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民用建筑照明设计中节能技术应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民用建筑照明设计中节能技术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民用建筑照明设计中节能技术应用

摘要:在社会经济不断增长的现代社会,地球上的能源日渐匮乏。近年来,我国的建筑行业正在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我国现有资源的消耗。目前,节能技术已经在民用建筑设计中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其应用效果非常显著。本文主要分析了民用建筑照明设计节能技术应用,从而为建筑照明设计行业的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民用建筑;照明设计;节能技术;技术应用

1合理利用光源节能分析

在传统民用建筑照明设计的具体实践中,白炽灯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对于白炽灯而言,它具有价格便宜、安装简单以及维护方面等内在优势,但是,其整体的发光率相对较低,因此目前正在面临时代的淘汰和遗弃。当前,民用建筑照明光源已经逐渐多元化。对于高压钠灯和低压钠灯而言,它们的发光率相对较高,但是,其光色偏向于暖色调,同时色温也相对较低,颜色的失真率相对较大,因此目前仅仅被用于广场照明和路灯照明的工作实践中。对于显色指数在60以上的高显色性钠灯而言,它经常与汞灯组成混合等,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体育馆和大型工厂的照明设计中。对于金属卤化物灯和三基色荧光灯而言,它们具有良好的光色选择性,其显色指数可以达到80~95,色温可以达到3200~4000K,颜色的失真度相对较小,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展厅、商场、候车室、候机室以及舞台等场所的照明设计中。对于稀土金属荧光灯以及一般荧光灯而言,它们主要被应用于住宅和写字楼的照明之中。工作人员在开展民用建筑照明设计的工作实践中,要根据建筑的具体类型,选择适宜的节能光源,营造有利于人们生活工作学习的环境,同时也达到了环保节能的根本目的。

2改善照明器的控制手段分析

在开展民用建筑照明设计的具体实践中,工作人员要根据不同房间的要求和特点,选择适宜的照明器控制手段。对于整体面积较小的房间而言,一般会采用一灯一控或者二灯一控的方式,如果在设计预算较为宽裕,设计人员也可以通过变光开关的方式达到控制照明器的根本目的。一般情况下,多灯一控往往被应用于整体面积较大的房间,隔一控一往往被应用于整个房间对照度均匀性有较高要求的情况,适宜数量单控灯分区控制往往被应用于整个房间对照度均匀性无过高要求的情况。在民用建筑的楼梯间以及走廊等公共场所民用照明设计的工作实践中,设计人员往往会通过定时控制的方式对照明器进行有效控制。如果该区域远离侧窗且天然采光严重不足,设计人员往往会应用光电控制的自动调光装置,从而根据天然光的强弱对照明装置进行自主调节,使得室内照明灯稳定性得到进一步优化。对于室外区域而言,设计人员一般会通过光电定时开关和光电自动开关的控制手段,使得照明器能够根据预设的时间和预设的照度,进行电源的自主接通和自主断开。

3充分利用自然光

随着工业产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人类对地球资源的消耗速度明显加快,部分能源资源已经处于枯竭边缘,能源危机已经爆发,这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巨大的阻碍。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各个国家均对节能环保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同时节能环保已经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切实加强对清洁能源的合理利用,有效减少对现有能源的消耗,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自然光是一种清洁能源,它在民用建筑照明设计中的充分应用,可以有效减少民用建筑照明系统对现有能源的消耗。在此过程中,工作人员应根据民用建筑的整体构造,尽可能地加大门窗设计,并采用具有良好透光性的玻璃门窗,从而使得自然光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除此之外,设计人员在开展照明节能设计的工作实践中,还要在满足光色、显色指数以及照度的前提条件下,尽可能地采用高效灯具或者高效光源,并对能够利用自然光部分的灯具进行自动控制,从而充分发挥其照明节能的实际效果。

4减少电能在线路传输过程中的消耗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电能在线路传输的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消耗,从而造成一定程度的电能浪费。对于电能的线路传输而言,其线路上的电流是不能改变的,因此工作人员只能减小线路的电阻,从而达到降低线路传输过程中电能消耗的根本目的。针对这种情况,相关部门要根据电能线路传输的实际情况,切实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优化导线的选择。在选择导线的过程中,应尽可能选择电导率较小的材质,其中以铜导线为最最优选择。但是,由于当前铜金属的资源紧缺,因此各个地区都在全面落实节约用铜工作。因此实际项目中应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合理采用铜芯或者铝芯作为导线的材质。(2)合理减小导线的长度。在开展电能传输线路设计的具体实践中,工作人员应尽可能让线路呈直线,其低压路线应少走或者不走回头向,同时变压器应尽可能接近负荷中心,切实减少其供电距离,低压配电室与竖井的位置应尽可能接近,然后通过低压配电室的作用,为每个竖井提供干线,从而切实降低支线沿着干线倒送等不良现象的发生概率。(3)在设置竖井与低压配电室的位置时,设计人员应沿着线路向前布局,并在此过程中减少回头竖向电能的支线,从而进一步减少电能在线路传输过程中的损耗。

5选用功率因数高的用电设备

自然功率因数主要是指在供配电系统未投入无功补偿装置的时候,其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之间的比值。在保证负荷有功功率不变的前提条件下,切实提高自然功率因数,实际上就是减少负荷的无功功率和负荷电流,从而有效减少电能在传输过程中的损耗。在开展民用建筑照明设计的具体实践中,工作人员要切实提高自然功率因数,从而达到节能的根本目的。在此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采用电子镇流器的气体放电灯、单灯安装电容器灯,使得自然功率因数提高到一定程度,从而有效减少系统高压线路和低压线路传输的超前无功功率。对于节能型电感镇流器而言,它与传统型电感镇流器有着十分显著的区别,节能型电感镇流器在自身光效比以及功率消耗上均优于传统电感镇流器,同时,还具有电源电流谐波较小、开机浪涌电流低、使用寿命长以及抗电源瞬时过电压能力强等显著优势。

6供配电系统节能

为了全面落实供配电系统节能,相关部门在开展民用建筑照明设计的具体过程中,要全面落实以下几方面工作:(1)在开展供配电系统设计的过程中,应将简单可靠作为一项基本原则,并尽可能将同一电压等级的配电级数高压控制在两级或者两级以下,同一电压等级的配电级数低压应尽可能控制在三级或者三级以下,同时其三级负荷应尽可能控制在四级或者四级以下。(2)在三相电源分相单独供电的过程中,其三相电的电流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不平衡状态,这种不平衡状态会导致出现中线电位升高、电网失调以及变压器本体耗损增加等不良现象,这些不良现象不仅进一步加剧了三相电电流的不平衡状态,并且还明显增加了其实际损耗。针对这种情况,设计人员应对三项配电干线的各项负荷进行平衡分配,同时,其最小相负荷应在三相负荷平均值的85%以上,其最大相负荷应在在三相负荷平均值的115%以下。(3)工作人员在连接建筑组合灯具的具体实践中,其光源数应在60个以下,回路电流应在25A以下,连接高强度气体放电灯的单相分支回路的电流应在30A以下,同时,每个照明单相分支回路的电流应在16A以下,其所连接的光源数应在25个以下。(4)提高计量装置设计的合理性。在开展民用建筑照明设计的工作实践中,相关部门的计量装置应切实遵循以下几项基本原则进行设置:①相关部门应在民营建筑的首层设置单元总配电箱,并在单元总配电箱的内层设置总计量表,在层配电箱中设置分户表,然后应用树干式配电的方式设置总配电箱到层配电箱,应用放射性配电的方式设置层配电箱至各户分户箱。②分户计量表应全部集中在民用建筑的中间某层或者首层的电表间内,然后以放射式配电的方式通过配电支线进入户内。③相关部门在设置多层住宅照明计量的过程中,应始终坚持一户一表的基本原则,单供电部门收费到户时,可以设置适宜的共用电度表。

7结语

在开展民用建筑照明设计的具体实践中,节约能源已经成为其日常工作的主旋律。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设计人员不断优化光源节能和供配电系统节能,改善照明器的控制手段,充分利用地球上的自然光,减少电能在线路传输过程中的消耗,选用功率因数高的用电设备,这样一来,就能够确保民用建筑照明能够发挥出更好的效用,并对能源的使用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为当前能源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欧阳玮,李连瑞.民用建筑设计中节能设计的有效运用[J].门窗,2019,No.177(21):23-23.

[2]袁萍岳.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中照明节能技术的应用浅析[J].建材发展导向,2019,017(010):194-194.

[3]尹桂林.研究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中照明节能技术的运用[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理论版),2019,000(016):1-2.

作者:祁勇 单位: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