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中职学校中体育社团文化建设问题探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一直以来我国不断紧跟着建设体育强国的发展目标,积极全面地推动各项体育建设工作的进行,并逐渐完善各项体育基本制度。而校园作为体育建设的重要场地之一,学校和相关部门都应该重视校园体育教学,鼓励学生踊跃创建和参加体育社团,举办不同主题的体育文化节,开展校外体育联合活动等,期望通过一系列的体育建设工作来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体育课堂、树立学生的体育意识观念、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提升体育教学活动的质量以及提高学生的体育综合素养。
近年来,各中职学校为了响应国家对建设体育强国的号召,也开展了许多相关建设工作,但由于学校对体育社团建设重视度仍旧不高、体育社团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体育社团师资和基础设施不健全、学校缺乏对社团科学合理的评价等原因,导致学校体育社团活动质量不高,学生没有在社团活动中创造出应有的文化价值,体育社团文化建设只是流于形式,并没有得到发展。因此,本文将分析中职学校中体育社团文化建设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解决建议,希望能有效促进校园体育社团文化建设。
一、中职学校体育社团文化建设的问题
(一)学校对体育社团文化建设重视不高
中职院校体育社团受到学校的管辖与指导,其文化建设与学校的指导与支持息息相关。事实上,中职学校的校园体育社团若想要取得进一步的成效,那么是离不开学校的支持与配合的。所有体育社团活动的有序开展,往往需要学校多个部门的协调与配合,若缺乏学校的“力量”,体育社团活动的展开只会流于形式,没有达到应有的目的,对于学生的能力发展缺乏促进作用,其社团文化建设也无从说起。而在整体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在固有的学习认知情况里,中职学校的管理人员认为“学习”是中职学生的首要任务,忽视了课余生活、体育活动对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更遑论更为耗时、耗力的体育社团文化建设。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学生对于校园体育社团的建设“兴致缺缺”,更遑论发展其体育社团的校园文化建设。而事实上,中职学校在日常的课程安排上就会有所偏颇,甚至出现体育课被占用的情况。而学校对体育课堂的重视度不高,致使学生没有树立良好的体育意识观念、缺乏体育学科应有的素养,从而影响体育社团的开设和发展,阻碍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二)体育社团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体育社团文化的发展依赖于稳定、正规、积极、蓬勃向上的体育社团。而优质的体育社团离不开科学、合理、完备的管理制度。因此,若想要体育社团文化能顺利的、稳步的发展,那么就需要给体育社团提供符合该社团发展的、与社团的特点相匹配的管理制度。然而,在目前的许多中职学校里,尽管学校在管理体育社团上会有一定的规章制度,但这些制度的产生并不是围绕具体的体育社团而创设的,其大多是为了方便统一管理而制定、“借鉴”的,对于具体的体育社团而言,缺乏自主性、契合性、实用性,从而从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体育社团的个性化发展,也不利于体育社团文化的发展。除此之外,每个社团内部也拥有自己的制度以利于学生的自主管理、社团文化的发展、社团活动的展开,但有很多社团的内部制度只是为了应付社团申请的要求而制定的,很多都雷同或者不完善,过后也一直没有根据自己社团的特点和发展方向而修改补充,这种流于形式的规章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把有序变成无序,严重阻碍了体育社团的健康发展,更遑论体育文化的建设。
(三)体育社团师资和设施不俱全
对于学生而言,其体育文化知识相对匮乏,对于知识的获取途径往往来自于教师,途径十分有限。因此,要建设体育社团的文化,离不开社团的负责教师的指导。但就目前而言,体育社团的指导教师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挂名”现象,指导教师往往没有尽到应有的责任。而就“在职”的教师而言,其作为学生与文化的传播媒介,其知识的储备和职业素养的高低都非常重要。可知,一个优秀的体育教师团队,能带领体育社团为学校创造出先进且独特的校园体育文化。但现实却没有那么理想,许多学校由于本校的建设情况,把大部分的资金首先投入到文化科方面,对于体育课方面的教师和设施,投入相对较少。尽管请回来的体育教师能完成日常的课堂教学,但在遇到多个社团同时比赛的时候,带队的教师便忙得不可开交,根本应付不来。另外,由于学校经费的短缺,社团的基本设施和场地也会有一定的限制,经常会出现几个社团抢占活动室,或者争抢设施资源的情况。以上的情况不仅对体育教师的身心健康有害,而且也会影响社团间的友好情谊。
(四)学校缺乏对社团的评价与监督
“评价”是客观视角下对于社团现状的合理判断。对于社团而言,合理的等级评价机制能在社团间形成一种良性的发展,有利于体育社团文化的积极建设。现在很多中职学校的体育社团活动越来越丰富,活动形式也越来越多元化,但也会出现社团发展方向违背原有的目标、社团成员纪律松散、社团人员流动性大、社团间有欺压行为、社团占用学校资源却没有作为等情况。而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学校没有制定科学合理的等级管理评价制度,没有安排相关人员对社团的建设发展进行引导、监督、考核、改革甚至是淘汰,不仅让一部分不良的社团影响了正常社团的发展,还使得原本想通过参加社团来增长自己知识和锻炼自身能力的学生失望,不能树立良好的体育社团文化意识。而对于发展良好的社团,学校也缺乏相应的监督机构,或者监督机构的考核往往流于形式、浮于表面。因此,若要社团展开良性发展,展开合理的社团文化建设,就需要完善评价体系、创设监督管理制度,让社团的发展更为完善化、立体化、积极化。
(五)社会缺乏对社团的包容与支持
体育社团的文化建设离不开各类活动的开展。社团活动的开展主体与执行者均为中职学生,而中职学生年纪相对较小、社会经验不足,这就使得其对于体育专业知识、体育活动相关经验等均存在不足的现象。这就使得中职院校体育社团所开展的体育活动往往具有一定的局现象。此时,学生体育社团活动的活动场地往往受到校园硬件设施的限制,学生要想获得更好的活动效果,就需要获得场地、资金、服装等的硬件与软件支持。而绝大多数中职院校本身经费就相对有限,更遑论社团活动。因此,诸多中职院校对于各类社团的支持都是十分有限的。这就使得绝大多数中职院校体育社团的活动被局限于校园之内,其举办的活动受到学校经费批准的限制,活动规模、活动内容、活动效果都大打折扣。而当有部分中职院校学生体育社团尝试将“触手”伸到社会时,当地的社会团体、当地的机关部门等却往往认为中职院校的体育社团是学生的“小打小闹”,无法对于社会造成较大的正面影响,对于中职院校体育社团活动及活动背后的意义往往缺乏正确的认知,不愿意予以支持,这就进一步让体育社团活动开展的困境“雪上加霜”。因此,中职院校的体育社团文化建设需要社会予以宽容甚至给予某种程度上的适度支持。
二、中职学校体育社团文化建设的对策
(一)加强对社团文化的建设重视度
学校社团的组织和活动是为了给学校营造活跃的校园氛围,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有利于学生间的思想交流,提升学生的学习、组织、专业、实践、管理等多方面的能力,让学生在展示与切磋的过程中实现发展与交流,增进学生间的友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有百利而无一害。而优质的体育社团文化建设能为学生营造积极、和谐、向上的氛围,从精神上、行为上给予学生洗礼。因此,中职学校若想响应国家的号召,在体育社团文化建设中取得一定的成效,就要善于借鉴其他学校甚至是其他国家的优秀教育思想,努力对自己的陈旧教学观念进行转变,真正意识到体育社团文化建设所带来的积极作用。在课程安排上,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为学生安排科学合理的课程表,并要杜绝占用体育课或体育社团时间来上文化课的现象。对于不想去上体育课或体育社团的学生,学校要加以引导和督促,让学生逐渐把体育课和体育社团当成“必修课”对待。由此让学生在有效锻炼自身体质的同时提高对于体育社团文化的重视程度,树立体育社团文化的意识,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
(二)完善体育社团的管理制度
中职学校体育社团文化建设发展的关键就是要不断完善体育社团的管理制度。从社团参与动机角度分析可知,体育社团一般都是学生对某个体育项目感兴趣而自发组织申请,并对其进行自主管理的。在这种情况下,社团人员虽然“热情”十足,但是其或多或少会由于自身经验不足、专业能力相对欠缺、前期构想不全面、团员素质参差不齐等而发生管理不当、文化建设相对偏颇的现象,既影响体育社团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也不利于和谐校园的文化建设。这就要求学校在社团申请时,要充分了解社团的现状,并根据该社团的特点、发展方向、管理人员能力评估等因素对原本的管理制度进行修改,保障各个社团个性化的有效发展;在日常的时间里,学校和相关部门要加强与社团的联系沟通,并不断对各社团进行正确的引导,对于表现优秀的地方,要加以鼓励,对于表现不佳的情况要及时告知,以此来保证各个社团有序地,健康地发展。此外,社团内部自身也要根据当前的发展情况进行有效的修改,并要求社团人员成员严格执行,对于长期不按制度进行社团活动的成员,可以适当劝退。
(三)加大投入师资和设施建设
体育社团活动的成功开展必然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活动场地、设施设备和一定的经费支持。但中职院校的不重视使得学生体育社团各类活动的开展、文化的建设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而要优化这一点,中职学校应对体育社团的建设纳入校园建设和发展的总规划中,不管是对指导教师的师资建设,还是社团的活动经费、场地和设施设备,都要有一个合理的规划。若出现规划以外的申请,学校在经过严格审核后,对于极为优秀的,能为学校建设带来积极影响的社团活动,可以破例采纳,以此来建立一个既有制度,又有人性的,张弛有度的校园管理工作机制,增加学生对学校和社团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也让社团文化的传播为校园文化的建设增光添彩。另外,对于严重超出学校能力范围的社团活动,学校可以带领学生或是鼓励学生自主寻找企业的支持,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获得开展社团活动的机会,合作的企业也能得到一次宣传机会。而且学生在与企业沟通交涉的过程中,还能有效锻炼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四)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与监督机制
一个优秀的体育社团一般会有以下特点:内部管理制度符合社团的特点和发展方向、社团成员的踊跃性高涨、社团内部团队合作意识强、能为学校的体育文化建设作贡献。但如何评判一个社团的好与坏,这不是个别人评价就可以的,而是需要一个科学合理的等级评价机制来帮助学校和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判断。为了校园体育社团保质保量的发展,学校应该围绕当前的社团开展情况,建立起相关的等级评价制度来评估体育社团文化建设。学校可以根据等级评价制度,对校内的体育社团进行定期的评估,然后把结果张贴到校园公告栏,并对具有优质社团文化的社团进行奖励。而对于评价较低的社团,要进行适当的批评,给出提升建议的同时要鼓励学生为下一次的评估做努力。对于连续几次都处于低分位置的社团,学校可以进行适当的淘汰。这种良性的竞争,能调动各社团积极发展自身,提高社团活力,不断为校园体育社团文化建设作贡献。与此同时,学校还应创设社团的监督工作组,监督各社团对于相应制度的执行程度、社团文化改善意见的执行程度,从而有效推动体育社团的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五)增强社会对体育社团的包容与支持
要增强社会对于体育社团的包容与支持程度,主要应从三方面入手。对于中职院校体育社团等社团组织而言,其要进行社团文化的建设、面向社会的社团活动的开展就应充分做好准备,让学校、各社会团体“看到”活动的可执行性与其背后所存在的意义。这就需要社团首先清楚社会性的体育活动开展的意义,做出活动开展的较为详尽的、专业的方案,让学校、相关部门、社会团体等认识到活动的可执行性、执行者的专业性。而对于学校而言,针对具有一定意义的、可执行的中职院校体育社团活动学校要予以支持与鼓励。首先学校应仔细阅读社团的方案,评估其可行性。其次,对于方案中存在的不足,学校应予以指导并加以完善。最后,学校应积极与相关部门、相应的社团团体进行沟通,尽量“扭转”社会团体与相关部门对于学生社团活动的“偏见”。而对于相关部门来说,应重视和鼓励各类院校的学生社团建设优质的社团文化、开展面向社会的一系列活动,让有志学生参与城市的建设与发展,让积极、健康的城市文化、民族文化融入学生的社团活动与社团文化建设之中。
三、结语
体育社团只有具备自身独有的文化,才能为校园文化的建设贡献自身的力量,才能推动学生素养的发展。因此在实际的社团文化建设中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学校要加强对体育社团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第二,学校要不断完善社团管理机制,使学生在体育社团活动的有序开展中,实现自己的价值;第三,学校要对社团建设进行合理规划,在可允许的情况下加大建设的投入,为社团创造宽松的资源环境;第四,学校要建立合理的、符合本校特点的社团等级评价机制与监督管理制度,确保本校的体育社团都是高质的,保证体育社团文化的有效发展;第五,社会要对具有优秀社团文化的社团予以鼓励与支持,让优质的城市文化、民族文化渗透进学生的社团文化建设之中。
参考文献
[1]李东,陈栋.校园体育社团文化及体育文化节现状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9(11):138.
[2]高庆勇,彭国强.新时代大学生体育社团文化发展特征与优化路径[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9(10):75–83.
[3]宋锋梅.上海中职校体育社团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06):81–83.
[4]丁正军.校园体育社团文化对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提升的关联性研究[J].山西青年,2018(12):55.
[5]高春静,王晓旭.基于育人实效导向的高校专业类社团建设研究——以天津科技大学文化艺术类社团为例[J].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2021(04):97–100.
作者:冯德友 单位:上海市建筑工程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