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字体设计课程现状及教学方法改革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字体设计课程现状及教学方法改革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字体设计课程现状及教学方法改革

【摘要】数字化时代,传统字体设计课程已无法满足现代教学的需求。本文从传统教学方法中字体设计课程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字体设计教学组织方法的提升。将传统字体设计课程与动画技术、新材料结合,在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加入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的设计人才。

【关键词】现代设计;新材料;传统文化

字体设计课程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本课程一般在大学的二年级开设,时间为三到五个星期。本课程旨在为视觉传达设计所有专业核心课打基础,拓展创新能力与专业知识,是丰富设计实践的重要环节。[1]然而,传统的字体设计课程,把时间大多花费在摹写体系成熟的字体,而不注重对学生创意思维的激发。因此,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我们需改变传统字体设计课程的教学观念,在教学方法上求新求变,大胆改革教学模式,为艺术设计专业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一、传统教学方法中字体设计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实践应用环节存在不足

当前高校设计艺术专业扩招导致学生整体素质下降、教育观念陈旧、教学目标不能与职业发展相契合、单一的传统教学方法、课程设置与市场脱节、师资培养能力不足、学生专注于软件的学习、不重视手绘能力训练、学生在设计时缺乏创新意识等。这些都是造成高校字体设计课程缺少特色,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传统的教学方法已跟不上时代的需求。随着互联网、新媒体等手段的介入,滞后的课本已无法满足学生们需要获知的信息。因此,在课程实践应用环节上改革势在必行。

(二)课程考核方法单一

传统的字体设计课程考核,通常在课程结束时,以结课考试、结课大作业,加上平时成绩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核。以湖南女子学院为例,在字体设计课程考核时,通过结课大作业,并辅以平时作业使学生获得课程的成绩,没有达到以考促教的目的,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以及专业能力的培养。高校在实际教学中,应对当前考试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改革考试方式,使教学的有效性和目的性提高,使成绩评定更客观、公平,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程教学的质量。

二、字体设计教学组织方法的提升

(一)将字体设计与动画技术结合,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和技术能力

众所周知,文字最早源于图形。因此,文字和图形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传统的字体设计教学往往只注重文字和图形之间的关系。随着数字化时代的来临,为了使我们设计的文字不仅仅局限于静态图形符号,借用数字化手段,通过引入动画技术、视频影像、互联网以及前卫的交互技术,探索出一套“三维动态字体设计”的新的教学模式,为创意字体设计提供更广阔的空间。[3]学生可以将不同文字的表现形式、造型和动画结合,不只是把汉字当作单一的图形来对待,借用动画特效进行创意字体设计,使平面的字体动起来。教师在课堂上,需要抛砖引玉,巧妙地启发同学的思维,打开学生思路,使他们更好地将传统设计与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相结合。

(二)将字体设计与传统文化融合,丰富学生的设计手法

字体设计是以中国传统的宋体、楷体、隶书等为基础的,这些文字中包含了许多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其中也包含了传统的文化理念和设计理念。然而,大多数学校对于这些传统的文字不重视,教师上课时只注重英文字体的设计与讲解,使学生形成了用英文设计更富时代感,中文字体很土的错误观点。对于字体设计课程来说,我们需要深入学习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深入挖掘民族文化。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应引导学生充分地运用民族精神、传统文化到设计中。再结合本土实际情况,逐渐形成自己的设计风格和特色。

(三)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字体设计课程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师在培养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应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在理论的基础上,我们应采取互动式教学方法。充分利用课堂宝贵的时间,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课堂上,学生的角色尤为重要,以师生互动共同学习,给学生提供充分的主动权。将实际的项目应用于课堂。每年艺术设计行业都会涌现大批优秀的字体设计作品,我们可以以这些作为课堂作业,让学生对它们进行重新设计,鼓励学生将自己的设计与优秀的作品相比较,不但可以树立信心,而且也能看到自己的不足。鼓励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市场调查。为学生提供主动接触社会的机会,了解字体设计的发展情况,了解到课堂外的知识。同时组织学生主动参与老师的科研项目。在项目的研究过程中,与学生探讨,重视学生的想法和提议,使学生在课堂以外,学到更多有价值的知识,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将字体设计与新材料结合起来,注重材料在课程中的表现

今天,新材料在字体设计应用上为我们提供了多种形式和手法表现的创作平台,新材料的运用也催生了字体与工艺、材料结合的艺术形态。在字体设计课堂,充分利用发展多样的新材料与字体相结合。进行字体设计课堂作业的训练时,应充分利用非纸张材料,在艺术表现时,结合多样化的材料。在课堂训练时,引入可利用的新材料为字体的设计提供更多的手法和无限的可能。除了传统设计的纸张,也可加入些“新的材料”,把多变的材料与课堂实践联系起来,从而使文字设计带来形式上的创新。[4]

(五)将字体设计与设计形式美法则结合起来,开拓学生的字体设计思路

传统的字体设计课程教学中,常注重单纯字体的设计练习,在字体设计中缺乏构成形式美感。学生对大量习作缺乏积极性,感到厌烦。将现代构成形式融入现代字体设计的教学实践中,让字体设计在把握了汉字间架结构的同时,也能体现出构成形式美感,而不只是纯粹的书法艺术,引导学生利用不同质感的材料积极创作字体,激发学生的思维,开拓创意思路。例如,设计训练时,可在字体设计中运用色彩构成形式法则。让学生将色彩融入字体设计中,通过色彩构成展示个性特征。采用从色相到明度上进行色彩的渐变,透出色彩的多变,带出不一样的感觉。可通过色彩面积的对比,提高字体整体效果使之更具冲击力。

参考文献:

[1]李海平.两段式字体设计课程结构构建探究[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15,(4):78-80.

[2]王琳.字体设计课程现状与教学改革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1,(28):143.

[3]吴军伟.数字时代下的字体设计教学创新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8):147-149.

[4]马伯华,高黎黎.多媒体网络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1,(8):149-151.

作者:刘一峰 单位:湖南女子学院艺术设计系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相关热门标签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