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制造业智能化发展对策探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智能制造是苏州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的新机遇。当前苏州制造业智能化具有一定的现实优势,但也存在一些关键技术薄弱、主体竞争力缺乏、人才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建议创新人才培养以夯实智力支撑、加快自主创新以强化智能驱动、加强创新载体建设以协同推进苏州制造业企业智能化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制造业;先进制造业体系;高新技术产品
1引言
党的报告中指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还指出:“不论经济发展到什么时候,实体经济都是我国经济发展、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要把振兴实体经济作为事关未来发展的重大战略,把发展智能制造作为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主攻方向。”苏州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也明确提出:必须全力打好核心技术自主化、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增强全产业链把控力和竞争力,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体系。当前,苏州制造业正处于新一轮发展的关键时期,制造业企业的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化也进入到全面提速的重要阶段,需要继续依靠“创新驱动”这个“牛鼻子”加快建设“苏州智造”,这对于提升苏州制造业主体的竞争力和苏州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苏州制造业智能化发展的基本现状
2.1苏州制造业智能化水平逐步提升
据中国苏州发展报告(2019)统计显示,苏州全年制造业新兴产业产值、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达53.6%和49.4%,比上年提高1.2和1.7个百分点,几乎达到一半。人工智能、纳米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生物医药四大先导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21.8%,比上年提高6.1个百分点。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入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全年医药制造业产值比上年增长24.9%。高新技术产品产量增长较快,新能源汽车产量比上年增长17.5%,光学仪器产量增长55%,太阳能电池产量增长13.9%,环境污染防治专用设备产量增长30.8%。全年新增省级智能工厂5家、省级智能车间182家,累计分别达8家、444家。
2.2苏州制造业智能化投入不断增加
苏州制造业投资结构加快转型,先进制造业投资拉动有力。新兴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20%,节能环保、生物技术和新医药等新兴产业领域投资增幅均保持在20%以上,内外需结构不断优化。企业研发经费方面,据2020年苏州市情市立数据显示,新兴产业投资已经接近千亿元,达985.45亿元,排在全国前列。2019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25%。财政性科技投入181.6亿元,比上年增长19.4%,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5%。另外,政府对于在发展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制造业企业,出台了一系列的办法、意见和措施,给予企业不同程度的资金奖励和税收优惠。
2.3苏州制造业智能化体系初见雏形
目前,苏州制造业智能化体系已经初见雏形,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的各个环节,具有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等功能的新型生产方式。生产性企业在研发设计、企业资源管理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方面具有较高普及率,部分企业的智能产品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少数企业已经形成了围绕全程供应链的智能制造运行模式。苏州市生产性企业已经较高地普及了数字化设计和智能化生产,全面应用了企业资源管理系统,生产性企业电子商务蓬勃发展。[1]如亨通集团全面开展“工厂智能化、管理平台化、制造精益化”的三化融合智能企业建设,自主开发光纤通信产业链全套智能化装备及控制软件,系统推进五大信息化系统建设,全面导入精益化制造模式,已有14个车间入围“江苏省示范智能车间”,引领行业智能制造转型升级。
3苏州制造业智能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3.1制造业智能化发展的关键制造技术的支撑仍显不足
目前,苏州制造企业智能管理系统产品均以国外基础软件作为开发平台,尚未形成自主技术开发平台。智能制造应用的关键部件和核心技术仍以进口为主,对外依存度较高。在智能设计、智能制造、智能管理等领域,市场均被国外产品占领,苏州本地化产品在系统适用性方面与使用企业的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大量与智能制造相关的关键性研究,包括通信协议、制造信息学、信息网络技术等,需要专门的重点实验室来实施和落实,目前苏州在这方面尚无实质性的进展。众多智能制造企业智能仅仅停留在利用机械进行生产,自主研发能力严重不足,产品性能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另外,智能制造产业缺乏智能管理、智能设计等环节,整个产业表现为创新能力不强。企业创新能力不强的原因主要在于条件不足和创新保护意识不强。条件不足体现在创新前,没有足够的资源使得企业创新,目前很多企业生存都存在问题,何来创新。创新保护意识体现在创新后,没有把企业资源保护起来,包括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等。
3.2制造业智能化发展的人才体系尚不完善
制造业智能化发展对于人才的要求较高,制造业企业均面临招聘员工单一化的难题,新近招聘的员工普遍存在着专业融合度不强的现象。比如,机械制造类专业的员工对于计算机技术并不擅长;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员工对于机械设计方面知之甚少;计算机类专业的员工对于硬件类所涉及的技术了解不多,所以导致企业的人员结构不够合理,进而直接影响到企业智能化发展的质量。目前,制造业企业在互联网背景下,急需大量的大数据分析、物联网技术、软件编程等方面的复合型人才,但由于企业用工成本、市场供不应求、企业内部员工趋于饱和等一系列的因素,制造业企业智能化发展所需的人才已成为当前企业的共性问题,人才体系的构建亟待完善。[2]
3.3制造业智能化发展的创新服务平台较为薄弱
苏州制造业智能化发展的创新服务平台总体来看还较为薄弱,对于苏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支撑度还不够强,主要体现在:一是与沪上深之间存在较大差距。据苏州统计局相关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19年12月,苏州市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和技术中心等创新载体累计46个。而上海国家级规模以上的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多达300多个,深圳多达100余个,杭州也比苏州多,累计80多个。与上海、深圳和杭州相比,苏州在创新载体建设方面还存在着明显不足。二是创新服务平台的布局与功能定位尚不够明确。从布局上来看,现有的创新载体或创新服务平台大多建设在工业园区、高新区等区域,其他区县较少;从功能定位上来看,现存的创新载体或服务平台更多的是以满足自身企业的需求为主,而围绕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需求进行的关键问题研究和技术开发太少,更不用说将自己打造成具有辐射性和引领性的重大创新服务平台。
4对策建议
4.1加强智能制造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支撑制造业
企业强有力的转型升级政府层面,政府相关部门要做好科学引进人才和柔性引进人才的工作,不断创新人才引进机制体制,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以“高精尖缺”为导向,重点吸引全球范围内智能制造方面紧缺的复合型人才,进一步提供与其配套的激励措施和保障条件,提升引进人才的社会地位。比如,住房条件、子女教育问题和家属工作等,减轻人才在这方面的后顾之忧。企业层面,企业作为制造业智能化发展的重要主体,一定要肩负起自身的责任,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深刻理解智能制造的内涵,要在企业的生产、设计、营销和管理的各个环节中渗透智能元素。因此,企业在对外引进人才的同时,也要从内部培育适合智能制造的各类人才,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梯队化人才资源库,打造适应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创新需求的人才体系。特别对于龙头企业,要重点培养产业领军人才,引领和带动产学研协同创新,促进智能制造各类需求精准对接,进一步支撑制造业企业的转型升级。高校层面,高校针对新一轮的智能制造和创新需求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设置中及时补充与智能制造、大数据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等基础理论的讲授,联合企业共建各级各类实践教育基地,为企业员工和高校学生提供有关智能制造方面的专业技能培训或职业培训,以增强人才培养的适应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经验。
4.2加快智能制造自主创新,驱动制造业智能化高质量发展
一方面通过组织制造业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的技术团队产学研协同合作进行技术创新,培育新技术和新项目的开展,消化和吸收智能制造中关键零部件、高端装备等领域所涉及的关键技术的效用和功能,加快研制开发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制造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工艺,加强高端产业集聚;另一方面要推进智能制造产业化创新,通过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活动的有效对接,全力让科研成果转化和优质资源落地生根,从而支持制造业企业协同创新,不断促进科技成果在产业化中的应用,进一步落实到市场的商业化,形成一套长效激励机制,避免被欧美等发达国家“卡脖子”。龙头企业要充分发挥引领和示范辐射作用,通过创新载体或服务平台,向中小微企业提供生产部署、设计开发、销售和管理等优质服务,分享一些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案例和解决方案,从而有效破解长期以来一直困扰中小微企业的痛点及难点问题,加快培养“隐形冠军”企业,推进制造业智能转型,降本增效。
4.3推进创新载体建设,夯实制造业智能化高质量发展基础
苏州制造业智能化高质量的发展离不开新型创新载体的建设。建议政府科技主管部门鼓励企业建立研发机构稳定运行的长效机制,引导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强度。引导企业研发机构做优做大做强,积极构建国家、省、市培育发展体系。另外,建议引进国内外知名院校到苏州当地设立制造业创新中心或研究机构,从而弥补创新链中的不足,推动产业经济实现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尝试将政府管理部门、大学、大院大所和制造业行业企业等有机衔接,先由大学、大院大所等研究机构进行基础研究,逐渐突破技术难点,行业、企业再进行相关产品应用开发和服务的宣传推广,政府要全程给予资金和政策方面的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张梅燕.苏州智能制造基本现状与发展对策[J].中国市场,2018(18).
[2]郭南初.关于苏州智能制造的思考与建议[J].工程技术与职业教育,2020,18(2)
作者:赵展 魏雯 单位: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