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照明色彩管控引导方法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照明色彩管控引导方法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照明色彩管控引导方法分析

关键词:照明色彩;主色;辅色;场所色;照明色彩管引导

引言

现代城市的照明受益于技术的发展,为城市带来了更多表现的可能性。从单一的火光源到白炽灯、从荧光灯到金属卤素灯及钠灯,再到LED照明技术的出现,不仅越来越节能高效,更丰富的色彩表现也让城市在夜晚展现出不同于白天的风貌。随着城市规划建设的进步,许多城市都在进行城市照明专项规划,然而在目前的城市照明规划中,存在着对于照明色彩管理方式缺失的问题,或者已有的方法不具有较强的实操性,无法有效地指导下一步设计实施,也无法给管理者提供管理工具。在城市照明蓬勃发展的今天,未经科学规划的照明色彩也给城市夜晚带来了新的问题,因此城市照明规划中如何合理运用色彩,需要得到充分重视。

1城市照明色彩的设计原则与引导方法

城市照明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日趋成熟,在城市夜景照明从成长期迈向成熟期的关键阶段[1],城市照明的目标已不仅仅是满足基本的功能需求,而更应该关注城市夜晚的价值需求。城市照明色彩除了表现特定的主题氛围,还应考虑城市的风貌特色和场所功能的因素。

1.1城市照明色彩设计的原则

1)与文化风貌相协调。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文脉特色,尤其是那些有历史悠久的城市,然而在城市的不断扩张过程中,目前我国部分城市都存在着历史传统和地方特性丧失的问题[2],而在夜晚这种现象更加凸显。老城与新城的关系应该在照明的光色中体现出差异,如老城宜使用低色温的暖色光表达历史的积淀,新城则可以使用更加明快的白光表现现代都市风貌。相比地势平坦地区,山地、坡地则更利于表现照明色彩的层次感。2)与自然环境相协调。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自然风貌特征,照明的色彩应顺应自然特点,符合居民的心理预期。例如,对于北方或者高原等较为寒冷的地区,宜采用暖色的灯光,在夜晚营造温暖的夜间氛围,而对于炎热的南方地区,宜采用白色光,局部可以采用冷色系的光源,营造清爽舒适的夜景环境。3)与场所功能相适应。在夜间,不同的空间场所有着各自的空间氛围,对照明色彩也有不同的需求。居住区照明应尽量避免过多的色彩,以舒适的暖色光为主。商业区由于经营需要,几乎不排外任何一种照明色彩。文化类场所的照明色彩应尽量控制在同色系内,不应形成强烈的对比。城市尺度照明色彩管理,在保证照明色彩契合场所功能的基础上,通过局部适当变化、甚至对比,突出重点的地段和重点建筑的氛围特征。

1.2城市照明色彩控制引导方法

在具体的照明规划设计中,可采用划分主色区、辅色区及场所色区的方式,实现照明色彩的有效管控。例如,对于传统建筑来说,主色区部分是指屋面、立面墙体等大面积占据视觉主导的建筑主体部分;辅色区部分是指门窗立柱,以及斗拱等特征结构部分;场所色区部分指传统建筑周边的公共空间,如图1所示。现代建筑的主色区部分指建筑主立面,顶部天际线;辅色区部分指建筑的主要特征结构、底商裙楼及广告牌匾;场所色区部分指现代建筑周边的公共空间。历史街区载体多为低层传统民居建筑,在规划设计中,屋顶立面等主色区光色应统一在2700~3000K之间以形成传统古典的整体形象,符合人们对于城市传统区域的心理认知;传统建筑的门窗立柱或者斗拱等辅色区光色可以选择契合地域特征的主题色彩;建筑周边街道空地等场所色区以统一的暖黄光为主,配合建筑营造传统氛围。商业区营造繁华气氛,并不希望色彩过于统一,可以采用主色多样、辅色统一的方法,主体色温在2700K、3000K、4000K间,配合特定色彩的建筑结构特征表现和商业标识系统。居住区则主色、辅色、场所色相对统一暖白光,尽量避免过多色彩,更有利于给人宁静感,如图2所示。风景区相比建筑更倾向于空间景观的表现,主色、辅色相对统一,使用特定场所色烘托景区主题。

2北京城市中心区照明色彩设计引导

《北京总体城市景观照明设计导则》尝试从城市色彩分区出发,探寻北京城市重点区域之间的形态差异与联系。赤、青、黑、白、黄是古都传统的五正色。照明从核心传统内涵区、首都情怀区,向外围国际形象区,色彩表达由纯粹的正五色逐渐过渡至间色[3](图3)。传统内涵区域内的地标建筑照明还原了建筑本身高饱和度赤、青、黄等颜色。比如永定门、正阳门箭楼、正阳门等。以正阳门为例,作为北京中轴线上的标志性传统建筑物,主色区立面统一以2700~3000K的暖黄光色为主,形成庄重古典的整体形象,屋顶采用高显色性灯具还原青色琉璃瓦,表现古都正五色传统。辅色区还原门窗斗拱等细部的色彩纹样,场所色区统一暖白光营造舒适的游赏氛围,如图4所示。首都情怀风貌以天安门广场周边区域为例。天安门周边地区聚集了传统建筑及现代建筑,协调好区域风貌尤为重要。天安门处在北京中轴线中心位置,且作为首都形象的代表,使用显色性较高的灯具将主色区的红墙和屋顶色彩凸显出来,形成高识别度的夜景形象。辅色区的斗拱等细部结构亮显金色形成丰富的色彩层次。人民大会堂等广场周边建筑立面统一使用单色的暖白光整体亮显,一方面与天安门等传统建筑形象区分开来,另一方面又使整体空间环境庄重大气。天安门广场作为场所色区统一暖黄色光照明,明亮舒适,如图5所示。国际形象风貌以国贸CBD为例。CBD载体以现代商业办公建筑为主,管控策略应符合国际形象的定位,表现现代简洁的商业氛围。主色区统一为3300~4000K的白光,建筑的主要结构特征和商业牌匾作为辅色区可采用丰富的动态彩光烘托活力的空间氛围,比如顶部天际线可统一彩光表现中国红、金色等色彩,形成具有高度识别性的区域形象。场所色应采用明亮的白光,以契合商业区的功能氛围,如图6所示。从城市总体设计角度来看,照明色彩的管控实现了不同区域的风貌差异化表现。从万春亭看奥运中心区,传统轴线上钟鼓楼的正五色,与奥林匹克中心区高亮度、低纯度的间色形成色彩对比。从什刹海看CBD,什刹海与CBD的中性白光形成古今对比,如图7所示。

3结语

城市对照明的需求是一个逐步提升的过程,经过不断的发展,照明能够提供的价值也越来越丰富[4-6]。本文论述了城市照明色彩对于提升城市夜景品质的重要性,并通过设置主色区、辅色区和场所色区的方法实现对照明色彩的合理引导,为城市照明设计师和管理者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技术方案。随着规划设计者对城市、载体夜间色彩个性、内涵的不断挖掘,主色、辅色、场所色组织的方式方法应愈加丰富生动而又整体协调。

参考文献

[1]李农.城市照明总体规划与实例详解[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

[2]阎树鑫,郑正.城市设计中的色彩引导———以温州中心城为例[J].城市规划汇刊,2003(4):61-65.

[3]荣浩磊,李丽,戎海燕.传承古都记忆,构建城市夜景,经营文化品牌———北京城市照明专项规划的回顾与展望[J].照明工程学报,2019,30(5):5-13.

[4]马晔,荣浩磊.夜景照明效果量化设计方法探究[J].照明工程学报,2015,26(6):60-62.

[5]王宁,荣浩磊.城市CBD地区建筑幕墙光污染评价方法研究———以北京CBD核心区Z15地块项目为例[J].照明工程学报,2017,28(1):73-77.

[6]荣浩磊.城市景观照明的价值取向[J].照明工程学报,2013,24(1):140-142.

作者:戎海燕 温宁 马越 单位: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相关热门标签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