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检测及质量控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检测及质量控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检测及质量控制

摘要:沥青混凝土是现代公路建设普遍采用的一种路面结构,为确保建成后的路面拥有良好使用性能和寿命,不仅要提高施工技术和工艺,还需要做好相关监督管理控制工作。通过试验检测,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合理调整,确保每一环节、每一工序的施工质量,提高整个工程项目质量,减少使用后的路面弊病问题发生概率。文章主要分析了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试验检测与质量控制的要点和策略,为同类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与管理有所帮助。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试验检测;质量控制

沥青混凝土路面作为公路工程主要路面结构之一,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建成使用后的寿命和性能。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做好试验检测与质量控制工作,可有效提高施工质量。

1沥青混凝土质量检测

1.1弯沉值测定法

在施工过程中,弯沉值测定可采用以下方法:(1)采用激光弯沉仪: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将激光弯沉仪准确地固定在汽车的后轮胎缝隙中,做好测量前的准备工作;为确保最终测量数据的准确性,需要进行反复多次的试验,将获取的大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求出数据的平均值,将其作为最终测量得到的结果。(2)采用落锤式弯沉仪检测:在使用过程中,应保证落锤时呈现自由落体的状态,对路面产生一定的冲击力,促使路面出现弯沉。其优点是速度快、精度高、对交通几乎不产生干扰。(3)采用贝克曼梁测定路面弯沉值,在施工过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此方法操作简便、测试速度慢,对试验人员水平要求较高。

1.2抗滑性能检测

路面的抗滑性能与行车安全有直接关系,宏观构造深度和摩擦系数直接影响抗滑性能。(1)宏观构造深度:手工铺砂法是目前工程上常用的方法,该方法是在同一个检测点需要进行反复多次测验,利用控制粒径的细砂铺在路面,以嵌入凹凸不平的表面空隙中砂的体积与覆盖面积之比测得平均深度,测试路段应干燥,对试验人员的检测水平要求较高。(2)摩擦系数:数字式摆式仪,零位标定和摆值读取均由角度传感器和控制程序自动完成,避免了指针式摆式仪的不稳定性和数据误差,提高了测试结果的稳定性和准确度。此外,横向力系数测试系统在路面工程质量验收时可以连续采集路面的横向力系数。

1.3平整度检测

保持路面的平整度是确保行车舒适性的重要前提。(1)3m直尺法测量最大间隙:由于全部人工操作的原因,人为因素大、精度低、检测效率低,因此,只适用于施工过程进行质量控制,不适用公路竣工验收。(2)标准差:目前我国规程规定的标准仪器只有3m8轮平整度仪,测定时,以8个轮为基准面,沿路面测试路段纵向位置以一定的间隔量采集试验轮的垂直位移,通过数理统计的方法计算该测试路段的标准差。(3)国际平整度指数:车载式反应类平整度仪,结构和原理简单、价格实惠、测试速度快等特点,目前国内使用比较广泛。

1.4压实度检测

在工程施工中,压实度是一个最重要的指标。一般情况下,主要采用钻芯法、无核密度仪法进行沥青面层压实度的检测工作。其中,钻芯法是在普通(改性、SMA)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完成冷却后,第二天(第三天)取样,再对芯样进行检测;无核密度仪作为一种无损检测的方法,目前主要用在路面施工过程控制环节,可以快速、可靠的测试出压实度结果,有利于施工过程中压实质量的控制。

2沥青混凝土质量控制要点

2.1材料质量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沥青混凝土材料的质量直接决定整个工程施工建设的整体质量,通过对原材料、配合比、混合料和后场管理等方面的控制,可以有效地控制施工质量,为提高整体施工的质量奠定基础。(1)原材料质量控制:对施工中所使用的沥青、粗集料、细集料、填料和纤维稳定剂,应严格的依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和设计要求,通过检验及抽检,确保原材料的质量、性能、规格等满足施工建设质量要求。(2)配合比质量控制:稳定合理的配合比是保证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的重要前提,选择合理的矿物骨架和最佳沥青用量,经过反复试验,使沥青混合料满足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抗滑性、抗疲劳性、耐久性等技术指标,确定的施工配合比在施工过程中不得随意变更。(3)后场材料管理:对原材料的存放场地进行硬化处理,建设材料防雨防水设施,按照不同种类、规格进行分类放置,避免发生材料混淆,避免对施工中混合料的质量和性能造成影响。(4)混合料质量控制:一方面,通过拌和机的自动控制检测系统对每一盘沥青混合料进行实时监控,发现数据异常时,立即停止生产,分析原因。另一方面,按规定频率对生产的沥青混合料取样并进行检测,通过试验结果进行合理的调整和优化,确保沥青混合料的质量。

2.2沥青混合料的拌和与运输

在施工过程中,根据生产配合比进行沥青混合料的拌和生产,生产过程中应控制好以下几方面:(1)拌和温度控制:沥青、矿料的加热温度以及混合料出料温度,对于超出废弃温度的混合料予以废弃处理。(2)拌和时间的选择:根据沥青混合料的不同,拌和时间根据试拌确定,以沥青均匀裹覆集料为度。对道路石油沥青混合料每盘的拌和周期一般不少于45s,其中干拌时间一般不少于5s;改性沥青和SMA混合料的拌和时间应适当延长,一般为60~70s,其拌和时间根据试拌确定,保证沥青均匀裹覆。(3)粉尘回收与利用: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中,必须设有二级除尘装置,有效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一级除尘的粉尘可直接回收使用,但使用量应进行控制,一般情况应控制在矿粉含量的30%。如果细集料中0.075mm通过率较高时,应减少或不使用,避免对沥青与矿料的黏结效果造成不利的影响;二级除尘的粉尘不宜使用,直接湿排处理。沥青混合料运输应注意以下几点:(1)运输车辆选择:采用大吨位运输车辆,一般不少于20t,车辆数量应根据运输距离、摊铺速度确定,摊铺机前等候卸料的运料车不少于5辆,以确保现场摊铺的连续性。(2)装料方式:装料前应将运输车厢清洁干净,涂抹适量的隔离剂。装料时,拌和机下料口到车厢的下料距离尽量缩短,运输车辆应“前、后、中”移动,呈“品”字形装料,以减少装料过程中混合料离析问题。(3)混合料温度检测:应注意检测混合料的出厂温度和运输到现场的温度,运输车厢侧面应加装保温层,沥青混合料应覆盖保温,确保沥青混合料的温度。(4)运输车进入摊铺现场时,轮胎不得粘有泥土等污染路面的污染物,卸料过程中,不得撞击摊铺机。

2.3摊铺质量控制

摊铺是公路工程施工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混合料的摊铺质量,提高整个工程施工建设的质量。摊铺机宜采用1台全幅摊铺机,有利于混合料摊铺的均匀性,采用2台摊铺机时机型必须相同,新旧程度和性能需相近,保证铺筑的均匀性;摊铺时,控制铺筑速度与拌和机的供料速度,做到缓慢、均匀、连续摊铺,中途不得停机;铺筑时调整熨平板夯锤压实装置的振幅和频率,保证初始压实度达到85%左右,熨平板应紧密连接,避免摊铺面出现划痕;调整螺旋布料器的自动料位器,使料门开度、链板送料器的速度和螺旋布料器的转速相匹配,螺旋布料器内的混合料以略高于螺旋布料器2/3高度为宜,熨平板挡板前混合料的高度在全宽范围内应保持一致,以减少离析现象;控制摊铺温度,以确保摊铺的质量。

2.4压实质量控制

碾压施工过程包括初压、复压、终压,选用2~3种碾压方案试铺试验段,通过对每种碾压方案试验检测确定最终面层的碾压方式、温度。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温度控制:各碾压过程完成前,混合料的温度不能低于施工要求温度,避免因温度过低出现施工质量问题;(2)碾压遍数:碾压现场应设专岗对碾压温度、碾压工艺进行管理与检查,做到不超压、不漏压。超压易使矿料碎裂,降低施工路面的强度和稳定性。漏压将使路面压实度不足、空隙率增大导致路面水稳定性降低、高温稳定性降低、抗老化能力降低;(3)机械控制:压路机碾压应遵循“紧跟、慢压、高频、低幅”的原则,为避免碾压混合料推挤产生雍包,驱动轮应朝向摊铺机;碾压线路、方向不能突然改变;启动、停止必须减速缓行,不得刹车制动。在碾压过程中,利用无核密度仪对施工路段进行压实度检测,确保施工质量。

3路面施工试验检测缺陷处理研究

试验检测工作应贯彻到施工建设全过程的始终。通过试验检测工作,第一,可以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缺陷,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以确保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整体质量、性能及耐久性;第二,在施工过程中,根据试验检查结果有利于现场施工质量;第三,通过现场技术指标压实度、平整度、厚度、渗水系数、抗滑、弯沉、宽度、高程等方面的检测工作,有助于提高施工质量。常见的路面缺陷主要包括路面横缝跳车、密实度不足、局部波浪、车辙与推拥等。(1)在处理横缝的过程中,需要将已经成型的路面切齐,在接触面浇洒黏层沥青,控制松铺系数,压路机从横向碾压向纵向碾压进行,减少施工中的横缝问题。(2)控制摊铺碾压温度、压实的遍数,可避免施工过程中压实度不足的问题。(3)沥青混凝土路面局部波浪、车辙与推拥等问题,主要由于沥青软化点偏低或沥青用量过高、混合料级配不合理、空隙率偏小、透层油洒布不均匀、基层结构与沥青面黏结不良等因素造成的。

4结语

综上所述,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试验检测及质量控制工作实施的效果,直接影响整个工程项目施工建设的质量,影响投入使用后的沥青路面结构的稳定性,使用寿命和使用性能。施工中需要严格依照施工流程进行,采用先进的检测工艺,检测沥青路面的弯沉值、抗滑性等。加大质量控制的力度,准确地把握质量控制的要点,强化对各类影响质量因素的监督与控制,以有效地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整体质量和效益。

参考文献

[1]张胜芳.浅谈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试验检测的重要性[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8(5):165-166.

作者:李东 单位: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