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教师隐性知识管理模型探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教师隐性知识管理模型探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教师隐性知识管理模型探究

摘要:教育是立国之本,是民族之魂。用生命去感染影响生命,才能实现真正的教育。而隐性知识是智慧的传播载体,如何发掘教师隐性知识,近年来成为了教育界和老师们都关注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教育的核心;隐性知识;知识管理;显性化

一、教师隐性知识的定义

教师的隐性知识是指教师个人在教学和实践生活过程中所积累的感受与经验,是一种无形的知识财富,很难用词语准确的表达,其中包括教师个人的生存价值观、世界宇宙观、哲学人生观,职业技能、生活技巧,教师应对学生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

二、教师隐性知识的挖掘通道

1.隐性知识的潜移默化。教师隐性知识的潜移默化的方式有以下几种。教研活动包括让老师试讲、公开赛讲、说课、交流课程、研讨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进度等形式,通过观摩学习并加以讨论,只有采取这些开放的互动教研形式,这样才能让教师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教师还可以通过听课的方式来实现经验分享。听课的形式包括邀请同行评教和随机抽查听课两种。教学反思是教师在课后反思自己的行为和不足,然后进行改正,再实现隐性知识的传递。

2.教师知识的组合化[1]。这个过程主要通过知识管理来实现对知识片的整理和组合,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并汇成教师自己的知识库。

3.教师知识的明示。明示是教师将自己的知识、经验、技能、智慧、转化为文字或语言、图像、视频,将经验转变为概念、知识体系、文字系统的过程,从而很容易的传递给别人以及团体。

4.教师知识的内化阶段。教师的文化素养就像软件工程中的螺旋模型一样逐渐上升,知识的价值在于使用性和流动性,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转化是优化裂变的过程,可以使高能量者在一起产生协同作用,实现知识总量的增加和更新,低能量者逐渐熏染改善提升,而且还可以促进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的再生。

三、教师隐性知识管理的模型探究

1.获取。教师在生活中经历各种各样的事,通过网络,报纸,期刊,讲座等方式获得自己所需要的隐性知识,就是隐性知识获取阶段。在讲课期间,也会有很少的隐性知识体现出来,不仅丰富了自己的隐性知识,而且为隐性知识的共享和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储存。任何事物都得一个容器来承载。教师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的知识,也需要一个容器来进行管理。教师在储存的过程中就会将知识分类,收拾,将对自己有益的知识留下,弃其糟粕,提高知识的利用率。教师在对只是进行管理后,有助于其他学生和老师更方便的提取和利用,而且这还有利于教师隐性知识的交流和共享。

3.共享。教师隐性知识的共享可以让他们都可以毫不保留的把自己的隐性知识和常年积累的经验与其他老师分享,同时实践经验中感性的内容转化理性的知识,也是一次知识的升华,使得产生“1+1>2”的最佳效果。

4.应用。教师通过运用隐性知识,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激发教师能量层级提升,把教师隐性知识真正实现落地应用,产生无量价值。

5.创新。教师只有发自内心的了解到自己的隐性知识,才会产生新思路,从而碰撞出新的思维模式和教学方式。教师隐性知识的创新体现在教师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重复思考过程中,体现在自我独立优化裂变新知识和新规律的过程中,创造出具有社会贡献性的、引领时代潮流的知识价值。

四、加强高校教师隐性知识管理的措施

1.显性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隐性知识包括先天遗传和后天训练两种获取模式。前者是天生的 ,后者是技术性的。作为高校教师,获得知识的一个主要来源就是教育。然而,我们接触的大部分都是显性知识,这种隐性知识如果和实践相结合就能够转化为隐性知识,从而促进个人的发展,还可以促进学校间的竞争力[2]。

2.获取别人的隐性知识。俗话说:以他人之长补己之短。通过各种途径获得他人的隐性知识,然后通过自己琢磨化为己用,然后再以其他途径传递给别人。从而,以一传十,十传百的速度进行知识的共享。在一定意义上,实现隐性知识的显性化。

3.隐性知识的自生产。教师在从事阅读、听讲座等独立学习的过程中获取的是显性知识,当动脑筋理解思考的时候,就能开发出新的隐性知识。所以我们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要闻思修并重。本文从教师隐性知识的定义、挖掘方法、模型、管理方法等方面探讨了隐性知识如何有效使用,从而转变成生产力和高效竞争力,促进高校教育的快步发展。正如讲的“爱是教育的灵魂,好老师要用爱培养爱、激发爱、传播爱。”学习不是为了记住知识,而是为了引爆智慧。把老师智慧的载体隐性知识科学的挖掘并数据化,有助于实现智慧引领智慧,让教育简单化,让教育核心化,真正抓住教育的本。

参考文献

[1]谭玉红.教师隐性知识的挖掘与共享[D].北师大教育管理学院,2002.

[2]张海英.知识管理中隐性知识的开发和利用[J].情报科学,2002(6).

作者:侯小丽 单位: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