
就职教教师的培养来说,截至目前,我国已建立了93个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其中,具有培养“双师型”师范本科生资格的本科高校有62所。即便如此,依托高校培养的职教教师普遍存在专业理论知识及教育教学理念扎实而专业实践能力不足的情况。由于缺乏与企业的有效沟通与衔接,很难把企业实践纳入师资人才培养方案中。这种与普通学校教师培养的同质性模式,忽略了作为职教教师所应具有的专业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此外,随着教师培养体系的逐渐开放化,越来越多的院校进入职教师资培养的队伍中,进一步加剧了职教教师培养良莠不齐的局面。从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录用的实际情况看,新教师来源分3种:少部分为职业技术师范毕业生、绝大多数为普通高校对应专业的毕业生、少数人为具有相关行业企业经历的从业者。后两者基本都缺乏师范教育经历和教育教学经验,如何将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转化为教学内容和方法成为他们的一大软肋。而来自师范院校的专业教师往往缺乏有效的专业实践能力。职教教师面临着巨大的职后专业化发展压力,需要终身学习,不断跟进行业企业最新动态。职业教育的规模扩张和质量提升对职教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双重要求。在很大意义上,数量问题又加剧了质量问题的尖锐性。相对于保障和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需要而言,现有师资队伍显然无法满足要求。也正因如此,探究职教教师的能力的养成途径,创建与扩大、量化和表征“双师型”职教师资队伍,成为一段时间以来政策与研究的重点。
二、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及企业实践的作用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知识重于技能,劳心胜于劳力,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职业教育的弱势地位,同时也是当前职业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原因之一。专业课教师由于缺乏相关的专业实践能力,往往造成学生在专业学习中也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针对这一症结,如何更高效地使在职教师及新晋教师获得必备的专业实践能力成为关键所在。
(一)专业能力内涵及地位
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中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包括了领会和把握教育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及自我反思发展等能力。具体到职教教师的专业能力,可以分为双重理论及双重实践。双重理论是指职教教师所教学科的专业理论及作为教师所需的教育理论;双重实践则指在劳动世界的生产实践及在教育体系中的教学实践。因此,职教教师的专业能力涵盖了专业理论、专业理论的职业实践、教育理论及教育理论的教学实践4个维度,其中,教学实践能力应该是职教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由自身教学能力与专业理论、专业实践能力融合与交叉之后生成的复合型专业教学能力。职教教师除了应具备普教教师所必备的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能力之外,还必须具备过硬的学科专业理论及专业理论的职业实践能力——这也是区分职教教师与普教教师、不同学科职教教师的最为显见的标尺,是职教教师素质的重点构成,也是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核心内容。其中,专业实践能力作为专业理论知识的外显途径和专业教学能力的发展基础,在师资培养培训环节中均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二)专业实践能力及其培养
职教教师所需的专业实践能力,不仅仅指的是职业技能训练,还包括整个企业所处行业背景、生产流程、岗位设置、企业文化等一系列的相关内容。其获得途径有很多,如组织教师参与企业实践,顶岗实习,亲自面对岗位上的具体情况和要求;校本培训、实训中心等虽然与实际的生产情况有一定差异,但对于提升专业实践能力也是一个可行的渠道;项目研究可以在教师参与科研的同时对其专业实践能力起到一定的提升作用。现阶段的具体政策做法也恰好与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特点相吻合。2013年启动《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重点,就是鼓励教师通过实际工作经验获得实用的职业技能。而教育部2015年的《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试行)》,更是明确规定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要根据专业特点每5年必须累计不少于6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没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新任教师应先实践再上岗。公共基础课教师也应定期到企业进行考察、调研和学习。
(三)企业实践的意义
专业性与师范性相互匹配是职教教师区别于普通教育教师的最显著的特质之一,也是提升职教教师的个体职业能力、完善优化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命题。由于地域分布导致培养资源分配不均、职教师资培养目标的定位存有不足、培养课程结构缺乏特性等问题,导致职教教师在培养环节就存有所学课程过于追求理论体系,忽视应用性、实践性技术知识的问题。准职教教师和在职职教教师对企业实践都有尤为强烈的诉求。如果说单纯的职业技能训练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在教学导向的校本培训、实训中心中完成,那么对职业在整个产业链条中地位和作用的感知、对职业技能应用情境和工作现场的体验、对职业岗位实践经验的积累则只能通过真实的企业实践获得。甚至职业技能训练本身,企业实践也是最有效的途径。企业实践是职教教师丰富企业工作经验,培养实践操作能力,完善“双师”素质,提升职业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其专业发展的重要渠道。职业学校的教学与企业的生产实践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就是联系学生与企业的“纽带”,职业教育教师企业实践锻炼是丰富企业工作经历、强化职业技能、增强实践教学能力、提高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双师”型教师的重要方式和有效途径。“教师到企业实践”的策略应运而生。对于职教教师而言,企业实践不仅为前端所学专业基础知识联系实际劳动世界给予了机会,也为教师后续回到教学岗位发展和完善自身专业教学能力铺平了道路,为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技能水平、保障职业教育质量提供了可能。
三、如何确保企业实践的有效性
基于我国职教教师的整体情况及队伍建设的突出问题,培养专业实践能力被视为缓解现实矛盾的突破口。作为提升专业实践能力众多方法中最为有效的形式,前文阐述了企业实践所具有的作用和功效,但这些作用和功效并不是自然发生的,它们更多的是一种潜力。因此,如何有效开展企业实践也同样值得引起注意。本文认为,具有专业性的技术性方案是确保企业实践有效性的基础,而提供实现方案所需要的政策和保障条件,促使各方积极参与,同样助力于企业实践的有效开展。
(一)企业实践的专业性
要挖掘和实现企业实践带给教师的潜力,首先需要有令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养成与企业实践资源有效匹配的技术性方案,即强调以专业性为指向的技术方案。实现这一目标,主要由主导者——即方案的设计者和实施组织者决定。企业实践内容的设计,不仅仅由企业一方决定,还应该参考校方和教师个人的意见,融入供给双方的需求,真正挖掘企业生产实际中对课堂教学有价值的内容,确保实践的意义。教师下企业实践,与普通职工的工作存在一定的区别:从工作的内容上来说,教师不仅仅是为了来学某个专门的技能,还要从整个生产流水线上汲取信息和技术带回自己的课堂;从工作的时间上来说,教师下企业也不可能持续很长的时间,因此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最大限度地获取所需的内容对企业实践的专业性提出了挑战。教师企业实践的方式也是影响实践效果的重要和关键因素之一,所以实施企业实践的组织者同样决定了最终结果的专业性。一线教师直接下企业参与生产流水线、用观摩调研的方式了解情况、协助企业完成科研项目等现行的形式中,实践的效果却大相径庭,有的教师能够从企业实践中受益良多,而有的教师却收获不大。解决的办法是让企业实践的实施形式与实践内容相结合。如果教师需要从企业实践中完善自身缺乏的专业实践能力,则亲自参与生产是较为有效的方式;如果有的教师需要为自己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撑,则观摩与调研是较为便捷高效的方式;在一个阶段的企业实践之后,各方还要进行总结与反思,进一步完善与改进新的企业实践方案,始终确保企业实践能有效地提升教师专业实践能力。
(二)企业实践的积极性
教育过程是一种参与式质量的生成过程,教育的供需双方共同决定了最终的结果,保证专业的技术性方案是有效开展的前提条件,但企业实践的积极性也不能小觑,这其中涉及企业实践的诸多相关主体。仅仅从一个教师、一所学校、一所培训基地出发保证企业实践的积极性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企业、政府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现阶段企业方的积极性不强,究其原因是在教师企业实践活动中,企业未能找到利益的出发点,即使政府出面强迫企业做一个背离经营宗旨的事情,其效果也可想而知。因此在校企合作方面,应该搭建职教教师和企业员工培训的互通平台,企业在职教教师培养的过程中积累了经验,同样可以为企业培训自己员工提供帮助,有了这个出发点,自然可以调动企业一方的积极性,为企业实践的有效实施提供保障。教师自身的积极性会直接对企业实践的有效性产生重要的影响。作为直接参与企业实践的重要主体,若教师抱着一种完成上级委派任务的态度,在实践的过程中缺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即使有再好的软硬件设施,也不过流于形式。其实,对教师个体来说,能提升自己的专业化水平意味着可以直接从企业实践中获利。欲加强积极性,从而确保企业实践的有效进行,可以从教师在企业实践前的期望、对企业的选择、对实习的地点以及下企业的时间多方面做调整。学校方面也应该实行相应用人管理制度,为参与过企业实践的教师提供更多的机会,适当地对教师进行评价激励,不仅可以监控企业实践的效果,也能进一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学校的积极性不仅仅体现在对教师下企业实践起到鼓励的作用,而在企业实践前整理收集各方的需求与目的、与企业共同制订高效的实践方案、积极协调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与困难、实践过后及时反馈效果并修改完善实践方案等也都为创造有效的企业实践做出了贡献。在教师、学校、基地、企业4方面通力合作的基础上,更需要政府、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协助,将相关的配套政策法规融入教师企业实践的各个环节中,并对政策提供相应的保障机制,完善政府专项经费拨款机制,力求将企业实践做到实处,真正对课堂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对职业教育的质量起到提升的效果。
参考文献:
[1]2014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专任教师共1515.3万人[EB/OL].
[2]中国新闻网.201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
[3]杨广俊.我国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发展现状实证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7).
[4]王亦君“.双师型”教师仅占职业教育教师总数四分之一[EB/OL].
[5]李梦卿.卓越计划,锻造高层次职教教师[J].职业技术教育,2014,(12).
[6]李立宪.职业教育数控专业校企合作初探[J].科技资讯,2012,(22):169.
[7]吴志华,柳海民.论教师专业能力的养成及高师教育课程的有效教学途径[J].教师教育研究,2004,(3).
[8]吴全全,王泽荣.职教教学改革新要求视角下的职教教师的专业素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6).
[9]万平.基于专业发展的高职教师企业实践的设计与实施[J].中国成人教育,2013,(19).
[10]刘红委.职业教育教师企业实践方式及其特点分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2,(01).
[11]MinisteriumfürKultus,JugendundSport.InformationenzurBetriebspraxisfürdieZulassungzumVorbereitungsdienstfürdieLaufbahndeshher-enSchuldienstesanberuflichenSchulen[EB/OL].2014,(11).
[12]陈晔.中职专业教师企业实践实效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
作者:王继平 盛晓君 单位:同济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