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早稻软盘抛秧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早稻软盘抛秧高产栽培技术探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早稻软盘抛秧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关键词:早稻软盘抛秧高产栽培技术;湖南桃源

软盘抛秧具有多个方面的优点。一是省时省力省成本。一个人1d可抛秧2666.67~3333.33m2,插秧只能插533.33m2,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村劳动力紧张的矛盾。同时,桃源县是一个农业大县,也是一个劳动力输出大县,年轻劳动力都外出务工,老弱病残留守农村,推广早稻软盘抛秧可切实解决当地劳动力不足问题。二是减轻劳动强度。彻底改变了农民几千年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现状。三是可以提早播种。软盘抛秧可提前到3月25日左右,比分厢直播提早10d左右,缓解了季节矛盾。四是返青快,有效防止早稻僵苗。分蘖发生早,成穗率高,穗大粒多,产量高,一般可增产450~600kg/hm2。现将早稻软盘抛秧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选择合适品种

2020年桃源县推广的早稻品种是湘早籼45号,是湖南省目前推广的一个主要早稻常规品种。该品种的主要表现:一是生育期早,全生育期106d左右,与目前的当家品种浙辐7号生育期相当;二是株型好,结实率高,抗倒性强但抗寒性较弱,株高80~85cm,叶片挺直,株型适中,茎秆较粗且弹性好,不落粒,结实率达86%以上;三是米质优、食味好,糙米率81.5%,精米率74.3%,整精米率68.5%,粒长6.7mm,长宽比为3.4,垩白粒率20%,垩白度3.7%,透明度2级,胶稠度60mm,直链淀粉含量14.5%,蛋白质含量10.9%,是早稻中米质最好的一个品种。

2软盘育秧

一是备好软盘。备353孔抛秧软盘1200个/hm2。二是备足肥泥浆。沟、港及堰塘肥泥浆均可,去除岩石和杂物。三是浸种催芽。浸种前晒1~2次,除去杂物和空壳。种子在清水中预浸2~4h后用强氯精300倍液(即1包约10g兑水3kg),间歇浸种8~10h。将消毒过的种子反复用清水冲洗沥干后进行催芽,待种子破胸达90%时即可播种。四是晴天播种。先将秧田整平,摆好软盘,然后压紧,将肥泥浆倒在软盘上,以不溢出软盘为度。大田用种量75kg/hm2,分2次均匀播种,做到每个孔播4~5粒谷,用竹扫帚压谷,刮净软盘边缘泥浆,便于抛秧,并盖好薄膜。五是秧田管理。播种后秧盘上不能进水,只能保持湿润,晴天一沟水,阴天半沟水,雨天不见水。抛秧前7d晒田,以秧苗不卷筒为度。六是施用送嫁肥。秧苗长到2叶1心时,追施1次送稼肥。每盘追施尿素14~15g或喷施1次叶面肥。

3合理密植,抛足基本苗

保证基本苗是水稻高产的基础,桃源县早稻产量偏低的主要原因就是基本苗严重不足,一般基本苗仅90万~120万株/hm2,有效穗不到300万穗/hm2,产量仅4500kg/hm2左右。据粮油站多年调查结果,早稻增加有效穗15万穗/hm2,产量增加300kg/hm2,只有当基本苗达到180万株/hm2、有效穗达到375万穗/hm2时,产量才能达到6750kg/hm2以上。多数农民往往受种子成本高限制,导致基本苗严重不足而影响产量[1]。因此,必须保证抛353孔软盘1200盘/hm2,33.0万~37.5万蔸/hm2,基本苗180万株/hm2左右。秧苗长到3.0~3.5叶、秧龄控制在25d左右时适时抛秧,应选晴天抛秧,抛秧后连续晴2~3d,便于立苗、返青。抛秧的要求:田块要整平,施足底肥,沙性田整好田后第2天抛秧,沿四周田埂抛70%(按2m宽留出30cm宽的工作行,便于施肥、喷药等农事活动),余下30%的秧苗补缺抛匀[2]。

4科学管水,适时晒田

抛秧栽培秧苗入泥浅,分蘖发生早,要看苗适时早晒、重晒。早稻生长期间,雨水较多,必须看苗、看天适时晒田,做到苗到不等时、时到不等苗,严格控制无效分蘖,提高成穗率和肥料利用率。看苗就是看禾苗长势,若禾苗长势旺盛、叶色浓绿、叶片宽厚、苗数达375万株/hm2时要重晒,晒至田边开细坼,不陷脚为止,白根跑满面,做到7d晒田结束,然后复水;反之,轻晒。看时就是在5月22日左右,若禾苗长势差也要进行晒田,不能再等。因为早稻在5月22日以后的分蘖都是无效分蘖,必须控制,才能搭起丰产苗架。若此时没有注意晒田,未控制无效分蘖,易造成“毛蔸”,而且易引起多种病虫害的严重发生,如纹枯病、稻瘟病、螟虫等[3]。

5配方施肥,重施有机肥

测土配方施肥是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数量、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即在农业科技人员指导下科学施用配方肥,缺什么补什么。测土配方施肥主要有3条原则:一是有机与无机相结合,实施配方施肥必须以有机肥料为基础,随着化学工业的迅猛发展,化学肥料的大量施用既带来了农作物产量的大幅提高,但也带来了一定的负效应,尤其是环境的污染,土壤结构遭到严重破坏。因此,施肥时要以有机肥为主,如人畜粪水、沼液、沼渣、菌渣,这些都是很好的有机肥料;二是大量、中量、微量元素配合,在耕地高度集约利用的情况下,必须进一步强调氮、磷、钾肥的相互配合,并补充必要的中、微量元素,才能获得高产、稳产;三是用地与养地相结合,投入与产出相平衡,要使作物、土壤、肥料形成物质和能量的良性循环,必须坚持用养结合。目前,施肥上普遍存在“三重三轻”,即重化肥轻有机肥、重氮肥轻磷钾肥、重大量元素轻中微量元素。就桃源县水稻施肥现状来看,部分农户施肥不足,不能满足作物的需要;有的农户施肥过多,特别是氮肥施用过多,不仅造成减产和肥料的浪费,增加成本,而且污染环境。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通过调节和解决作物需肥与土壤供肥之间的矛盾,同时有针对性地补充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作物缺什么元素,就补什么元素,需要多少补多少,实现各种营养平衡供应,满足作物的需要,达到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减少用量、提高作物产量和农产品品质、节省劳动力的目的[4]。提倡使用专用配方肥,桃源县推广的水稻专用配方肥有2个,一个是司尔特水稻配方肥(15-10-15),另一个是撒可富水稻专用配方肥(20-12-14)。如水稻品种湘早籼45号产量6750kg/hm2的施肥配方:大田施人畜粪6t/hm2或绿肥15t/hm2或撒可富复合肥300kg/hm2作基肥。抛后3d及时施追肥尿素150~225kg/hm2。齐穗后2~3d用磷酸二氢钾750g/hm2兑水750kg/hm2普遍喷施1次,选晴天16:00—17:00叶面喷施,可达到延长剑叶功能期、提高结实率、增加千粒重、提高产量的目的。

6病虫害防治

抛秧田分蘖发生早,分蘖发生快,大田封行早。因此,要注意纹枯病和二化螟的防治。在防治上要求实行“三统一”:统一测报,统一供药,统一时间喷药。实行统防统治具有以下好处:一是显著提高防治效果,病虫危害率控制在5%以内,而且农民不需要到处购药,避免重复施药,减少用药次数;二是降低用药成本;三是为农民解决困难;四是稻谷食品安全放心,不使用剧毒农药,避免人畜中毒、植物药符合环保要求;五是提高产量,根据调查结果,实行统防统治可增产稻谷750kg/hm2左右[5-6]。

7参考文献

[1]黄金勇.水稻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20(17):12.

[2]许春燕.博白县水稻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9(8):309-310.

[3]穆红霞.灌云县水稻机插秧、抛秧育秧技术及其大田高产栽培技术[J].上海农业科技,2018(6):47-48.

[4]陈凤招.明溪县水稻抛秧高产栽培技术[J].福建稻麦科技,2017,35(4):23-25.

[5]峰,张玉屏,陈惠哲,等.中国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创新与实践[J].中国农业科学,2015,48(17):3404-3414.

[6]王飞,彭少兵.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进展[J].生命科学,2018,30(10):1129-1136.

作者:孟令芳 聂志国 高昆 闵志标 曹刚 单位:桃源县农业科技信息管理站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