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黑龙江省玉米的栽培技术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黑龙江省玉米的栽培技术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黑龙江省玉米的栽培技术分析

摘要:玉米是具有高产和稳产潜力的农作物,其营养丰富、适应性强且用途广泛。本文就黑龙江省玉米栽培相关技术展开分析,旨在挖掘玉米的巨大生产潜力,以便更好满足社会的需求。

关键词:玉米栽培技术;黑龙江省;病虫害

2017年黑龙江省的玉米种植技术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尤其是在选种、日常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方面,但从长远发展来看,坚持研究玉米栽培技术,提高种植玉米技术的科学性,一方面能促进实现玉米种植的增产增收,另一方面也能促进黑龙江地区农业稳定持续发展。

1选用适宜本地种植的优良品种

一般情况下都以高质量和高纯度作为选种的标准。一是如果前茬玉米各方面生长情况良好,且产量也较高,那么可以继续沿用这一品种;但前茬玉米在生长过程后容易发生某种病害,那么在选种过程中要尽量避开这类品种。二是当一个品种在同一块土壤连种四五年后,会因为地乏出现品种退化的现象,所以一定时间段后要针对土壤情况更换新品种[1];三是要将积温和降水情况列为选种的考虑因素之内,例如上一年降雪量大,冬季气温过低,翌年的降雨量相对不少,积温偏高,需选择具有一定抗旱性能的品种。相反,2016年降雪量小,冬季不算太冷,翌年的降雨量就会多一些,积温不高,可选择生长期较长的品种,针对洼地这类较为特殊的土壤,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种植中晚熟的品种。

2科学施肥

科学施肥由三个部分组成,即底肥、种肥和追肥。底肥以有机肥为主,同时含有适量的钾肥和磷。针对偏碱性的种植地,对玉米种植而言缺乏锌,需适量增施10~20公斤/公顷的硫酸锌,并注意考虑季节因素,在秋季或者起垄前撒施。种肥是基于对玉米生长前期养分需求的考虑,但施种肥有一定的条件,就是底肥不足时可加施种肥,种肥一般以磷肥为主,一般情况下75~150公斤/公顷的磷酸二铵和25~50公斤/公顷的尿素,关键要避免同位种肥出现烧种的情况。追肥是以氮肥为主,使用225公斤/公顷左右的尿素,拔节到抽穗前期是发挥追肥效用的最佳时期,通常情况下在7~8叶时施追肥。只有合理的施肥,才能为种子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的保障,实现玉米产量和质量的双赢。

3选用适宜的播种方法

玉米种子的机械化精量点播在黑龙江地区,尤其是黑龙江北部地区已经基本全面实现了,播种深度是根据种子体积的大小和土质情况决定的,将播种深度控制在5~7厘米。对于土质较为疏松的土壤,为了让种子充分吸收底墒,需将种子播种得深一点,保证种子的健康成长。对于土质较为粘重的土壤,需将种子播种得稍浅一点,但也不能离地面太近,避免种子受到霜冻[2]。除了播种深度以外,还要在播种时充分考虑玉米对播种密度的适应能力差,频繁变化的种植密度对玉米的生长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播种前就要根据栽培条件和种子特性确定好播种密度,提高种植密度的合理性。

4科学合理的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是玉米种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工作的科学性是玉米产量和质量的有力保障。玉米田间管理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苗期管理、穗期管理和成熟期管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补苗,补苗的过程要同时进行的有松土和除草,还要密切关注苗间深沟的积水程度,保证田间的空气流通顺畅。穗期管理的时期主要是拔节和抽穗时间,主要对土壤进行1~2次松土工作,为了尽可能地为新根的生长腾出空间,可以在玉米行间进行较为深入的中耕,从而促进根系生长,让整个玉米根系变得更加发达,提高玉米的抵抗力。针对抽穗开花阶段的田间管理,重点在于保存土壤水分,并及时进行水分的补充,避免出现缺水现象,因为处于开花期的玉米生长能力差,整个状态很脆弱,天气的变化也容易对其生长造成影响,一旦出现授粉不良,就会导致空秆问题的出现,因此,人工授粉在抽穗开花管理阶段是非常有必要的管理手段。

5采用正确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病虫害防治是玉米种植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内容。就苗期害虫的防治而言,这是病虫害的高发时期,尤其是土蚕,在玉米苗期出现的这种害虫对玉米苗的生长非常不利,其甚至能将玉米幼苗啃食干净,降低玉米的最终产量。针对这个阶段出现的土蚕虫害,对其有效控制的方法就是进行药物喷洒,必要时需要补苗。再如玉米的大小斑病,这是种植玉米过程中最为常见的两种病害,大斑病和小斑病,病害部位主要集中在苞叶和叶鞘上,只有在病情发展较为严重的时候,果穗部位也会出现这种病害。针对这种病害除了消除越冬病菌,减少发病几率外,还要从选种上进行预防,即尽可能选择抗病性强的玉米品种。正确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包括了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方式,例如玉米叶、茎、根等部位出现病虫害,可及时喷洒适量的农药来缓解和抑制植株病变发展,针对病变较为严重的部位需从根部开始物理清除,防止腐烂的植株将细菌通过空气或者土壤传播给健康的植株。

6结语

黑龙江省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产区,其玉米种植面积广阔。基于地区特点为基础,从选种、施肥、播种、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方面对玉米种植技术进行分析和研究,对确保玉米的产量和质量、提升玉米种植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宁毅,安英辉,宋复鑫.黑龙江玉米栽培技术探讨[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15(3):28-31.

[2]蒋世野.试论黑龙江玉米栽培技术[J].农技服务,2015(10):58-58.

作者:付海涛 单位:沈阳军区龙镇农副业基地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