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番薯品种龙薯15高产栽培技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番薯品种龙薯15高产栽培技术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锦湖街道紧临瑞安市区,山边一带农民有在旱地种植番薯以鲜薯块直接销售给市区居民的习惯。常年种植番薯面积1300多亩,由于当家番薯品种龙岩7-3种性退化,品质、产量不理想,经济效益低。为了提高番薯生产效益,2013年5月从本市陶山镇桐浦村张松木户引进番薯新品种龙薯15进行试种示范,表现优质高产生产效益提高,现将龙薯15品种生产效益和早熟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产量表现

2013年引进5000株藤苗,试种安排地点在五星村王忠和户种植面积2余亩,并选择一块山园,面积0.313亩,龙薯15与龙岩7-3二个品种各扦插一半面积,扦插时间,密植施肥量,管理相同。10月26日各挖10株进行测产,龙薯15单株鲜薯1.28㎏,亩产鲜薯2816㎏,比龙岩7-3单株鲜薯1.08㎏,亩产鲜薯2310㎏,亩增506㎏,增幅21.9%。

二、特征特性

龙薯15是福建省龙岩市农科院选育的鲜食、加工兼用型品种,该品种表现中熟偏早,叶片鸡爪型,绿色,顶叶深绿色。中蔓型,蔓一般是1.5—1.7m,蔓较粗壮,茎粗0.6—0.7cm,单株大分枝8—16个,节间均匀,小分枝4个左右,结薯3—6个,结薯集中,薯大小均匀,大中薯比率高,占80%以上,结薯块纺锤型,薯皮红色,薯肉桔红色,无薯沟,光滑美观,鲜食口感好,适合鲜食或加工薯脯,宜加工番薯锅,烤番枣,烤番薯,蜜饯(番薯锅、番薯枣为瑞安传统特产)商品性能较优。

三、实施效益

据该农户反映龙薯15产量与销售情况:龙薯15不仅亩产比龙岩7-3增产21.9%,尤其是龙薯15鲜薯块投放市场后,很受市民欢迎,比同类产品销售快,价格高,每500g鲜薯块价格高0.1—0.2元,一般亩产值5600元,比龙岩7-3亩增效益1400余元。2014年龙薯15番薯品种种植面积780亩,占全街道番薯面积60%,据五星、龙星、天河等村30户统计,种植“龙薯15”45亩,平均亩产鲜薯2820㎏,亩产值8460元。2015年加大推广龙薯15番薯品种与高产栽培力度,预计种植面积1200亩,占全街道番薯面积92%。

四、早熟高产栽培技术

龙薯15是一个适应鲜食与加工的优良品种,其产品以鲜薯供应市场为主,其次加工“番薯锅”或烤番薯供应市场,再次加工番薯脯及无皮小包装番薯丝供应市场。因此在保证红皮红心、甜度高的优质前提下还要达到早熟早收获、早上市,往往比迟熟高产的经济效益好,在栽培技术上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一)备足秋番薯优良种源

番薯秋季扦插收获薯块作种薯块,薯块具有生命活力强、萌芽性好、出苗快、出苗数多的特点,可减少亩种薯块用量,秋番薯在上年7月至8月上旬,选择肥力中等无番薯瘟、无小象甲的旱地作种薯用地,剪取无病、无虫的番薯园生长健壮的藤苗扦插,加强管理,适时收获,防止霜冻,安全贮藏。春季种薯挑选健全无病、皮色鲜艳、不起泡、不干缩、浆汁多、活力强的薯块作种薯,亩用秋番薯50—70㎏,采用夏番薯亩用100—120㎏。

(二)采用温床地膜覆盖技术,提早培育壮苗

选择无病、无虫,背风向阳、地势高燥、交通便利的旱地作苗床,苗床施用腐熟有机肥作底肥,排种后在种薯块上覆盖焦泥灰再撒些岩衣,采用地膜覆盖,于2月上旬育苗,育苗期间要精心管理,关注天气变化,注意膜内温度,做到高温时及时揭膜通风降温,低温时及时盖好地膜并加草帘保暖,加强肥水管理,防止鼠害虫害,培育健壮藤苗。

(三)实行“五改”技术,加强田间管理

1.改习惯施肥为科学施肥。根据甘薯的需肥特点及早熟高产的需求,要做到基肥足、追肥速,有机肥、无机肥结合,氮磷钾齐全。中等肥力土壤,基肥一般要求亩施有机肥100㎏,并施入氯化钾5㎏、进口三元复合肥(N:P:K=15:15:15)35㎏,条施做畦。追肥宜在插后15-20d,开始分枝时施,促进其前期茎叶生长,对提早结薯,促进早熟和高产具有显著成效。

2.改低畦为高畦栽培,改善田间环境,采用高畦栽培,具有增厚土层,扩大根系活动范围,疏松土壤,扩大表土与空气接触面积,利于气体交换和提高土温,增大昼夜温差,利于排水。根据园地的泥土厚薄程度确定畦高,一般要求畦宽1-1.2m,畦高30-35㎝。

3.改稀植为合理密植,提高商品性能。作为鲜食的甘薯品种,要求其大小匀称,单个重量在150-400g为宜,因此要增加株数以降低大薯比例,改变过去稀植大薯的做法,根据试验与有关报导,宜亩栽2500-3000株,改变过去亩栽1800-2000株的做法,在扦插时,采用斜插,要求入土2-3节4-5厘米左右。

4.改迟插为适时早插。我市夏插甘薯一般扦插时间为5月中旬至6月中下旬。适当早插有利于延长甘薯生长季节,提早上市时间,提高经济效益,一般可提早到4月下旬扦插。采用地膜覆盖,可在4月初扦插。

5.改粗放管理为精细管理,把好田间管理各环节。a、查苗补苗,力争全苗:扦插成活以后,应及时检查藤苗的成活情况,对死株要及时补插。b、中耕除草:中耕具有疏松土壤,防除杂草,增加土壤通透性和保肥保水能力,一般在薯苗成活后即可进行。c、破畦晒白:插后30-40d是块根形成的重要时期,选择晴天将垄两侧的部分泥土,剖下翻到沟中,让其自然晒白,经一段时间后,再培成厚垄,有利于促进块根形成。d、防治病虫害:重点抓好小象甲的防治,在番薯扦插前用薯片拌95%敌百虫晶体500-800倍液,诱杀番薯小象甲,每667㎡在基肥中混加3%辛硫磷颗粒剂2㎏,防治地下害虫。

作者:周锡平 单位:浙江省瑞安市锦湖街道农办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