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严寒地区居住小区夜景照明适老化设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严寒地区居住小区夜景照明适老化设计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严寒地区居住小区夜景照明适老化设计

摘要: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提供必要的住区环境,有利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文章通过对吉林省39个居住小区的景观照明现状及老年人对照明环境满意度和需求的调查,分析其存在的不足,探讨严寒地区居住小区景观照明的适老化措施,从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设计方法,旨在为老年人提供适宜的住区夜景观。

关键词:严寒地区;居住小区;夜景照明;满意度;适老化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居住的要求从适用、安全发展到了舒适和健康,对室外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居住区的景观照明能塑造优美的居住区夜晚室外环境,满足居民的心理和生理需求,对于严寒地区冬季单调的室外环境,景观照明营造的灯光效果和氛围更加可贵。当前我国正处于深度老龄社会的边缘,老年人口数量剧增,在宅养老是最主要的养老方式,因此,城市居住区的夜景观照明设计必须充分考虑老年人的需求,符合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1居住区夜景观照明现状

景观照明的设置在吉林省的居住小区中还没有形成通识,通过对39个小区的调查,只有10个居住小区常设有景观照明灯具并且在节日还能增加景观照明烘托节日氛围,有14个小区全年没有设置景观照明,15个居住小区只在重要节日临时设置景观照明。在常设的景观照明的居住小区中,部分小区的景观照明不成体系,设置的数量不足或位置不佳,如个别居住区只在景观带上的构筑物附近设有少量的景观照明灯具,在水系岸边栏杆扶手上设置灯带,数量少且缺少整体的设计。部分小区的景观照明灯具光色和位置设计不合理,设置的树木泛光灯照射角度不佳并且光源亮度较高,调研过程中老年人觉得形成了较强的眩光,引起不舒适感。临时设置景观照明的居住小区多在劳动节、国庆节和春节设置,春节期间设置的数量最多且时间最长,多以红色灯笼布置在小区入口或以彩色灯带布置在小区入口、绿化带、景观小品等位置,设置的数量和质量在各小区内存在较大差异。

2景观照明的适老化调查

2.1问卷调查概况

本次调查是项目研究的一部分,调查地点为吉林省长春市的23个居住小区,吉林市、延吉市、松原市和白城市各四个居住小区,共计39个居住小区。采用访谈式问卷的调查方法,每个居住区随机选取15~20位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问卷,问卷作为项目研究的一部分,共有四个问题:一是是否需要夜景照明,二是对夜景照明的满意度,三是对照明光色的需求,四是对照明方式的需求。共计记录访谈问卷669份,其中73位老年人无夜间活动,视为无效问卷,有效问卷596份。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是否需要夜景照明、喜欢的夜景照明光色、喜欢的夜景照明方式三项内容。

2.2满意度分析

夜景照明满意度的调查包含了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四个选项。满意度调查统计见表1。选择不满意的老年人最多,达到54.03%,非常满意的人数最少,占6.54%。选择非常满意选项的老人分布在7个居住小区,均是常设景观灯且节假日增设景观灯的小区。选择满意选项的老人分布在23个居住小区,一是常设景观照明且节假日增景观照明的小区;二是部分只在节假日增设景观照明,但景观照明质量较高的居住小区。选择不满意选项的老年人分布在29个居住区,一是不设置景观灯的居住小区;二是只在节假日设置景观灯,但景观灯数量不多,形式单一的居住小区;三是设置景观灯不当的小区,如吉林天鸿水岸新都,老人反映草坪泛光灯的绿光刺眼;四是常年设有少量景观灯,节假日设置临时景观灯但数量不多、质量不高的居住小区。选择非常不满意的主要是居住在没有夜景照明的居住小区的老人。

2.3景观照明的需求分析

对于“您认为居住小区是否需要夜景观照明”的问题,596位老人均选择了“是”,一致认为需要夜景照明,这说明优美的夜景观符合老人的审美需求,能愉悦心情,提高夜晚活动的质量。

2.4老年人对光色的需求分析

调研中将灯具色彩需求选项分为暖色系(红、橙、黄色)、冷色系(蓝、绿、紫色)、中性色(白色)、混合色(多种颜色混合同时使用)及无所谓五个选项(表2)。选择混合色的老年人最多,占50.67%;其次是暖色系,占32.05%,可见大多数老年人喜欢色彩缤纷的和暖色系的夜景观照明,喜欢中性色和冷色系的较少。还有7.38%的老人选择了无所谓,说明这部分老年人对光色没有特别的偏爱。

2.5老年人对景观照明形式需求分析

景观照明的方式多样,这里只调查了适合严寒地区居住区的经济适用的照明方式,在居住区内难以实现的建筑内透光照明、造价较高的动态照明及不适合严寒地区气候而应用极少的水景照明(音乐喷泉等)均不在调研范围内。老年人最喜欢的居住区夜景照明方式是树丛轮廓照明和树丛泛光照明,分别是32.05%和30.04%,建筑的轮廓照明和泛光照明喜欢的人数最少(表3)。乔木、灌木分布于整个居住区室外环境中,在老人室外活动过程中随处可见,故老人多选择树丛的景观照明。另一方面,各居住区在节假日设置的临时景观照明,多为树丛和景观小品的轮廓照明,老人在居住区见到较多的是多彩的轮廓照明,会对他们的选择有一定影响。

3景观照明适老化设计策略

3.1夜景观元素符合老年人的审美

(1)老年人退休后生活重心从社会转变为家庭,社交圈也发生了变化,以家庭和身边的人为主,因此更喜欢传统文化,如家庭、伦理和德育方面,因此在小区里设置传统的红灯笼、传统文化图案的灯饰,或在具有传统文化元素的构筑物上设置泛光照明,能吸引老年人注意。(2)另一方面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眼睛发生了生理变化,视力、色彩感和明暗适应能力都不同程度地有所降低,因此多彩的、色彩鲜明的景色更符合老年人的视觉特征和审美。3.2灯具选择适应老年人的心理和生理特征(1)灯具应选择老年人喜欢的色彩,草坪灯和构筑物的泛光灯应以暖色系为主,如黄色、黄绿色等;树木的泛光灯应以暖色为主的多种颜色组合,如以黄绿色为主,辅以黄、蓝、红等色彩;构筑物和树丛的轮廓灯应选择暖色为主的彩色灯带或彩灯;悬挂的装饰灯具应选用绘制传统文化的图案的暖色为主的透光材质,使用黄色或白色光源,这样灯具即可显示出暖色的各种图案,增加喜庆的节日氛围。(2)选择的光源和灯具应避免产生影响老年人活动的不舒适眩光,投射型灯具不应直接投射到老年人行走和活动的区域且灯具亮度不宜过高;悬挂的灯具不宜采用镂空的灯具,因为镂空灯具在老年人观赏灯具或灯具上图案时宜形成刺眼眩光;在老年人行走或活动区域周围,不宜采用闪烁速度较快的灯带或彩灯,老年人的明暗适应能力下降,快速闪烁的灯具会使老年人的眼睛调节速度不能适应,产生不舒适感。

3.3灯具位置适应老年人的活动特征

(1)人行道两侧设置草坪灯和树木泛光照明灯具时,应均匀布置或设置在两个路灯中间位置,与路灯灯杆不易过近,使其作为路灯的有效补充,若靠近路灯处将造成路面照度均匀性变差,影响老人视觉舒适性。(2)人行道两侧布置泛光灯时,灯具不应投射向道路方向,应从道路向远处树木投射,以免对人行道上行走的老人产生眩光影响;从道路向建筑方向的树木投射时,应合理设置灯具的投射角度,使投射的光线在底层窗台以下或被树木遮挡,不对室内产生不利眩光。(3)小区入口处是老人活动、出入和停留的重要场所,在居住小区入口处宜悬挂装饰性灯具如灯笼,或在大门及附近围墙处设置投射灯或轮廓灯,使老年人出入小区时心情愉悦。(4)在居住小区的绿化轴、小游园、各种活动场等老年人主要活动场所,在绿化中远离道路和活动场地的位置设置草坪灯和泛光灯,既可形成夜景观又可增加背景照明;在靠近道路和活动场地设置树木的轮廓灯,使老人行走和活动过程中近距离感知夜景观的艺术性;在一些构筑物上可以设置泛光灯或轮廓灯,使老年人在远处可以看到景观灯;在老年人经常停留的亭、廊、休息座椅处可悬挂装饰性灯具,使老年人闲坐、聊天时有更好的照明环境和氛围。

3.4灯具控制契合老年人的活动时间

(1)夜景照明只需要在老年人的主要活动时间开放即可满足老年人对夜景的需求。在夏季,北方地区树木茂盛,花草盛开,并且日落时间较晚,开放草坪灯和树木投光灯,既能呈现出不同的美景,同时开放构筑物的轮廓灯或泛光灯,可增加夜晚景色的立体感;而冬季北方草木枯萎,景色单一,并且日落时间较早,可以增加树木的轮廓照明的彩灯或灯带、悬挂色彩艳丽的装饰灯具,为寒冷的冬季增加一抹温暖的色彩。(2)从项目研究的调研看,老年人在夏季最晚活动时间到21∶30,在冬季最晚活动时间在20∶30,因此可以在日落后开放夜景观照明,在老年人活动的最晚时间或延后30分钟,通过智能控制设备关闭夜景观照明灯具,这样既能为老年人提供较好的夜景,同时能节约能源。

结语

良好的景观照明能在夜晚塑造亮丽的风景,增加老年人室外活动的时间,愉悦心情,促进老年人锻炼身体和相互交流,提高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尤其是在严寒地区室外景观缺失的漫长冬季。因此在我国老龄化程度日益增高的现实情况下,居住区夜景照明的适老化设计和实施应该受到各界人士的重视,并应共同努力促进其发展,为老年人提供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晚年生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夜景照明设计标准(JGJ/T163-2008)[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赵晨雪.关于居住区景观照明设计的探讨[J].居舍,2019(12):126.

[3]葛军.绿色照明设计在景观中探索与实现——以城市公共区及居住区景观照明设计为例[D].苏州:苏州大学,2014:23-24.

[4]温明星.居住区景观照明的意境表达[J].福建建材,2014(9):44-46.

作者:周洪涛 吴旭阳 单位:吉林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精选范文推荐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