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杨树育苗造林技术与抚育管理浅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杨树育苗造林技术与抚育管理浅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杨树育苗造林技术与抚育管理浅析

摘要: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各产业对生态环境构成了明显的破坏,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生态问题。杨树是常见的树种类型,在造林中的应用频率也较高。该树种不但适应能力较强,且生长速度较快。因此可结合实际情况对杨树的育苗和栽培技术进行研究,从而为后续的技术研发提供必要的基础。

关键词:杨树育苗;造林技术抚育管理

杨树的育苗造林工程是生态保护的重要内容。当前,在提高杨树生长的质量和速度方面难度仍然较高。加大对杨树选地、育苗、施肥、病虫害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力度,能够保证杨树育苗造林的持续发展,从而为生态和社会创造更大的效益。

1杨树育苗造林技术

1.1林地选择

杨树对周围生长环境的要求不高,这便为选择造林区域提供了便利条件。在开展种植工作期间,需严格依据具体的营林要求选择适合的地点。如实施田间防护林的种植时,便需依据具体的田地分布情况,按照沟壑及道路走向实施树种的栽种,从而降低对林地的占用面积,还能起到预期的田间防护效果。在对护岸林进行建设时,需选择临近水文分布的区域开展树木的种植工作。具体种植期间,要先对道路两旁的砂石和泥土进行处理,从而降低水分对路基造成的侵蚀情况。尽量选择沙壤土开展种植,这样能够对原本的土壤结构进行优化。综合来讲,在对杨树进行栽植时,对位置的选择通常要求不高,但需保证土层具有一定的厚度,种植区域开阔,地势坡度较缓。

1.2整地准备

确定种植区域后,便可开展整地工作。种植前,需全面掌握种植地的需求和情况,形成科学的整地方案,具体可为全面或者局部整地。全面整地适用于地势平坦且种植面积较大的区域,此时可通过机械手段对土地进行翻整,从而保证土壤中具有足够的空气和肥力,避免有害细菌的滋生。在我国北方地区整地,能够有效处理土层解冻问题,避免土壤结团。在干旱地区种植杨树,需在整地的同时对土壤进行补水,以提升土壤中的水分含量,加速树苗的生长。如果种植环境较为复杂,则应选择局部整地的方式来优化种植环境。针对不平整的坑地,则可使用鱼鳞整地的方式,从而对杨树的栽种环境进行优化。如果种植区域的砂石量较大,则可使用穴状整地结构,通过发挥土壤中砂石的固定功能来提高杨树根系的稳定性。

1.3苗木选择处理

每年秋后,种植人员需为杨树提供足量的封冻水,尤其在造林前一年,需妥善完成上述工作内容。起苗前,需为杨树提供充足的水分,从而能够保证苗木所需的水分滋养。起苗时,应先对根部进行处理,避免破坏植物的根系,保证其完整性。如需长途运输,则应先进行保湿处理,避免在运输期间因苗木缺少水分而影响质量。栽植苗木前,需先浸泡1~2天,从而补充在运输途中流失的水分。为保证树苗的成活率,优先选择直径为3厘米,2年生且无病虫害、机械损伤的苗木类型。如果苗木较小,充实度方面会略有不足;如果苗木过大,起苗时容易发生损伤。因此在进行具体处理时,需将中心枝1年生部分保留40~50厘米,侧枝保留20~30厘米,其余部分进行短截。为保证苗木的根系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愈合,需在苗木的发芽展叶阶段提供充足的水分,同时使用ABT生根粉对根系进行处理,注意控制根系的药液浓度。

1.4造林方法

科学设置种植穴,可设置为80厘米×80厘米×80厘米。同时依据起苗时土球的体积,可适当扩大种植穴。通常可选择南北方向进行造林,这样能够为树苗创造更好的光照条件。如果培植的杨树直径较大,可选择宽行密株的方式进行栽种,行距为4.0米×6.0米。在配置中径杨树类型时,行距可设置为3.0米×5.0米。如果为小径植株,行距可设置为2.5米×4.0米。

1.5栽植方式

一是播种造林法。该方式能够在造林区域直接种植林木种子,能够明显简化育苗的程序,在实际施工时更为便利,适用于大面积的造林工作。二是植苗造林法。该方法适用于种植根系较为完整的苗木。可选择2~3年生的高质量苗木进行栽培。栽植的具体规格需依据苗木的大小确定,保证根系达到良好的舒展效果,避免发生露根等情况。深植后还需进行踏实处理,浇水完成后用浮土进行覆盖。该方法能够保证在较为恶劣的环境下种植的树苗仍具有更高的抵抗能力,生长更为稳定,所受到的造林地条件和树种类型的影响较低,因此植苗造林法在当前阶段的使用频率较高。三是插条造林法。可在春季发芽前、土壤解冻后实施苗木栽培,或者在秋季土壤封冻前、落叶后实施。选择1~2年生、直径为1.5~2厘米的枝条进行栽培,减掉侧枝后形成30~40厘米的插穗,此后依据一定的种植间距实施扦插和踏实处理。插入深度需保证插条上方能够露出2~3厘米。如果土壤的湿度不够,则需使用细土进行覆盖,或者使用塑料薄膜进行处理。垄作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土壤的缺水情况。在完成整地和灌水后,可将插条插入垄内,使用细土将薄膜插孔进行覆盖,待树苗长出叶子后再清除薄膜。

2杨树育苗造林抚育管理

2.1肥水管理

扦插完成后,通常在3月中旬左右进行浇水。土壤解冻后,一般会出现轻微的裂痕或者松土情况。首次灌水后,可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适当提高灌水的次数。进入夏季,需补充一定的水分。入秋后也需及时灌水。杨树的育苗高峰为每年的6~7月,在此期间通常需依据3~5公斤/公顷标准施加尿素,并将施肥次数控制在2~3次为宜。

2.2苗木修剪

如果杨树苗抽穗,就说明树苗已经成活。种条能够形成更多的枝,因此需采取抹芽处理。以清除弱苗、保留强苗为原则,保证每株苗木具有一个壮芽。在抽穗和萌芽后,会在苗木顶端出现嫩叶,形成成熟的枝条。当枝条达到15~20厘米后,便可挑选相对成熟的苗木进行保留,对侧芽进行修剪处理。林场通常会对两年生的苗木进行培育。在出圃前,需开展2次以上的修剪工作。首次修剪可在第一年秋季实施。在苗木落叶后,需清除全部侧枝。进入第二年苗木出圃前,便可将全部侧枝清除。这样能够保证杨树枝干获得充足的养分,同时能够优化杨树的生长结构,保证其生长质量达到预期要求。

2.3间苗管理

在进行杨树造林期间,通常会使用丛植等造林手段。如果苗木造林的均匀性不足,则会在幼苗期,不断提高苗木的密集程度,因此每株苗木所能获得的光照和养分也会明显不足,严重影响幼树的生长效果。因此在杨树的造林后期,需着重加强间苗工作。科学控制苗木间距。实际开展工作时需倾向于在松土除草后开展间苗的管理工作。间苗管理期间需格外重视和提高抹芽的水平。抹芽能够明显提升幼苗的生长效果,用科学的方式对苗木的干形进行修整,提高幼苗的抚育效果,在幼树萌芽且未形成木质化时,需及时进行抹芽,从而保证杨树种植的质量。

2.4病害预防

在育苗阶段,会普遍受到病害的侵袭。通常表现为幼苗发生黑斑病等。由于土壤呈碱性,因此杨树在幼苗阶段便更容易感染病虫害。主要原因为土壤内所含有的氮和铁元素较少。因此在对病虫害进行防治时,可使用0.5%黑矾与尿素混合对病虫害进行控制。黄化病可使用铁达灵,每天喷洒2~3次,以达到较为理想的病虫害控制效果。为了避免药剂受到降水的冲刷,还可在药剂中加入浓度较高的甲基托布津溶液。此外,种植者还可依据不同的病虫害类型及发展情况灵活选择物理、生物等多种防治手段,综合提高对病虫害的防治效果,为杨树的生长提供更为健康的环境,避免由于病虫害影响杨树的成活率,全面提高造林质量。

3结束语

本文结合现阶段杨树育苗造林技术,从多方面探索了提高杨树育苗造林技术应用水平的措施。希望实践分析能进一步加强杨树育苗造林抚育管理能力,从而为林业经济以及生态建设事业发展提供有效保证。

作者:曲刚 单位:吉林省镇赉县林业和草原局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