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职教类校本教材的开发探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职教类校本教材的开发探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职教类校本教材的开发探究

[摘要]职业院校的校本教材应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打破原有学科体系的框架,坚持必需、实用、够用的原则,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满足岗位技能要求。笔者以《建筑力学》课程校本教材开发为实例,探讨校本教材建设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开发的步骤、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职业院校;校本教材;教材开发

职业教育是培养学生获得某种职业知识和技能,从而使学生具备从事本职业生产活动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的教育活动。同时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渗透对学生职业道德、学习能力的培养。而这些教育活动开展的载体是教材。教材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增加他们的就业竞争力;教材可以辅助教师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师资水平发展;教材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培养目标。

一、校本教材的特点

校本教材是指学校为了达到教育目的或解决学校的教育问题,依据本校专业特色、学生特点、教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实际情况,由学校教育人员与校外团体或个人合作开发的教材。因此,校本教材有其自身的特点:(一)贴近实际。教材应突出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工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如校核雨棚上部拉杆的强度、脚手架的受力分析与计算引入到教材中,通过引入在工程实际中常见的力学问题,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二)简明扼要。传统的力学课程教学内容繁琐、计算复杂,教学效果不理想。新编教材开门见山,本着实用、够用的原则,抛开一些公式的推导、证明,强调公式的应用,符合学生的学情。(三)形式灵活。教材在编写上采取更灵活的形式,安排了一些适合学生讨论、探索的内容,比如:如何利用报纸搭建桥梁;一次性筷子搭建桁架结构的游戏等,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形式和内容,在学生动手的同时强化了理论知识的运用,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四)内容宽实。教材编写时将三大力学的知识相互融合与渗透,强调力学知识体系的整体性和综合性,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引入最新的科学前沿技术和创新知识,扩充学生的知识结构。

二、校本教材的编写原则

基于上述校本教材的特点,我们在校本教材编写过程中应尽量遵循以下原则:(一)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职业院校校本教材的编写要符合学生实际,要根据课程的特点区别对待。专业基础课的教材在编写时坚持必需、够用为原则,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性;专业核心课程的教材在编写时要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应尽可能选择岗位需求的知识和技能,简化抽象的理论知识推导过程,增加相关的实例图片,适当加入可操作性强的实验,使教学更加直观,满足技能需求,突出高职高专教材特色。(二)以技能为核心的原则校本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的原则,打破僵化的学科体系界限,强调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职业能力体系,在此基础上,理顺课程知识点和技能要点,组织教学内容、技能训练内容和考核内容。(三)以岗位需求为出发点的原则校本教材的内容应紧密联系生产实际,以岗位需求为依据,通过调研,分析岗位对专业知识、技能和从业人员素质的要求,然后按学科进行归类,组合成新的课程知识体系和内容,编制相应教材。那种从学科体系出发,简单粗暴地将原有教材削枝强干、删繁就简来拼凑教材的做法不适合用在职业院校校本教材开发中。当然,需要指出的是在职业院校校本教材编写中应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和层次性,在教材内容选取上要有一定的广度和弹性,满足学生今后在专业领域以及学历提升发展的需求。

三、校本教材的开发步骤

下面以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筑力学》校本教材的开发为例,对校本教材的开发步骤做论述。(一)制定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描述了某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内容以及课程实施建议,因此,它对校本教材的开发起到指导作用。《建筑力学》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是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以工作任务模块为中心构建的工程项目课程体系。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路,紧紧围绕项目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注重理论知识的运用。(二)确定编写内容所谓课程知识的架构是指在进行教材编写时明确哪些知识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需要学生理解并掌握的。这些知识通过何种形式来组织和展现出来,以便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就是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呈现。以上三个过程需根据岗位特点分析,确定知识、技能目标,按照工作过程,将工作任务变成教学任务,以任务的形式展现教学内容。下面以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筑力学》课程为例,说明教材体系结构的构建。《建筑力学》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技术基础课,是研究建筑构件及结构中普遍存在的受力、变形及破坏规律的学科。学习该课程的目的是为了进行工程计算,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服务。建筑类专业力学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三大力学,即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但在目前的教育实践中发现力学课程的教学内容繁琐、计算复杂,与工程实际联系不够,力学知识的应用环节较弱,不利于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进行校本教材编写时,我们应以学校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作为依据。根据岗位要求对人才知识、能力及素质的要求,同时兼顾学生认知、成长规律,从专业知识、实践技能、情感态度三个维度设计教学目标,从简到繁,从易到难,从单一到综合设置教学内容,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实现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基于上述原因,在进行《建筑力学》校本教材开发前,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对应的各工作岗位进行了充分的调研,提取各岗位对力学知识的要求。根据岗位的知识能力要求,将实践中与力学紧密相关的工程案例、工程事故引入到教学中,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构建“二维一体”的体系结构。具体的教学内容安排如下:整个教材分为基础模块、进阶模块和进修模块。其中基础模块包含两个教学模块:绪论和力系的平衡。具体的教学内容包括力学的研究对象;课程特点以及学习方法;静力学公理;平面汇交及一般力系的平衡。进阶模块包括桁架结构的计算、螺栓的受力分析与计算、屋面梁的计算及放置、阳台的计算、塔吊的稳定性计算、脚手架的受力分析与计算、梁板墙柱模板及支撑截面的选择和模板的起拱。具体的教学内容有轴力计算、轴向拉压杆的强度校核;轴向受拉、剪切、挤压计算;支座反力、梁内力计算;悬臂构件支座反力和内力计算;压杆稳定计算;强度及稳定性计算;平面图形几何性质;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进修模块包括两个教学模块:静定结构与超静定结构和多跨梁的受力分析。具体的教学内容有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和超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通过对原有力学和结构教材知识的梳理、整合,实现了教材内容要对接行业的岗位要求、职业标准,将新知识和新方法融入教材编写中,增强教材编写的实效性。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教材的表现形式要根据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改变以往单一、枯燥的文字,加入图片、生动的语言、各种图形的方式,给学生呈现图文并茂的教材。(三)编写、审定教材教材编委会应对参编教师就教材开发的总体设想、编写的意图、编写框架和要求以及编写过程中的一些细节如字体、格式等的要求进行详细说明,以保证编写工作的顺利开展。随后根据参编老师的特长、任课情况等进行编写任务的分工。在编写过程中,要定期召开会议,及时了解参编教师在编写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困惑,关注教材编写的进度状况,对一些专业性、实践性强又拿不准的问题,还可以借助校外行业专家的力量,让他们出谋划策,进行指导。校本教材编完后,由主编对所有内容进行审定。审定后的校本教材,方可定稿。

四、校本教材编写、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通过此次开发《建筑力学》校本教材,发现在校本教材建设和应用过程中确实存在着一些不利因素。(一)编写教师的局限性编写校本教材的主要人员是在校的老师,由于平时工作负担较重,时间限制较多,许多教师与外界交流的机会也较少,更多的时候是独立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掌握的行业信息较少较落后,这种长期以来的工作方式直接影响教师在参与编写教材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影响教材的编写效果。因此,作为学校,应该组织相关部门加强对参与教材编写教师的帮助与管理,让他们掌握编写教材的基本程序、方法,强化教师的责任意识,提高编写教材的能力和效率。(二)缺乏校本教材建设评估机制对已经开发的校本教材,学校应对其进行评估。目前的状况是有些校本教材编写完成后,就束之高阁,似乎校本教材的编写只是为了完成学校考核目标或是成为教师个人提升的一个途径,这就失去了编写校本教材的意义了。对校本教材评估时,原则是所开发的教材是否有利于本专业本课程教学效果的改进与提高。校本教材的评估可采取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两种。内部评估主要在本校内完成,是通过学校教务处、系部专业教师以及使用的学生对教材进行评价和反馈,提出建设性意见,供教师完善校本教材。外部评估是请行业、企业专家,从岗位需求出发,对校本教材进行评估。通过评估,一方面可以加强教师对校本教材开发的责任感和针对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及时了解校本教材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有利于教材的进一步修订。

参考文献:

[1]陈翔.信息化模式下中职《平面设计》校本教材实施探究[J].创新教育,2016(29):174.

[2]刘平娥,罗建远.高职高专校本教材建设的探讨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5(28):59-60.

[3]余祖文,谭维奇,张鹏顺.关于职业院校校本教材建设的几点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8(10):132-133.

[4]熊健民,郭兴红.职业教育校本教材建设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2010(2):67-68.

[5]刘磊,孟洁.职业院校校本教材非理性开发的实践反思[J].职教论坛,2016(25):36-39.

[6]杨丽.常德市中职学生导游业务能力培养的校本教材开发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5(10):34-36.

[7]张英.高职《建筑力学》课程体系的改革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7(3):49-50.

作者:张英 单位: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