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汉字字体设计动态化探索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汉字字体设计动态化探索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汉字字体设计动态化探索

摘要:汉字在世界上出现的时间约为五千多年,现代生活从睁开眼看手机上的各类资讯开始,到出门碰到各式各样的文字信息和海报招贴,汉字已经无处不在。当前各类字体设计书籍、字体设计竞赛和字体设计实验作品大量出现,字体成为大众视野下的热门话题;独立字体设计师及字库团队的涌现,意识到字体设计的发展现状,正在改变原有字体审美的潮流,不断尝试和探讨新的设计方法。本文主要着力于研究汉字字体与动态化的实验与探索,从多个方面提出有关汉字字体设计新的观点,试图接近创意的本源,寻找动态化的方法和可能性。

关键词:汉字发展;动态化的探索;字体设计;媒介研究

一、绪论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当前,国内与汉字字体设计有关的研究更多地侧重于动态化图形方面,很少涉及动态化的本质方面,与动态字体设计有关的研究较少。以中国知网数据库的收录为例,搜索“汉字设计”字样相关论文而言,1987年到2021年有204篇论文供查阅;搜索“字体动态化”字样相关论文而言,2011年到2021年只有31篇论文供查阅。汉字与西文字体都起源于古老的文字形态。从思维方式和传情达意的角度来看,是大相径庭的,但是,作为信息和美学的载体,是没有国界的。西方关于动态化这一部分的探索和研究,已经有了比较全面的理论体系,对于研究汉字字体设计动态化有很多借鉴的意义。西方国家先进的科技发展,促使数字化技术投入到艺术设计领域,最终研发出不同的动态化艺术创作理论,如《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艺术与视知觉》《理解媒介》等书籍的出版,都为动态化字体设计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学习。

(二)选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在多样化不断发展的今天,设计渗透在生活中的每一个领域,设计师是整个视觉活动的主体,时刻保持敏锐的判断力。与此同时,涉及设计的一切,也正在迅速地发生变化,向可视的领域延伸。今天的我们应该以汉字为核心,根据社会的变化灵活设计以及相应调整,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发现过往的传统设计所包含的问题。

(三)选题的研究方法

我们选择一种研究方法,即意味着设想研究的问题,并开发出为解决这问题而产生佐证的工具,这两者的达成均需要有一个始终如一的理论框架。因此,我使用了四种创作方法和研究方法,属性列举法、资料参考法、比较分析法和案例研究法。属性列举法是将要论述的观点一个一个列举出来,便于梳理和展开。分析完一个一个的零件后,提出问题,进一步锤炼,得到更好的解决方法。此外,在论文撰写过程中,我还对案例研究方式进行了运用,对世界上优秀的设计案例进行了整理分析,结合西方美术史相关论述及艺术概论、中西美学等,开展整理和归纳工作。除了要收集资料,论文还围绕动态文字设计存在和发展的现实情况,开展了一系列的调研工作,并对调研结果进行归纳分析,为论文的撰写提供了大量的理论依据。并对现存优秀的设计案例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进行毕业设计的创作。

二、动态化背景下汉字字体设计的发展趋势

汉字字体动态化设计是指通过动态化的手段,设计和组合汉字字体,即具有时间和运动上不断变化特征的汉字字体设计。相对于静态化的汉字字体来说,更加新的一种表现形式。动态化字体在理念上遵循造字的基本规律、在时间的表现上面具有动画设计和影像镜头语言的特点,是一个综合性的视觉艺术感受。动态化是将静态下的字体进行笔形部件和造字结构拆分重组的过程。在汉字字体设计动态化的过程中,字体从静态的二维空间向着多维空间延展,并由多个静态画面按某种规律连续起来。这些静态画面表现了动态字体的运动和时间规律。这种由静到动的意义就在于从单调的静态字体设计转变为更具生命力和感染力的动态字体设计。另外,由静到动的形态转变,使观众能更加直观的理解字体的本义,从而提高读者对于字体设计的魅力。汉字字体基本塑造规律分为笔形部件和造字结构两个部分,是设计师基本功的体现。任何动态化表现形式都应该依附于文字本身内容信息基础之上,笔形部件和造字结构在动态化的影响下,显得更加复杂和形式多变。动态化结构的描述显得更加复杂,加上时间和运动的特征。由二维向多维的转变,动态化拓展了汉字字体设计的动态组合方式和视觉表现的思路。

三、动态化在汉字字体设计中的特征表现

作为动态化的汉字与动态化探索与研究,时间和空间维度的引入,促使汉字字体设计动态化出现了崭新的形式语言。数字媒体即是传播渠道,也是传播内容。从设计的角度传递信息的方式,为设计的发展提高了竞争力。这种模式超出了传统汉字的功能与美学范畴,也带来了更多视觉文化的可能性。希望通过传播达到更为视觉化的处理形式,更具视觉张力的表现方式,也是更有媒体功能的信息传达。

(一)动态化存在的可能性

1.由二维、三维向多维方式的转变相对于二维静态单一的汉字形态,动态字体设计的多维性,具有更加丰富的表现形式以及更广阔的延展空间。人们自由的游走于动态的每一帧,在更多的视觉空间上停留,达到个人体验和抽象认识和谐并存。多维化表现方式使平面设计突破了维度空间的限制,让汉字字体设计有了情绪,向受众展示了一个动态空间,向着更深层次和更广阔的范围延伸。2.由单一媒介向丰富多媒介的转变回溯汉字的发展历程,汉字仍然保持着自身的活力与魅力。传统媒介往往是单一的媒介传播,单一的传播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新技术为汉字创造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也是对社会迎接挑战能力的试金石。数字媒介拥有传播方式快捷、选择方式多样,将传统的信息传播形式有机的融合,进行各种信息传播。数字媒介为动态化提供了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延伸性,从静到动,由单一走向多元化,赋予新的视觉生命力。动态化借助数字媒体不断丰富起来,汉字字体设计在维度上增加了新的意义,使得汉字字体设计动态化的发展变得更具风采。3.由单一的视觉感知向多感知的转变现有社会环境下,人们要顶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前行,各种各样的客户端,假若能够给人们带来一种动态化的感受,调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各个方面的体验。不仅有利于信息的传播与分享,也有利于人们从中获取到种种乐趣和资讯。在此情景下,只有不断提升设计审美水平,才能给人们带来强烈的视觉刺激和新奇生活体验。动态字体设计视觉领域,字体图形通过各种各样的形态、色泽和动作等基本信息,由视觉将信息传达到人体大脑,从而使受众对艺术产生感受。

(二)汉字字体设计动态化的特性

字体设计起源于20世纪初,伴随着现代设计运动的兴起,使大众的艺术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全新的社会气息来临,视觉设计也需要不断更新的社会互动与之匹配。社会科学面临更新与完善,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下,电视、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推广和运用,为汉字字体设计搭建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总体来讲,字体动态化在新媒体的推动下,汉字给公众带来的不仅是情感体验,还有一种特殊的情绪感知。此种情景下,信息传播流程更加简化,效率日益升高。

四、汉字字体动态化塑造与设计

汉字从甲骨文开始,直到铅字时代印刷字体的发展演变。国内许多先进知识分子特意到日本参与美术专业的学习,等他们学成归国,其所掌握的日本现代美术开始在国内流传开来,这对国内字体设计和创见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汉字字体设计动态化法则

1.时间表现性时间表现性是指将时间概念转换到空间上,把汉字字体设计动态化的各个元素串联起来,形成一段完整的轨迹。每个时间点都代表运动的某一个瞬间,并被时间记录下来。在平面设计领域,形式创新具有极强的重要性。祖先们对于宇宙不停地变化,产生了对时间的体会。比如,时间是衡量变化的尺子,因为它能够描述变化。如果没有变化就谈不上无所谓时间。动态化使汉字字体设计拥有了一定的时间概念。2.运动冲击力冲击性是主体受到外界的刺激的一种心理反应。运动冲击力在本文中侧重运用视觉语言征服人们的视觉感受。设计者用动态设计来表现情感,充分运用运动变化的画面,将抽象的情感,更加形象地展现出来,借助于作品对扣人心弦的画面进行呈现。打破平面二维的、静态的制约,得到新的呈现方式。3.多元技术化发展数字技术推动了汉字字体设计动态化的变化,使其拥有了更加自由发展空间,对于字体设计不再滞留于对汉字中的形体改变和传统的排版,而是文字跳出了平面媒介的束缚,融合运用不同的二维艺术图形设计软件与多种三维动画软件。这使得汉字字体在设计化的进程中[3],呈现出了更加丰富多元的视觉趣味与艺术形式。

(二)汉字字体设计动态化辅助元素的应用

1.点、线、面的应用点、线、面的分解和重构,为汉字字体设计动态化发掘更多视觉感受的可能性。点、线、面作为单独的元素,分开各具有各自的特点,结合起来又可以联系使用。以疏密、大小、重复等的排列方式出现,共同应用在汉字字体设计动态化的领域,产生时间性和运动性的节奏和韵律。2.主观抽象表现形式主观抽象表现是对于情触进行提取,排除物体外在的现象,关注事物本身特质作为创作的基础要素,然后,从自我角度出发,重新定义出新的设计。抽象的概念是从西方现代美术史里面出现的,打破传统绘画艺术中对透视、空间等一些形式化的束缚,形成一种新的艺术形式。

五、汉字字体动态化的设计思维

(一)汉字字形字意动态化借鉴

汉字的每个字、每个词语都有自身的含义,分解和重构中获得各种可能性的机缘,可以借用它的含义启发我们的设计思维。字体设计包含了艺术设计、书法、图案装饰和高科技等相关学科,是经过艺术性质的加工和设计手法的处理的实用类字型。因此,从书法艺术元素重构、图形样式广泛尝试和其他设计案例借鉴来分析本章的基本观点。

(二)汉字字体设计动态化思维方式思考

根据前文讲述,可见重要的是对于汉字字体设计动态化的设计和运用方式。设计创作的方式来源于生活,生活是艺术之源,设计的柔软之处,也正是独特而有生活化的观点和好奇心。字体基本笔形的自创,也一样经过长期学习、凝练的结晶,是自身经历的提炼,空间和时间特征也是需要考虑的。汉字字体设计动态化离不开对于汉字字体设计的把握,依附于汉字内容,不依附于技术形式。当抛开对于工具的思维定式,重新回到汉字本身的时候,或许新的想法就会如泉涌一样产生,这样的想法不会矫揉造作,不会生硬晦涩,是一种基于生活日常的“自然态”。只要改变一下对于汉字的思考方式,就可以得出更多的排列组合。因此,汉字动态化的设计不仅考量信息传递的精准和视觉艺术的表现形式,还应考量设计和传播作品在实际功能上的比重酌加扩充,做到突破传统、与时俱进,又具有应用范围的广度及时间跨度,不被岁月所淘汰是需要不断思考的。通过动态的魅力展现出更多的技术美、数字美,给人展现视觉和体验的盛宴。

六、结论与展望

汉字作为获取知识的来源方式,只是所存在的媒介发生了变化。数字媒体让一切都变得栩栩如生,一个优秀的动态终端设计应运而生。信息时代背景下,人们时时刻刻都能感知到来自这个世界的种种变化,我们曾经依赖的、经常运用的文字,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汉字不再单单只是读写工具,汉字字体设计动态化拉近现代生活、并且面向未来,时代的发展进步不断冲击着旧的观念和旧思想,但不管怎么样,我们都应该拿出勇气提出新的构想,面对新的挑战。本文的观点和表达可能不尽专业,是自己一份小小的执着,我将在今后的学习中,会对此进行完善和调整。本文不一定非常全面地将汉字字体设计动态化的设计价值剖析出来,整个研究工作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希望以本文为基础,找出问题、带着问题、解决问题,为汉字字体设计动态化的探索与研究,创造出更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吴波.字体设计在平面设计中的重要性[J].大观,2020(04):9-10.

[2]金兼斌.对麦克卢汉《理解媒介》的理解[J].青年记者,2021(07):48-49.

[3]王尧,郭甜.书籍装帧设计中的汉字艺术——从《亚洲的书籍、文字与设计:杉浦康平与亚洲同人的对话》谈起[J].现代出版,2016(06):57-59.

作者:杨颜 陈亚芹 单位:广东科贸职业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相关热门标签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