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节水抗旱稻高产栽培技术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节水抗旱稻高产栽培技术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节水抗旱稻高产栽培技术分析

摘要:阜南县节水旱稻生产发展迅猛,目前已发展到近3.3万hm2,主要从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这几个方面介绍节水抗旱稻集成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节水抗旱稻;栽培技术;管理技术

1发展旱稻意义

1)节水。在种植抗旱稻的前期,因其具有相对较强的耐旱性,基于自然降水的条件下,就可以使抗旱稻的生理用水得到满足,并且在抗旱稻抽穗扬花的时期,其所需要的水量相对较大,但此时,大部分地区正处于7—8月份的雨季,也可以为抗旱稻提供生理用水的需要,在灌溉条件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在抗旱稻达到一定的干旱程度时,可进行适量辅助灌水工作,这样能够使抗旱稻处于稳定状态,同时更加高产。2)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现今的旱稻具有耐旱、耐涝、抗病、优质、适应性强等特点,除清种外,亦可与玉米等旱粮作物间作套种,充分发挥玉米的边际效应,提高土地利用率。

2栽培管理技术

2.1整地施肥

2.1.1整地最好选择中等肥力、在干旱发生到一定程度能够辅以适量灌溉、pH值7.5以下(土壤偏酸)的低洼易涝地或旱田。整地因播种方式不同而有差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积极采用大型机械设备翻整土地,这样的土地更具有深松浅翻、整平耙细的特点,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深松翻整的要求标准在18~22cm之间,浅翻要求为15~17cm。在完成深耕工作之后,及时进行耙压平,确保土地处于耙细耙透、上松下实的状态,便于播种作业的后续工作开展。

2.1.2施足底肥现根据多点示范和生产实践,一般中等地力田块,目标产量400~500kg/667m2,底肥施用量为:农家肥1000~1500kg/667m2;化肥:三元复合肥20~30kg/667m2(或二铵15kg+尿素5kg+硫酸钾或氯化钾);硫酸锌1~2kg/667m2。施肥要结合整地进行,达到均匀施肥,全层施肥。

2.2播种

2.2.1品种选择杂交品种选择旱优73、桃优香占、鑫优212等,常规品种选择永旱1号、绿旱936等。以上品种苗期生长快,分蘖力较好,茎秆粗壮,弹性好,耐肥抗倒,耐旱性强,米质优商品性好,生育期适中,产量高。

2.2.2种子处理1)晒种:播前晒种1~2天,可提高发芽率,杀灭种子表面病菌。2)浸种:为了避免播种后出现干芽现象,浸种可使种子吸足水分,发芽整齐,出苗早。确保浸种程度达到种子颖壳发白的程度,此时为最佳的浸种程度。另外不要催芽。具体操作时要注意:选好的种子应先经过40℃的温清水浸种,满12h后,用300倍石灰水再浸种消毒12h,或者消毒还可以采用0.3%硫酸铜液浸种48h的方法,消毒完成后,要将种子在清水下冲洗干净,用清水在白天浸泡,夜晚捞出并清水冲冼,2~3天种子颖壳发白时即可。3)药剂拌种:浸种后用种衣剂包种或用旱稻保姆拌种,用量为种子量的0.2%~0.3%,最后,将处理好的种子阴干备用。提倡使用包衣种子。

2.2.3播种1)播种方式:播种方式有撒播、条播和点播,提倡机械条播。2)播期:尽量早播,一般6月15日前要播种结束。3)播量:机械条播播量6~7kg/667m2。4)播深:2~3cm为宜。在播深的过程中,无论是过深还是过浅,都会导致出苗以及生长发育受到影响,特别是出现过深情况时,将会导致抗旱稻出苗率低、分蘖力弱、穗子小、造成抗旱稻的品质低下。注意:墒播种要适当,底墒要造墒播种,否则影响出苗。

2.3田间管理

2.3.1苗期管理1)苗前管理。一是播种后1~2天,根据墒情可灌溉适量的水,促使旱稻种子发芽整齐;二是喷施化学除草剂强化封闭除草。针对除草器品牌、成分的不同,使用后的除草效果也有很大区别。客观条件的不同对除草效果有直接的影响,例如,年份的不同以及气候的不同,所导致的灭草效果也有很大差异。在化学除草方法和合适的化学除草剂选择中,要科学慎重。保证安全、可靠、高效、经济。播种后出苗前,进行药剂土壤封闭,可以有效地控制杂草在旱稻田的生长和蔓延。方法是:用丁草胺300g/667m2+农思它(或恶草酮)300kg/667m2+二甲四氯50g/667m2,兑水75kg喷雾。土干时必须加大用水量,这是决定药剂封闭效果的重要一环。2)出苗后管理工作。在种子出苗后的操作上,要注意查苗、补苗工作的及时。针对缺苗严重地块,补苗要及时跟进,时间和条件的选择上可考虑雨天或者阴天。旱稻苗处于2叶1心时,可运用移栽形式,移密补稀。移栽秧苗要通过及时浇水保证其成活率,重视追肥工作。肥料选择上可考虑速效有机肥,要及时除草。使用除草剂进行封闭后,受气候影响,苗期草害可能较严重。此时,要及早补喷除草,可用丁草胺200g/667m2,兑水50kg以上均匀喷施。稗草较多时,可加杀稗王25g/667m2。在必要条件下可人工除草。

2.3.2蘖期管理旱稻从幼苗的形成再到稻穗分化这一过程即为分蘖阶段。在旱稻成长过程中,其大部分叶片和根系都处于这一期间形成。一要除尽杂草。使用除草剂进行封闭后,受气候影响,苗期草害可能较严重。此时,要及早补喷除草,可用丁草胺200g/667m2,兑水50kg以上均匀喷施。稗草较多的情况可在稗草处于2叶的状态时,在晴天露水干后的条件下,使用丁草胺和杀稗王,或者使用丁草胺与敌稗,兑水50kg后,喷雾。在必要情况下需要人工除草。二要注意看苗浇水。旱稻分蘖期,一旦出现稻株在干旱情况下产生卷叶或萎蔫时,要及时予以灌水。三要注意看苗追肥。当处于旱稻分蘖后期,幼穗开始分化之前,叶片褪绿发黄的缺肥田块,可通过降雨或灌水,追施尿素,促进旱稻早日形成大穗。

2.3.3长穗期管理旱稻长穗期一般在30天左右。管理上:一要高度重视稻瘟病的存在。旱稻穗期极容易在初夏感染稻瘟病。穗颈瘟严重的情况下,将造成旱稻出现大量白穗或瘪粒,导致减产甚至绝收。稻瘟病防治的关键是施药时期,即:必须在旱稻齐穗期施药预防。一般可用20%三环唑75~100g/667m2,兑水75kg喷雾;或用50%代森锰锌600~800倍液,配合50%多菌灵500倍液喷雾防治(喷后如遇雨,还应补喷1次药)。二要综合防治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等稻田螟虫的出现。螟虫的出现将以幼虫形态蛀入稻株茎秆取食,使稻穗空瘪,严重减产。因此,应及时查看,进行预测预报,尽早防治。可按1500倍40%格杀乳油,或杀虫双0.20~0.25kg/667m2,兑水30~40kg均匀喷雾防治。这些药剂兼治叶蝉、稻飞虱等害虫。三要做好稻曲病防治。稻曲病在开花后至乳熟期发生,只为害谷粒。每穗上的病谷少则1~2粒,多的可达40~50粒。严重时可造成绝收。稻曲病防治关键是在水稻孕穗后期(即水稻破口前5天左右)施药预防。可用20%粉锈宁(三唑酮)乳油75mL/667m2,或50%井冈霉素500倍液,或60%多菌酮200g/667m2防治。如抽穗期阴雨日多、量大,需在水稻破口期(水稻破口50%左右)第二次施药防治。齐穗期防治效果较差。四要看苗施肥。如果孕穗末期出现茎叶发黄、早衰的状态,应加以适量速效肥料进行追施。可选择在下雨前后的旱稻出穗前15~18天,施以尿素。或者在晴天运用叶面追肥,用尿素加磷酸二氢钾,兑水2~3L喷施。

参考文献

[1]杨波.安徽稻区旱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农技服务,2009,26(5):10-11.

[2]祝尊友.安徽稻区水稻节水旱种栽培技术[J].农技服务,2009,26(8):9-10.

[3]李艳冬,宫晓霞,刘艳慧,等.易涝耕地旱稻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3,(8):77.

作者:姜威 刘峰 张文玲 单位:阜南县种子管理站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