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书法艺术与字体设计的联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书法艺术与字体设计的联系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书法艺术与字体设计的联系

摘要:中国书法艺术字体设计都是对汉字进行造型演变,前者主要在于对精神的表达,后者更具实用性,两者在当今社会的发展中,相互影响并共同发展,形成了两种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艺术形式。本文分析中国书法与字体设计各自的研究现状,并探讨书法和字体设计的特点,进而从文化、美学、情感等角度,来找出两者的关联性。

关键词:中国书法艺术;字体设计;关联性

一绪论

1.1课题研究背景

书法艺术集中体现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书法中线条旋律的美、形体的美、意境的美已被许多现代设计家所采用,赋予了现代设计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时代特色,对当代艺术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书法艺术可以借鉴字体设计的编排形式,字体设计可以汲取书法的文化意蕴,营造出文化亲和力。字体设计和中国书法艺术都是对汉字的外形进行变化的艺术,两者都根植于中国汉字的土壤里,在字形字义上,两者可以相互参照借鉴。从而各自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

1.2课题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本文在研究中国书法艺术与字体设计关联性的基础上,讨论了书法艺术和字体设计的发展趋势。要建立中国字体设计风格和提升书法艺术水平,需要两者相互借鉴和运用,从而在各自的创作中,能够相辅相成,得到新的灵感与启示。字体设计作为新时代的文字编排形式,需要发掘本民族文化来增加深度;书法艺术运用于字体设计,可以使我们的文明得到传承,并在新的领域里进一步发展壮大。如今,中国的字体设计随着技术的发展,其形式和内容也日趋多样化。我国的书法艺术,悠久而璀璨,应该被广泛地应用到日常生活里,而字体设计与我国书法艺术在未来的发展中能够更加紧密地进行联系,达到共同发展之目的。汉字是中国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汉字的象形表意特征,使其具备了无限的创意空间,是中国书法艺术和字体设计的母体。书法艺术以汉字作为书写对象,象征着华夏民族文化的精髓与精神气质。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任何高科技操作手段都无法取而代之。[1]而字体设计是指按视觉设计规律,对汉字或字母进行艺术性编排的活动,蕴含着丰富的表达形式和文字含义。

1.3文献综述

1.3.1书法艺术研究现状

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查询阅读,可以将书法艺术的研究分为三类:一是对书法史的研究,如文化艺术出版社的《中国书法史》、高等教育出版社的《中国书法简史》、云南出版社的《中国书法史演义》等;二是对书法的具体表现方式的研究,主要研究书法的实践形式,如岭南美术出版社的《傅山行草册》、中国书法出版社的《书法势》等;三是研究书法理论,主要讨论书法的相关文化和美学理论,如北京大学出版社的《中外书法名家讲演录》等,从理论上对书法进行讨论。总体而言,书法艺术的研究成果正在一步步变得丰富,书法知识的获取比以往要容易而且有一定权威性。

1.3.2字体设计研究现状

随着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作为视觉传达内容之一的字体设计也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中文字体已经广泛地应用于标志、包装、海报、装帧、广告、新媒体设计中。中文字体设计的意象性使得它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艺术设计形式。目前字体设计的书籍着重讲述了中文字体设计的形式和表现技法,如广东人民出版社的《图书版面的文字设计》、人民美术出版社的《汉字创意设计》等。这些书籍大多以图例来讲解技法,对字体设计的文化、美学理论鲜有描述。

二书法艺术与字体设计的关联性

2.1书法艺术的概述

2.1.1书法艺术的概念

书法艺术以汉字为载体,以笔力、体势和章法为表现手段,来创造意境、抒发性情。“书法篆刻作为一门纯艺术,其审美价值表现在它十分强调主体精神,主张抒情、比兴,将有个性的审美意趣融入作品形式,重视以情、意、境、趣为内容,抽象文字的线条与结构为其表现形态。”[2]就像是一种生命的律动,从书法艺术作品里,我们能分出“骨感”美、“筋线”美、“力道”美、“韵味”美和“气势”美,每个观赏者都能从中找到不同的意趣。中国书法艺术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在世界艺术史中有重要地位。

2.1.2书法的基本要素

笔法:中国书法艺术的笔法,是书法中各种笔画规律性的方法。赵子昂说的“用笔千古不易”,是指用笔的法则千古不易,是对笔法重要性的强调。书法艺术中,笔法占第一位,先有笔法,才有章法和墨法。要使字的点画线富于变化而又有力量,就需要讲究执笔、运腕和用笔。结体:结体就是间架结构,和“位置”、“布局”同义。结体是书法术语,指汉字等方块字书写的间架结构,具体指每个字点划间的安排与形势的布置,合理的书法结体,才有空间上的虚实相生之效果。章法:书法章法是指安排布置整幅作品时,处理好字与字、行与行、正文与落款之间的关系的方法。使作品整体艺术效果强烈且能让字与字、行与行之间达到相互呼应照顾的效果。结体指的是细节局部的位置比例,而章法指的是整体“留白”的比例。章法决定意境之美。墨法:“墨分五彩”,即“渴”、“润”、“浓”、“淡”、“白”。作为艺术的书法,它的各种色彩不能杂乱无章,而应是非常有秩序的。这里也有些共同的美学原则,如重点原则、渐变原则、均衡原则等。书法墨色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对背景底色的分割组合,“计白当黑”,就是这方面的内容。二是点画结构的墨色组合,从作品的整体效果来看,不但要注意点画墨色的平面结构,还要注意点画墨色的分层效果,从而增强书法表现的深度。

2.2字体设计的含义

字体设计意为对文字按视觉设计规律加以整体的安排,是对文字大小、结构等所进行的视觉美化。使字体具有更强的视觉吸引,同时又传达更深层次的文字内涵。字体设计与人类文明的进步息息相关,是实用功能与艺术结合的最早产物之一。3000多年前的甲骨文中已经开始注意字体的大小、疏密、位置变化,文字书写者已经具有了艺术美的设计意识,注重字体设计的实用功能。字体设计在于传达文字意义,它要求文字易于识别并适合于表述主题,同时要有设计个性和视觉美感。

2.3书法艺术与字体设计的关联性

2.3.1共同的文化土壤

书法艺术和字体设计都是对汉字的字形进行创造,同属中国文字的传承载体。在中国文字的发展中,不同时期的字体有着不同的艺术特征和内在的形式美感,为书法艺术和字体设计提供了创作母体。书法艺术具有深厚的文化内容,而字体设计的创作需要承循传统,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符合民族审美取向,同时探寻新的设计技术,不拘定式推出新意。两者都根植于中国文化土壤,并由此具备共同的审美特质和创作形式。

2.3.2字体设计的发展为书法艺术开辟道路

字体变化对书法艺术的发展和审美观念造成影响。书法艺术的形成首先离不开字体设计提供的资源,汉字经过字体设计流程后,具备了新的书写方式,以及新的排版布局模式,字体设计犹如一个潮流引领者,为书法创作提供新鲜的书写样式和排版技巧。书法艺术可以算是对字体设计的书写。越是有艺术性的字体设计,越能够作为书法艺术的创作来源。

2.3.3书法的发展给字体设计提供营养支持

字体设计离不开书法艺术的指引,书法艺术的字形,无论长短粗细、曲直方圆都是字体设计的灵感来源。中国书法艺术是线条的艺术,书法线条的具象性、生动性、变化性为字体设计提供创作灵感。字体设计要有创意,就要借用书法的表现手段,包括借用书法的笔、墨、章法技巧,从而使字体设计变得醒目、提神、会意、传感。险峻起伏、平淡朴实、浑厚老练、明快生动、直挺硬朗等线条风格特征,为字体设计对笔点线条的处理提供源源不断的创作方式。一本好的书法艺术书帖或者碑文,就是字体设计丰富无尽的灵感源泉。

2.3.4相似的结字审美规则

书法艺术从古到今,它的书写载体从兽骨铜铁到宣纸笔札、从砖瓦石碑到门坊牌匾,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字间规格、字形组合、行句呼应等关系,诸如结字要重心平稳、疏密相间、浓淡相宜等,先辈们用心营造的布局章法体现出书法艺术的鸿大繁茂以及书家的细心精致。从怀素的《自叙帖》,张芝的《冠军帖》,黄庭坚的《松风阁诗》等古代书法到如今赵朴初的《临江仙》,启功的《草书千字文》等,以及其他书家的笔记手稿、题跋信笺,这些作品中的文字,是对汉字结体的深度思考之后书写的。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点、线、面”是最根本的视觉形态元素,是一切造型的基础。[3]字体设计也讲究灵动和谐、顾盼生姿,肌理变化,追求着准确、醒目、时尚、大气的装饰效果和审美取向,设计者们不仅仅要让观众认识字,更要引导观众去观看阅读字;不仅要让观众理解文字含义,更要让观众欣赏字体艺术,最终达到最佳信息传播的效果。字体设计者只有积极地学习书法家的书写技艺才能更好地设计出观众喜爱的有字体内涵的作品。

2.3.5一致的情感与美学追求

书法创作的前提要求是要有娴熟的笔墨技艺,凝神细思,才能在书写过程中去表达书写者情感体验,展示书写者的精神状态,以及学识素养。总的来讲,书法作品首先要作者有扎实的书写功底,再则要作者布局谋篇的美感,更要作者的精气神,书法艺术品就是作者内心心志素质、内心情感、价值取向的展现。书法作品有不同的格局,能从中看到不同的修养、气度和精神状态。字体设计相比书法艺术的纯粹性、精神性,更有工艺性、技术性、规定性,也就是对字形的创新,采用打散排列、重构组合、借用吸收等后现代的设计方式,使字体便于观赏接收。字体设计具有商业性质,更新换代很快,这也是它的弊端所在,使字体设计不利于流传。通过对书法艺术作品内容和呈现方式的使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避这一现象。字体设计的艺术感染、主题内涵、品味气势可以从书法作品中习得,在字体设计中同样展示着作者的气度格局与精神修养。所以,书法艺术与字体设计,在情感与美学上亦有共通之处,两者表现手法可以相习,表现内容可以共融。利用人的视觉感知对字体设计所进行的指导,是基于文字的涵义及其情感的基础上的,在看似严谨或随意的设计中,总有一条线索牵引着设计的进行。[4]

2.3.6对个性与民族文化的关注

书法艺术,注重个性和民族文化的表达。当代字体设计的发展,也更加注重表达个人感受和本民族文化,从而找到文化归宿,找到文化定位,获得民族认同与群体归宿感。书法艺术和字体设计本质上都是人的意识作用于物质,是人的情感的表达,一件好的作品,必然倾注了作者丰富的个人情感性格。作者个性的回归、性情的宣泄表达,化为线条、结体、色彩、章法布局等美学要素,形成了书法和字体设计作品。设计一边追随工业化脚步,适应快节奏的生活,一边又回归传统,在传统文化中找到价值依托。书法作品本身具有文化性,字体设计从书法作品获取创作灵感,一是可以获得丰富设计资源和设计技巧,二是使字体设计具备文化蕴意有深度。字体设计的成功,需要积极运用新观念新技术,使作品传播便捷,引人注目,取得商业上的成功,这是短期上的成功。包括字体设计在内的任何一项设计,如果要取得长足的发展,就需要根植于自身的文化土壤,从自己的民族文化里得到养分。每个国家的设计都有自己的文化烙印,中国书法艺术本身是中国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字体设计和书法艺术的关联性越大,两者越能长足发展。

三小结

综上所述,中国书法艺术和字体设计有很强的联系。在过去,书法艺术本身可以当作是对字体的艺术创作,正是因为书法家追求书写的简易流畅,文字的才逐步简化。文字从篆到行草,书写工具从甲骨到纸张,汉字字体在书家笔下变幻万千。在今天,字体设计依托于新媒体技术,和书法艺术在表现形式上不再相同,但是他们的字形字义相通,由此可以互相参照,作为各自发展灵感。两者须要与时俱进,不断交融创新,才能不断完善和发展。书法中丰富的字体造型及书写形式,是字体设计源源不竭的灵感来源。字体设计展现着书法的字形,也为书法探索出新的变化趋势和写作方式,融入书法艺术后的字体设计,能增添作品的文化厚重度和形体创作灵感,使其有实用性的同时变得更有艺术性。

参考文献

[1]万应均.《大学书法》[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05

[2]莫小不.《大学书法》[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08

[3]姚蕴华.汉字字体设计的视觉形式新探[J].国家新闻出版物发行数据调查中心,2008.04

[4]杨丽瑄.汉字字体设计中造型的情感表现方式[J].设计,2014.09

作者:谭懋明 单位:东北大学艺术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相关热门标签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