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馆校合作构建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探索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在展示人类文明、促进文化交流、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养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超越学科领域框架、形态独立的课程组织,与其他学科课程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且不能相互替代。博物馆馆藏教育资源丰富了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与形式,馆校双方如何加强合作,怎样充分开发、利用博物馆资源,创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值得我们去探究。
关键词:博物馆资源;馆校合作;综合实践
活动课程博物馆是“以教育、研究和欣赏为目的,收藏、保护并向公众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经登记管理机关依法登记的非营利组织”[1]。作为公共文化服务场所与载体,博物馆把教育功能放在首位,说明博物馆是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馆校合作是博物馆与学校教育之间的桥梁,双方可以携手合作来编写课程教材、拓展综合课程、强化教师队伍……馆校合作创新教学形式,围绕“首学”“游学”“延学”三个教学环节,为学生提供了面对真实对象的学习机会,为学校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编写校本教材提供了宝贵资源,为开展校外学习、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一、馆校合作搭建教师团队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综合性、开放性、实践性特点需要多学科资源的整合。鉴于此,馆校合作的首要任务是组建多学科的教师团队。良好的教师团队是馆校开展有效合作的先决条件和智力支持。为提升综合实践课程研发与实践能力,学校方面将校内最优秀的语文、数学、美术、德育等学科的教师组成课程研发团队,博物馆方面则应抽调博物馆学、教育学、考古学等方面的力量协同教研。馆校双方教师通过线上、线下定期开展主题课程研讨,确保了课程内容的准确性、科学性、有效性。
二、馆校合作创新教学形式
1.“首学”是基础,以学促人“首学”是指在学校中开展的课程。由于博物馆教育中文物研究具有特殊性,教师团队中的博物馆老师深入学校开展博物馆前置课程,并通过教师沙龙等形式帮助学校教师掌握“首学”要点,为学校教师独立开展“首学”打下基础。“首学”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基于文物,价值体认与传统学科课程相比,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小学科,积累的课程资源少,适应教学的教师比例小,大部分教学由其他任课教师担任,校际、馆校合作也未形成规模,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共享能力薄弱。在这种情况下,博物馆丰富的馆藏文物资源可以为学校积累课程素材,形成以博物馆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建立相对稳定的综合实践活动基地提供了条件。综合实践活动把文物作为课程开发的第一手资料,并结合小学学科课程标准与教材进行设计与开发,使博物馆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普通学科教学形成呼应,产生共鸣,从而提高学生对文物所蕴含的中华优秀文化的认知水平,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2)手脑并用,创意物化“人人动手制作,个个动脑创造”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价值取向。创意物化是指通过动手操作实践,初步掌握手工设计与制作的基本技能;学会运用信息技术,设计并制作有一定创意的数字作品[2]。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发挥个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用辅助工具,利用课程材料包进行动手操作,形成作品,完成学习任务。手工活动、创意物化的过程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历史学科知识的学习,更锻炼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培养了学生个体与个体、个体与团队之间的协作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设计制作融合多类学科的知识与技能,将自己的创意、创想通过动手转变为物品或作品,促进学生动手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培养。(3)相互协调,合作共长小组学习是常用的教学方法,“学会合作”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针对21世纪学生提出的培养目标之一[3]。教师根据学生特点、学习状态、共同兴趣等因素进行分组,通过小组学习,让每个学生在集体中发挥社会交往的能力,改善生生关系,促进知识的构建,让学生在合作中成长。课程实践中,通过合理分组、确定角色、合作共享、展示评选等环节开展小组学习。“首学”是“游学”“延学”的基础,学生通过在学校内的系统学习,获取已有经验,并在不断的思考过程中过滤知识、沉淀问题,为后期探索性构建新知识提供了前提。
2.“游学”是宽度,以物化人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明确指出:“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强调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和用于实践,注重学生在实践性学习活动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4]可见,通过游学、参观博物馆,可提升个人的学习感受和体验。该阶段将“游”与“学”紧密结合,以“首学”获得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摒弃以往“只游不学”的弊端,博物馆与学校共同设计研究主题和任务,通过主题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参观体验过程中不断自我提高、自我升华。“游学”过程呈现以下特点。(1)因地制宜,根据博物馆及学生特点选取不同学习方式时下,博物馆的参观方式主要有自由参观式、学习单参观式、引导体验式、探究发现式等。博物馆往往根据各自文物分类及陈列方式结合学生学龄特点为学校提供相应的参观学习方式。受认知能力局限的学前段学生、有较大升学压力的中学段学生参与博物馆课程占比较低,小学阶段的学生成为“游学”环节的主力构成。引导体验式易组织、重启发和体验,更适合小学生的学习与思维习惯。(2)赋予角色,突出体验性离开传统课堂,来到博物馆,不同的授课空间和学习环境往往使小学中低段学生的注意力分散,单纯的引导体验式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有效学习的要求。“游学”应该赋予学生一定角色,并在博物馆参观教学过程中适时呈现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道具”,与学生互动,以增强课程吸引力,延长学生有意注意,提高学习效率。(3)提倡探究性,给予责任义务培养学生探究性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的一部分,对于小学高段,应尝试设计具有探究性任务的课程环节,使学生明确个人责任与义务,在现实生活中选取某一问题作为突破点,通过发现问题、提出主题、调查研究(包括实地“游学”)、分析论证、解决问题等探究性学习环节获得知识,激发情趣,培养学生的责任与担当意识。
3.“延学”是深度,以情育人
“延学”是“首学”与“游学”的延伸与拓展,学生通过撰写研究报告、开展汇报演讲、策划展览等,用丰富的活动与形式呈现学习成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性质要求:“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景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5](1)成果汇报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及兴趣爱好,博物馆与学校共同策划,以主题演讲、PPT展示等形式分层、分级组织成果汇报。在此过程中,馆校要适当调动家长的积极性,使家长参与到学生的分享中,从而提高亲子沟通、协作能力,使之成为学校提高家庭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2)编制情景剧情景剧是构建教育情境的方式之一,教育情境是教学活动系统的内在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物理的、现实的,而且是心理的、人工的,是一种通过选择、创造来构建的微环境[6]。剧本、舞台、演员是情景剧表演的三个要素,关键是剧本,学生则是最好的演员。剧本的编制应以教学内容为本进行场景设计,并围绕教学任务展开,通过教师与学生的语言和表演,辅之道具的使用来再现历史,在情境中培育、陶冶学生的情操。(3)课程成果展成果展示需要设计学、美术学、数学等学科知识。学生自主设计策划课程成果展是他们综合能力的体现,他们在馆校两方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主题确认、编写陈列纲要、撰写展览大纲、美术绘图设计、策划实施等几个阶段的任务。成果展一般在学期末举办,以学校收集课程各个阶段的手工制品、模型、博物馆课程内容海报、精彩图片等内容为展出基础,在博物馆陈列展览专业教师的指导下,组织优秀学生对以上学习成果进行设计布展,并在学校和博物馆两地进行展出,由博物馆优秀讲解员培训学生担任展览的“小小讲解员”,借此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情境学习要求学生将学习的知识与技能在情境中加以应用,而这个过程是社会性的、实践性的,是学生自身意识与角色、情境互动的结果。“延学”通过举办课程成果展览、编制情景剧,营造了丰富的博物馆文化学习情境,吸引更多学生喜欢博物馆,进一步激发他们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动机。
三、馆校合作应用与推广课程
一门优秀的博物馆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仅仅是博物馆与学校学科的简单相加,更应融入地方有代表性的文化元素,形成一系列教育文创产品,从而使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模块化、标准化且具有示范性,以便于下一步普及和推广。
1.文、教、旅高度融合,形成教育文创产品
在文旅融合大背景下,馆校合作创新模式下的文、教、旅多领域协作与交融,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有效手段。课程开发是一个全面的系统教学设计,配备教学资源包与学习资源包,形成文博教育文创产品,包括了教师手册、学生手册、学习单、所需教具、学具等,资源包在设计上更是融入地方文博特色标识,在方便教师与学生使用的同时,让师生更加具有文化认同感。
2.产学研优势互补,提高学术研究能力
产学研相结合是科研、教育、生产等不同社会分工在功能与资源优势上的协同与集成化,是技术创新上、中、下游的对接与耦合[7]。博物馆作为文博机构,是文创、教育产品的“科研地”与“集散地”,课程研发过程通过大量收集博物馆、考古书籍、期刊,并对涉及文物原件进行藏品阅读与研究,形成第一手研究资料,同时由学科专家指导编写课程教材与教师用书,提高教师团队的学术研究能力,形成教育产品,共同加强馆校产学研联动培养机制。
3.优质课程推广,惠及更多中小学校
馆校合作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重在应用,通过线上线下加以推广。线上推广是将课程的数字化资源加以整理,逐步转化为课件、音频、视频、剧本,创作一批易传播、品位高的文物短视频和小游戏等数字产品,为广大师生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化产品与服务,拓宽博物馆与学校教育品牌的传播广度和深度,提高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推广成效。线下推广是博物馆与学校组建“文博教育”联盟[8],鼓励各地市、州博物馆与学校深度融合,省级博物馆帮扶有条件的学校开办学校博物馆,发挥博物馆流动展览流动性、便捷性强,覆盖面广的特点,深入学校开展流动展览,给更多孩子提供面对真实文物的机会,从而开创馆校合作开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新局面。“文博教育”联盟学校在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和四川省教育厅指导下,四川博物院与四川省电化教育馆发起组建,已涵盖四川省21个市和州的68所中小学。当然,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馆校合作的良好切入点,是探寻如何破除行业系统壁垒、谋划体制和机制创新与实践、实现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对接融合的有效途径。这不仅仅是博物馆人的事情,更需要文化与教育两方面力量的共同努力。文化、教育主管部门应进一步建立相应的机制,推动博物馆和学校的教育效果评估;各地博物馆学会应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完善各级博物馆评估细则,将博物馆教育课程的研发、博物馆指导学校博物馆建设、建立馆校合作基地等工作纳入考核目标;教育系统加强对各类中小学的考评,重点评价学校博物馆课程的应用完善程度,将教师对博物馆资源的利用率作为职称考评的重要依据。文化与教育部门的合力将进一步推动馆校合作,扩展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促进中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博物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59号.
[2]何强生.语文探究性学习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3]熊丽霞.如何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J].学园,2013(35):77-77.
[4][5][6]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教育部教材〔2017〕4号.
[7]王东旭.研究生校企产学研联动培养机制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09):44-46.
作者:王瑞昌 单位:四川省博物馆教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