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本科生与专科生宗教信仰对比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本科院校与专科院校的大学生在宗教信仰上,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针对本科生、专科生信教上的差异性,应采取不同的措施。本科生不仅是信教的人数比专科生要多,而且在皈依的程度上也要比专科生要深刻。因此,在对他们进行宗教引导工作方面,还应进一步加大力度。而对于专科学生,学校要更加注重加强心理健康工作,对他们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抚慰效果显得更为明显,作用也更加重要。
关键词:本科生;专科生;宗教信仰;比较研究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宗教更容易吸引受教育程度较低的群众,但“据不完全统计,十三亿中国人中有一亿宗教信徒,而青年信徒占到三分之一”[1]。这些青年大多数为在校的大学生,可见在校大学生的信教人数也是相当可观的。高校作为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主要阵地,只有更好地了解青年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特点,合理引导大学生宗教信仰,才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本课题组选取了南京地区的几所高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着重从本科、专科的角度来揭示不同层次大学生在宗教信仰方面的特点,从而进一步细化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研究,促使大学生宗教信仰引导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南京共有高校59所,本课题组选取了比较有代表性的本科院校和专科院校各7所作为样本。因考虑到宗教信仰调查本身具有一定的敏感性,故此,调查主要集中在大学生比较集中的商业性场所,如江宁大学城的文鼎广场和义乌商品城,仙林大学城的亚东新城和大成名店,总计发放问卷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980份,课题组对所收回的问卷进行了比较研究。
一、本科生、专科生宗教信仰相似性研究
(一)本科生、专科生信教比例接近全国平均水平以本课题的问卷数为基准,从目前全国的大学生宗教信仰调查结果来看,杨晓慧的《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及德育对策研究》中,大学生宗教信仰比例为4.1%;赵宗宝等撰写的《大学生宗教观现状分析及良性变化对策》中,揭示大学生宗教信仰比例为11.4%;陈安金的《当前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的思考》中,大学生宗教信仰比例为10%;戴嘉宝的《新时期大学生宗教信仰的调查分析》中,揭示的大学生信教比例为17%。而本课题组在南京地区的高校宗教信仰调查中,学生信教比例为10.2%,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在样本中,7所本科院校和7所专科院校的问卷数均选择为400份,各自的信教比例也均在全国的平均水平上。
(二)本科生、专科生普遍信仰基督教和佛教在大学生的宗教信仰种类方面,本课题组依据目前全国的宗教信仰状况,设计了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天主教、道教等几种宗教信仰种类。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南京地区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中居首位的是佛教,其次是基督教,这也许与地域有关。南京市民族宗教事务局的数据显示:“我市有信教群众约55万人。佛教信众约30万人,道教信众约3.5万人,伊斯兰教穆斯林约10万人,天主教信众约0.3万人,基督教信众约11万人。[2]”南京地区的佛教历史虽然相当悠久,大致有1780多年的历史,寺庙60多所,但是基督教作为舶来品,在南京有着较多的固定场所,而且有专门从事研究培养的高等院校———金陵协和神学院,信徒在高校周围的传教活动也相对频繁,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南京地区高校大学生在佛教和基督教的信仰比例上比较接近。
(三)本科生、专科生宗教信仰在性别比例上趋近在本课题组回收的980份有效问卷中,其中男生450份,女生430份,性别比例大体接近。调查结果表明:女生的信教比例也略高于男生的比例。这一结果与全国的调查结果基本相符,没有呈现出差异。之所以形成这种现象,是因为女生较为敏感,情感较为丰富,容易受到宗教教义的影响。
二、本科生、专科生宗教信仰的差异性研究
(一)宗教信仰比例的差异
在前文本科生、专科生宗教信仰相似性研究中发现,南京地区本科生、专科生的宗教信仰比例均在全国的平均水平上,但是进一步的数据分析也显示,本科生的信教比例要高于专科生,7所本科院校比7所专科院校的学生宗教信仰高出5个百分点。虽然5个百分点的人数不是特别多,但是如果跳出7所本科院校与7所专科院校的限制性范围,数量也不算少,也构成一个差异的关注点。
(二)宗教皈依度的差异
宗教的皈依度主要从两方面理解:一是对宗教教义的理解程度,二是宗教活动的参与度。从目前大学生信仰的总体状况上来看,他们对宗教教义的理解度普遍不高,把宗教的教义内化为自己的内心信念,并在实际行动中予以遵守的比率更少。在南京地区高校的调查中发现,不少学生虽然表示不信教,但对宗教表示有一定的兴趣;明确表示信教的学生,也不是经常参加教会的活动,日常教友间的固定聚会活动则更多一点。在教义的阅读理解上,往往也选取比较轻松的故事进行阅读,而且多以听别人讲为主,并明确表示在日常生活中对教义也是有选择性地遵守。本课题组选取的样本在宗教皈依度上和全国的情况类似,但是本科生的皈依度明显高于专科生。本科生参加教会活动的比例要高于专科生,对于教义的理解上更为深刻,且在对教义的遵守方面也显现出更多的自觉性。专科生则在宗教活动的参与、宗教教义的遵守、宗教知识的阅读等方面表现出较多的随意性。
(三)信教原因上的差异
南京本地本科生、专科生在信教上所表现的数量和皈依程度的差异,实际也反映了他们在信教原因方面的差异性。本调查从学生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共设计了10条原因,包括:(1)为了使自己的内心得到解脱;(2)做有利于社会的善事;(3)对宗教充满好奇心;(4)在个人情感等方面受到挫折,祈求保佑;(5)经历过人生挫折、对现实不满、心理压力过大,寻找心理慰藉;(6)觉得好玩;(7)对宗教及其文化感兴趣;(8)受到家庭父母的影响;(9)受本地村落等信教传统的影响;(10)受到宗教组织文化或活动的吸引。
1.外部因素对本科生信教影响更大
调查表明,本科生在信教原因上更加集中于外部因素,也就是说,本科生受到外部环境以及宗教自身特点的吸引会更多一点。本科生与专科生相比,外界因素影响其信教的比例较高,与目前本科生的学习生活环境密切相关。调查中发现,本科类院校学生到外国交换学习以及国外学生进入国内本科院校的比例越来越高,在这种多种文化相互影响的情况下,本科生普遍能接触到宗教文化,特别是目前对国内学生影响较大的基督教文化。很多曾在国外留学的本科生,谈到他们周围信教的同学很多,老师也会在家中跟他们进行一些宗教性的活动,久而久之,自己也渐渐对宗教感兴趣,也加入到信教的行列中。目前,很多宗教普遍改变自身教义和活动形式,以更加生活化和简约化的形式吸引人们去参与和加入。如果本科生一旦有机会接触,加之原先本身的宗教知识教育缺乏,没有坚定而明确的信仰,很容易被宗教所吸引。
2.内部因素对专科生信教影响更大
相比于本科生,专科学生更加注重自身因素的考虑而从事宗教活动,如选择“经历过人生挫折、对现实不满、心理压力过大,寻找心理慰藉”这个原因的专科信教人数超过60%。“祈求保佑,对宗教充满好奇”等内部因素也占到了一定的比例。对于专科生来说,除却家庭影响这样的外部因素外,他们入校以后一般比较专注于专业技能的学习,理论视野较本科生要狭窄,与外界的交流尤其是出外交流以及接触信教人群的机会也相对较少,故此,信教往往受自身的因素影响较大。尤其相对于本科生而言,专科学生思想灵活性、多样性稍弱,在遭遇挫折后,比较容易接受宗教思想的抚慰。这从宗教信仰者学历层次的调查上也显示了这样的现象,越是低学历的人群在遭受重大伤害或巨大压力的时候,更容易进入宗教的抚慰系统。
三、本科生、专科生宗教信仰引导对策
在目前的社会及教育环境下,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呈现出较为复杂的状态,当然,这种复杂的状态并不是说宗教信仰人数的众多,而是说在这些宗教信仰的学生里面,在不同的年龄、家庭出身、院校背景下呈现出不同的信仰状态,需要更多的研究者能够采取细致的研究方式,揭示不同的特征和原因层面,并能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从本文的研究来看,本科生、专科生宗教信仰呈现出一定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故此,在对策方面也应有不同之处。
首先,在家庭教育方面,父母给予孩子耳濡目染的影响,家庭的影响往往是不可忽略的。家长应该主动对宗教知识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如若自己信仰宗教,也不要盲目吸引和要求孩子信仰宗教;应创造自由民主的家庭氛围,尊重子女的信仰选择;孩子离开学校后,也要对他们的学习、生活、思想情况多了解,帮助他们缓解面临的各种压力,而不能把教育的责任全部推给学校。
其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学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地要利用各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精神,使他们尊重客观规律,理性地分析和解决问题,自觉地抵制有神论思想[3]。为此,学校要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信仰教育,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进行宗教知识普及教育,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宗教的起源和本质,消除对宗教的神秘感,能够对宗教的各种宣传行为保持理性的态度;完善校园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预防和检测部门,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状况,并能对学生出现的心理危机进行干预,防止学生因心理问题而求助于宗教。在以上相同的对策引导下,针对本科生、专科生信教的差异性,还应采取不同的措施,本科生不仅信教人数比专科生多,而且在皈依的程度上,也比专科生要深刻。因此,在大学生宗教引导工作方面,还应进一步加大力度。做好出国留学及外国留学生的观察和引导工作,而不是任其发展。要增强出国留学生的归属感,让他们在国外学习的同时,能够体验到更多中国元素和家乡的气息,增强文化归属感,而不至于在异国文化尤其是宗教文化的影响下,投入到宗教信仰者的行列中。对于外国留学生,在尊重他们宗教信仰自由的同时,也要关注他们的宗教活动,特别对于某些非法传教行为要进行制止。经常性地在外国留学生中举办具有中国特色的各类文体活动,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引导工作,将他们吸引到中国主流意识形态之中。对于专科学生,学校要更加注重加强心理健康工作,“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抚慰,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需要,是解决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的一大要务”[4]。而对于专科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抚慰效果显得更为明显,作用也更加重要。
参考文献:
[1]韩露.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及应对策略[J].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2013(3).
[2]南京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官网[EB/OL].mzzjj.nanjing.gov.cn/33609/.
[3]张莹莹.当代大学生宗教影响及高校德育[J].西北医学教育,2004⑷.
[4]史菲.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的成因及对策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13(6).
作者:李孝华 单位: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