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常用造林技术及管理措施探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森林资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是人民群众生活的环境的保障。随着经济的发展,对林业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如何在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保证林业建设的提升,是目前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结合绥中地区林业建设的实际,对造林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进行概述,为当地林业造林提供参考。
关键词:绥中;造林;技术;管理
森林是地球上的宝贵资源,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可以起到净化空气、防风固沙、为人类提供林产品等作用。为了更好的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协同发展,要不断提高林业建设。绥中县地处辽宁西南部,靠近沿海,地形多以山地丘陵为主,降雨量适中,目前林地面积9.71万公顶,占总面积的35.11%,但是由于地区地形因素限制,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难以快速提升。本文从绥中县造林实际出发,对当地林业造林技术和管理进行简单概述,为当地林业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1造林技术
1.1植苗造林
目前林业造林技术中的主要方式即为植苗造林,先在苗圃内大量培育健壮的幼苗,之后移栽到造林地上。要求针对造林地的气候条件以及土壤立地条件科学选择树种,树苗的根系长出后,将苗木移植到造林的区域中。此种造林方法要求林木幼苗的根系尽量保持完整,可采取一些防护措施对根系进行保护,运输过程中进行保湿管理,运输到造林区域后将苗木置于潮湿的环境下,以免幼苗水分散失过快,降低造林的成活率。
1.2分殖造林
也称为干枝造林技术,即为从林木上选择一个干枝埋入到土壤中进行造林,或者选择地下根茎进行造林。此种造林方法不仅可以节约成本、节约时间,还可以提高栽植的成活率,将母本的优良性状保留下来。因此,在实际林业造林中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该造林方法对技术的要求相对较高,尤其是对造林地以及树种有一定的要求,不适合大面积造林。
1.3混交造林
即将两种以上的树种进行搭配、混合造林,可以选择同种类型的树种进行混合,也可选择不同类型的树种混合搭配造林,具体的选择可结合造林的目的以及实际条件而定。混交造林可选择相同的块状进行混交,以对土地资源进行高效利用、对树种的平衡性进行有效的调节。
2造林管理措施
2.1科学规划
结合造林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包括造林地土壤的立地条件、适合的造林方式,并建立监测点,以动态地对造林区域开展监控,便于在造林前做出科学的评估,确保造林效果。
2.2加强种苗建设
一是树种的选择。林业造林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即为合理选择树种。目前我国各地加大了对种子园林的建设,不断地扩大种子园建设的规模,便于为造林提供大量所需的苗木。 二是对母树林的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整。目前不少母树林已经趋于老龄化,可选择一些符合母树林条件或者趋于成熟林的树木逐渐替代这些老龄化的母树林。有的珍贵的母树林基地,其发展要提前做好计划,按照计划有目标地发展,一是可以对母树林的结构进行调整,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二是可以推进良种化的选育,三是对苗圃的运行方式进行不断的调整,以适宜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发展需求。可以将苗圃承包给私人,接受更多的资金进入到林木种苗行业中。
2.3多元化营林
近些年,我国森林资源不断被破坏,总量不断减少,在注重造林的同时还要采取科学化、多样化的营林措施,积极应用一些新的营林方法、技术,以提高营林工作的效率。建立起完善的建林营林责任机制,将具体的责任落实到每位员工身上,建立起奖惩分明的机制,提高每位员工对营林工作的重视程度,增强其责任心、积极性。营林管理的过程中从提高林业经济的效益、符合生态发展需求等方面出发,采取的经营模式要求科学合理。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营林的技术方法也在不断进步,要结合当地实际以及未来发展需求不断对现有的营林方法进行完善,用现代化的技术不断地更新营林的模式。
2.4加强后期管理
造林后要提高成活率,必须加强对幼苗的管理。一是根系保护。苗木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养分、水分等都是通过植物的根系从土壤中吸取。因此,造林后一定要注重对幼苗根系的保护,防止根系出现损伤影响到幼苗的成活,可对幼苗的根系采取浸泡等处理,便于促进幼苗的成活。二是土壤的管理。对土壤进行松土等管理,将地表的杂草等清除干净,创造利用幼苗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三是对造林后的苗木多关注。及时结合其生长情况进行调节、修剪等,为幼苗的成活、健康成长创造条件。此外,树木造林后结合土壤肥力情况适当少量施入腐熟的农家肥等,为苗木的生长提供必需的养分条件;并安排专业管护人员在造林地上进行看护,避免动物或人为对树木造成损害。
2.5封山育林
通过封山方式,对林区内的幼林、灌丛等进行保护管理,减少外来因素对林区的不利干扰,促进林区内树木的生长。采取封山育林管理,一是可以起到较好的降低成本、维持生态平衡的效果。二是可以在较短的时间提高林区内树种的丰富度,增加林区内整体抗逆能力,有助于降低林间病虫害的发生概率及程度。
作者:邓晓光 单位:绥中县政务服务中心大王庙镇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