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科技期刊刊名字体设计探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科技期刊刊名字体设计探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科技期刊刊名字体设计探析

1中国科技期刊刊名字体现状成因探讨

笔者认为,造成中国科技期刊刊名字体设计风格雷同和个性缺乏的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1名人效应

从表1可以看出,中国科技期刊刊名书法字体占了很大一部分,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名人题字,其中又分为三类:一是学界泰斗、业内专家的题字。题字者与刊物有一定关系,能提升刊物的权威性,让读者产生认同感,但如若题字者书法功力不深,反而容易对刊物的外观形象产生负面影响。二是著名书法家的题字。题字者书法造诣高、名气大,其作品本身有较高的艺术价值,由此可显示刊物品味。三是政界名人和官员的题字。此做法有利于刊物的推广和发行,对期刊品牌的发展和知名度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作用,但也要注意字体的艺术性以及与期刊的适用性。2013年12月4日,中央政治局出台了8项规定要求委员改进作风,其中有一条要求个人原则上不出书、不题词、题字。可能以后这种题字的现象会逐渐减少。

1.2美编的缺乏

科技期刊编辑部一般没有专职的美术编辑,封面刊名字体如果没有名人题字,一般都会选用电脑字库中的基本印刷字体。基本印刷字体是电脑字库中最常规和常用的字体,并且字体性格比较稳定和中性,因而在书籍和杂志中得到广泛运用。很多刊物都有多年的历史,早期电脑字库中自带字体种类不多,多为黑体、宋体等基本印刷字体,稍晚一点字库也仅有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老旧美术字体,如综艺体、琥珀体等;加之字库总体更新缓慢,这些均使得老旧字体在科技期刊刊名字体中占有很大比例。

1.3其他原因

重新设计刊名字体需要投入精力和时间,需要支付一定的设计费用,对于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科技期刊来说,这很可能被划为可缩减的开支。此外,还有一些刊物管理者和办刊人对刊名字体设计也不甚重视。

2中国科技期刊刊名字体设计优化的必要性

2.1刊物品牌塑造的需要

品牌是科技期刊宝贵的无形资产,是衡量科技期刊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重要标志。期刊在品牌的塑造方面关注点大多在期刊定位、选题策划、文章质量以及栏目设置等内在方面,而对期刊的外在形象设计却关注不多。如同艺术没有个性,就没有生命一样,对期刊的装帧设计而言也是如此。现在很多企业、机构都强调品牌形象的塑造,作为科技期刊,同样需要一个个性突出、特色鲜明、识别性强的期刊形象。内在的丰富底蕴与外在的完美风采、高智力、创造性的结合,是期刊品牌建设的必由之路。因此,科技期刊物要形成自己的艺术基调,就必须要有鲜明的设计特征和设计风格,这样才能达到烘托期刊宗旨、提升科技期刊品牌价值与影响力的目的。刊名在期刊的封面中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如果说封面是期刊的外貌的话,那么刊名就是期刊的“眼睛”,受众通过与期刊“眼神”的无声交流来获取杂志的基本信息。刊名是封面文字中最核心的元素,它相当于产品品牌形象中的核心图形,是该产品与类似产品相区别的显著标志与特征。刊名字体设计的核心任务是精准地表现杂志内容,彰显杂志的内涵。正因为如此,刊名字体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一个优秀的刊名字体设计能够帮助期刊完美地树立其主体形象,最大限度地体现期刊的定位与特色,最大程度地挖掘潜在受众群体。

2.2读者审美提高的需要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方面需求也与从前有了很大的不同,在文化消费和审美观念上有了新的转变。对科技期刊来说,读者在对其学术性和实用性关注的基础上,对其外部形象的美感需求也逐渐有了提升。读者审美素养的提高了,期刊本身便不能固步自封,唯有提高自身的装帧美感,才能适应读者的审美需求。以前,国内的大部分科技期刊片面强调学术品位,忽略文化品位和艺术品位,期刊缺乏特色和个性。近年来,读者越来越注重期刊的可读性和欣赏性,客观上对装帧设计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无论外部的封面设计,还是内部的编排设计、图表设计表都应符合审美规则,表现出外在的形式美感,体现出独特的审美韵味。中外读者对刊名字体之美都有同样的期待。汉字字体虽没有拉丁字母字体种类繁多,但经过近年来的发展,其种类也达到了数百种。电脑字库中的字体也不再只是是黑体、宋体和楷体,而是有了更多可以选择的种类。这些丰富的字体种类为我们设计科技期刊刊名字体提供很大的选择空间。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的观念更新很快,科技期刊的刊名字体设计也不应是保守和单调的,而应该在国家标准和规范许可的前提下不断发展变化,彰显出特色和个性。在设计风格上,科技期刊一定会与社科类期刊甚至时尚类期刊一样,既能体现科技期刊的特色,又能吸引大众眼球。

3中国科技期刊名字体设计原则

刊名设计也是期刊的LOGO设计,是期刊品牌外在形象设计的核心,承载着体现期刊品质、表达期刊内涵的重要作用。科技期刊的刊名字体设计不是随意发挥的艺术表现,而应该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

3.1字体设计应与期刊宗旨和学科定位相契合

在科技期刊的刊名字体设计中,其设计过程本身也就是审美判断的过程,刊名字体的表现手法要始终服务于期刊的宗旨和学科的定位,要与期刊的行业特色相切合,不能与其脱离。不同的字体风格与特色会带给读者不同的视觉感受。例如:类似等线特点的字体会让人产生稳重严谨的感觉;具有宋体笔画特征的字体给人典雅规矩的印象;而笔画较细、转折有弧形的字体则含有优美精致的特点。具体设计怎样的刊名字体,需要系统和深入的了解期刊、进行读者分析,还要结合期刊的相关内容,研究主题与字体类型之间的内在关系,以获得彰显期刊特色的字体设计。

3.2字体设计要与封面设计相统一

刊名字体设计要符合刊物封面的整体设计风格,在统一中寻求变化。在封面中,要考虑文字与图形的协调,中文字体与英文字体的统一,利用封面的有限空间,加强刊名字体设计的视觉效果。如何进行合理地设计并满足读者的视觉审美需求,需要设计师在贴合期刊主题、品牌定位,以及利于读者阅读的前提下,打破传统的固化思维,开拓创新,从而让刊名字体在期刊的整体设计中强化其视觉感染力。

3.3字体设计形式的审美性

刊名字体除功能性外,它还应具有装饰性,即形式美感。优秀的字体设计能让读者感受到除文字内涵之外的形式美,也能让其所传达的信息更容易为读者所接受。因此,刊名字体设计要体现文字的韵律感和节奏感,就必须要动用主副、对比、大小、均衡、疏密、统一等艺术处理手段来对字体的笔画、结构和灰度等进行设计,使之趋于完美。当然,审美的标准并不是僵化的,它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字体设计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满足现代人审美要求。这种创新不仅体现在形式上,而且也体现在对文字的文化意蕴的思考与传达上。

4设计实践———以《遥感学报》刊名字体新设计为例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主办了两个科技类期刊,一个是《遥感学报》,另一个是《中国图象图形学报》。出于期刊宣传和提升品牌的目的,《中国图像图形学报》从2013年第7期开始全面改版,封面图形由2009年以来固定不变的样式改为每期的封面图形都不同,刊名字体也由原来的宋健先生的题字改为新美术字体———方正正准黑字体。虽说方正正准黑也是电脑字库里的印刷字体,但该字体字面扩张,笔画处理有对称的规律性、镜像感,结体大气、简洁,具有科技的特点与时代的个性,字体与期刊改版后的封面图形和谐统一,既符合该期刊的特色风貌,又合乎当代人的审美标准,在没有专门设计字体的情况下,也算是一款不错的选择。《遥感学报》的前身是《环境遥感》,1997年改为现名,刊名题字者为我国已故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启功先生字体端庄稳重、秀劲流利,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该刊封面2010年重新改版,这使刊物在形象美上有很大提升,但刊名字体却沿用至今。笔者以品牌设计的视角尝试对《遥感学报》刊名字体进行了重新设计。由于《遥感学报》与《中国图象图形学报》同为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主办,因此,二者刊名字体风格既要相互协调,又要各自保持特色,做到和而不同。《遥感学报》的读者群体为遥感领域内的学者、专家、科技人员、企业主管及高等院校的师生等。其办刊宗旨是及时反映遥感领域高新技术发展及应用状况,探讨新理论、新方法,关注具有创新性、前沿性和探索性的学术成果,以促进学术交流,推动学科发展、技术进步以及人才培养。学科定位为以遥感与地球信息科学领域研究为主,报道该领域内重大项目、最新研究成果以及前沿理论;注重区域性和综合性、可持续发展研究,关注资源研究与全球变化等重大课题中的有创新意义的思想、观点和学说。因此,笔者在刊名字体重新设计的过程中,着重表现的核心内涵为:遥感、科技、创新。在字体的处理上,将其所有笔画右下角的转折处均采用弧形处理,以正圆形作为点笔画,其余笔画的起始和结束均以水平或垂直的方头手法处理,以表达其科技性与创新性。对于最关键的“遥感”内涵,笔者通过将“感”字的进行笔画和间架结构进行调整并结合图形予以表现。具体做法是:把“感”字的最上面一横的右端缩短,使原来横画上端的点下移,并调整右端的撇画,让点画在横画的右上端,撇画的上端,然后以点画四周反白稍大的正圆形做底,横画和撇画与反白正圆形相切的地方自然形成弧形,进而突出了点画,然后在点画的右上方做两条同心弧线,以寓意遥感信号。整体来看,字形工整美观,笔画简洁有力而又不失流畅,局部个性鲜明,行业特征明显,信息传达也十分明确。

作者:谢晋业 单位:苏州工艺美术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