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职业院校语文教学中民俗文化教育探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语文教学内容与人们的社会文化、日常生活等息息相关,而民间风俗文化就是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因此,在职业院校,关注并做好民俗与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四史”教育以及民俗与语文教学中的文化传承教育等方面的教学工作,无论是强化学生个人基本素质,还是帮助他们适应即将步入社会的不同工作岗位需求,都必不可少且很有必要。语文教学内容与人们的社会文化、日常生活等息息相关,而民间风俗文化就是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在职业院校,尤其是工科类院校,学习者大多是初、高中阶段语文基础知识相对欠缺、课外阅读量有限又不太主动学习的学生,除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学习和训练之外,关注并加强做好语文教学中民俗文化的教学工作,无论是对以后的自我成长或适应步入社会的不同工作岗位需求,都必不可少。
1民俗与职业院校语文教学中的课程思政教育
职业院校语文教学中涉及到的民歌、民间传说、风俗习惯、服饰、方言或俚语口语等民俗风物,在不同程度上都反映了该地区的风土人情、文化传承、民俗民风等方方面面。职业院校的学生,已具备了相应的评判和辨识能力,因此,教师有必要选择性地呈现一些具体内容,可以让学生在对照中,继承和弘扬积极向上的理念和思想意识,从中受到民族传统的爱国主义精神的感染和熏陶,帮助他们取其优去其糟,剔除陈腐愚钝,认识历代统治阶级的昏庸、腐朽和残暴,使他们明白,人类不断前行发展的历史,从来没有什么什么岁月静好,任何事物没有坐享其成,都离不开人们前仆后继的努力和奋斗,从而使学生通过学习、思考和鉴别,在实实在在的正能量的影响和濡染中,思想觉悟得以提升,行动上多一些正向的影响和指引,以期达到我们的育人效果。今天,我们面对的学生几乎都是清一色的零零后,给他们介绍民俗,他们乐于、并愿意参与其中也能从中接收到教育和熏陶,如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华民族传统习俗,始于晋代,最早属于祭拜神灵祖先,如今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再如清明节祭祖,中秋节赏月食月饼……等等,可没经历过紧衣缩食、物质匮乏的这一代人,联系文章在介绍相关的部分习俗时,往往会出现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笑话:如在读到夏衍先生的《包身工》,日本纱场的童工过着这样的生活:以“芦柴棒”为代表的日本纱场的中国童工,劳动量大工作时间长不说,生活几乎就没有保障,如错过饭点儿只能吃“锅巴”。用“锅巴”充饥,我们的学生得出的结论是,是否夸大其辞了,还好是在大上海,包身工的日子还不是想象中那么惨,理由是起码还有锅巴可吃。能怪这些年轻学子吗?我只能解释,彼“锅巴”不是我们作为零食的此“锅巴”,是在盛完饭后的锅底,“老板娘拿起铅桶,到锅子里去刮一下锅焦、残粥,再到自来水龙头边去冲一些清水,用她那双才在梳头的油手搅拌一下……”而做成的,描绘一番文中“锅巴”的形成过程,“哦,就是现在的猪狗食啊”“袋装的狗粮都比这个美味!”“你好像尝过过狗粮似的……”七嘴八舌的辩论、甚至调侃过后,包身工的非人生活待遇,无人身自由等已再不用教师赘述。在此值得强调的是,注重民俗教育并不等于复古,只是让这一代年轻人知道,古老的中华民族的文化长河,如同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一样,就是在一代代的努力、在扬弃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前行。还有,鲁迅《祝福》中祥林嫂不得已“捐门槛”等民俗内容,都从不同角度充分揭示了封建社会三座大山,即族权、夫权、神权对女性的迫害和摧残,“嫁夫随夫,夫死从子”的封建桎梏让祥林嫂这样的女性,活,活不下去;死,又不敢死。孤寂悲惨地活着,最终死在别人祝福的大年夜又被说成是“谬种”……。再如“上马红下马绿”一说则取自旧时,姑娘出嫁离开娘家,或坐车或轿(俗称上马,旧时也有娶亲时骑马骑驴一说)时要穿红鞋,寓意着喜庆、红红火火,到了婆家下车(或轿或马)时要着绿鞋,预示着生生不息和繁衍子嗣。(当然,现代人完全可以取“一路绿灯”之意,预示着从此后的和顺和畅达。)在今天看来纯属繁文缛节,却也寄托着诸多美好的祝愿和憧憬,难怪有些地方民间至今依然保留着此项嫁娶习俗。如此等等,在语文教学中渗透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让学生明白,在文化传承过程中,名俗文化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需要扬弃的继承,要不断提升和丰富自己,做到以古鉴今,古为今用。
2职业院校语文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教育作用
当前,民族文化走进校园,扩容和丰富了教育内容,拓展了教育视野,进一步通过民族文化渗透入各层教育之中,发挥其文化育人的作用,感染学生、浸润学生,启发学生,培塑新时代的具有坚定民族信念的新人。通过民族文化融入到职业院校的语文教育之中,既是时代所需,也具有当下审时度势的紧迫性。民族文化融入到职业院校的语文教育之中,可对整个教育体系的文化支撑以及思政教育进行强化,使得整个语文教育体系以及内容更具有中国特色、民族特色。当下,海量信息如潮涌入,互联网时代中所存在的各种文化以及意识形态,由于良莠不齐,对学生的认知以及价值取向会产生一定负面影响,因此,将民族文化融入到职业院校的语文教育之中,是为了进一步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凝聚民族发展的精神,切实引导学生们通过对民俗文化的认识理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民俗文化融入到职业院校的语文教育之中,不仅能够拓展语文教育的内容体系,不断提升语文教学效率以及强化人才培养能力,同时,民俗文化具有地域性特征,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结晶。职业院校的学生多以地方性学生为主,与当地民俗文化的亲切感会更为强烈,使得这一内容的融合更能调动起学生的认知热情以及学习的积极性,提升教学体系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民俗文化融入到职业院校整个教育之中,不断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功能,激活语文教育活力,以培养学生的文化兴趣以及文化素养作为立足点,让学生们在充分的理解、体验、感悟之下,认识到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其富含的文化内容,同时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让学生们从书本上的语文不断走向生命之中的语文,使他们树立文化自信、民族自信。
3民俗与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文化传承教育
3.1穿插民俗现象,扩充知识面,开拓视野
民风民俗中蕴含着大量的语言文字知识。“杨柳”一词在一定具体的语境中往往还有新的含义和意韵,“柳”者“留”也,古人在分别时常常“折枝(柳)”相赠以示留念。《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这里借用“依依”,形象地表达了主人公离别时的一步三回头和难分难舍,此外,古今文字异义往往与民风民俗有关。如“床”,古代的床,特指带扶手的椅子。典型例子为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一句,把一位离人思亲念家时独坐的孤苦、试图找一个物件能带去思乡之情的满怀希冀,都寄托在脚下的半地清辉和播撒这清辉的一轮明月了,这个“床”(椅子),就像一位友人,揽拥李白入怀,任凭其在俯仰间,完成了一个流传千古的静夜之思!另有乐府“双璧”之一的《孔雀东南飞》,当焦仲卿的母亲听到一向顺从的儿子当着自己这个一家之主的面给儿媳妇刘兰芝求情“竟敢助妇语”时,一句“槌床便大怒”顿时把一位双手拍打着座椅扶手,倚老撒泼、独断专行的威严母亲、外加“凶婆婆”形象跃然纸上,至于一些地方的习俗“离家的饺子还家的面”则取自离家时如饺子一个个干散淋漓,常常(长长久久)地回家。所以,教学中适当地穿插一些民俗现象,对学生正确理解、运用某些词语,扩充知识面,开拓视野大有裨益。深入解读民俗文化,能够帮助学生积累多种知识,培养辩证思维。如民俗文化还涉及大量的气候知识,“一九一阳生”的说法,意思就是说,一年的“冬至”(交九)来临,预示着全年最冷的时候到了,可恰恰相反,自然界中生命的轮回和往复就在此时开始——人们掐着指头“数九”猫冬的过程,正是希望和期盼来年的开始,由此也领略到了民俗中的辩证法给人们的启迪。农村俗话“今年雪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瑞雪兆丰年”,意为,有了丰沛的冬雪,土地墒情好,就会保证来年的好收成,蕴含着人们对丰收的希冀和憧憬。还有,“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惊蛰一过,蛰居(冬眠)了一个冬天的各类动物要惊(醒),气候要转暖了。如此等等例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民俗内涵丰富,所设计的知识广泛而多元,学生从深入了解中,进一步建构知识体系,体验民俗文化的魅力。
3.2提取礼俗注重礼节,从细节处培养个人素养
“避讳”是几十年封建社会的特有产物,也会给学生理解此类词语造成一定的障碍。如皇帝的死叫“驾崩”,诸侯的死叫“薨”,未成年者死叫“夭折”或“早夭”……等等,另有一些地方,老人去世叫“老了”“殁了”“走了”“睡下了”“搬(读去声)砖了”等等,这是因为人们对此类事物恐惧或出于尊重不愿直接谈及的缘故。时至今日,虽不再有“避讳”一说,但由此异化到现代的则是,出于尊重或除非不得已,我们不会直呼父母长辈的名字,这种民风民俗的传承沿袭,不也正是中华传统美德中尊重长辈的直接体现!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了解这一避讳常识,不仅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理解词语的途径,而目也能让学生学会说话时注意方式,看对象、分场合,注重礼节,从细节处体现个人素养。古代礼俗中蕴含着大量的文化知识。如“男左女右”一说其实源于封建社会的“男尊女卑”,因为,在古代的座次中,“左”为尊。见《信陵君窃符救赵》一文,驾车屈尊去接夷门太守的信陵君,出于礼贤下士,是“虚左”,即把自己左边的座位留给那个看门老人。(座位有别于官职,官职中“左”为次,如;“余左迁九江郡司马”,“左迁”为“贬谪”之意)。细究起来,“男左女右”或“男尊女卑”之习俗至今或多或少留有印迹,多处都有体现。追溯一下,北宋乾德年间,宋太祖赵匡胤为加强中央集权,以防下属也仿效自己再来个“黄袍加身”,于是“杯酒释兵权”,为打压武将,自此后,朝堂之上,就成了文官居左(左为尊),武将居右,由此至今,一些地方,民间丧事,灵堂举丧,孝男孝女一般都是男左女右,分列两边,当然,男女平等的今天,再无左右尊卑之分,但这一习俗就这样延续下来了。再如,旧时大家族的祠堂家庙今至普通农家的堂屋正房,祖宗的牌位画像一般都是按长幼尊卑、从左至右排列,此类例子不少,如电影《两宫皇太后》中,西宫慈禧太后是位居东宫慈安太后之下的(东为左,左为尊),才有了后来剧情的展开……参观古代宫殿,若门前放置石狮子,那么鬃毛披散、威风四射、右爪把玩着绣球的雄狮,肯定居于大门左侧。(若建筑面南背北居正,雄狮定居于东侧),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以上,都是封建时期特殊时代的特殊产物,今天也早已没有男尊女卑、或置放石狮子一说。如今,每到春节,除非特殊原因,一般家庭都要贴春联,上、下联的贴法符合“左为尊”之习俗,即上联要贴在左边,如“爆竹声声辞旧岁”(上联,左贴),下联“锣鼓阵阵迎新年”则居右。例如,干支记年法就是几千年来沿用至今的传统历法,它将“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和“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来记年,六十年一个循环,于是就有了“甲子”“花甲”一说,如2020年为庚子(鼠)年,2021年为辛丑(牛)年。
3.3挖掘民族文化应用价值,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就当前职业院校的语文教育教学来说,存在着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以及语文素养上面的不足,通过民族文化融入到语文教学之中,充分发挥民族文化的功能作用,进一步补足传统语文教学存在的短板,采取一定方法深入地挖掘民族文化之中的应用价值,对学生的运用能力以及语文核心素养进行培养。比如,在写作课程之中融入民俗文化,让学生们在民俗文化,如地方小调、歌曲,地方戏曲等中学会语言的表达与应用,并且关注民族文化之中的语文内容,为提高写作能力提供素材支撑。民俗文化的语言应用非常丰富,也具有可写的地方,引导学生在学习民俗文化的过程中,站在写作角度体验民俗文化的感受与想法后学会表达。为使民俗文化与语文教学紧密相融,可以定期组织学生们开展民族文化的写作比赛,让学生们汲取更加丰富的民俗文化,经过精心选择,搜集写作的素材。为了增强学生理解、体验民俗文化,教师设置实践类作业,以小组为单位对当地的民俗文化进行调查研究,掌握和了解当地都有哪些民俗文化,其特点是什么?从而使得学生们在亲身参与以及动手体验之中,感知民俗文化、理解民俗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培养学生的民族热情以及乡情乡愁,自觉自愿成为民俗文化的传承者与接班人。对民俗文化的体验越深刻,学生经验就越丰富,写作起来所需素材则信手拈来,而且表达的欲望则更为强烈,由此也能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总之,在职业院校,关注并做好民俗与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四史”教育以及民俗与语文教学中的文化传承教育等方面的教学工作,对强化学生个人基本素质,帮助他们步入社会适应不同的工作岗位都大有裨益,应该大力提倡并继续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作者:顾克蕊 单位:甘肃能源化工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