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谈创意字体设计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谈创意字体设计方法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谈创意字体设计方法

摘要:创意字体设计作为视觉传达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已突破信息传达这一基本功能诉求,更加注重视觉形态的设计与象征语义的表达。在字体创意设计过程中,需了解和掌握必要的设计方法,通过对字体的个性定位、风格特征、形式语言以及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总体把握。本文通过对创意字体设计的分析和阐释,重点论述了创意字体设计的几种方法:联接、装饰、同构、简化以及图形化。希望对创意字体设计有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创意;字体设计;方法

字体设计是指对文字本身的笔画、造型、框架、风格等进行研究,还包括对字符之间、字串之间、字符与图形等各设计元素的编排和整合[1]。优秀的创意字体设计不仅能快速有效地传达信息,吸引受众的注意力,而且对企业形象的传播、企业文化的宣传和品牌价值的提升皆有着积极意义。

1创意字体概述

虽然当下的字体种类可以满足各种印刷的正常需求,但创造新的字体样式在设计实践中仍十分必要。相较于印刷文本字体的标准、规范及严整的特点而言,创意字体往往更加强调思维的独特与创新,注重字体设计的视觉趣味性、冲击力以及情感的象征意义。在设计过程中,其不仅需综合考量字形特征、间架结构、比例尺度、重心平衡、细节要素等各个方面之间的关系,还需要对创意思路、表现手法、字体个性、风格面貌等方面进行总体把握,尤其要注重创意设计字体的视觉表现力、冲击力和感染力的塑造与重建。

2创意字体设计方法分析

字体在进行创意设计之前,须先了解和掌握关乎文字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对字形、笔画、重心、中宫、字怀、字面、结构、衬线等概念术语的梳理和认知,进而对字体的形体结构、组合形式、笔画特点、重心平稳、结构逻辑、风格面貌等进行设计和考量。到了实际字体设计阶段,要尽量摆脱文字原本笔画、笔顺、结构等规定的既有束缚,将文字作为可设计的“元素”,根据目的要求、自我个性、感觉和理解进行“创意”和“加工”。在这个过程中,善于提炼和总结一些设计方法,对创意字体设计大有裨益。

2.1联接

联接,顾名思义就是“联系”和“连接”之意。注重字体造型之间的某种联系,或改变原本字体的笔画关系,根据设计要求将某些笔画进行连接,从而形成新的笔画视觉关系。这种形式一般可以分为字内联接和字间联接两种。字内联接指的是单个字体内部笔画与笔画之间的连接,通过字内不同笔画之间的串联,产生新的笔画形态;而字间联接指将不同文字与文字之间的笔画与结构进行必要的形态和结构上的“串联”,从而产生新的“连接”关系。当然,这种联接不仅仅限于字与字之间的笔画连接,也包括字体内部的笔画变化连接关系。如图1所示,将“煤”字进行三种不同形式的设计尝试,巧妙地利用字内联结的创作手法,改变了原有笔画的顺序和结构,在不失文字识别的基础上,体现了创意字体设计的无限可能性;又如“时尚生活”的字体设计,将“时”“尚”和“生”字进行字间联结,既构建了整体,还富有趣味。在实际创意字体设计中,“联接”这一方法没有恒定的规律和限制,需要根据设计主题和笔画特点进行针对性、创造性的连接和变形;其次还要注意笔画之间“断”与“连”的关系,在哪些笔画处进行“切断”,哪些笔画之间可以“相连”,权衡二者的关系,既符合字体审美设计需要,又不能破坏文字的识别性;最后,学会用设计师的眼光去“看”笔画,去“设计”笔画,将“笔画”看成是视觉设计的元素符号进行编辑和处理,从而产生意想不到的设计效果。

2.2装饰

装饰手法不仅在图形设计中经常运用,在字体设计中同样体现了其独特的表现魅力。关于汉字字体的装饰性设计,是利用汉字的基本笔画构成,结合字本身和其引申的含义,通过添加、省略和变形等装饰手法来进行创意设计,寻求汉字的装饰美感和内涵表达的统一,达到半文半图、绘形绘意的艺术效果[2]。在现代视觉设计中,文字早已超越基本信息的传达功能,人们开始不断追求文字设计的多重表达,有时为了某种设计目的而采用装饰性语言的字体表现形式。对文字形态进行装饰性手法处理,可以添加一些相关的符号、图形、纹饰或者抽象的元素进行修饰,使字体的表现力更加丰富和多样化。不同的装饰元素往往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感受,如粗线条给人以刚强、稳重、强烈、张力之印象;细线则让人产生秀丽、清新、敏感、柔美之感。或是增加让人联想的藤蔓、枝叶、花朵、曲线等装饰要素,借此呈现出优美、生动、多姿的华丽特质。如图2所示,对字母“K”的装饰采用有机曲线设计和装饰,使得该字体呈现出一种自然、清新的田园气息。字体装饰手法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应该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装饰形式反映具体内容,要做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第二,装饰的目的不仅仅是美化作用,还要能烘托气氛、渲染情感以及隐喻某种象征意义;第三,装饰要注意“度”的把握,不能为了装饰而装饰。

2.3同构

将不同的笔画形态统一在同一字体中,构成“有意味的”文字视觉形态,从而产生新的文字体验,“同构”手法在创意字体设计中经常使用。这种利用两个或者多个不同形态的视觉元素构成的创意字体,其主要特点是“和而不同”。“和”体现出字体的协调与统一,不能显得随意无序,杂乱不堪。“不同”可以是笔画的不同、形态不同、肌理不同、色彩不同等形式。“和”是目的,“不同”是手段,最终达到创意字体设计的效果。“同构”手法在创意字体设计中运用主要有几种形式:第一,利用笔画的形态变化来寻找契合点产生同构关系;第二,利用图形与文字之间的某种联系来构建;第三,利用不同肌理、颜色等产生视觉上的同构关系。同构创意字体在形式上应避免不同形态的胡乱堆砌和简单拼凑,而是需要巧妙“吻合”和“重构”。在利用同构手法设计创意字体时,可以通过“形”和“意”等通道进行设计,一方面,字“形”应尽量统一与和谐;另一方面,字“意”上应注重内在逻辑的关联和互通。如图3所示,“黑影咖啡”中的“影”字设计,将象征电影产业的“摄像机”和“胶片”图形符号与文字笔画巧妙同构在一起,形成有趣味的字体视觉形象。

2.4简化

字体笔画形态是决定字体形式和风格的主要因素。在字体设计中,有时根据不同的意图和创作的需要,通过“删繁就简”的方式进行创意设计。主要体现在抓住字体的主要特征,去除不起支撑作用的笔画,只留下字体本质的笔画关系。这种“简化”的处理手法往往能达到简约、明快、现代的字体视觉意味。在给字体做“简化”时,可以在诸多交叉笔画处进行简化、省略与删减,也可以将弯曲的笔画(如撇、捺、弯钩等笔画)进行“直线化”的处理。当然,在对字体进行“简化”手法处理时,前提是不能失去文字的识别性,字体设计师在追求每一个字符都能展现这款字体独特风格的同时,还必须保证每一个字符都清晰易识[3]。如图4所示,通过对“印象”两个字的相关笔画进行必要的删除和省略,形成了一种“模糊”的视觉联想,使原本抽象朦胧的意义得到了视觉化的呈现,提升了设计的整体境界[4]。

2.5图形化

现代字体设计早已突破了传统的基本信息传达功能,更加重视视觉形态的多重体验,文字与图像设计有着紧密的关联性,因此,要将它们视为一体来认识。现代设计中,文字不仅是可设计的元素,更是具备了视觉传达的意义。字体完全可以作为图形元素用于设计中,创造充满戏剧性和创造力的艺术作品。文字图形化,就是让“字体文本”赋予“图形”的特征。其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指将某处笔画置换成有趣味的图案、符号或者图形,巧妙地将图形与文字很好地“契合”在一起;另外一种是将整体文字进行图形化处理。前者具有“同构”的意味,是文字与图形之间的同构,后者则是文字的整体化图形设计。文字经过图形化设计后,改变了原有的文字视觉体验,呈现出一种情景化、趣味性和图像化的特征。如图5所示,将“蜗牛”的符号化图形与字体笔画契合在一起,形象地传达了字体意义。又如所示招贴案例中的“衣”字创意设计,则是文字的整体图形化设计手法,既不失原本的文字识别含义,又拓展了文字无尽的联想空间。

3结语

设计方法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但却没有固定的模式。就创意字体而言,如何设计出有意义的字体形式?创作出具有新意的字体样式?这一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理解和掌握必要创意字体设计方法十分必要,并且要活学活用,举一反三,在实践字体设计中不断总结规律,为我所用。另外,还需掌握好创意字体“合适”与“恰如其分”的原则和尺度,“过”犹不及,不过则失之趣味。文字设计一方面要避免死板、乏味;另一方面又要避免动机不明、随意发挥。事实上,对创意字体的设计与把控则是设计师学识素养和设计能力的综合体现,这就给字体设计及设计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

参考文献

[1]商毅.动态字体设计的视觉语言研究[J].包装工程,2016,37(22):12.

[2]裴可.汉字字体设计装饰性的情感表现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7.

[3]加文•安布罗斯,保罗•哈里斯.字体设计基础[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

[4]吴爱峰.文字设计中的图文互动研究[J].包装工程,2016,38(6):230.

[5](英)迈克尔•哈金斯.字体要怎样使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

[6]周志.字透心声,设计如歌─岳昕的设计世界[J].装饰,2017(02):65.

作者:刘花弟 单位:南昌航空大学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精选范文推荐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