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校抵御宗教渗透隐性机制及其构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校抵御宗教渗透隐性机制及其构建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校抵御宗教渗透隐性机制及其构建

依照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高校建立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加强教学管理和校园管理,明确要求不得在大学校园内传教、布道、宣传有神论,不得在学校成立宗教团体或组织,不得到未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参加宗教活动。要求留学生和外籍教师履行有关管理规定,严禁校内布道等。这些抵御对策强调领导重视,组织健全,职责明确,任务清晰,自上而下,以明确的方式影响校园群体成员,以直接的方式对待宗教事务问题和宗教渗透问题,以外显的的方式呈现批判、拒认和反对行为。其优势在于面对宗教渗透问题,校园组织和群体成员明晓责任,自觉控制自身思想和行为,为抵御工作做了很好的机制保证。这些对策同时也遭遇到了一些挑战。

(一)校园内部信教群体输入与非信教群体宗教态度带来的挑战。根据各地调查,在校信教师生群体已成一定比例,存在相当的人口基数。校园接触宗教机会在增多,大学生倾向于用平和的方式来把握宗教,对待教徒,看淡无神论与有神论世界观的区别,对宗教信仰的态度更加开放。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校园信教人口流进流出成为常态。这种常态化趋势,在教育公平视野下,对高校抵御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它反对无差别的大一统做法,反感公开性抵御活动。抵御工作需要更为细致而全面地分析,实事求是地开展。

(二)宗教渗透隐伪性特征带来的挑战。面对高校的渗透行为行动谨慎,往往表现出是一种纯粹的沟通、交友和学术交流。一般不会公开其真正的政治意图,往往把其渗透目的包裹在宣扬宗教“向善”的外衣之中,使人在其不知不觉中放弃了原来的世界观,接受他们的精神控制。通过宗教色彩的生活时尚和文化活动,对大学生的生活进行全方位的影响,成为“望教者”,由“望教”到“慕教”,最后皈依某种宗教,成为教徒。隐伪性的宗教渗透,往往造成高校抵御工作找不到实际对象,“短兵相接”式抵御活动流于形式,无用武之地。

(三)宗教问题的文化思想性特点带来的挑战。宗教问题往往是思想问题,在高校又呈现出宗教文化性的特征。根据多项调查,大学生作为高知群体走进宗教的原因往往不是出于功利性、实用性的动机,而是宗教作为历史文化形态呈现出来的魅力,以及自身发展各种出现的思想际遇。很多研究都显示大学生之所以信教,主要是他们从教义中找到了生命的本源、人生的价值,实现了自身的精神追求。文化宣教已成为宗教渗透最主要的隐蔽方式。现有的抵御做法较多约束外化行为,较少关注心理内化,多以“不能……”、“不可以……”、“应该……”来约束,不能完全适应宗教问题的文化思想特点。

(四)宗教问题的社会性特点带来的挑战。宗教是社会事业的一部分,它是与社会一起共同发展起来的。高校抵御宗教渗透必然面临社会化趋势。同时,社会化因素中家庭因素影响巨大。宗教信仰和文化在我国改革开放事业逐步深入的背景下,随同各种文化观念、生活方式,借助于全球化趋势和信息化手段渗透到社会、家庭以及大学生群体中,尤其是在影响后的家庭继续发生效应,共同作用于大学生群体观念结构的形成,影响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的选择。因此,高校行为不能游离社会管理之外独立行为,同时抵御工作也存在着社会效应问题,不能人为地造成隔阂和对立。事实上,新形势下高校抵御宗教渗透实践过程中遭遇到一些无法规避的困难。实际考察中很难甄别宗教文化交流、宗教宣教行为、宗教渗透行为。主管部门和防御机构都难以把握高校师生“如何”、“多少”在宗教渗透中信仰出现置换的现象,大多实践从经验出发就事论事,就宗教渗透说反宗教渗透。因此,建立一种辅助于显性机制的宗教抵御隐性机制是必要的。

高校抵御宗教渗透隐性机制及其构建

(一)高校抵御宗教渗透隐性机制及其特点

机制,乃指有机体或行为过程构成因素以及因素之间的关系。高校抵御宗教渗透作为一种针对宗教渗透行为及其效应发生的教育和管理活动也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就比较运行机制来说,显性过程是专门部门有计划有组织的较为正式单一行为,隐性过程则是通过挖掘组织行为的隐性作用机制、挖掘非此类的其他行为的作用而发生的。这两种抵御方式分别在意识形态、要素形态、实践形态和效果形态,呈现出各自特点,有些甚至是有相对。一般来说,高校抵御宗教渗透隐性机制特点有:

1、在隐性抵御方式中,高校师生由于抵御活动行为的潜在化、间接性、非公开性等特征,信息传达方式具有暗示性,并无完全觉察抵御宗教渗透动机、具体行为等等,并没有感受到在接受实施抵御宗教渗透的要求和指令,也没有感受到正在接受这部分的教育和管理。

2、隐性机制将抵御宗教渗透这一特定行为寓于日常教育和管理工作,通过潜在化的方式引导校园建立宗教渗透免疫力和抵抗力,主动维护人才培养方向和高校建设方向。隐性机制的诸要素是潜在的,往往通过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方式开展相关的教育管理活动。

3、在信息传递方式上,隐性机制的各种信息获取不是直接指向对象和目的的,往往是活动过程的附加物和伴随物,是一种无意识的结果,在隐性抵御活动中逐渐形成了价值观、态度和规范的。整体过程可以概括为“非正式文化的传递”。抵御宗教渗透成为潜藏主体内心世界里外化为一种属己的非公开性的行为。

4、隐性机制对结果并没有明确的估计,但同样也渴望达到抵御宗教渗透的最终目的,不过它在实施过程中把这种追求作为附属物,而且不做出明确的指示和权威性的训导,更多地关照师生思想观念和内心世界,将抵御宗教渗透要求无形内化为一种体验、一种素质能力,从而影响大学生认知、品德和素质,表现出迁移性和长期性。

(二)高校抵御宗教渗透隐性机制的构建

高校抵御宗教渗透的隐性机制建构是从校园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整体发现抵御工作资源,重新理解机制构成要素和实践形态,再次重构开展抵御工作。

1、抵御行为发生的三种语境

就如何理解高校发生的宗教渗透,不仅从本质上把握,还要从高校实际出发。这里存在着三种语境,分别为政治语境下的宗教渗透,还有高校现实发生的“教育语境”、“文化语境”下的宗教渗透。宗教渗透问题不是纯粹的传教问题,而是政治问题,在高校领域又常常表现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性的文化教育问题。高校抵御宗教渗透是国家安全、意识形态安全乃至文化安全事业的一部分。在文化语境中,宗教渗透是一种异质文化渗透现象,抵御目标要与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联系起来,把抵御宗教渗透活动化融入到“解决好社会变革中群众精神生活领域出现的新问题,高举引导中国社会前进的社会主义文化旗帜,辅导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事业中来。在教育语境中,抵御目标要与高校人才素质教育目标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相结合,将培养大学生增强抵御宗教渗透能力和本领纳入到人才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中去,并让大学生主动内化构成自我成才和自我发展目标因子,成为自身素质结构一部分。

2、高校制度环境抵御功能的开发

高校抵御宗教渗透的制度隐性,这里主要指两点。一指形成抵御制度,纳入高校总体制度范畴中。二指开发高校制度层面自身的抵御宗教渗透的功能。宗教渗透的范围涉及学校教学科研、留学生与外籍教师管理、科技合作、文化交流、社团管理等,在单一或几个领域搞好了防范与抵御宗教渗透的制度建设都无法保证其他领域不被宗教渗透。为了有效地防范与抵御宗教向高校渗透,防范与抵御宗教渗透的制度应该纳入学校总体制度之中,与学校其他制度一起发挥管理的职能。高校应当充分地发挥制度层面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提炼和发挥在宗教渗透领域的抵御功能。认真梳理与高校抵御宗教渗透行为不一致的,甚至减低和消解抵御效果和效率的部分,积极建立正向的和合理的制度环境。在制度建设中,充分体现“依法治校”理念,遵照宪法36条和教育法第8条关于宗教和教育关系的明确规定,审定校内规范,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将抵御工作至于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位置上。尤其,在开放型社会建设中校园各项事业呈现出开放与合作不断深化态势中,依法推进学校事业发展优先必要。

3、高校抵御机制构成要素隐形功能的开发

高校抵御宗教渗透行为作为教育管理实践活动,从静态来分析,其构成要素大抵可以分为抵御主体、抵御对象、抵御目的、抵御内容、抵御方法和中介。在实践活动中,隐性机制强调诸要素的潜在化,往往通过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方式开展相关的教育管理活动。

(1)突出抵御工作主体的广泛性。抵御层面分为组织层面和个体层面两类,而个体层面是抵御行为的最终效果的体现。从隐性机制看来,抵御主体的范围远远超过专门部门和相关工作者,高校师生群体都可能且应当成为隐性抵御主体。建立高校师生参与机制让其融入隐性抵御实践中形成各自应有的价值、态度和规范,激发抵御宗教渗透的动机,是进行机制运行重要的部分。其中,教师榜样作用尤其重要。

(2)强调抵御工作内容的多样性。抵御内容一般是与相对于宗教渗透内容相适应的,有什么渗透就应该抵御什么。由于宗教渗透内容的复杂多样,抵御宗教渗透的内容也要呈多样态势,除“针尖对麦芒”的显性应对之外,也存在多方面多层次的潜在内容。隐性机制往往不是速求抵御的成功,而是通过这些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国家安全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为引领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目标的达到而达到的。

(3)重视抵御工作方法的柔性化。隐性机制避免单向管理和教育,避免形成强大心理压力和政治压力,过度的单向将与开放型社会潮流相背离,影响抵御成效,尤其在信奉理性的高校校园。因此,隐性机制的抵御方法不但从抵御本身行为找方法,而且更要从抵御之外找方法,从高校师生个体身心条件和心理机制找方法,从抵御行为形成的规律中找方法,或以知引知,或以情达知,或以意领行,或以行促知,譬如说理教育法、对比鉴别法、榜样示范法、情感陶冶法、行为实践法、心理咨询法等等。

(4)追求抵御工作方式的生活化。人的思想素质形成,往往并非仅来自于个体的自发行为和组织的权威灌输,还有个体参与的群体交往和互动也是很重要的来源。校园生活具有群体性和社会性,其中师生交往、生生交往、师师交往都是个体生活体验场,他们感染、模仿、认同这种交往并从众这种交往,形成专属自己的价值、规范、态度和动机等心理因素。在校园互动环节中,隐性抵御机制要以和谐校园建设为载体,依法管理规范大学生校园行为的同时,创造条件推动积极地校园交往,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具有思想性、科学性、情感性的活动,不断满足大学生进行交往的需要。

总之,隐性抵御机制一方面审视具体的组织抵御工作带来的潜隐效果,从产生的潜隐的正面、负面的效应再反馈抵御工作实施,另一方面又将抵御工作渗透到校园里其他教学、科研、管理和文化建设工作中,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同步进行,形成多管齐下的局面。高校抵御宗教渗透工作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理应建立一种隐性工作机制,在常规的教学、科研和校园交往活动中产生内生的宗教渗透防御能力,以长期而有效地发挥作用。(本文作者:汪双喜 单位:江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