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职业院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探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对专业技能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高等职业教育迎来了迅猛发展的时期,展现出强大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应当看到高等职业院校迎来前所未有的良好局面下,管理工作需要科学、细化,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对于高校职业教育的顺利开展意义重大。有必要对高等职业院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进行系统研究和探讨,分析了当前高等职业院校人力资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思考,提出应对策略,从而助力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思考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逐渐成为高等职业院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高等职业院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也给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带来了挑战。必须充分认识人力资源管理在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的重要性,发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思考问题存在的根源,使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与竞争环境相匹配,优化人才管理结构,实现高等职业院校优秀人才的科学管理,培养符合新时期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有力促进人才高效利用。激发人力资源管理的最大潜能,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一、开展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一)促进高等职业院校教育健康发展
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升,离不开科学、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探讨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高等职业院校通过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提升院校综合教育质量,建设现代化的职业教育体系,优化职业教育模式,公平分配学校教育资源,有力促进了高等职业院校教育健康发展。
(二)满足高等职业院校人力资源综合需求
教育现代化水平越高,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越大,人才供给出现了难以调和的矛盾,凸显出人才结构不尽合理的弊端。所以,高等职业院校不断发展过程中,通过加强对广大教职工教学业务培训,引进优秀的教学和管理人才,从而大大满足了高等职业院校人力资源综合需求。
二、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有待改进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内容较为庞杂,需要综合考虑多重因素,在工作细节上下足功夫,才能确保人力资源管理发挥效能。然而当前高等职业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仍旧受到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管理方式简单,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将管理对象仅仅作为完成工作任务的“工具”,不注重开发管理对象的潜能,致使管理效果不甚理想,发挥不出人力资源管理优势。同时,部分高校对校园信息化建设重视程度不够,并未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价值,严重阻碍了人力资源管理效果提升。
(二)管理模式不能适应高等职业院校发展
部分职业院校没有建立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相应的管理工作由传统管理部门兼任,即便是有高职院校将人事办公室改为人力管理部,但是真正负责的工作与人力资源管理区别较大,同时还要监管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负责的工作仍然停留在工资发放与人力档案管理上,这种落后的管理模式与新形势下的高等职业院校发展需求难以适应,归其原因还在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管理人员业务能力不达标。部分高等职业院校试图通过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来突破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瓶颈。但事后的管理效果证明了这种管理方式是错误的,适应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的管理模式应关注教师教学、调动教职工工作积极性、促进学校人才合理流动,而不应以强制性的管理制度来约束院校职工。
(三)人力资源结构比例失调
任课教师、行政人员、后勤人员构成了高职院校人力资源基本结构。但是从高职院校人力资源需求来看,三种人力资源类型所占比例严重失调。任课教师比例过低,行政人员、后勤人员所占比例偏高。特别是近年来高职院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出现了授课教师严重匮乏的状况。而且高职院校人力资源在整体结构上比例严重失调,内在结构各维度分析比例失调也较为严重,从教师职称看,初级职称人数与教授职称人数比例较高,取得中级职称人数比例偏低。从教职工年龄结构看,年轻教师与老教师比例偏高,中年教师比例偏低。多数高等职业院校对本校人力资源缺少长远规划,导致院校人力资源总体结构严重失调,大大不利于院校健康发展。任课教师在人力资源类型中所占比例最低,由于高职院校不断扩招,致使教师资源严重短缺。此外,院校招聘任课教师渠道偏窄也是造成短缺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随着各级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重视,高职院校获得了充足的办学经费,但是在改善教师待遇投入上仍旧较低,最终导致高等职业院校难以吸引优质教师资源,加大了改善人力资源比例失衡的难度。
三、做好职业院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主要对策
(一)树立以教师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能够为职业院校发展指引正确的方向。因此,院校管理层应当充分重视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更新,并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人才是院校持续发展的最大红利,而教师是职业院校人才的骨干力量,改变长期以来将教职员工作为“工具”的管理理念,以教师为本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是高等职业院校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基本方向。同时改变传统的以事为本的人事管理方式,将人的发展作为管理的根本,最终将以往把事作为管理工作的重点转变为将人作为管理中心的理念。此外,为了促进高等职业院校管理理念的改变,高等职业院校封闭式管理也应当及时调整,为新的管理理念深入思想奠定坚实基础。
(二)改革内部管理模式
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执行上,很多高等职业院校还在遵循传统的模式,但是传统管理制度已经不能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必须改革并建立新的内部管理模式,要改革内部管理模式必须创新管理制度,使行政管理真正服务于院校人才,建立以人为本的内部管理制度,营造人性化的管理氛围。新的内部管理制度必须经过专家评议,召开全体教职工代表大会通过后方可实施,实现行政与学术的权力平衡。将部分权力归还于教师进而提升教学积极性。改革内部管理模式,需要实施管理人员职员制,确保将员工安排在适合自身的工作岗位上,实施步骤可以总结如下:合理编制内部机构,科学安排部门岗位,管理层按照部门岗位招聘工作人员,打破以往依据岗位设定待遇的管理制度,对不能胜任招聘岗位的人员进行合理管理。
(三)优化人力资源结构
从上文分析可知,当前高等职业院校人力资源结构严重失调,教师整体结构也有众多需要改善之处,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必须不断优化人力资源结构,主要措施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对一线任课教师比例进行优化,平衡好行政人员与任课教师的比例,确保一线教师比例充足,使学生接受到优质课堂教学,同时加大“双师型”教师培养力度,使学生既能够学习文化知识又可以培养过硬的技术,为未来就业提供重要筹码。改善教师学历结构,招聘应届硕士研究生充实到教师队伍中,鼓励教师积极提升学历,使教师学历与薪酬待遇紧密结合。改善教师职称结构,高等职业院校按照自身实际建立教师职称晋升机制,院校要为教师职称晋升提供专业的培训与指导。同时,从高水平职业院校积极引进骨干教师并给予丰厚的待遇。
(四)提升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职业素养
高等职业院校在招聘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时必须充分结合岗位特点,选择与岗位需求相符的专业人才,并按照院校部门的实际状况灵活调整职位,确保招聘到最适合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一旦招聘标准降低或者招聘到的人才与岗位不相接近,必须及时调整到院校其他部门,确保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院校高层可以适当放权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对管理人员发挥职业潜能给予充分信任,一方面调动了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减少了自身非专业性决策带来的风险。高等职院校还要加强人力资源部门调入人员的职业培训,逐步提升调入人员人力资源管理职业水平,学习到更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从全方位提升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
四、结语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日益重视,高等职业院校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而人力资源管理关乎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的高低,在职业院校工作中必须给予高度重视。本文以此为契机,深入探讨高等职业院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阐述了人力资源管理在高等职业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并结合当前实际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通过深入思考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改革在高等职业院校工作中意义重大。同时也不难发现,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抓住关键节点并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以确保高等职业院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从而培养出更多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优秀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张静.如何做好职业院校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J].人力资源,2021(2):28-29.
[2]张富强.高职院校柔性化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创新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20(24):14-17.
[3]杨小云.新时代高职院校传统人事管理转变途径的探索[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22):54-55,58.
[4]郑晓伟.现代职业教育视域下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创新路径研究[J].山西青年,2020(18):168-169.
作者:赵梦滢 单位: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