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文化自信与高职园林专业教育探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文化自信与高职园林专业教育探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文化自信与高职园林专业教育探究

摘要:文化的新老演替、东西方碰撞,对高职园林教育中的文化传承产生了巨大影响,以致在教育中出现重技能、轻文化等若干问题。坚持文化自信培养原则,依靠理论基础,拓宽路径选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文化自信;园林专业;教育;传统文化

文化自信是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基石,是保持民族文化独特性与唯一性的根源。只有文化自信才能实现民族精神独立、维护民族文化安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古典园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园林文化的瑰宝,要继承与发扬中国古典园林文化,就要培养出理解并热爱古典园林文化的专业人才,高职园林专业教育由于教育环境与学制的特殊性在弘扬文化自信层面存在着缺失。

1当前高职园林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形成原因[1]

1.1重技能,轻文化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从最初的“技术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到“实用型人才”“高技能人才”,到现在的“立德、强技、提质”,并没有强调传承文化的重要性。文化传承是教育的大前提,它不是喊喊口号就能实现的,是一种文化浸润与渗透。只有传承本民族古典园林文化,才能让园林作品增加辨识度,在世界园林中脱颖而出。

1.2重现代,轻传统

传统园林与现代园林本来是一个体系,不可分割,但在高职园林教育中就像两条直线偶尔靠近却永远无法融合。在人才培养的课程中没有任何一门完整的课程是用来对中国传统园林文化进行深入剖析与解读,有的同学甚至看了一些有失偏颇的观点后,断章取义,觉得中国传统园林矫柔造作,不如现代园林的大直线大曲线有气势,完全理解不到传统园林的造园理论与美学意境。

1.3重输入,轻民族

“远来的和尚好念经”是改革开放以来在观念上形成的与文化自信背离的偏差。高职园林教育中,延袭了本科教育体系引进的西方构成主义设计理论教育体系,忽视了中国古典造园文化与园林美学的精髓,对本土文化挖掘不够深入,甚至盲从,不能继承和发扬传统园林文化的先进性和独特性。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是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础。

1.4重素质,轻素养

多年来传统教育素质与素养并重的育人观念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重素质,轻素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剩下智、体、美发展,一时间只要素质好其它一切都不重要的思想蔓延。“德育”和“劳动”教育是智、体、美的基础,一个意识形态歪曲、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人对社会是没有益处的,违背了传统育人准则。

2高职园林教育文化自信培养的意义

2.1培养园林学生文化自信是时代赋予教育的使命[2]

自改革开放以来,不同意识形态不断涌入,中国也以包容的态度接受,但是在某些学生身上,中国传统文化也经历着从自信到自卑的过程,没有批判的接受,而是全盘接受。坚持文化自信,拒绝“全盘西化”,坚持写中国字、说中国话、行中国礼、用中国产品,才能有民族的思想独立、政治独立、经济独立、军事独立、主权独立,这是时代赋予教育的使命。

2.2培养园林学生文化自信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需要

文化自信的核心是文化认同。培养学生文化自信才能使学生乐于深入了解中国历史与近现代社会发展历程,才能对渊源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探究,产生共鸣,得到认同,从而渗透到学生的思想、行为、生活中,起到弘扬传统文化的作用。

2.3培养园林学生文化自信是培育本土园林工作者的需要

园林行业的特殊性在于它是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技术是科技进步的需要,艺术则依赖设计师所属国家、民族的文化背景。一个具有中国心、中国味、中国魂的园林作品,只能出现在拥有文化自信的园林工作者手中。培养园林学生文化自信是培育能把传统文化写在中华大地上的本土园林工作者的需要,让文化自信存在于每个人生活的环境中,园林工作者是传统文化最好的传播者。

3高职园林教育文化自信培养的原则

坚持文化自觉,培养文化自信。费孝通于1997年第一次提出“文化自觉”这一术语,他认为,“文化自觉”就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换言之,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3]。换言之,文化自觉是建立在对传统的找寻与继承上,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高级表现形态是文化自信。注重文化传承,坚持与时俱进。文化创新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文化的传承袭古而不泥古,继承的同时进行创新,才能使文化有立足的土壤,融入社会的各个层面,让传统文化开新花结新果,与社会共同前进,这是文化得以继承的原因。

4高职园林教育文化自信培养的理论基础[4-5]

总书记在多个场合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这是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提出的,极大的拓展了十八大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自信”,是又一次创造和完善。文化自信与核心价值观具有价值目标的契合性。园林专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综合性较强的应用性专业,人才培养随着行业的深入发展历经20年扩张型教育期。由于不同类型院校教学重心和价值取向不同,同时受到社会各种思潮的影响,泛美、哈日、哈韩的观点时有出现。兼收并蓄可以自我完善,精益求精,但是全盘否定文化传承,就会培养出一大批“空心”园林工作者,这种自我迷失会产生园林作品的四不像,不利于园林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所以高职园林教育要以核心价值观为准绳,以文化自信为目标,培养能坚持园林文化创新的园林工作者。

5高职园林教育坚持文化自信教育的路径选择

5.1加大与中国古典园林文化相关的课程占比

课程在教育中既是传授知识的窗口也是传递价值观的渠道,不仅是文化自信的传播者和塑造者,也是文化自信的践行者,更是文化育人的重要载体[6]。在制定园林人才培养方案时,增设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或者在相关课程中加大传统文化的讲授与体验内容。如在构成课程当中融入中国传统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的图案设计内容;在进行设计实训环节时把障景、对景、借景作为一个单独的设计单元进行训练,让学生更好更深入的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手法;增设与中国古典文化相结合的拓展课程让学生了解古诗词、历史典故、古村落的形成以及民风民俗,以便在进行园林设计概念分析时能够很好的把传统文化的理念融入其中;增设古典园林赏析课程,有针对性的对颐和园、北海公园、留园、拙政园、豫园等精典的传统园林进行布局、文化等方面的解读,使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可以有选择地进行借鉴。同时,不断从教育改革创新,适应时展需要的角度,全方位多角度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延续中华民族古典园林优秀传统文化。

5.2开展与园林职业岗位需求对接的职业素质教育

高职园林专业教育坚持文化自信还体现在对于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包括职业精神、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等。设立与园林专业相关的校园劳动周,由学生以班为单位轮流进行劳动,让学生参与到学校的环境建设中来,协助学校园林工人共同研究解决校园园林养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独立完成校园内植物修剪、除草、防治病虫害等岗位工作任务,提前进入工作状态,磨炼意志。在理论教学中截取有代表性的古代工匠如鲁班、蔡伦、李春、疱丁等的故事,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对于职业精神的理解,紧密结合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培育工匠精神;在实践教学中,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实践课程当中,提高课程的参与度,真正的把自己作为工作岗位的一份子,严守工作章程与流程。建立课程实践返工体系,课程教师也是师傅,在评判时不以分数作为评判标准而是以工作的完成度作为评判标准,如果不合格就返工,还会给出二次返工的评判,让学生知道在工作中不是做了就可以,而是要切实地做好才可以。教育需求是一种普遍性需求,不仅是对知识的需求,也是自身素养提高的需求,这些过程要真实、不迎合学生的喜好,让学生清楚本专业对于职业素养的需求,在逆境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这种文化自信是对中国传统教育文化的自信,是大国工匠精神的传承[7],面向时代,不断探索适合高职园林学生特征的育人模式和方法。

5.3从园林行业角度展现中国腾飞、大国底蕴

技术兴国运兴,技术强民族强。从园林行业发展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对学生进行情境带入,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园林行业的变化与发展。最直观的感受是生活环境变美、变干净;绿化植物品种丰富代表科研人员在植物新品种研究方面取得卓越成效,能够进行大树移植是园林施工技术的飞越与突破,充沛的苗木供应是组织培养技术与植物繁殖技术的不断前进。通过对园林行业技术发展的了解,了解中国的改革、建设和发展,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努力奋进优秀传统,重拾文化自信。

6结语

文化自信不单纯是个学术问题,更不是仅仅对传统文化的自信,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政治问题。总书记说:“文化自信,是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脱离了中国自身文化自信,中国的学术与教育发展道路就会没有明确的方向与精神支柱。任何教育都是建立在文化自信的背景下,高职园林教育更是离不开文化自信,只有文化自信高职园林教育才能充分向学生展现民族园林的风采与自信,包容开放,兼收并蓄,提高学生的认同概率,把学生留在园林行业中发展,这才是行业教育自信的充分表现。

作者:郑永莉 高飞 郑宝仁 王雷 黄石竹 单位: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