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混凝土的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混凝土的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混凝土的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

[摘要]混凝土具有抗压抗强性好、可塑性高、耐久性好的功能特征,深受大众喜欢,除了在建筑、桥梁、道路等行业普遍使用,还在装饰工艺、防水工程、保温工程等领域中使用。混凝土制作管理不当,将出现麻面、蜂窝、露筋、强度欠佳等质量问题,混凝土质量管理必须从原材料选择,施工过程中技术把关和后续养护各个环节着手,任何一个节点出现问题,都将影响混凝土质量。

[关键词]混凝土;质量;材料;技术

混凝土,简称“砼”,是当代最常用的一种建筑材料,由胶结材料、骨料和水按一定比例配制,经搅拌机搅拌振捣成型的人造石材。按胶凝材料可划分为无机胶结材料混凝土和有机胶结材料混凝土;按使用功能的不同,又分为结构混凝土,装饰混凝土,防水混凝土,道路混凝土,防辐射混凝土等。

1混凝土的应用

混凝土的制作原材料丰富、价格便宜,其抗压抗强性好、可塑性高、耐久性好的功能特征,深受大众喜欢,除了在建筑、桥梁、道路等行业普遍使用,还在装饰工艺、防水工程、保温工程等领域中使用。随着现代社会对高层、超高层和大跨度结构工程的需求,高性能、高强度将是混凝土未来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2混凝土常见问题

混凝土对原材料质量、配比、施工标准、环境等都有一定的要求,任何一个环节控制不好,都将出现各种质量问题。混凝土常见问题及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2.1出现蜂窝现象

蜂窝是指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蜂窝状窟窿。出现蜂窝的原因较多,主要是操作方式,技术方面不合格,如原材料配比不当,搅拌时间不够,搅拌不均匀,下料时间间隔不匀,模板缝隙不严密导致泥水流失等等,都可能造成蜂窝现象。

2.2出现麻面现象

麻面是指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小凹点,表面粗糙,但无漏筋的现象。出现麻面的原因通常为模板不合格,如未清理干净,表面有杂物;或模板未浇水湿润,导致混凝土中水分被模板吸收;还有一种情况为模板隔离剂涂抹不均或局部失效。

2.3孔洞

孔洞是混凝土中空隙尺寸较大,出现钢筋裸露现象的一种质量问题。钢筋密度过大,下料时石子被卡住;下料不匀、振捣不当导致混凝土离析,砂浆分离;混凝土中混有杂物等是造成孔洞现象的原因。

2.4露筋

混凝土内部主筋、副筋、箍筋裸露结构表面,浇筑构件设计不恰当,钢筋过密,浇筑混凝土时缺乏足够的保护层,从而产生漏筋现象。另一个成因是混凝土的配合比不当,加之捣振不恰当,造成钢筋移位、变形,出现钢筋外漏情况。

2.5混凝土的强度欠缺,均质性差

混凝土抗压强度不达标通常有三方面原因造成。其一,原材料不合格,如水泥过期或受潮,砂石含泥量较大;其二,操作不合格,如计量不准,搅拌不均;其三,养护管理不符合要求,早期脱水或受外力损坏。

3混凝土的质量保证的措施

做好混凝土质量管理工作,不仅能完成工程预定目标,还能最大限度地节约成本。混凝土质量管理需要从原材料,施工过程和后续养护各个环节着手

3.1原材料质量把关

(1)各种材料的进购要选择正规的厂家,入场时检查产品是否合格和在有效期内,观察其色泽是否正常,对问题产品坚决拒收并及时反馈主管领导。(2)选择适当的存放地点,分批分库存放,确保原材料不受潮、受损,以保证产品质量。(3)专人管理,建立原材料进出库记录台帐,对原材料型号、类别、批次作详细登记和标识。(4)按建筑需求,选择适合的材料型号,做好配比试验,将品质问题及时反馈主管领导。

3.2做好混凝土制作技术保证措施

(1)组织员工培训,了解混凝土特性和使用方式。混凝土对配比和浇筑方式有严格的要求,在施工人员上岗操作之前,一定要先了解岗位技术要求和工艺标准,方可上岗操作。(2)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混凝土施工过程各个环节均有一定的技术要求,为尽可能地避免出现纰漏或失误,应做好岗位分工,责任到人。把具体岗位工作职责和目标分解到个人,如材料运输人员负责原材料的运输和型号核实、质量检查;搅拌人员负责拌制和产出质量检查;浇筑人员负责浇筑工作等等。(3)使用合格计量器具,计量器具使用前必须送检,送检合格后方可使用。不同配比出品的混凝土质量不一,为满足建筑施工对混凝土的强度要求,施工前必须确保计量器具精准工作。(4)设立现场质控人员,质控人员要对混凝土制作环节熟悉掌握,并有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现场随时抽查各岗位,各环节操作是否合格,并定期对现场进度向技术部门提交书面报告。(5)建立现场管理应急措施。制定现场施工应急预案,施工过程出现问题,应及时反馈主管领导,如为技术问题,则需同时反馈技术人员,待问题解决后再行施工。技术人员应定期收集施工现场常见问题,为现场工作人员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最后,做好养护工作混凝土后续养护工作是不可忽略的环节,据调查研究显示,很多混凝土工程出现质量问题,均是养护工作未做好。技术人员应设计养护方案,并对养护工作进行跟踪督查。养护周期设定应合理,不可因赶工期缩短养护时间;洒水、蓄水方式正确;养护剂严格按照说明使用。混凝土养护期间,要特别注意温度和湿度控制,温度以20±2℃为宜;湿度不低于95%。

参考文献:

[1]张建锋,盖永丰.混凝土常见问题产生原因及解决方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5):100-102.

[2]GB50666-2011[J/OL],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S].

作者:张津翔 单位:秀山九鑫混凝土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相关热门标签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