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林业发展营造林技术应用及提升策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林业发展营造林技术应用及提升策略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林业发展营造林技术应用及提升策略

摘要:大力扶持林业发展是改善生态环境的关键举措,而林业的发展离不开营造技术。所谓营造林,即从造林、补植与病虫害防治等多方面入手,确保林木维持良好的生长状态。论述了营造林技术的基本概念,以及其在林业发展中的应用形式,以此促进林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营造林技术;林业发展;有效应用

林业经济是国民经济体系的支柱产业,促进林业资源整合,加大对林业经济发展的重视,对于优化营造林技术、巩固林业建设、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最大化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全面探究新时期背景下营林技术在林业发展中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1营造林技术的基本概念

营造林又被形象地称为“修建绿色万里长城”。早在1979年,国家为防止水土流失,计划在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内蒙古以及东北3省建造大型防护林。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营造林覆盖面积已经达到预期目标。同时,也实现了提升绿化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维系生态系统平衡的基本目标。简单来说,营造林技术即人工造林技术。营造林技术的应用强调资源兼容性、能源集约性与环境友好性,维持营造林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是营造林技术应用的基本原则。

2营造林技术在林业发展中的应用

2.1营造林技术在造林中的应用

营造林工作主要包括整地、清理、抚育、定植等环节。在林地清理时,可以根据林木种类与自然生长规律,采用适宜的清理方式。由于灌木杂草的覆盖范围较大,且清理难度大,应采用炼山方式。在正式炼山前,先砍倒灌木杂草充分曝晒,之后在风力较小的夜间或清晨炼山。在整地时,同样可以根据土地与树种的类型,选择适宜的整地方式。针对马尾松,采用暗坑法;针对杉树,采用明坑法。并且,要根据树苗的生长状态,调整坑的大小。通常情况下,一年树苗的坑规格为40cm×40cm×30cm,两年树苗的坑规格为50cm×50cm×40cm,坑的形状以馒头型为主。由此,可以减轻山体径流对树苗的冲击力,提高树苗的成活率。由于树种与培育周期不同,造林密度也不同。短轮伐期造林密度是200株/667m2,长轮伐期167株/667m2或112株/667m2。需针对不同种类苗木,选择对应的种植技术。以裸根苗为例,种植裸根苗需预先修剪根须,使用黄泥对根部进行浆泥养护。一般情况下,抚苗周期为2年1次。追肥时,针对生长速度相对较快的苗木,要适当增加追肥量;针对生长速度相对缓慢的苗木,需将年追肥量控制在250g左右,以免肥量过大对苗木的正常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2.2营造林技术在林木病虫害防治方面的应用

在营造林工作中,需尽量采用混交造林方式,增强林木的病虫害防御能力。针对出现病虫害症状的林木,可采用化学治疗法来控制病虫害扩散。针对较为严重的林木病虫害问题,在采用化学治疗法的基础上,集中销毁出现病虫害的植株,避免病虫害扩散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与生态损害。除林木易遭受病虫害侵袭以外,杂草灌木也会发生病虫害。为此,林场管理人员要及时清理杂草灌木,切断病虫害传播源,使非病态植株维持良好的生长状态,保障整个林区的生态系统平衡。

2.3营造林技术在抚育间伐方面的应用

林木生长到中龄林,林分基本郁闭。此时,透光性与透气性逐渐减弱,制约了林木的正常生长。对此,林场管理人员应遵循间伐原则,开展间伐工作。阳性树种的间伐强度相对较大,间伐后的郁闭度应保持在0.6~0.7之间;阴性树种的间伐强度相对较小,间伐后的郁闭度要保持在0.7以上。通过适当的间伐,可以提升林区的透光性与透气性,维持林木的生长状态[1]。

3提升营造林技术应用水平的具体策略

3.1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是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的必要前提。针对现实生活中的林木采伐行为实行管制,可避免林木资源的过度损耗。对林地数量进行控制可确保森林资源的均衡分布,通过构建完善的法律体系,还可以减少侵占林地、乱砍滥伐等违法行为。在林业执法过程中,要提高工作人员的执法能力,强化执法队伍建设,做到文明执法。

3.2优化产业结构调整

在应用营造林技术时,需以市场需求为中心,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在此过程中,要注重速生丰产林木和优质经济林的种植,促进林木栽植与林木深加工的有机整合。通过这种方式,大幅度提升林木附加值。此外,在林业发展进程中,还要注重花卉市场的拓展,丰富花卉种类,扩大花卉种植面积,可让花卉经贸成为林业经济新的增长点,进而推进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3.3构建完善的林业监督体系在林业发展过程中,要将监视森林资源作为核心,与林业监督体系相整合,构建全面规范的监管体系。与此同时,创建一整套完善的评价体系,从全局角度开展森林抚育工作。另外,根据整体森林资源的发展概况,有针对性地调整宏观政策,以维护营造林工作的良好运转。

3.4加大对生态补偿的重视

在林业发展过程中,进一步完善资源税收政策,并且严格遵照森林资源税收政策征缴环境税。一方面增大林业经济税收收入,另一方面规范林业市场发展。尤为关键的是,征缴环境税可以有效杜绝集体性质或私人性质的环境损害行为,增强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再者,将征缴的环境税作为林业经济的扶持基金,既可以减轻政府部门的经济负担,又可以更好地开发和保护森林资源,为区域宏观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4结束语

综上所述,营造林技术的应用对于林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在营造林技术应用过程中,可以采用现代科技手段促进营林管理工作的良好运转。同时,该技术的合理应用可加强环境保护,稳定经济增长,以此推动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同进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赵泽明.新时期营造林技术在林业发展中的应用[J].山西农经,2019(11).

作者:王猛 单位:本溪市林业发展服务中心国有小市生态林场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