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闸墩施工质量管理BIM技术应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闸墩施工质量管理BIM技术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闸墩施工质量管理BIM技术应用

【摘要】依托河南某水闸项目,采用Autodesk平台探索BIM技术在水闸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应用BIM技术优化施工方案,快速准确复核工程量,模拟施工流程,并通过BIM模型实现质量动态控制,从而保证工程施工质量,提高施工管理水平。

【关键词】BIM;闸墩;施工模拟;质量控制

1研究背景

应用BIM技术可实现工程几何模型与属性信息的融合,据此合理调整施工工序,实现施工过程信息化与精细化管理,检验结构构造、功能,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提高工程质量。以Revit为建模软件,制作参数化族及族文件,添加参数后成库,可在其他项目重复利用,提高建模速度。通过建立BIM参数化三维模型进行场地布置和工程量计算,将模型导入Navisworks进行深化设计、碰撞检查、虚拟施工,进而论证施工方案的可行性。传统质量控制存在信息孤岛、协同程度低、不具可视化等问题,基于BIM技术的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可提高工程质量管理水平。本文依托北汝河大陈拦河闸除险加固工程,基于bim技术,通过模型构建、碰撞检查、工程量核算、施工工艺模拟和动态质量控制,研究基于BIM技术的变截面闸墩施工动态质量管理实施路径。

2模型构建

许昌市北汝河大陈拦河闸除险加固工程位于河南省襄城县境内,属Ⅱ等大型水闸工程。本工程共12孔,单孔净宽10.0m,总宽143.5m。6个中墩为大体积混凝土,长23.0m,宽1.5m,高11.5m。闸墩部分要求导管出料口距混凝土浇筑面始终保持在0.8~1.5m。闸墩分层浇筑,每层浇筑厚度不大于50cm,要求设置降温冷水管。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优化闸墩施工工艺,促进质量管理信息化,但闸墩与其他构件如闸底板、两岸翼墙、岸墙、上部建筑物和公路桥等均有连接关系,忽视其他构件,只对闸墩建模不可行,需对大陈闸进行整体建模。通常建筑模型建立均为一个构件(如梁、板、柱),在模型中是一个单独图元,在房屋建筑中,每层独立构件均为一次浇筑成型,然而在水工建筑中许多构件体积巨大,无法一次成型。这种构件如果只用一个模型图元进行构建不合理,所以在该项目建模中,对主要研究的闸墩构件采用单构件分层的模式进行多图元建模,对其余构件仍按正常单构件、单图元建模。建模过程中,针对大陈闸项目所需提供的技术支持,对模型进行参数化建立,建模过程分为以下3个步骤。

2.1信息收集与整理

三维建模之前,首先收集项目水工图纸、建筑图纸、施工技术方案等项目资料,对其进行整理归类,根据资料规划整个建模流程。

2.2族的制作

该步骤主要工作是项目所需族库的设计制作(有一部分是通用族库)。首先对闸墩部分进行参数化分层设计,使制作的构件族可进行后续工作。以其中某一中墩参数化设计为例,针对项目需求将整个闸墩设计成可按高度分层的若干部分,通过参数驱动实现几何形状改变,闸墩形状为自下而上的收口,收口后又自下而上进行扩口,如图1所示。将整个闸墩分为两部分,闸墩下部自下而上收口为第1部分;闸墩上部自下而上扩口为第2部分。第1部分闸墩形状采用Revit族环境中的融合命令制作,通过参数控制上下两底面的二维形状生成三维模型,构件参数如图2所示。其中,a1为闸墩下部下底面第1部分(尾部)长度;a1-1为闸墩下部上底面尾部长度;a2为闸墩第2部分(中部)长度;a3为第3部分(门槽)长度;a4为闸墩下部下底面第4部分(头部)长度;a4-1为闸墩下部上底面头部长度;b1为门槽宽度;b2为闸墩宽度。第2部分自下向上扩口也同样使用融合命令生成。此部分参数化驱动思路是:先生成整体形状,再通过参数控制空心形状剪切实体形状并形成所需构件图元。另外,闸墩上还附带牛腿构件,牛腿采用Revit族环境中的拉伸命令生成整体形状,生成后在构件上下方各制作1个空心形状,通过参数控制空心形状剪切实心形状,从而控制整体图元形状。大陈闸共有闸墩13个,包含边墩、缝墩和中墩3种类型,均按此思路进行参数化设计。在完成闸墩模型分层构件参数化设计后,开始对整个水闸项目其他族构件(如排架柱、岸墙、检修桥、公路桥箱形梁、公路桥路面、护栏等)进行族的制作。

2.3模型整体拼装

大陈闸模型整体由地形、水工、建筑、公路等模型组成,其中水工和公路共同构建,建筑模型(包含启闭机房和控制室)中闸墩分层构件的拼装是关键环节。针对闸墩拼装,根据其施工要求单独设计一个标高,分层闸墩图元每层标高为500mm,共有23个标高,整个闸墩模型总高11.5m。根据设计标高进行闸墩模型拼装,拼装后根据分层闸墩构件所在标高位置形状进行参数调整,拼装也按设计族的理念进行。闸墩第1部分形状为自下而上收口,参数驱动使其变成收口形状。闸墩模型完成后,开始对剩余部件进行组装,最后得到大陈闸整体模型,如图3所示。

3工程应用

3.1施工方案优化

在闸墩施工前,利用BIM技术进行虚拟建造,利用Navisworks的检查功能对闸墩施工整体布局进行优化,提前消除不协调部分;利用软件进行漫游,查找闸墩中是否存在不合理之处。通过检查发现闸墩与垫块形状不协调、边墩与下游翼墙存在碰撞等问题,如图4,5所示。

3.2工程量统计

水闸工程中,异形构件较多,如弧形翼墙、闸墩、箱式岸墙、护坡等,工程量统计较繁琐,利用BIM技术可对工程量进行复核,大大降低工程量统计强度,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

3.3闸墩施工工艺模拟

利用BIM可视化特点,在闸墩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专项方案制定时,能清晰表达各工序、部位(如模板、闸墩混凝土、泵管、降温冷水管)之间的“空间-时间”关系,使技术人员一目了然,改变以往“方案以文字描述为主,使阅读者难以快速理解”的状况。施工工艺模拟如图6所示。

3.4闸墩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

闸墩迎水面(变截面部分)高7.5m,从闸底板向上逐渐收口,呈“下大上小”的形式,须整体一次浇筑,不利于混凝土浇筑振捣密实,质量控制难度大。在施工中运用BIM可视化、信息化特点,模拟混凝土浇筑过程,遵循体积控制原理,通过混凝土浇筑的高程控制,实现对混凝土密实度的控制。基于上述原理,在混凝土浇筑前,按每车商品混凝土10m3的体积控制方法,精确计算混凝土浇筑控制高程,如图7所示。通过计算可知,浇筑过程中需进行24次多点高程测量,取平均值作为实测高程,并计算其与控制高程的误差,实际浇筑平均高程与浇筑控制高程对比如图8所示,从而可得到如下结论。1)实际浇筑平均高程与浇筑控制高程非常接近,说明运用BIM参数化、可视化功能可实现施工过程的精确模拟。2)浇筑过程中,“误差”大小即实际浇筑平均高程与浇筑控制高程的差值,可反映已浇筑混凝土的密实度。3)在施工中,当“误差”为正数时,“实际密实度”低于“理论密实度”,可能是振捣不足或实际浇筑混凝土量不足。4)通过浇筑过程中质量控制关键点的监测,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质量纠偏”,有助于实现浇筑过程质量控制。

4结语

运用BIM技术,通过三维建模,实现闸墩关键工艺优化、施工进度模拟、工程量核算;进一步关联进度计划后,将“计划进度”与“实际进度”对比分析得到的“进度偏差”与“闸墩浇筑质量控制”的密实度相关联,有效保证大体积、不规则构件的动态质量控制,初步实现施工质量动态管理。将BIM技术应用于施工质量管理,可保证工程施工质量,提高施工质量动态管理信息化水平。

参考文献:

[1]王飞,孙鹏,赵磊.基于Autodesk的堤坝BIM模型构建与信息化框架开发与应用[J].水运工程,2019(1):150-155,212.

[2]曾启,李新伟,郑声波.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构件库建立方法研究[J].施工技术,2019,48(22):19-22.

[3]武警,侯勇,洪亮,等.取水口与护岸工程一体化设计与施工[J].水运工程,2019(9):327-329,338.

[4]陶玉波,蔺志刚,董甲甲.基于BIM的水利工程4D进度监控系统关键技术[J].人民黄河,2019,41(3):135-139.

[5]廖晨彦,乔梁,陈良志.基于BIM技术的地基处理方案建模与分析[J].水运工程,2019(9):191-195.

[6]叶建科,耿茜,郑易,等.BIM建模技术在海事码头结构设计中的应用[J].水运工程,2018(10):172-176.

[7]白硕.水闸BIM族库构建与应用研究[D].郑州: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7.

[8]杰德尔别克•马迪尼叶,牛志伟,蒯鹏程,等.基于Revit及Navisworks软件的泵站BIM模型及其应用[J].水电能源科学,2018,36(6):92-95.

[9]王彦.基于BIM的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研究[D].赣州:江西理工大学,2015.

作者:任永祥 杨益民 李贺 单位:许昌职业技术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