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职教学生语文教学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职教学生语文教学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职教学生语文教学研究

摘要:阅读过程既是学生将抽象的文字内容还原的过程,也是学生进行思维的过程,在阅读过程中,学生思维质量的好坏会对学生理解内容产生直接的影响,而引起学生思维的过程,就是要在学生阅读过程中让他们去发现问题。

关键词:阅读;设疑;思考

“存疑多思法”就是在阅读中多用脑思考,处处置疑,让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通过他们认真的思考,解决阅读中发现的疑问。正如《课程标准》所提出的:“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帮助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运用“存疑多思法”对于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加深理解作品的思想艺术有着积极的作用。

一、发现异常之处,查异质疑

“学成于思,思源于疑。”存疑多思法阅读就是要引导学生发现“疑”从而激发学生的“思”达到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目的。如恩格斯《在马克思幕前的讲话》开头写道:“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不过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在教学时引导学生来思考为什么文章当中不用表示严肃、庄严的“逝世”一词,而是说“当代伟大的思想有停止思想了”“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呢?表达了恩格斯什么样的思想情感?为什么恩格斯的口气是如此的平静?引导学生分析马克思与恩格斯二人的伟大友谊,就不难发现作为恩格斯最亲密的战友马克思的去世对于恩格斯的打击是巨大的,但是作者并没有把自己的悲痛完全带入文中,仅去寄托自己的哀思,更重要的是准确评价马克思的思想和事业,以鼓舞和教育无产阶级的革命群众,采用讳饰的语言表达方式,能够含蓄表达出作者的情感。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的引导,学生学习效果要远远好于教师单纯的说教,学生不但掌握了知识,更训练了思维。对于职教学生来说,因为他们的文化课功底相对来说较低一些,要想让他们能提出质量高的问题,在平时教学时就要注意引导学生去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让学生提问,并学会解答问题。

二、揭示矛盾现象,剖析矛盾设疑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可以从文章当中所存在的矛盾入手,这些矛盾并不是作者在写作时犯的错误,其实可以看作是作者故意预设的矛盾冲突,而这些点也正是能引起读者去思考的内容,一些文章的内容充满了歧义性,而另一些文章中的观点与日常的认知有着明显的不同,这也正是思想内容和强烈艺术魅力的表现方式,它更是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通过具体材料的和谐统一。例如,鲁迅小说《孔乙己》的结尾:“我现在终于没有看见——大约孔乙已的确死了。”文中表示推测的副词“大约”与表示肯定的“的确”是一对意思相反的词语,用在一个句子里是否自相矛盾?抓住文中这种矛盾现象,穷追不舍,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作者并没有交代孔乙己究竟死了没有,但是从全文看他一定死了。掌柜的曾经多次叨念“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若孔乙己没有死,掌柜的怎么会后来不提这十九个钱的事呢?孔乙己“品行却比别人都好”“从不拖欠”,偶有赊账“但不出一月,定然还清”。若孔乙己没有死一定会来还钱的。绝不肯脱下那件又破又脏的长衫,又“不会营生”的他,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怎么能够生存呢?引导学生细细品读课文,就不难再现矛盾的结尾,非常含蓄地启发读者去想象作品人物的悲惨结局及其社会原因,从而更加深刻地揭示了小说的主题。在教学中,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去引导学生注意这些“关键点”,但是要少一些说教,虽然学生的理解没有标准答案那么全面,但有时候还会迸出智慧的火花,从而让学生继续深入理解下去,虽然让学生自己去理解,速度比较慢,但是只要训练到位,学生掌握了这种方法,在今后的学习当中会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学生的学习能力也会逐渐得到提升。

三、抓住细节描写刨根问底解疑

小说中对一些富有艺术表现力的细小事物、人物的某些细微的举止行动,以及景物片断等的具体细腻的描写就是细节的描写。它对塑造人物形象、推进情节发展、表现生活环境有重要的作用。鲁迅先生说过:“要极省俭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我以为这话是极对的,倘若画了全副的头发,即使细得逼真,也毫无意思。”在小说阅读中,学生如果将细节抓住,也就容易提出问题,从而有利于把握住作品的主题与人物的性格。如《祝福》中的祥林嫂的三次肖像描写,揭示出了主人公的悲苦命运;祥林嫂与“我”的“三问”“三答”,她的走投无路和善良使人爱莫能助;祥林嫂的三次痛说阿毛的夭折,表现出主人公境遇的悲惨和无助,以及周围人的冷漠麻木;鲁四老爸的三次“皱眉”与咒骂,揭示了剥削阶级的自私与凶残;四婶的三次断喝,揭示了封建礼教的虚伪和冷酷;对祝福场面的三次描写,展示出旧中国的社会背景。①充分留意这些细节描写,就能够较为容易地揭示小说的寓意和重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再如《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初见林黛玉的一段恭维的话,林黛玉回答贾母与宝玉“念何书”“可曾读书”时的机变语言,在不同的场合,主人公会说出不同的话:而这些话也正暴露出人物特有的性格与心态,细细品味这些细节,可以大大加深对文本主旨与写作手法的理解。对于细节的把握要注意引导学生去把握那些关键的细节,而对于细节的理解也不能过于的随意,要与课文内容相联系。学生在阅读中,时时思考,处处置疑,抓住关键词语,抓住细节描写,就能够发现文本中的疑问,而学生解决疑问的过程,正是加深理解作品的思想艺术的过程,也恰巧符合实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理念:“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注释:

①张凤祥.反复铺叙对比,精雕细刻写人物——赏析《祝福》中的“三”笔描写.语文教学通讯,2008(9A).

作者:王仟 单位:甘肃省民乐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