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黄瓜的反季节栽培技术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黄瓜的反季节栽培技术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黄瓜的反季节栽培技术分析

1黄瓜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黄瓜是喜温蔬菜,既不耐寒,又不耐高温。黄瓜生长的适宜温度一般为15~32℃,不同生长发育期的适宜温度不同,种子发芽期适宜温度为25~30℃,幼苗期适宜的温度为10~30℃。气温低于12℃时黄瓜生长发育缓慢,低于5℃停止生长受到冷害,在栽培中把8℃做为黄瓜生产的最低温度限。气温高于35℃,黄瓜的生长发育受阻,植株早衰,畸形瓜增多。黄瓜生长适宜的相对空气湿度约为60%~90%,生育过程中最适宜的相对湿度是苗期低,成株高、夜间低、白天高。黄瓜根系的适温范围基本上与地上部分植株相同,但最适宜的温度为20~25℃,比地上部分的最适温度低,地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黄瓜的生长。黄瓜的光合作用需要大量的二氧化碳,在大棚栽培中人工施用二氧化碳肥料,对黄瓜的生长发育有很好的作用。黄瓜喜湿,又怕涝怕旱,根系分布较浅,根群弱,吸水肥能力不强。因此,黄瓜栽培必须选择保水保肥力强的土壤,供水均匀,才能获得较好的效益。黄瓜的生长发育中吸收肥料特点是吸收钾最多,其次是氮。钾的吸收主要是生长中后期。黄瓜生产以施基肥为主,合理追肥,注意防止植株早衰。

2春季大棚黄瓜栽培

2.1品种选择

春季气温较低,宜选用早熟、耐寒性较强的品种。

2.2播种育苗

2.2.1播种技术:黄瓜育苗播种前,要进行种子消毒处理,可采用温汤浸种和药剂消毒。温汤浸种即用55℃温水浸种5分钟后,冷却到30℃左右,继续浸种3~4小时;药剂消毒一般是采用甲醛100倍液消毒30分钟,洗后浸种3~4小时。消毒后的种子在28~30℃的温度下催芽,“露白”后即可播种。播种时直接播在营养钵中,定植时带土移栽。播种后到开始出苗,应控制温度为25~30℃,促使快出苗。一般在温度适宜的情况下,2天左右就开始出苗。从部分出苗到第一片真叶显露,即破心。这段时间要及时降温,控制较低的温度,一般白天20℃左右,夜间12~15℃。从破心到移栽定植前7~10天,白天可保持到20~25℃,夜间15~18℃。定植前7~10天,应进行低温锻炼,育苗床的温度条件尽量与定植田块相近,以提高黄瓜秧苗的适应能力和成活率。一般白天在15~20℃,夜间12~14℃。2.2.2苗期水肥管理:黄瓜苗期应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但要控制浇水次数,浇水过多易降低苗床温度,引起病害发生。如果苗床干旱需要浇水时,要选晴天上午进行,浇水后要注意通风,降低空气湿度。苗床在施足底肥的情况下,一般不必追肥。

2.3土壤选择

黄瓜栽培宜选择土层深厚,排水性能好,保水、保肥力强的地块建大棚生产。

2.4肥水管理

每667平方米施复合肥70~75千克,其中:60%做基肥,40%做追肥,定植后要控制肥水的施用,促进幼苗的成活,开花前少施,轻施氮肥防止徒长,坐果后进行一次追肥,促进瓜的生长。大棚栽培施二氧化碳肥料对黄瓜增产有明显的效果。一般从果实膨大期开始施用,可以用50个大气压的二氧化碳钢瓶,在早上6~7时施放二氧化碳3分钟左右,维持浓度在800~1000微升/升。

2.5栽培定植

黄瓜定植前先将土按1.3米开厢,定植前10~15天施足底肥。行窝距(65~75)厘米×(40~50)厘米,每窝二株,每667平方米栽约2500窝。黄瓜根系浅,不宜深栽,定植后浇足定根水。

2.6田间管理

2.6.1光照管理:黄瓜喜光,春季光照不足时,适当增加棚温,增加光合作用,注意保持棚膜清洁,减少灰尘污染,以增加透光度。2.6.2温度的管理:大棚内气温随外界气温变化而变化。幼苗定植后至缓苗前一般不通风,以提高棚内的地温和气温,根据黄瓜各生长发育阶段最适宜的温度范围,可以采用加地膜,加小拱棚等措施,来提高增温保温效果,促进幼苗的成活和生长。随着季节的推移,气温增加,棚内温度也逐渐升高,当气温达30℃以上时,要敞开棚门或四周通风,棚内温度降到26℃左右关闭通风口。2.6.3湿度的管理:大棚内湿度比露地高,根据黄瓜对空气相对湿度的要求,幼苗定植后至开花前,一般不施肥水,阴天、晴天中午要适当通风排湿;坚持经常刮去棚膜内侧的水珠或在棚内放置一些石灰等吸潮物质,降低棚内湿度。2.6.4植株调整:黄瓜植株30厘米左右搭架,在大棚内最好采用吊绳,一株一绳,绳的上端系在顶架上,下端用小木桩固定或直接系在黄瓜根部。用细绳将黄瓜的蔓与吊绳捆在一起,并随瓜蔓的生长约7~10天绑一次。主蔓结瓜为主的黄瓜,侧蔓刚一发生就要及时摘除,以免养份的损耗,要及时摘除主蔓下部的老叶、黄叶、病叶、畸形瓜、卷须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一株黄瓜保留25~30片叶既可。

2.7适时采收

黄瓜生长达到上市标准就要及时采收,盛瓜期2~3天采收一次。

2.8病虫害防治

黄瓜的主要病害是霜霉病、枯萎病、白粉病,主要虫害是黄守瓜。防治措施:不用种过瓜类的土壤作苗床土;选抗病品种;进行种子消毒,降低床内湿度。可用50%多菌灵可湿粉500~800倍液、58%雷多米尔可湿粉500~700倍液、70%乙磷铝锰锌可湿粉亩用100克防治霜霉病;50%多菌灵500倍浸种1小时或用种子重量0.3%的50%多菌灵500倍拌种、发病初期用2%农抗120使用150倍液、50%消菌灵水溶性粉剂亩用40克、50%立枯净可湿粉2000倍液、20%病毒A可湿粉400~600倍液、15%恶霉灵水剂3000倍液防治枯萎病;发病初期用粉锈灵1000~2000倍液;甲基托布津、多菌灵800倍液防治白粉病;用辛硫磷1500倍液或菊酯类药2000~3000倍液防治黄守瓜。防治病虫害施用的农药必须选择使用无公害蔬菜生产可以使用的农药,严禁施用高毒高残留的农药,并且严格注意农药使用的安全间隔期,在果实采收前的7天,严禁喷施化学农药。

3秋黄瓜的栽培(露地)

3.1品种选择

秋黄瓜生长前期处于高温阶段,易选用耐热性强,抗病毒病的品种。

3.2播种育苗

3.2.1播种技术:秋黄瓜育苗前的种子处理与春季栽培基本相同,但秋黄瓜幼苗的生长发育期处于高温的环境下,因此,要特别注意降温保湿。播种后用遮阳网膜覆盖地面,使之出苗整齐。出苗后,将遮阳网改为大、中、小平棚覆盖,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及时揭盖管理。3.2.2土壤选择:秋黄瓜必须选择水源近,保水、保肥能力强、排水好的土壤。提前10天左右深翻炕土,锄细平整。3.2.3肥水管理:秋黄瓜施肥用量与大棚春黄瓜基本相同,但特别要注意幼苗和生长前期的抗旱保苗,要及时供应充足的水份,以利作物的健康生长,也减轻后期的病虫发生。3.2.4田间管理:秋黄瓜栽培前期气温较高,最好是采用遮阳网覆盖栽培,出苗后及生长前期在棚架顶部覆盖。阴天及时揭网膜,日光强烈或暴雨天及时盖膜。露地栽培秋黄瓜可以将竹杆插入土中搭架,每窝1根或2根搭成“人字架”,注意绑蔓将瓜蔓引上竹架.

作者:孙宏宇 单位: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苇子沟镇农科农机站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