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小麦高产与肥水利用栽培技术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小麦高产与肥水利用栽培技术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小麦高产与肥水利用栽培技术研究

摘要:如何提升小麦产量和品质,是农技工作者需要重点攻克的难题,阐述了小麦高产肥水高效利用栽培技术,该技术通过提高整地质量、精量播种、构建肥水高效的群体结构、科学防治病虫草害,实现小麦增产增重,希望能够给予我省小麦种植行业参考借鉴。

关键词:秸秆还田;深耕深松;培肥地力;精量播种;病虫草害

1小麦高产高效的限制因素

1.1土壤耕层浅

土壤耕层深厚、结构良好是小麦高产稳产的基础。

1.2逆境危害

通常,把对小麦生长发育不利的不良环境称之为逆境,主要包括干旱、低温冻害、高温胁迫等。

1.3倒伏

倒伏是小麦实现高产高效的一个重要障碍。小麦倒伏一般发生在小麦生育中后期,局部倒伏或大部分倒伏,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

1.4肥料利用效率低

在小麦生产上,特别是在高产麦田,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是化肥用量大,利用效率不高。化肥用量大还会造成植株生长旺,使群体过大、个体发育不良,从而为小麦冻害、倒伏、病虫危害埋下隐患,同时,还会造成土壤环境的污染。

2提高整地质量

土壤肥沃是小麦高产高效的根本。小麦高产需要较高的土壤养分含量作支撑。

2.1做好土壤耕翻前的准备工作

2.1.1搞好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重视秸秆还田,能优化麦田土壤的综合特性,增强小麦生长的后劲,是农业可持续发展不可忽视的大事。

2.1.2配方施肥。高产田要将全部有机肥、磷肥,氮肥、钾肥的50%作底肥,其余50%的氮、钾肥于第二年春季小麦拔节期追施。中、低产田应将全部有机肥、磷肥、钾肥,氮肥的50%~60%作底肥,第二年春季小麦起身拔节期追施40%~50%的氮肥。要强化化肥深施、水肥一体化,杜绝地表撒施。

2.2因地制宜确定深耕、深松或旋耕

有条件的地区,应逐渐加大机械深耕翻的推广面积。对于犁底层较浅的地块,耕深要逐年增加。深耕后用旋耕机整平并压实。深耕可隔2~3年/次。深松方式可选用局部深松或全面深松,作业深度宜25~40cm,以打破犁底层。

2.3搞好耕翻后的耙耢镇压

各类耕翻地块都要及时耙耢、镇压。耙耢可破碎土垡,耙碎土块,疏松表土,塌实耕层,上松下实,减少蒸发,抗旱保墒。秸秆还田后未深耕深松的地块,由于耕层土壤悬松,失墒较快,容易造成小麦播种过深,形成深播弱苗,影响小麦分蘖的发生,此类地块耕翻后必须尽快耙耢、镇压。

2.4培肥地力

培肥地力是小麦高产高效栽培的基础。土壤CO2的释放量对小麦群体光合的贡献,在小麦生长中期为7%~13%,后期高达20%~25%。增施有机肥,实行秸秆还田,能明显增加土壤CO2释放量,提高麦田冠层内部的CO2浓度。连续六年秸秆还田和施用有机肥的定位试验结果表明,施有机肥的和秸秆还田的土壤CO2释放量均显著提高,特别到小麦生育后期,土壤CO2释放量差异更加明显,对群体光合作用的贡献越大。

3精量播种,提高播种质量

3.1选用良种

小麦实现高产超高产的内因是选用良种。选用单株生产力高,抗倒伏,抗病性好、抗逆性强、经济系数高的优良品种,有利于实现小麦高产高效。

3.2足墒播种

小麦播种时的土壤墒情对于小麦出苗和苗期生长十分重要,足墒下播种是实现麦苗“齐、全、壮”的重要措施之一。一般认为,土壤耕层足墒的标准是:壤土地土壤含水量17%~18%,沙土地16%左右,黏土地20%左右,低于上述指标,就应浇底墒水。在可能的条件下,应尽量避免浇蒙头水,千方百计于播前浇好底墒水,保证足墒播种。3.3适期、适量播种适期播种,可以充分利用秋末冬初的一段生长季节,使出苗整齐,生长健壮,分蘖较多,根系发育好,越冬前分蘖节能积累较多的营养物质,为小麦安全越冬、提高分蘖成穗率和壮秆大穗打好基础。一般在适期播种情况下,适宜基本苗12万~15万苗/667m2。

3.4精细播种

实行宽幅精量播种。播种深度3~5cm。播种机速度以5km/h为宜,以保证下种均匀、深浅一致、不漏播、不重播。

3.5播后镇压

如果播后不镇压,小麦种子与土壤接触不紧密,出苗困难,秋季冬季没问题;但倒春季返青生长快,根系与土壤接触不密切,吸水困难,就会造成死苗现象。

4构建高产稳产、肥水高效的群体结构

4.1确定适宜播种期、控制群体发育进程

确定小麦适宜播种期是以到小麦越冬始形成小麦壮苗为标准的。过早过晚播种均不利于小麦高产高效。在高产栽培条件下,防止冬前发育过快、生长过旺是小麦高产高效的一个关键环节。

4.2确定适宜播种量、控制群体结构和质量

在小麦出苗至越冬前,栽培管理以促为主,促冬前分蘖发生,形成壮苗,不光为小麦多穗大穗奠定基础,还有利于安全过冬。在小麦返青后,栽培管理以控为主,控制春季分蘖发生,促冬前分蘖健壮,控制春季分蘖高峰期的群体总量,防止群体过大,是实现壮秆、防倒、大穗的重要栽培管理环节之一。在小麦开花后,较长时间保持绿叶面积指数4左右,在一般地力麦田,防早衰,在高肥力麦田,防贪青晚熟,防倒伏,是增粒数增粒重的一个重要环节。

4.3科学运筹肥水、调控群体动态、构建高产高效的群体结构

在秸秆还田条件下实现高产超高产的建议施肥量为,施有机肥2000~3000kg/667m2,纯氮18kg/667m2、五氧化二磷8kg/667m2、氧化钾6kg/667m2、硫酸锌1kg/667m2,施肥方法为有机肥、1/2氮肥、磷肥、锌肥作底肥,1/2氮肥和钾肥作拔节肥,此施肥方案能实现增产增效目的。通过对鲁西地区主推的分蘖成穗率较高小麦品种进行不同栽培技术途径综合试验的研究表明,1)在适期播种初始群体12万苗/667m2高产栽培条件下,植株Ⅰ-Ⅲ位蘖其发育进程同质性高,Ⅲ与Ⅳ及上位蘖发育进程差异大。2)小麦茎秆发育、穗花发育和结实灌浆等发育特性均表现为,Ⅰ-Ⅲ位蘖同质性高,Ⅲ与Ⅳ及上位蘖之间差异大。3)Ⅳ及上位蘖在群体及在成穗数中的比例与群体平均茎秆抗折力、成穗整齐度、籽粒整齐度等性状相关性密切,减少其在群体和在成穗数中的比例是提高茎秆质量以防止倒伏,改善群体质量以提高成穗及籽粒整齐度、增加平均穗粒重的关键。4)籽粒整齐度和粒重与产量形成期植株的氮、钾营养平衡密切相关。保持后期适宜的氮、钾营养及其平衡可防早衰防贪青、增加产量形成期群体的物质生产积累及转运,提高籽粒整齐度、增加粒重。该技术通过建立合理群体结构、促Ⅰ-Ⅲ位蘖成穗,保证群体成穗数;通过控制肥水和化学调控,抑春发分蘖,促Ⅰ-Ⅲ位蘖茎秆、穗花发育健壮,防倒伏增粒数;通过拔节期运用氮钾肥水,防早衰防贪青,促物质积累转运,增加穗粒重。

5做好病虫草害综合防治

5.1提倡实施种子包衣

提倡用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预防苗期病虫害,没有种衣剂包衣的种子要药剂拌种。根病发生较重的地块,选用2%戊唑醇按种子量的0.1%~0.15%拌种,或20%三唑酮按种子量的0.15%拌种;地下害虫发生较重的地块,选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或35%甲基硫环磷乳油,按种子量的0.2%拌种;病、虫混发地块用以上杀菌剂+杀虫剂混合拌种。

5.2做好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

小麦3叶后出土的大部分杂草,草小抗药性差,是化学除草的有利时机,一次防治基本能控制麦田草害。冬前草害没有防治或防治不好的麦田,春季要及时做好杂草防治。选择一天当中选中午前后最温暖的时段,冷尾暖头的天气。返青起身期是麦蜘蛛的危害盛期,需要以主要病虫为目标,选用对路杀虫剂与杀菌剂混用,一次施药兼治多种病虫。防治纹枯病、根腐病、茎基腐病可选用丙环唑、苯醚甲环唑•丙环唑、噻呋酰胺、丙环•嘧菌酯、或戊唑醇•咪鲜胺喷淋喷洒小麦茎基部,间隔10~15天再喷一次;防治麦蜘蛛,可用阿维菌素或联苯菊酯。以上病虫混合发生可采用上述对路药剂一次混合施用进行药防治,以上农药均需按照农药标签上的推荐剂量和方法喷施除草剂,避免随意加大剂量造成小麦及后茬作物产生药害。

6结语

小麦高产高效栽培的核心就主要是以“增群体成穗、促个体健壮、防倒伏早衰、增粒数粒重”的高产群体创建技术和“前促、中控、后促”的肥水高效调控技术,此技术对科学种植、农民致富、农业增收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盛英,岳鹏,张兴居,等.高产稳产广适小麦新品种圣麦102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9,(11):267-270.

[2]郭晓芳.小麦的高产丰产优质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J].南方农机,2019,(7):254.

作者:朱晓颖 谢真 董秀霞 单位:聊城市茌平区农业农村局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