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财政专项资金管理风险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财政专项资金管理风险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财政专项资金管理风险分析

摘要:本文分析了财政专项资金在设立、审核审批及退出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进行风险分析与评价。最终结合工作实践,对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工作的防范策略展开探讨。以期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明确资金审核审批过程中的权责,加强专项资金的管理,避免专项资金浪费,确保资金应用于民、造福于民。

关键词:财政专项资金;审核审批;风险;策略

一、前言

财政专项资金被定义为:政府在某一指定时间内,通过财政部门的拨款,来达成某一项事业的不断推进,抑或是完成某一项工作活动。这类资金涵盖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还具有特定的指向,而且有着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它始终作为国家调控经济的重要方法。但是,因为财政专项资金涉及的领域多样、资金流巨大,并且管理这项资金的业务环节多而尚未达成统一规范,所以存在着财务和法律风险。

二、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中的风险分析

由于财政专项资金自身的特点,以及管理专项资金人员的素质水平,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资金设立和退出的随意性,存在资金浪费风险

目前,各级政府的财政专项资金的设立和退出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地出现过公权滥用的现象。虽然各省、市出台的有关办法都对专项资金设立、调整和撤销过程中的风险进行说明,但是仍然有人拒不执行或执行力度不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资金的设立随意性强。地方政府对专项资金的设立往往忽略了项目论证的重要作用。现阶段,专项资金从申请,经审核,到最后审批的流程是政府部门法规或规章明确的。但是,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尚未形成一套科学的、规范的、合理的项目论证程序。大多数业务部门提出专项资金的申请时,应该开展针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形成书面的可行性报告以支撑项目开发的依据。如果缺少了这一环节,就丧失了对项目开展是否合理的判断,造成专项资金浪费,影响地方百姓的生活水平和社会的进步。(2)资金清退机制不健全。一项资金的审批过程中,管理办法既包含了设立专项资金的条件,同时也明确规定了专项资金清退的条件。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各部门与各既得利益方会推动专项资金的审核审批,一旦资金设立成功,其撤销过程阻力重重,这就造成了财政专项类目增多,项目的规模急速扩大。尽管政府相关部门已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开始着手进行审核审批机制的革新,但是目前来看,效果并不是十分明显。

2.专项资金管理制度不健全,存在管理失据风险

(1)业务主管部门制度的缺失。首先,个别业务主管部门或单位存在狭隘的意识,浅显地把专项资金理解为归自己部门所有,没有订立资金管理办法的必要,随意占用、挪用资金,这样就会造成管理混乱,产生风险。其次,由于各主管部门管理着同一行业的不同品类的专项资金。而且这些分散的资金并没被统一整合,也没有建立统一的管理制度。(2)管理缺失。一般来说同一行业的专项资金种类和涉及的主管部门很多,所以,还有各部门对其“管理职责”边界认识模糊。这造成了职责不明、分工不清的现状,致使相关部门共同承担法律责任。另外,很多部门缺乏对专项资金使用的监督监管机制,造成“专项资金用途”不明的现象。一旦无法说明专项资金使用的情况,实际上就是一种渎职。最后,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专项资金审批程序缺失现象。这种机制的缺失就不能有效避免权力滥用,最终会产生重大的法律风险。(3)职能权责不清晰,存在责任混淆风险。首先,由于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就不可避免地造成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的职能划分不清晰,不能清楚地说明其职能所在。如果相关单位进行专项资金的申报,就会造成管理部门之间的互相推诿,严重影响审核审批的效率,可能使相关单位丧失发展壮大的机遇。其次,专项资金是由其所属地方的行政层级逐层划拨的。当其中的某两级财政部门的沟通不畅时,专项资金监督管理的职能权责无法达到统一,直接会导致无法保证专项资金的安全与正常使用。最后,以上两个方面都是由于部门之间的职能权责不清导致的,但就从财政部门来说,其内部各组织之间的平衡机制不健全,从而影响到专项资金的安全性和使用效率。例如:监督岗位无法跨行政级别开展监督工作,导致可以监督的人员无审核审批权力,有审核审批权力的却无法进行有效监督。(4)资金分配方法不科学不严谨,存在资源错配风险。现阶段,我国专项资金的分配机制不完善,缺少严谨科学的依据。一方面,专项资金的分配环节多少不一,资金下拨时间长短各异。对于已设立的专项资金,拨款时间长,拨款手续冗繁,这就造成急需专项资金的申请单位拿不到钱,导致资金的使用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另一方面,专项资金分配有着很多的主观因素,而对申请专项资金的单位或项目又没有统一的标准去评判,因此造成了专项资金配置的不规范和随意性。只要有主观因素混杂在资金分配环节上,就很容易造成把握分配权力的人员滥用职权。(5)自上而下的监督机制不健全,存在监督不力风险。除了财政部门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外,各地政府对项目部门也未形成有效的监督。首先,专项资金的监督机制不健全。举例说明,对于财政补贴项目来说,其发放的公示期限、方式、内容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某一级政府或某个部门可能采取不公示,或者简化公示内容的,使监督方无法获知资金的主要信息。而申报主体,立项依据和资金作何使用都非强制公示的内容。正因为缺少了群众的监督力量,就会给某些不法分子牟取非法利益的机会。其次,组织内部审查手段落后。目前,专项资金的审查还是集中在专项资金下拨后实施的审查。这种监督形式让监督部门只能集中力量来查找和处理违规违法行为,并不能防患未然,不利于预防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严重时,就将导致专项资金的损失无法追回。

三、防范策略的探讨

1.要建立健全专项资金管理制度

对于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工作应从实际出发,建立一套涵盖专项资金的申请、立项、审核、审批到调拨整个过程的、规范合理的资金管理制度。首先,增强财政专项资金设立的管理。做好财政专项资金的前期工作,提前制定出项目执行时间节点。还要针对项目种类,做好预算工作,把资金切实用到最需要的地方。精细管控公共预算,例如差旅费等。其次,对项目的设立,要积极主动寻求立项证据,并形成一套可行性评价的体系,对项目实施的可能性及重要性进行评估,使资金高效地用在提升地方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项目中。对于审核审批制度的健全,必须明确审核、审批机关部门,分清权责,专项管理。最后,对于调拨过程,健全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应明确资金划拨的时间,并明确指出资金的用途等。这就规范专项资金的办理和使用,也有利于各级监管部门的监管,还可以提高政府精细化办公的能力,全面提升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水平,避免了专项资金的浪费。

2.全面梳理职能分工,明确主体责任

对相关主管部门的职能分工开展全面的梳理工作,确定各项资金的主体责任部门,明确各领域各类型的专项资金的审核审批部门和专项资金使用过程的监督管理部门,分清主要责任部门。避免出现审核审批权重复行使或其缺位,造成专项资金申请的环节冗繁重复。对于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更适合的模式是由主要部门牵头,建立一个由多个相关业务部门联合监督的机制,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各部门人员专业能力,保证相关信息数据的共享,既可以提高财政专项资金的监督效率,还可以避免监督力度不足或监督范围不全面造成的财务风险。

3.加大监督查处力度,严防渎职风险

首先,要建立完善的信息公开制度,明确公开信息的内容。还应大力提高政府的信息化水平,利用互联网技术、云技术等拓宽信息公开的方法和渠道,接受社会群众、媒体、上级部门以及自身的监督。其次,完善专项资金监督机制,应加强在专项资金管理的各个阶段进行有效的、有针对性的监督,力争将风险限制在可控的范围内。及时发现风险,及时着手填补漏洞。不仅要预防违法事件的发生,还要在违法事件发生后立即处理,防止事态进一步恶化,避免专项资金损失。最后,还要严厉惩处渎职等违法犯罪分子,对于违法乱纪行为绝不姑息。对内加强业务能力和职业操守的道德教育,加强法律的威慑作用,严惩各类违法乱纪行为,严肃财经纪律,规范财经行为,用好每一笔财政资金。

四、结语

建立健全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势在必行。就像党的报告对现代财政制度提出的要求一样,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保证专项资金应用于民,保证其在分配和使用过程中合理、合法、合规。所以,相关部门要一丝不苟地遵守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对财政专项资金进行严谨的论证,依法依规进行资金的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王慧敏.健全会计监督体系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率.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8(07).

2.刘翠梅.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中的风险防控.纳税,2018(23).

3.杜晓亮.政府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研究.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8(22).

作者:阮蓓俊 单位:温岭市国库集中支付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