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水稻栽培技术对稻米品质影响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水稻栽培技术对稻米品质影响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水稻栽培技术对稻米品质影响

水稻作为世界上主要粮食作物,全世界超过半数人口食用稻米,中国是世界上水稻栽培历史最久的国家,拥有7000多年的水稻种植历史。水稻不仅是人类主要粮食,更是酿酒、饲料、建筑工业的重要原料。山东是中国农业大省,近年来,山东省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农业经济有了显著提升,是中国首个农业GDP超过万亿的省份。水稻是山东省主要秋粮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粮食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有机农产品、绿色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需求不断上涨。稻米品质主要体现在碾米、外观、营养、蒸煮、味道及卫生等方面,水稻品质与选址、选种、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各个环节息息相关,如果缺乏有效的管理,会造成稻米色泽灰暗、透明度降低、果实颗粒小,影响水稻经济效益[1]。通过探讨水稻种植技术对稻米品质的影响,对进一步提升水稻种植栽培技术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1水稻品质

水稻品质主要体现在碾米、外观性状、营养、蒸煮、味道、食品卫生状态等方面。碾米品质主要指稻谷碾米后保持的状态,主要包括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等指标;外观品质指垩白米率、垩白大小、精米长、精米粒型、米粒透明度等指标;蒸煮品质主要指淀粉含量、粘稠度米胶长、糊化程度、饭裂性、蒸煮时间等;味道主要指米饭香味、适口性、软硬程度、光滑性等,不同大米味道不同;营养主要指蛋白质含量与质量,稻米蛋白质含量越高则表示营养价值越好;食品卫生主要指稻米中的有害成分,农药残留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稻米品质需要综合多项稻米品质因素进行评价[2]。

2水稻栽培技术措施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2.1种植环境对稻米的影响

水稻是一种喜欢高温、湿润环境的作物,对土壤要求不高,但是对温度、湿度、太阳辐射等因素要求比较严格,其中温度对稻米品质的影响最显著。如果水稻在抽穗至成熟期间持续高温,会加快水稻的生长速度,影响籽粒充实度,增大糙米率、精米率、垩白面积,影响稻米透明度。水稻在灌浆期如果持续高温,可能降低水稻直链淀粉含量,影响稻米蛋白质含量。若灌浆期温度过低,不利于水稻的生长发育,可能增加稻米白垩,蛋白质质量下降[3]。在水稻抽穗到成熟期间,对水稻种植温度要求比较高,适宜种植温度为20~30℃,可以保持水稻品质。晚季节栽培和高海拔地区水稻品质高于低海拔、早季栽培的水稻品质。山东省地势中间高,西南、西北地势平坦,东部以丘陵为主,形成了以山地丘陵为骨架、平原盆地交错纵横的地形。山东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春季温暖短暂、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凉爽干燥、冬季寒冷。年平均气温11~14℃,年光照时数2290~2890h,雨热同期,无霜期长,山东北部、东部无霜期为180d,山东西南部无霜期达到220d,这些自然条件为农作物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山东省水稻大部分属于中晚水稻,水稻品质相对较好。光照对稻米品质的影响仅次于温度,水稻齐穗后30d左右,若光照强度减弱到自然光强度的70%,则稻谷出糙率和精米率减少到2%。光照时数也是影响稻米蒸煮品质的重要因素,日照时数与稻米糊化程度和胶凝度有关,在稻穗期若太阳辐射较强,则籽粒发育比较饱满,增加稻米粘度。湿度对稻米品质影响较大,不同湿度环境对稻米中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存在一定影响,湿度过大,则导致稻米糊化度、胶粘度和水稻栽培技术对稻米品质的影响垩蛋白质量下降[4]。

2.2稻米品种的影响

中国作为水稻消费和生产大国,经过长期研究实践,培养了大量水稻品种,不同水稻品种也存在一定差异。在选种时,一定要选择本地水稻品种,本地水稻经过长期种植,已经适应当地的气候环境,水稻适应性、抗逆性、抗病害能力较好,可以减少病虫害发生概率,提高稻米品质。山东省水稻品种主要有临稻25、圣香136、圣糯139等,已经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山东省适应性较好,适合本地种植。山东临稻25属于中早熟粳稻品种,株型紧凑、株高80~84cm,穗实粒数为132.4粒,结实率超过90%,稻谷出糙率为85%,垩白粒率为1.8%,直链淀粉含量为16.1%,产量达到9180~9270kghm2,是山东省临沂水稻研究所研发的一种优良水稻品种;圣香136是中晚熟香粳米水稻品种,株型紧凑,株高在94~96cm,穗粒数为112~114粒,结实率大于85%,稻谷出糙率为83.1%,垩白粒率为12%,粘稠度为65mm,直链淀粉含量为1.5%,透明度达到1级,稻米品质较好,被农业部门列为食用稻品质标准三级;圣糯139是山东水稻研究所研发的一种中晚熟水稻品种,水稻成穗率达到82%,株高大于94cm,结实率为83%,稻谷出糙率为84.8%,阴糯米率为20%,粘稠度为100mm,直链淀粉含量为1.6%,透明度为1级。在选种时,必须根据不同水稻品种的品质特点、气候环境选种不同品种,这样才能保证水稻品质。

2.3播种时间和插秧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水稻播种时间对稻米品质的影响较大,若水稻播种时间过早,则会导致水稻灌浆期处于高湿度环境,虽然可以提高水稻蛋白质含量,但是会影响水稻的蒸煮品质、味道;若水稻播种时间过晚,则可能导致水稻温度过低,影响水稻发育,无法满足水稻生长的温度和湿度要求,降低蛋白质含量、粘稠度。插秧密度对稻米品质影响较大,若插秧密度过大,导致单位面积水稻植株行距过小,插秧植株过多,植株吸收的养分较少,水稻植株透光性较差,不仅影响水稻产量、质量,而且还会降低稻米精米率、透明率,增加淀粉含量,影响稻米整体质量;若水稻插秧密度过小,不仅浪费土地资源,而且没有充分利用光照资源,影响后期水稻分蘖,容易产生无效分蘖,导致水稻植株不整齐,造成水稻成熟时间不一致,影响水稻产量[5]。因此,在水稻插秧过程中,要合理控制插秧密度,同时还要控制插秧苗数,每穴插苗数量不能超过3根,否则容易影响到水稻植株的分蘖。

2.4田间管理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田间管理直接关系到水稻产量与品质,水稻需肥量较大,若生长期间缺乏养分,则容易影响植株高矮、水稻分蘖、结实率、穗粒重。水稻生长期间对氮肥、钾肥、磷肥需求量较大,其中氮肥对稻米品质影响最大,氮肥可以提高糙米率、精米率、垩白粒率、蛋白质含量,让稻米色泽光亮、饱满,增加稻米的适口性。在水稻抽穗期、齐穗期需及时追加氮肥,可以有效提高水稻蛋白质含量。与不追加氮肥相比,水稻蛋白质含量可以提升15%~40%。钾肥、磷肥对稻米品质影响较大,在抽穗、齐穗期间追加磷肥、钾肥,可以提高蛋白质整精米率和蛋白质含量,降低垩白粒率,改善稻米口感。水稻对水分需求量较大,在种植过程中若缺水,容易导致水稻植株倒伏,降低结实率、蛋白质含量、整精米率,影响稻谷加工品质、直链蛋白质含量。水稻插秧3~7d后,秧苗返青时,需及时灌溉,帮助秧苗返青,达到保温保湿的目的;分蘖期时,需要控制水量,采用浅水灌溉的方式,有助于水稻植株分蘖,在分蘖后期则需适当排水晒田,让稻田保持干燥,增加水稻植株的通透性;水稻抽穗、齐穗期则需灌溉,水量控制在稻田表层土壤至植株的1~3cm,水稻进入成熟阶段,则需要及时排水晒田,有助于稻谷成熟,方便稻谷收割[6]。

2.5病虫害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病虫害是影响稻米品质的关键因素。水稻主要病虫害为稻瘟病、纹枯病、黑粉病、矮缩病、稻飞虱等。稻瘟病会导致稻谷产生褐色圆形或不规则斑,造成稻谷变黑。水稻纹枯病造成植株无法抽穗,叶片出现病斑并腐烂枯黄。黑粉病容易导致植株矮缩、不分蘖、无法正常抽穗,影响结实率。矮缩病导致水稻植株矮小、果实结实率低,影响水稻蒸煮品质和口感。稻飞虱作为水稻主要虫害之一,一旦发生稻飞虱,可能导致植株矮小、枯黄,降低水稻植株结实率,色泽暗沉、透明度低。因此,在水稻种植期间,需结合水稻生长要求,及时施肥浇水,满足水稻生长所需养分,为水稻生长创造有利的环境。一旦发生病虫害,则需采取有效措施,在使用化学防治技术时,尽量选择无毒、高效的农药,减少对农业环境的污染。

2.6收获时间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适时收获是水稻栽培管理的重要环节,也会影响稻米品质。在水稻未成熟收获,稻谷籽粒不饱满、千粒重低、整精米率低、水稻口感差;太晚收获,则会导致稻谷收割时断穗掉粒严重,降低稻谷水分含量,影响稻米粘稠度和外观,甚至出现植株倒伏现象。因此,在水稻成熟后,需适时收获[7]。一般来说,水稻蜡熟末期到全熟初期含水量在20%~25%,植株大部分叶片变黄、穗中部呈现黄色、稻谷粒比较饱满、籽粒坚硬变黄时就可收获。不同品种、不同气候环境,水稻收获时间也会存在差异。一般来说,早熟品种水稻齐穗后25~30d左右可以收获;中稻品种一般在水稻齐穗后30~35d开始收获;晚稻齐穗后40~45d开始收获。在水稻栽培过程中,还要结合地方气候环境、稻米品种差异及栽培管理技术等影响稻米品质的因素,全面提升水稻栽培技术水平。

作者:申春芳 单位:山东省济宁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