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证候知识管理对内科医生服务水平影响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证候知识管理对内科医生服务水平影响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证候知识管理对内科医生服务水平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证候知识管理在提高中医内科医生综合服务水平中的应用。方法:医院中医内科于2020年1月起成立证候知识管理小组,收集医院病案信息、获取证候数据,基于证候知识理论,且经过专家评价判断后制定出各类疾病的证候知识库,帮助医生对疾病的证候进行合理、准确地分型,2019年为实施前,2020年为实施后。统计实施前后中医内科医生专业知识技能掌握水平、患者证候分型符合率、患者满意度、患者疾病好转率。结果:实施后中医内科医生专业知识技能掌握水平评分、患者证候分型符合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对医生解答证候知识实时响应程度的满意度、疾病好转率等,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证候知识管理的应用,提高了中医内科医生综合服务水平,从而提升了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中医内科;证候知识管理;综合服务水平;应用

中医证候知识是指中医诊疗过程中发现、不断被使用并传承下来的重要资源[1]。基于证候知识高密集度、强专业实用性及隐性特征显著等特点,导致医务人员在学习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知识难以固化及使用效率低等问题,从而使证候诊断存在一定的随意性与风险性,在降低中医药治疗效果的同时,也给患者人身安全带来隐患[2-3]。基于此,探讨证候知识管理对中医内科临床医生综合服务水平的影响,通过制定出各类疾病的证候知识库,帮助医生对疾病的证候进行分型,以提高医生的治疗水平。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医院中医内科为具有一定规模和特色的临床专业科室,年就诊人数约4万余人次,主要治疗心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肾病、血液病、自身免疫病、肿瘤、中医妇科、中医儿科、中医皮肤科以及疑难杂病等,同时承担医院各科住院患者的中医会诊工作。中医内科目前有医师14名,主任医师4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3名,医师4名;工作时间为1~38年。研究期间中医内科医生人员无变动(P>0.05),结果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实施前应用常规管理方法。实施后组织并实施证候知识管理。①成立证候知识管理小组。由科室主任和4名副主任医师级别以上的医生组成,科室主任负责小组日常管理,并协助专家进行工作。另外4名医师根据科室主治的疾病的种类,分成四部分,医师根据自己擅长选择调查内容,包括收集病案信息、获取证候数据,基于证候知识理论初步制定疾病的证候知识库,在经过专家评价判断后制定出各类疾病的证候知识库,如中医高血压病证候知识管理、多囊卵巢综合症证候知识管理、肺炎血液透析等。②证候知识管理的实施。小组组织科内所有医师进行培训,培训班以理论授课、操作演示和考核的方式进行,保证所有医师都能熟练掌握各类疾病的证候知识,主要帮助医师根据患者的症状,判断出相应的疾病证候,进而采用合适方式进行治疗。此外,证候知识管理小组的成员根据临床反馈,不断更新证候知识库。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实施前后中医内科医生专业知识技能掌握水平、患者证候分型符合率、患者满意度、患者疾病好转率。医生专业知识技能掌握水平采用试卷进行考核,专业技能掌握采用现场进行考核,总分均为100分,由相同的专家进行命题、统一阅卷、统一评判标准。患者证候分型符合率由专家每月随机抽取100份病历进行证候分型的点评,患者证候分型符合率=证候分型正确患者例数/患者总例数×100%。患者对医生解答证候知识实时响应程度的满意度及疾病好转率由电话回访方式进行调查,满意度采用Likert5点评分,疾病好转率=疾病好转患者例数/患者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选择GraphPadPrism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χ±s)表示,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实施前后医生业务水平比较

结果显示,实施后中医内科医生专业知识技能掌握水平评分、患者证候分型符合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见表1。

2.2实施前后患者满意度与疾病好转率比较

结果显示,实施后患者对医生解答证候知识实时响应程度的满意度、疾病好转率等,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见表2。

3讨论

中医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为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4]。随着疾病谱在发生变化和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中医服务水平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中医在辨证诊疗中对疾病的证候进行合理、准确地分型是中医药辨证论治的前提。然而由中医的传承模式主要采用“师带徒”的传承,与西医相比,中医药辨证论治隐含大量难以充分表达的隐性化知识,导致许多疾病缺乏公认的、统一的证候判定标准,导致不同中医院甚至同一医院的不同临床医师对于某一疾病证候的判断就截然不同[5-6]。为了使医院内部保持证候知识同步,尽量显化并固化中医证候分型的隐性知识,越来越多的现代中医院正逐渐将中医知识管理纳入组织管理活动的重点中[7]。但中医院在证候知识管理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导致医师中医诊疗水平难以进一步提升,制约着中医的发展[8]。基于此,医院中医内科由科室主任和4名副主任医师级别以上的医生组成证候知识管理小组,针对中医内科主治各类疾病制定出的证候知识库,并要求所有临床医师进行熟练掌握。结果表明中医内科临床医生专业知识技能掌握水平评分、患者证候分型符合率、疾病好转率以及患者满意度明显得到改善。提示构建证候数据库与知识库,将知识管理过程理论应用于知识过程管理中可以使中医证候分型的隐性知识显化并固化,在促进了医生的学习成长的同时,也使医院内部采用统一的证候标准进行治疗,降低了证候诊断过程中的随意性,保证患者治疗效果[9-10]。综上所述,证候知识管理的过程促进中医内科临床医生的学习成长,提高业务水平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赵玲 詹晓峰 金丽丽 单位:杭州市富阳中医骨伤医院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