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新中式建筑特征探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本文作者:王晓燕 单位: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现代工业文明及科技的飞速发展,使得生态环境恶化成为全球性问题,人类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的严峻性迫使人类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思已有的自然观和生态观。建筑作为人与自然之间的一种人造物化形态,以何种形式存在,是人类面对自然的态度的集中而形象的显现。新中式建筑首先特别强调的传统空间审美意识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即“天人合一”。历史地看,在中式建筑环境中,“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一直起着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在中式建筑的长期发展中占据了核心地位。易言之,传统中式建筑向来注重尊重自然,强调自然整体性及事物之间内在关系的有机自然观,依照整体的自然观念创造空间环境[1]。在当代新中式建筑创作中,这种传统建筑美学的基本原则是同样需要遵循的。
西方现代建筑领域出现了与中国“天人合一”的思想接近的建筑理念与审美创造。赖特的有机建筑论,其实质就近乎完美地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赖特的有机建筑思想不仅仅是一种建筑风格,更是一种深刻的建筑思想。赖特认为,建筑、人、自然环境应该作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并共同遵守自然规律;应强调整体与局部、建筑与自然、人文与环境等诸多因素之间的相互依存。基于美,源于自然的基本认识,赖特特别强调建筑设计要尊重自然环境,认为每一幢建筑都应该成为基地的唯一产物。西方当代建筑师多米尼克•史蒂文斯所设计的住宅,均依地势而建,尽量不改变土地的原有形态。这样做,一方面减少了工程支出,另一方面可让居住者充分体验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亲密,从而带给居住者良好的心理感受[2]。这是在设计构思和材料选择上做减法,即使用简单、便宜,取材于本土的方式进行建筑的建造。这与中国传统建筑讲究的在其位、取其势的观念不谋而合。这些跨越时间、地域和文化的思想碰撞及审美经验都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因此,在当代倡导建筑绿色化、节能、回归自然的背景下,新中式建筑的创作,对有机建筑及中国传统建筑提倡的天人合一思想的传承与发展,具有深远的实践意义。
新中式建筑的灵魂:意境创造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几乎贯穿和渗透到所有艺术领域,成为中国美学中最具民族特色的理论概念。在传统造园实践和建筑实践中,意境的创造都有独特的体现,这成为新中式建筑对传统空间审美文化传承的重要思想资源,并应该作为其创造的灵魂。建筑意境的创造受到功能、技术、经济及社会发展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而建筑中意境的创造有其天然的构成因素。首先,建筑自身是一种生活空间和实存环境,具有可观的体量,庞大的尺度,构成人最密切、最亲近的生活环境。意境作为一种“境界”,建筑的空间环境性与意境之“境”的特性具有先天的相关性和契合性。其次,建筑艺术是表现性艺术,建筑形象具有几何意义的抽象性、朦胧性。
建筑空间与环境的艺术表现主要呈现为一定的气氛、情调、韵味。而意境恰好最适于表现特定境界的氛围,两者在氛围表现方面具有高度的契合一致性。再次,建筑与自然山水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建筑组群内部或庭院空间中,常常叠山理水,莳木栽花,引进自然景色。建筑因此常常成为特定风景的组成部分,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和,使得中式建筑处处渗透着山水情怀、诗画风韵、美文意趣,这些都是构成建筑意境的重要因素。最后,建筑同时又涉及社会生活的多个领域,包括了政治、文化、宗教、游乐、纪念等丰富多样的功能特质,具有引发情思、启人心志的强烈的人文内涵和审美意义。因此,中国传统建筑把对意境的追求视为其灵魂。
新中式建筑对于意境的创造,可以从“意”和“境”两个方面来进行。从传统的建造法式中可以很容易地找到建筑的规则技巧,而立意才是造景的灵魂,立意的高低,立意与景观的协调与否,立意能否真正使人在景观中触景生情,是建筑意境创造的关键。传统建筑的立意主要来自于文学和绘画,现代庭院的立意除了取材于艺术之外,更考虑科技和生态的因素。建筑是根植于某一地域的物质形态,生长于其间的人们有自己所尊崇的传统文化与审美风尚,怎样在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理念之间找到最佳的立意契合点,这是新中式建筑意境创造的关键。“境”的创造涉及建筑形态的设计与组织,结合时代及地域不同的审美元素进行构思创作是新中式建筑的“境”的设计的突破口。例如,在苏州博物馆的设计中,我们可以看到,简洁明确的现代几何体构成了传统的苏州斜坡屋顶;材质采用轻型钢架及混凝土的墙体、玻璃天棚,营造的围合与通透的空间透露出了苏州传统建筑的风格;色彩保持温和俊秀的黑白基调,与周围清新雅洁的江南民居环境极为协调,立意与环境背景和谐而统一。以上这些因素的合理使用使苏州博物馆成为新中式建筑意境创造的典范。意境是传统建筑创作的灵魂,在新中式建筑空间环境的创作中,对于立意,对于造境,应该尽可能立足中国当代社会生活与文化环境,满足当代社会的需求与公众的审美趋向。
新中式建筑的韵味:虚实相生
在建筑空间及形象设计中,对于虚与实的运用,会直接影响到建筑的功能与审美。在传统空间意识当中,虚和实是一对很重要的美学观念,同时也是中国传统艺术的基本范畴[3]。虚与实作为事物的一对辩证范畴,和“有”与“无”的概念接近,与现代的“图”与“地”的关系相似。《老子》说:“凿户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开凿门窗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中间的空间,就有房屋的作用。其中的“有”与“无”,其实就是建筑中的虚和实的关系。建筑空间中的虚与实,在不同的历史条件及地域环境下,有其不同的表现方式。新中式建筑在对传统空间之虚、实概念予以延续和继承的基础上,应该结合现代建筑的发展规律和社会需求,对虚与实的认识和处理赋予新的认知和处理方式。
中国传统建筑中的虚与实,是在对建筑物的位置、体量、形态的营造中有意识地去创造一个与实体相生的外部空间,建筑内外虚实交融,形成独特的建筑艺术的审美特征。在传统建筑里,虚实相生的观念从组群到单体都有充分体现。以传统的合院建筑为例,不管合院因地域、形态有多大不同,但都是建筑实体与室外空间虚实共生的单元形体,创造出的都是能适应多种多样家庭生活的空间环境。从中式院落的布局来看,多为南北朝向。从功能上讲,面南是最理想的朝向,中轴线基本也是南北朝向,即南北向为柱、门、窗等,均是通透性的“虚”的面,东西向则为实的面,即实墙,若开窗,也仅开小窗,保持其“实”的面[4]。在中式园林当中,园中的建筑基本上也多以南北向布局,建筑大小、疏密、前后错落有致,形成姿态万千的虚实效果。
传统的虚实表现手法,在新中式建筑中得到了较为成功的运用,如上海九间堂、深圳万科第五园,即把传统庭院建筑的虚实处理手法运用得十分巧妙。在深圳万科第五园的徽派风格特征中,高大简洁的白墙面与青灰色中式门窗屋顶,构成了形态和色彩上的虚实对比,光洁的玻璃建筑立面和粗糙毛石的点缀,形成了材质间的虚实对比;九间堂室外空间的植物、水景与建筑实体之间的穿插处理,都明显地采用了传统造园的虚实技法。
在城市空间中,建筑本身是“实体”,建筑的屋顶、墙面、城市交通的剩余空间等被视为是相对的“虚体”。这二者是不可分割的一体两面。一直以来对于“实体”的关注始终在建筑师那里处于核心的地位,对于城市的剩余空间,即“虚体”的处理与利用则比较欠缺。随着城市的加速发展,自然绿色空间变得越来越少,城市热岛效应日益严重,针对这一问题,在新建的城市空间里,应通过减少对自然资源的过渡消耗及增加绿色技术和绿化环境来解决这一问题。但是在已建成的城市里,采取通过对建筑空间当中的“虚”的剩余空间的复兴利用,诸如修建屋顶花园、墙面、阳台绿化,等等,亦可以达到节能、隔音、降低城市热岛效应、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的效果,减少城市环境污染问题。在欧美的一些发达国家,对“虚”的利用已经成为新兴有效的解决城市污染问题的重要手段。而这一手段在中式传统建筑空间中曾被大量使用,如园林建筑中景墙上的攀爬类植物,合院天井中的盆栽绿化,都是充分利用建筑虚体空间的处理方式。这种手法一方面可起到装饰美化环境的作用,另一方面可调节空气的微循环,具有审美与实用的二重功效。
综上,新中式建筑环境中对于虚实的认知与处理,需要我们结合实际情况,根据建筑空间中虚与实的辩证关系及互补关系,去实施因地制宜的处理,从而使二者在本质上达到平衡。
新中式建筑的形式:时空和体
不同于二维的平面绘画,不同于雕塑的三维体量,建筑是多空间的聚合,给人的审美感受是多空间流动的综合感受,是四维的时空构成。新中式建筑环境对于空间和时间因素的理解和创造,在传统的“时空和体”的思想影响下,还要考虑到现代空间功能的时间不确定性和未知性,并以此创造出弹性空间和空间的模糊性。
在中国传统的院落和园林建筑中,时间与空间的不可分割是极为重要的一种空间审美观念。在传统的庭院建筑中,通常由若干庭院构成单座建筑,再以单个庭院构成一路或若干路纵深串联的多进院,从而形成有层次、有深度的空间序列。这种布局,不仅突出了庭院内向空间的表现力,而且由于院与院的分隔、联接,也大大丰富了建筑组群内景的时空构成。这种组群内的时空构成,主要呈现在院与院之间的历时观览,同时也体现着功能序列与观赏序列的统一,其使用过程的行为动线和观赏过程的行为动线是一致重合的。在建筑组群中,由于建筑性质的不同,存在着两种处理行为动线的组织方式:其一是以纵身轴线作为动线的主线,其二是以导引线作为行为动线的主线。一般的宅第、宫殿、寺观、陵寝等组群都属于纵深轴线的组织方式,庭院则沿着纵深轴线形成明确的功能空间序列。这样的空间序列,既是实用功能所需要的,也是礼仪规制所确定的,故宫即为中式建筑纵深轴线时空构成的杰作。以导引线作为行为动线的主线,主要为园林建筑组群所采用。中国的古典园林按照地形特点,可把整个园区划分成若干个景区,而每个景区又都有称之为“景”的景点,人在景中活动,无论由内而外,还是由外而内,都经历着一种时空连续的变化过程。人对“景点”内景物的感受,随着时间的逐步推移和视点视角的不断变化而产生不同的审美效果。
可以看出,不管是在传统的庭院建筑,还是在传统的园林建筑中,时空因素更多的是从建筑的形态构成上予人以不同的感受,并引导人的行为形成动线。在这里,建筑的功能已被确定,人的行为模式受空间的支配。在现代建筑中,功能的因素存在着时间的不确定性,建筑空间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在功能上发生变化。在过去,建筑一直作为比较稳定的、可预期的形态而被建造着,但现代建筑的空间功能却随着人的需求的变化而发生着改变,需求在时间上的不确定性,使建筑空间受人的行为支配[5]。因此,在界定新中式建筑的时间和空间时,应考虑到时间的不确定因素,进而创造出相对“模糊”的弹性空间,而不应仅仅局限于传统时空的单一形式布局。
结语
总之,建筑创作在本质上属于艺术创作,艺术创作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做到构思新颖和手法独特。对于传统中式建筑手法的简单照搬或任意套用,既不会符合现代社会生活的功能需求,也不会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新中式建筑创作源于传统文化,但如何传承和创新,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新”,需要对传统文化外显和内隐的模式进行深入的分析。本文所论述的四个传统空间审美意识,是新中式建筑发展的文脉背景。美国人类学家艾尔佛内德•克罗伯指出:“文化的基本核心包括由历史衍生及选择而成的传统观念,尤其是价值观;文化体系虽可被认为是人类活动的产物,但也可被视为限制人类做进一步活动的因素。”因此,新中式建筑在发展中更加需要创新。也就是说,新中式建筑在发展中既要回避现代性的复古,又要反对不考虑传统的纯粹“现代”的设计手法[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