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动态字体设计视觉表达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动态字体设计视觉表达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动态字体设计视觉表达分析

摘要: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动态字体设计的出现冲击着传统的静态字体设计,新的设计体验带来新的讨论。本文首先阐述了动态字体的概念,其次分析了动态字体设计的视觉表达特征,最后总结了其视觉表达的原则和方法,希望通过研究为动态字体的设计与发展提供可供借鉴的经验和启示。

关键词:字体设计;动态;视觉表达

文字和整个社会发展紧密相关,所有字体都是在历史长河中演绎和形成的,而字体存在的载体、设计形态、传播方式等也随着时代以及科技的发展产生着改变。传统的静态化的字体设计从最早象形文字的图形记事就已开始,到后来字体逐渐开始规范起来。如今,数字化时代下的动态字体设计成为了一种新的字体设计表现形式,基于再设计形式和视觉表现上,让字体实现多元化,也使其形式和特点吸引了众多设计师的关注和兴趣。因此,本文通过对动态字体设计的视觉表达进行研究,为动态字体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做出初步地探索,并寄望于本文的研究能为字体设计做出有益的贡献。

1动态字体设计概述

动态化的字体其实由来已久,其产生主要依托于动态摄影技术的发展与成熟,一开始是主要用于文字说明的“字幕卡”产生并作为影片的字幕出现,之后动态图形出现,设计师们在对图形不断探索研究之后发现图形对于信息传达有着非常便捷的作用,于是开始将其融入字体设计[1]。科技发展和现代化的传播特点催生了动态字体的产生和演进,它将传统的静态字体与动画、图形等设计形式相互结合,将二维图形融合三维动画技术,可以在有限空间中产生丰富的变化,最终成为数字化背景下的一种四维空间的新型字体设计形式――动态字体设计(如图1)。构成动态字体的元素主体是文字本身,设计时可以通过对笔画、色彩、材质等元素的设计,将字体本身抽象含蓄的意义更直观地展现出来。此外,动态字体设计中辅助元素如场景、装饰图形等,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辅助动态字体的视觉表现力。同时动态字体设计的进化又依托于技术手段,技术是创作不可或缺的条件,为动态字体设计提供了新色彩、新材质、新工具、新方法。可以说,字体本身、辅助元素和技术展现的相互合作构成了动态字体视觉表现的三大元素。

2动态字体设计的视觉表达特征

2.1固有的运动性

运动是动态字体最明显的特征。相较于静止的字体,动态字体更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2]。动态字体设计中的运动主要包括形式和速度变化。形式变化决定了字体展现过程中采用的是什么样的轨迹变化,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字体的情绪和内涵;速度变化则能够使得字体的动态产生节奏感,会让人们自然而然地被字体的运动带动和吸引[3]。另外,动态字体设计中的运动也要遵从字体的形式美感以及保持文字的可识别性,其动作变化应贴近文字本身的意义,减少无用的动作,防止观看时被非必要的动态或者元素吸引。

2.2多维度的空间性

字体的动态化使得字体既能够保持本身的识别度,也能在多维立体空间中展现出来独特的个性化。动态字体是在屏幕等载体上呈现的,因此它既有字体本身的二维形态,也有在画面中展现出三维的空间性甚至是四维的空间性,动态字体设计所呈现出的维度能够制造出一种奇幻的视觉感受。

2.3可编辑的时间性

文字实现了事物在时间维度上的延伸,动态字体则是让字体本身就具有了时间性。动态字体的时间性是通过帧组成的时间轴而产生的,时间轴决定了动态持续时间的长短,关键帧决定了动态字体在某一刻处于的动作状态和位置,因此时间轴和关键帧是生成动态字体时间性的关键因素[4]。人们可以编辑时间轴,组合排布动态字体的各个部分,生成时间的流动性,甚至还可以通过设计使得动态字体呈现非常规的倒退、间断等时间形态。同时动态字体还能做到无限循环,例如可以通过GIF格式不间断展现动态,通过不断重复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2.4顺畅而又生动的叙事性

动态字体的时间性使得文字具有了叙事性的特点。静态字体叙事性的展现一般是间接的,观看时往往有些晦涩,而动态字体的时间轴包含了帧,动态字体的变化可以直接展现在屏幕中被直观地观赏和解读。

2.5元素的辅助性

在动态字体设计中,文字之外的元素对于其含义的展现有着重要的辅助功能。静态字体设计中存在相当多的辅助元素,为了表现字体气氛、诠释语意,有时会加上线条、形状等元素的使用。动态字体在辅助元素上的设计与静态字体有很大的共通性,区别在于动态字体的辅助元素往往也进行了动态化设计。辅助元素产生的动势,能够产生强烈的视觉吸引力并强化了字体的表达感染力,也在无形中深化了人们对于信息获取的持久度。

3动态字体设计的视觉表达原则

3.1可读性原则

动态字体设计的本质是为了有效率地传播信息以及表达设计师的思想主题,包含文字的大小、呈现时间、呈现方式与字体必须密切配合。在进行动态字体设计时应该注意保持字体本身的信息可读性,无论是文字本身的笔划、造型、框架、风格式样,还是字符之间、字串之间、字符与图形之间等各设计元素,不仅要具有鲜明个性特征,还要保证信息的可读性传达。例如,在定义字体的粗细对比和宽度的时候,要考虑到字体中的全部字符,以信息传达、展示设计主题为主,有目的地进行设计。

3.2艺术性原则

动态字体的艺术性以展示三维空间下的视知觉为原则。在字体设计上需要保持字义与艺术表现的统一性,保持文字内在含义和外在形式上的高度统一性。如:基于艺术性原则,居中设计实现视觉效果的集中和稳定;位置设计可以增强运动感;大小渐变可以强化空间秩序性。在进行动态设计上,视觉元素的编排所形成的律动感传递出节奏、韵律的变化。

4动态字体设计的视觉表达方法

4.1打散重构

打散重构是动态字体设计中经常被使用的一种手法。将字体的笔画拆分成多个部分,每个部分成为新的个体并产生运动与变化,并由此构成一个新的形态。这种做法使字体各部分具有了个性,因为有时候被打散的各部分模块形态也是字体含义的内在要求,同时字体打散重构的过程也产生了视觉导向。

4.2变形与夸张

变形夸张同样也是一种很常用的视觉表达方法。变形是指改变原来的形态,在字体设计中主要侧重于形态、造型的变形,如拉长、倾斜、扭曲等等。夸张是通过着重夸大表现字体的某些特点,给人一种特异的视觉感受。变形与夸张很相似但并不等同,变形很多时候是夸张到极致的一种进化的设计形式,动态字体可以做到将二者的演变通过时间轴展现出来。归根结底,二者都是为了形变以形成字体的趣味性,从而产生艺术感染力与冲击力。

4.3字体图形化

动态图形设计以图形、文字、色彩等动态转换为表现方式。动态图形设计是传统平面设计的分支和延伸。因此,动态图形给了设计师在动态字体设计的创作灵感。动态字体中采用图形在某些程度上比字体本身更具有表达力,例如第二届上海亚洲平面设计双年展中的入选作品,就将爱心的图形替代了英文“love”,体现了字体图形化易读生动的特点(如图2)。

5结语

在数字化背景下,动态字体设计借助字体设计与动画技术的加持不断发展起来,由二维转向三维的视觉设计形式,根据动态的变化过程在时间上具有四维的空间维度。通过分析可以知道,动态的字体设计形式使得字体本身具有的内涵性被无限激发,通过视觉表达方法以及现有的技术手段相结合,可以在表现形式和空间维度上使文字本身具备更加生动丰富的视觉传达性和展现性,也让人更能体会到字体设计的动人之处,还能为传统的字体设计带来生机[5]。

参考文献

[1]商毅.动态字体设计的视觉语言研究[J].包装工程,2016,37(22):11-15.

[2]宋莉.字体动态化设计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7.

[3]陆赉,唐冬冬.动态字体的视觉语言研究[J].设计艺术研究,2017,7(04):91-96+103.

[4]肖婷.数字媒体时代下影视动态字体设计的特性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04):71-72.

[5]赵波.新媒体背景下动态字体的互动表现[J].数码世界,2017(12):118-119.

作者:徐宜佳 王岩 单位:苏州大学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相关热门标签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