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地膜玉米栽培技术论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一般人们会认为种植的密度越大,就会高产,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过度密植会导致幼苗缺少光照、营养供给不足、根系发育不完全。经过实地考察,种植密度还受到品种的影响,人们发现种植密度控制在6.00万~6.75万株/hm2,最利于玉米地生长,不考虑地力和品种过度密植或过稀种植,都会影响产量。
2渭源县地膜玉米栽培技术抗干旱措施
2.1精细整地
在播种前要精细整地,使地势平坦。翻整土地让表层土壤翻整,将表层干土的厚度降低1~2cm,便于良种的呼吸,还可以将每公斤土地的含水量提高0.2~0.4g。将前一季的剩茬打碎,翻耕的深度是15~20cm,地膜玉米最适宜的时期是土壤表层5~10cm。
2.2选用优质的玉米种
我国的玉米品种多样,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用。在渭源县半干旱区海拔低于2000m以下的地区使用的玉米品种是正德306、先玉335、富农1号、豫玉22号;海拔高度在2000~2200m的地区使用酒单3号、金穗3号、金穗10号、垦玉10号、金顿302等品种。而且在播种前,要将选用好的良种和药剂一起搅拌,防止玉米种在播种后被害虫吃掉。一般常用的药剂有粉锈宁、井冈霉素、禾果利等。
2.3科学施肥
一般基肥是以农家肥为主,氮肥和磷肥是肥地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地膜栽培玉米时也要重视追氮肥和磷肥,既可让果实饱满,也可以预防后期玉米脱肥。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大,磷肥的施肥量也要增大,每公顷要投入的优质农肥是7.5万kg,尿素是300kg。
2.4播期适当,种植密度合理
渭源县半干旱地区的播种时期以4月中下旬为宜,合理密植并不意味着减产,相反合理密植可以让每株玉米获得充足的养料和阳光补给,可以增产。早熟品种每公顷种植6.00万~6.75万株,中晚熟品种每公顷种植5.70万株。
2.5播种方法科学合理
地膜栽培玉米的方式分为两种,起垄种植和不起垄种植。其一是先播后盖,播种后在播种行的两侧各开一条沟,将膜覆在播种行,再将两侧压实盖严;其二是先盖后播,将两侧土向内翻各开一条沟,宽行是70~80cm,窄行是40~45cm,在垄上覆膜,开两条5cm深,10cm宽的小垄沟,之后在膜上打孔播种玉米,打孔的要求是:孔深5cm左右、每孔播种3~5粒玉米种。
2.6加强后期管理
在播种后并不意味着结束,还要加强田间管理,后期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农民在平时的田间管理中,要检查地膜的是否通风损坏,对损坏的低迷要及时用细土遮盖。在玉米幼苗出齐的时期,对还没有出苗的幼苗要及时放苗。放苗时应注意天气,选择风速小、光合作用弱的清晨或午后,放大苗放绿苗,放苗的苗孔不必过大,保持在0.03m左右。将幼苗放出后还应该将地膜空余的地方用细土遮盖。在玉米苗长大后会出现分蘖的现象,分蘖的旁支也需要一定营养,会吸取主茎的营养,主茎不能正常生长,影响到丰收的产量。在玉米分蘖时要及时除掉旁支。合理施肥,追肥,适时灌溉。要适当的追肥,如补磷补钾补锌,防治虫害;半干旱区的地膜玉米具有节水的作用,适应当地情况,所以灌溉的时间可以有一定的间隔。采用地膜玉米栽培技术,通过各个环节的认真栽培,可以实现早产、高产。
3小结
以渭源县半干旱区的地膜栽培技术措施为例,简要分析了地膜栽培技术在农业种植过程中的适用,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满足了生长需要,极大地提高了产量。地膜技术适应渭源县半干旱地区的自然条件,充分利用这种独特的气候条件,大力推广地膜栽培技术。这种措施有利也有弊,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更加深刻地了解地膜栽培玉米高产技术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要协调品种、肥料、播期等各个方面,地膜栽培技术才能发挥出最大成效,玉米产量才会升高。
作者:王亚瀑 单位:甘肃渭源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