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我国教师知识管理论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一是对于隐性知识的开发不够,创新力度不大。教育是一个特殊的领域,一个不确定的具有成长性的领域。教师和学生的成长有着共同的成长规律;同时,每个教师和学生又是个性化的,有着自己独立的思维模式、认知风格和行为方式等。而且,每个教师的教育教学环境和教育对象也是独特的。其中,关于个性化的知识与能力都储存在教师的教学活动和教育经验中,而对于这一知识的关注、管理与传承创新,是当下大部分学校都比较缺失的。二是追求知识的功利目的,有待深化共享观念。由于我们对教师知识共享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或者学校缺乏管理这一知识的方法与策略,或者知识的提供者因不能得到知识收益的回报而不愿提供知识等。进而导致了教师普遍倾向于把知识“秘而不宣”。因教师不愿相互交流信息与共享知识,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新思想和新知识的生成和发展。三是学校管理追求标准化,极大地约束了教师自主发展的积极性。学校管理的标准化,对一个组织而言无可厚非。但如果管理策略全是单一的标准化管理,就会导致教师主体精神的缺乏,影响教师潜能的发挥与教育质量的提高。同时,标准化管理机制的机械性和对人的主体性的漠视,阻断了教师的互动交流,缺少对交流场所和环境的建设,客观上对隐性知识的流动和转化设置了障碍,制约教师隐性知识的流动与转化,也扼杀了教师知识创新的积极性。
2我国教师知识管理的内涵
教师知识管理的研究大部分是把知识管理研究的理念与方法套在教师这一研究对象上。如刘敏把教师知识管理的内涵界定为:“教师个人或教师共同体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知识获取、存储、利用、共享、创新的过程,是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互相转化的过程,并在这些过程中提高教师个人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进而提升学校或组织的竞争力。”[2]P19同时,教师知识管理的主体是教师个体和教师实践共同体,即教师知识管理包含教师个人的知识管理和教师实践共同体的知识管理;教师知识管理的客体则是教师个人和教师共同体所具有的全部知识。[2]P20对于教师个人知识的管理,纪清华老师把其分为四个方面:一是教师的本体性知识,即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理论知识、学科知识;二是教师的文化知识,即学科知识以外的,具有拓展性、分散性、引导性等的知识,这方面的知识使教师教学更具人格魅力,教学更具个性化风格;三是教师的实践知识,包括学科知识的实践经验和社会知识的实践体会;四是教师的条件性知识,即教师教学所需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以及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知识。[5]与之相应的,代宏伟老师把教师知识管理的研究总结为三种取向:一是教师的基础学科知识,包括学科内容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学科教学法知识等;二是教师的实践知识,指出这些知识具有五个特征:情境性、具体性、综合性、经验性、情感性;三是教师的情境知识,“知识是个体与社会情境和物理情境互动的结果,知识的运用不仅受本身规则的制约,还受特定文化、活动和情境的制约;知识随着在每一次新的情境中的运用,其内涵都将发生变化”。[6]P18其中,情境性知识与文化知识都属于教师个性化的知识,为教师个体的兴趣涉猎、跨专业拓展、经验积累等方面的显性与隐性知识的总和。
3教师知识管理系统的构建
构建教师知识管理系统,需要对教师知识管理的活动、知识管理系统、知识管理工具、知识管理配套的机制等方面进行全面的研究探讨。
3.1教师知识管理系统的功能设计
3.1.1知识获取知识管理系统要能够为教师提供从知识库中挖掘知识的工具与技术(如关联规则、范例推理、神经网络等),方便教师从知识库获取有用的知识。对于教师的隐性知识,可以通过叙事日记来实现其隐性知识的显性化。
3.1.2知识存储目的是促进教师自身知识结构的优化,建构教师群体的组织知识库。因此,知识管理系统要构建合理的教师知识库,并提供绘制知识地图的地具。
3.1.3知识共享有利于打破教师之间的壁垒,有利于减少学校和教师个人获取知识和知识创新的时间和成本。因此,知识共享是教师知识管理系统的重要功能。
3.1.4知识创新知识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知识的创新,而知识创新主要来自于教学管理实践。因此,知识管理系统可提供知识创新成果的展示平台,促进知识创新的行为。3.1.5知识管理绩效评估其目的是发现知识管理过程,包括知识管理的内容、管理机制和管理平台的设计构建等方面,帮助学校、教师与管理人员做出相应的决策,提高教师知识管理的绩效。同时,知识管理绩效评估也是一种促进知识管理的激励机制。
3.2教师知识管理系统的逻辑架构
笔者把张旭芳和詹晓玲两位的研究成果中教师知识管理系统逻辑架构进行了比较。通过比较可以看出,知识管理系统的基本架构核心是用户(教师)、应用程序(知识管理工具)、知识库(数据库),即要表现出“知识管理主体”、“知识管理客体”和“应用手段”这三方面的需求内容。在此基础上,因为采用的软件平台的不同,知识管理主体需求理念的不同、知识管理客体分类方法、编码与存储方式等的不同,知识管理系统应用导向的不同等,最终形成了不同的设计理念和不同的教师知识管理系统风格。但这并不影响在知识管理系统中,教师进行信息、知识的分类储存、交流分享、应用、创新。
3.3教师知识管理系统的应用
在我国教师知识管理系统中,通过对各种知识管理工具的整合与应用,达到各种知识管理功能的实现。知识管理工具即在知识管理的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知识管理的辅助手段。通过对知识管理工具的分类,为知识管理选择具有特定功能的知识管理工具提供了思路。有研究者以知识管理工具的特定功能类为标准,对其进行了系统分类,详见表1。如谷歌、百度的搜索引擎,就是一个知识获取工具;维基百科、百度百科,是一个知识的产生、编码和传播工具;知乎、百度知道、新浪爱问等,则是集知识共享、知识利用、知识评估、知识锁定等功能为一体的工具;百度文库、爱问共享资料、豆丁、中国知网等,则属于知识库的工具;麦库记事、PKM2、OneNote等,则属于集知识云储存、分类、共享等具有个性化的管理工具.把这些知识管理工具整合到知识管理系统(平台)中,就实现了具有不同的知识管理功能的模块的建设。通过这些知识管理功能模块的细化与应用,就可以完成知识管理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知识管理任务,满足不同的知识管理服务需求。.其中,在教师知识管理系统构建中,有几个关键的技术需要指出:[8]一是社会网络。社会网络即个人之间的关系网络。将社会网络引入教师知识管理系统,使得教师的个人数据处理、个人社会关系管理及其可信的知识共享得以实现,安全地与自己信任的人分享知识与信息,籍此信任关系进一步拓展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以达成更有价值的沟通和协作。二是知识地图。知识地图的概念最早是由布鲁克斯(B.C.Brooks)提出的,强调知识的创造以及人的思想,是一种理想状态的知识地图。在教师知识管理中引入知识地图,建立知识索引和知识的相互关联,把知识按层级方式组织起来,便于教师依据这一关系及所提示的关联性,快捷地找到所需的知识,为教师提供“使用知识库路径、寻找知识拥有者的信息以及记录知识的文件等”。[8]三是维基技术。WIKI是一种任何人都可以参与的网页编辑与知识系统。把维基技术引入到知识管理,一是可以充实知识系统的资源;二是促进教师扩大知识面;三是扩大教师之间的对话、交流、合作。四是网格技术。知识网格研究是利用网格、数据挖掘、推理等技术从大量在线数据集中抽取和合成知识,使搜索引擎能够智能地进行推理和回答问题,并从大量数据中得出结论。有研究把知识资源库的知识本体分成六大类:概念本体、领域知识本体、教学策略本体、教学对象模型本体、教学任务本体和教学应用本体;并认为,知识网络是一个智能互联的环境,能使用户有效地获取、、共享和管理知识资源,并为用户和其他服务提供所需的知识服务,辅助实现知识创新、协同工作、问题解决和决策支持。同时,构建教师知识管理系统还应重点关注以下一些问题:一是建立教师知识交流平台,促进教师之间基于平台的合作与交流;二是建立知识数据库(仓库),促进教师对知识的存储与分类管理,促使学校积累宝贵的知识财富;三是建立知识地图,帮助教师在恰当的位置获取知识;四是实现知识方便地共享,并提供快捷的搜索功能;五是构建教师知识管理系统,要塑造知识共享的校园文化氛围,建立知识共享的激励机制,包括学校知识共享的激励机制和知识管理系统的知识管理机制。
4结语
教师知识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建设,为我国教师知识管理的理念与方法提供了一种在学校教学管理中运行的实践模式。结合这种实践模式,还需要有教师知识管理在制度、机制、文化、经费支持等方面的相关配套,才能把学校教师知识管理系统有效的运行起来,才能使教师融入到学校知识管理的各个环节,才能促使学校这一知识型组织真正地聚集其发展的创新动力和竞争力,为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添砖加瓦.
作者:李兵 单位:广西广播电视大学科研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