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温室冬春茬番茄栽培技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温室冬春茬番茄栽培技术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温室冬春茬番茄栽培技术

介绍冬春茬番茄温室栽培的一些关键技术,供生产上参考。

1品种选择

选择早熟、丰产、抗寒性强、抗病性好的品种,如中研998、雪莉、欧冠、繁荣872。

2育苗

2.1播种前准备

育苗前7~10d,每667m2用80%敌敌畏乳油0.25kg+硫磺1kg+锯末3.5kg混合后,分堆点燃熏育苗棚。采用穴盘育苗,基质配制:草炭与蛭石的比例为2∶1,覆盖料用蛭石。

2.2种子处理

催芽前,将浸过的种子用洗涤灵水清洗种子表面的黏膜,再用干净的湿纱布包好,外面用湿毛巾保湿,放在28~30℃的光照培养箱中进行催芽。催芽过程中,除严格控制温度外,还要注意调节湿度和进行换气。一般每隔6h翻动一次种子,同时补充水分。待3~5d后,见70%~80%的种子破嘴时可进行播种。

2.3播种

播种时间为9月中旬。一般每667m2大田播种量20~30g,播种床播种量为10~15g。在温室内采用穴盘育苗。穴盘上装好基质,播种深度为0.5~1.0cm,上面覆盖蛭石,将育苗盘浇透水,使基质持水量达到200%以上。再用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喷洒苗床,预防苗期病害。育苗床面覆盖遮阳网。

2.4苗期管理

夏秋育苗主要依靠遮阳降温,出苗前白天温度控制在25~28℃,夜间12~18℃。出苗后两片子叶刚展开时,白天温度15~17℃,夜间10~12℃。第一片真叶展开后,白天温度在25~28℃,夜间13~15℃,土壤相对温度保持80%。壮苗指标:夏秋和秋冬栽培用苗,四叶一心,株高15cm左右,茎粗0.4cm左右,叶片厚实,颜色绿色有光泽,根系洁白,充满整个育苗基质块,25d内育成,叶色浓绿、无病虫害。

3定植

3.1定植前准备

整地施基肥,每667m2施优质有机肥1200kg、过磷酸钙30kg、硫酸钾20kg,其中60%撒施,40%按行开沟,并增施CO2秸秆反应堆,在栽培行上下挖深30cm、宽30cm的垄沟,铺上作物秸秆,撒上已发酵好的CO2菌肥,覆土浇水,做畦准备定植。

3.2定植方法及密度

定植时,在高畦畦面两侧各开15cm宽、8cm深的小沟,每沟定植l行,株距35~40cm,每667m2定植3000~3500株,畦面覆盖地膜。定植时间为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定植后,及时在顶风口、前底角放风口、温室门口处安装宽2m、密度为30目的防虫网;棚内每667m2悬挂黄板40~50张,黄板距植物生长点10cm。

4田间管理

4.1结果前期

采用膜下滴灌或暗灌。定植后及时浇水,3~5d后浇缓苗水,然后进行蹲苗。白天温度保持在30℃,夜间15~17℃,缓苗后白天温度保持在20~25℃,夜间10~12℃。用吊蔓,使枝叶固定并分布均匀。当所留果穗数已达要求后,在最后一穗果上方留下两片叶掐尖,保留其上的侧枝,及时摘除下部黄叶、老叶和病叶。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碧护7500倍液喷雾,以提高番茄的抗寒性、抗病性,增加产量。

4.2盛果期与后期管理

第一穗果已坐果并长到核桃大小、幼果转入迅速膨大期,结束蹲苗,需追肥浇水,每667m2追施腐熟稀圈肥1000kg。当果实由青转白时,浇二次水并追施膨化鸡粪l00kg,以后每隔10d左右浇一次水。最适温度为白天25~26℃,夜间15~17℃。收获前30d停止施用氮肥。

4.3疏果

除樱桃番茄外,为保障产品质量应适当疏果,大果型品种每穗选留3~4个果,中果型品种每穗留4~6个果。

5病虫害防治

5.1农药的选择和使用

农药使用应符合NY/T393的要求,严禁使用高毒、剧毒以及“三致”农药;有效成分相同的有机合成农药在一个生长期只能使用一次。按照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和农药合理使用准则的要求,控制农药施药量与掌握农药安全间隔期。

5.2防治基本原则

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从农田生态的总体出发,以保护、利用田间有益生物为重点,协调运用生物、农业、人工、物理措施,辅之以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进行病虫害综合防治,以最大限度降低农药使用量。

5.3病害

番茄主要病害有病毒病、早疫病、晚疫病、叶霉病、灰霉病等。

5.3.1番茄病毒病病毒病有花叶型、蕨叶型、条斑型3种。防治病毒病应选用抗病品种,种子药剂处理,每667m2喷洒20%病毒A粉剂30g预防病毒病。也可用医用病毒灵片剂每15片对水15kg,加3.4%碧护植物生长调节剂5000倍液混合喷雾,3d后再用1%食醋喷雾。

5.3.2番茄早疫病选用抗病品种,与非茄科蔬菜实行3年以上轮作;用55℃温水浸种30min,再在常温水中继续浸种。也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80%大生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交替喷雾。

5.3.3番茄晚疫病选用抗病品种,实行3年以上轮作;加强田间管理,保持通风。发病初期,可用25%阿米西达悬浮剂1500倍液、68%金雷水分散粒剂600倍液、66.7%银法利水剂800倍液交替喷雾。

5.3.4番茄叶霉病发病初期,摘除病叶和老叶,深埋或销毁;加强管理,适时通风,浇水后及时放风排湿,防止叶面结露。发病前,每667m2用45%百菌清烟雾剂250g熏蒸,密闭熏3h后开棚。

5.3.5番茄灰霉病发病初期,喷40%施佳乐悬浮剂1200倍液或50%农利灵干悬浮剂600倍液。

5.4虫害

番茄害虫主要有蚜虫、白粉虱。可用粘虫黄板诱杀;也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喷雾。

6采收

12月中下旬番茄果实达到生物学成熟标志即开始采收。生长期施过化学合成农药的番茄,采收前1~2d必须进行农药残留生物检测,合格后及时采收,分级包装上市。

作者:齐志雄 单位:河北省新乐市农林畜牧局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