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自媒体下青少年自愿性辍学探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如今网络自媒体大火,平台的普及、媒体的宣传以及曝光的巨额收益,使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产生出“读书不如当网红”的念头,出现了不少相关的社会问题和教育问题[1-3]。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自愿性辍学”开始出现。这种辍学方式是符合学生和家庭意愿的一种投资策略,学者称之为“自愿性辍学”[4-5],本研究分析1例自媒体时代背景下的自愿性辍学案例。
1案例介绍
来访者,女性,17岁,高二学生。初中成绩很好,但中考失利,没有进入当地最好的高中,一直觉得不甘心,进校后有郁郁寡欢的表现。高一学年,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虽寡言少语,但少有不良表现。在家是独女,父母几年前离异,来访者跟随母亲生活。母亲称其从小到大性格内向,但很听话,自父母离异后,来访者的话更少了,母女之间基本没有交流。到高一下学期,父亲和继母另有一子后,来访者和父亲的关系紧张,其间因琐事闹过几次小矛盾。来访者升至高二后,班主任称其每天上课趴在桌子上,昏昏欲睡,考试成绩一落千丈,整个人也表现得另类,穿着方面开始爱穿夸张的衣服,经常浓妆艳抹,学校里不允许学生化妆,老师提醒多次后依然我行我素,性格也从温顺变为乖张,对同学或冷漠或粗暴,同学与之说话不理不睬,以往较熟的几个同学称其“仿佛变成了另一个人”,曾几次与同学因很小的事情发生口角。酷爱自拍,朋友圈里经常发九宫格自拍照片,网络热门游戏玩得相当熟练,老师找其沟通教育,来访者出言不逊,态度恶劣,多次与老师顶嘴,说看不顺眼就开除她,她根本不在乎,还称自己早已厌倦,早就不想上学了。校方与其家长沟通,陈母觉得女儿每天按时上下学,和以往表现并无不同。仔细回顾女儿的行为后,称其不爱出门,平时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宅在自己的房间里玩电脑、手机,因女儿成绩一直很好,母亲对其爱玩电子产品也没怎么反对,她隐约也知道女儿有段时间曾在网络上做游戏主播,询问过,但女儿说就是玩玩而已,母亲也没放在心上。高一暑假,来访者因钱财问题和其父亲发生激烈争吵,其间摔坏了父亲新家的液晶电视,回家后,开始反锁自己的房门(以前在家不反锁),母亲阻止几次失败后,也没有再管,但来访者竟自作主张偷偷在自己房间墙壁上安装了一圈隔音海绵。母亲无意进入女儿的房间才发现,质问其缘由,来访者说自己英语听力不好,每天都要用外放学英语,声音很大,怕吵她休息。母亲不信,大骂女儿一顿,母女俩闹得不可开交,后两人又因这件事吵了几次。来访者虽平时不爱说话,但性格执拗,每次吵起架来都歇斯底里,其间出现用拳头捶自己、捶桌子的情形,甚至有一次拿起水果刀扬言要一死了之,说出“活着这么痛苦,不如死得痛快”之类的话。母亲怕其偏激冲动,后来便忍着一再退让,也不敢再提,觉得只要来访者能考上大学,她也就完成了任务,本以为自己的退让换来了风平浪静,却没想到,上了高二的来访者竟然变成了问题少年。
2案例分析
案例中该女生因性格偏激,班主任多次与之沟通,均出现抵触情绪。好在笔者在与其见面几次后,渐渐取得了来访者的信任,取得了第一手资料:其年纪虽不大,但已有多年网龄。早年在网络上小打小闹,因长相漂亮且擅长化妆和图片编辑修改,兼职了某平台上的小商品模特,但收益甚微,也没放在心上,这几年各种网络小视频平台呈井喷式发展,来访者也开始“转战”小视频,从拍美妆小视频等入手,涨粉迅速,成为了拥有不少粉丝的小up主。后见直播刷礼物收益颇多,来访者开始动心,起初并不太敢,怕身边的人发现,后来她总结出“只要化妆手法高超,加上各种美颜滤镜,连她妈都不认识自己”,于是她就开始经常直播,每天打扮的漂漂亮亮,在镜头前撒撒娇卖卖萌,说几句俏皮话,就会有人送礼物。有一次粉丝打赏了价值不菲的礼物,来访者觉得这样赚钱方式很好,收入是母亲在市场上忙活一天挣得好几倍,于是来访者萌生了做专职主播的念头,她想总归都要工作,就算考上了大学,最终目的也是为了赚钱,为什么不趁着现在赚足钱特别是在其想更换电脑被父亲拒绝、和父亲大吵一架后,受到刺激,于是更加坚定要当网红、自己赚钱的想法。来访者性格偏激,曾有过自残倾向,在经过其同意后,对她的心理状况进行了科学的测试和评价,发现其有较强的强迫症,忧郁焦虑暴躁的情况也较为严重,因已处在辍学的边缘,需迅速制定一系列的紧急措施,进行干预。让家长与学校进行配合,学校特别成立了同学帮助小分队,让心理健康积极向上热心善良的同学多与之交流,经常陪其一起上下学和课间活动;日常让家长抽出一定的时间多陪伴孩子,家长也对自己的性格、行为、态度等各方面进行反思,同时积极听取学校心理老师的看法,按照心理老师的指导与其交流、疏导,保证与孩子的沟通能达到平和、温暖、高质、有效,在必要的情况下,建议母亲带来访者去正规医院接受心理治疗。来访者也是现如今网络时代的新形势新背景下,青少年面临更复杂更艰巨的社会认知、发展和压力挑战的一个缩影。具体分析来访者的案例后,可以归纳出以下几个主要因素。
2.1尚未牢固的价值观体系
网红文化这种“短、平、快”的极速成功方式,迎合了社会上一夜暴富的焦虑成功观,易迷惑涉世未深的广大青少年融入其中,对孩子们尚未稳固的价值观产生巨大冲击[4-6]。来访者正处于价值体系构建的关键时刻:父母离异造成来访者内心的焦灼和伤心。而此刻,她又面临着网络上的巨大诱惑,这种诱惑不仅是经济上的自我富足,还给她精神上的满足,比如成为“网红”的成就感,极大地满足了虚荣心;再如众多粉丝支持、点赞增强了她的自信心,但是她也明白辍学并不是很完美的计划,于是,现实与内在道德价值观产生严重的冲突,她内心繁杂混乱,导致了人格中偏激与反常的出现。
2.2学习动机不足带来的“恶性循环”
升学的失败让来访者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怀疑,造成她自我效能感的降低。韦纳的归因理论认为个体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结果有寻找原因的倾向,之前的成功和失败结果的归因会直接影响下一次行为的情绪、期望和努力程度,归因于内部原因的失败会对个人的自尊产生消极影响,并会削弱以后对成功的追求,来访者就是把失败归因于自己内部原因,她认为中考失利证明了自己缺乏学习才能,即使努力也无济于事。高中阶段知识更深奥难懂,原有的学习方法已匹配不上现有阶段,导致了来访者成绩的急剧滑坡,这些又反过来进一步削弱她的学习动机,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2.3家庭教育不达标,亲子沟通存在障碍
家庭教育的缺失及长期低质量的沟通,加强了来访者辍学意愿。沟通不畅和父母离异对孩子身心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青少年心理承受能力差,特别是对父母离异这件事,非常敏感,家庭的变故给来访者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且无处宣泄。她性格内向,在父母离异后更加自闭,特别是谈及家庭,她觉得“家丑不可外扬”,总是一个人默默地捂住伤口,慢慢地“消化”,殊不知,这压根不是在“消化”,而是在“包脓养疮”。
3心理咨询和干预策略
3.1建构正确且牢固的价值观体系,抵御不良思想的侵扰
3.1.1鼓励来访者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建立正确的价值观:让来访者认识到“网红”仅仅是历史浪潮中的一朵“小到不能再小”的浪花而已,它终将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转变成其他形态,而真正的幸福,是需要长远的眼光、不断充实的思想和脚踏实地的努力才能获得。3.1.2帮助她分清主次,珍惜宝贵的青春时光:明白高中生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是系统的学习基础文化知识。未来的社会将是知识密集型的高智能社会,知识在不断地更新,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青春已逝,应该在青少年时期广泛汲取知识养分。3.1.3拓展视野增加见识,不桎梏于小小的“网络直播间”,感受高科技带来的日新月异的变化:“网红”这个职业并没有错,但要成为对社会有价值的、一直常红的“网红”,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具有持续性发展的潜力,主体必须拥有深厚的人文底蕴。
3.2增强学习动机、培养自律意识
3.2.1学习动机的提高是刻不容缓的事情:帮助她改变消极的归因风格,学会摒弃完美情结。设置合理的阶段目标,增强自我效能感;完善学习方法,改变已经不太适用、旧有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把成绩提高上去,是其增强自信心的直接途径。3.2.2合理上网时间,学会控制自己:把控好自己上网的“度”,可以在不影响学习的闲暇之余,继续拍些有意义、质量高的短视频,但要降低频率,缩短时间;也可以与时俱进地学习一些新媒体技术,以活跃思维,比如短视频的拍摄技巧、剪辑手法、运营维护等。3.2.3培养她积极自律的生活方式:早睡早起不熬夜,养成良好的习惯。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至少培养一项长期坚持的运动习惯,持之以恒,用运动锻炼自己的意志,会渐渐地发现,这份精神力量会“不由自主”地影响到她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受益无穷。
3.3提高沟通效率、学会管理情绪
3.3.1改善来访者与母亲之间的沟通质量:母女彼此真诚地袒露心声,母亲帮助她捋清脑海中“赶紧赚钱”和“孝顺母亲”2个思路之间的关系,通过二者的比较分析,让来访者明白:现阶段的她并不需要考虑家庭经济的问题,只有“好好读书”才是真正的孝顺和体恤母亲。3.3.2鼓励母女俩都学会控制情绪,教给她们一些具体的管理情绪的技巧:比如“从1数到10或100”策略。此策略让人学会判别问题,思考各种可能解决问题的方式,评估每种选择可能出现的后果,延长情绪爆发前的时间,让情绪稳定。3.3.3教授给她一些有效的同伴关系交往策略:鼓励她多参与集体的学习和活动中,建议她多与热情友善的同学交往,为自己提供一些健康情绪的表达机会,也可以使自己的不良情绪得到合理宣泄,有利于其社会价值的获得、社会能力的培养以及认知和健康人格的发展。
4干预效果
在母亲、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经过大半年的努力,来访者学的状态得到明显改善。如今来访者的学习成绩又重新回到前几名,同时也成为班级的宣传委员,经常向同学传授她高超的图片修改技术和视频剪辑技巧,在她的组织下,班里还建立了一个专门用于摄影爱好分享的微信群。
参考文献
[1]崔艳侠.网络时代青少年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与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3,20(1):77-78.
[2]胡德平.大学生“网红”现象分析与教育引导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2017,33(4):77-82.
[3]李泽华.网红现象对青少年的影响[J].青年记者,2017,77(20):28-29.
[4]卢德生,赖长春.从学生自愿性辍学看我国“控辍”政策的调整与转变[J].教育学术月刊,2009,26(1):79-81.
[5]王卫兵.网红经济的生成逻辑、伦理反思及规范引导[J].求实,2016,58(8):43-49.
[6]阎露方.基于“网红”现象的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0,49(9):49-50.
作者:苏涓 胡珊 单位:渤海大学教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