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微课在作文教学各环节的运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作文教学质量提升慢、效率低是困扰语文教学的难题。笔者尝试转换视角,以“学”为导向,为“学”而“教”,将微课应用于作文教学中预习、学练、评议、升格、拓展等各环节,满足学生个性化作文指导的需求,从而实现作文教学的因材施教、分层推进、逐步提升。
关键词:中学作文;微课;教学环节;个性化指导
众所周知,提升作文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然而就连著名教育家叶圣陶都曾说:“我当老师,改过的学生作文不计其数,得到了深切体会:徒劳无功。”[1]为什么教师兀兀穷年、费尽心力指导作文,结果依然是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缓慢,成绩欠佳呢?细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作文是运用语言文字反映客观事物、传递知识信息、表达思想感情,包含了收集、加工、输出信息等过程,主观能动要求极高。而学生的知识储备、生活经历、感悟能力、语言表达等存在巨大差异。其二,认知学习理论“建构主义”认为,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生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2]如果作文教学忽视学生的已有知识背景,简单强硬地灌输写作知识和技法,效果必然不佳。其三,作文教学无法通过流水线批量“生产”,“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才是最佳方式。单一的课堂指导、统一的写作评讲,难以有针对性地指正个体作文失误;逐篇详批面改又受时限难以遍及,缺乏个性化作文指导必然导致作文教学低效。随着教学模式从传统课堂以“教”为中心的知识传递向信息化环境的以“学”为中心的问题探究模式转化,微课以其创新的教学形式和注重学生自主构建知识能力的特质脱颖而出。“具体而微、便捷高效”是微课的最大特点:它以5—10分钟的教学视频片段突出一个知识点、教学环节或教学活动,让学习者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开展有针对性的学习;它通过动感的画面提供知识建构的情景,内容包括教学设计、多媒体素材、随堂练习、学习反馈等教学资源,“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它从预习、学习、复习、拓展各环节,使教学向纵深方向延伸;它将学习变得精简、轻松且可重复使用,对于因材施教、打造高效的作文教学将是有益的实践探索。
二、研精阐“微”——微课在作文教学各环节的运用
预习、学练、评议、升格、拓展,这是作文有效学习的五个环节。如何将微课贯穿于作文教学五环节,提高教学实效,笔者进行了以下尝试:
(一)预习环节——积于忽微
1.技法简析,难点突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翻转作文课堂,课前将作文教学重难点制作成微课,让学生开展有效预习,掌握学习主动权,将有助于提高听课效率和课堂参与度,激发学生写作热情。同时,微课预习配以适量练习,不仅让学生小试牛刀,初步达成学习目标,还可以通过练习反馈,让教师了解预习中存在的疑难点,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效率。2.调动经验,积累素材充满活力和色彩的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对生活缺乏细心观察、用心感悟和留心积累,导致部分学生写作时“无米下炊”。微课预习中,教师可围绕作文话题,引导学生发散性思维,回顾生活体验、积累优美语句、收集作文素材,为写作“热身”。例如:记叙文写作前可收集温馨照片、感人视频、优美诗文、应景画作等,再现生活美好场景;说明文写作前可收集说明对象图片,查阅说明对象特征,拍摄工序流程视频等,为准确介绍事物或阐明事理做好准备;议论文写作前可积累相关名言警句、新闻事例等,为论证准备充足的论据。
(二)学练环节——见“微”知著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在微课预习的基础上,可将收集的照片、视频等素材汇总,制作成精美的微课在课堂呈现,帮助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激发写作热情。例如在指导《触动我的心灵》写作课上,笔者就将学生收集的在校园一处、公园一隅、街头一角、窗台一抹所见感人镜头,串以《给妈妈洗脚》公益广告、《爱不穷》等体现爱心、孝心的感人视频,配以轻音乐,制作成微课在课堂呈现。学生们追随画面窥其形、听其声、探其思、感其心,进而唤醒记忆,引发联想,生发感悟,让现场写作水到渠成。2.知识解析,个性辅导教师作文指导时难免遇到这样的问题:完成一篇作文需要同时调动多种写作能力,但学生的写作能力客观存在水平差距且薄弱点各不相同;一堂常规作文指导课仅能解析有限的几个重难点,不能满足个性化的作文辅导。这种情况下,如果建构一个相对完整的微课写作指导体系,把完成这篇作文需要的各个知识点都通过微课加以讲解,就可以各取所需,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微课写作指导体系可以包含以下内容:审题立意指导、构思选材指导、谋篇布局指导、语言表达指导、体裁选择指导、常见失误指正等写作方法和技巧指导微课。每个微课既相对独立,又形成有机整体。课堂上,教师重难点讲解后,学生再根据薄弱环节,借助平板、电脑自主选择需要的微课内容学习,实现大班教学中个性化写作指导。通过微课预习和自主选学,学习形式变得更加生动活泼,课堂上有更宽裕的时间用以师生互动,在思维碰撞中迸射火花,让课堂效率得以提高。
(三)评议环节——听“微”决疑
1.即时点评,及时反馈再精细的备课也难以做到面面俱到,现场写作时教师应通过巡视,及时点评指正出现普遍错误。即时型微课就派上用场:教师可以将失误的作文片段拍照上传白板,当场点评失误原因,圈点批注,形成修改方案,指导学生修正。这时,教师可直接运用微课软件就在现场生成即时点评微课,为学困生在课余反复学习提供帮助。2.全面点评,条分缕析作文批改后,教师还可以制作全面评点型微课,把存在的问题分类:开篇未点题、选材不精当、条理不清晰、详略不得当、结构不完整、中心不明确、表达不流畅、描写不细致等,分专题点评解析“病历档案”,展示优秀作文片段“妙笔生花”。利用微课讲评,可以避免传统课堂讲评中出现的学生记忆零散,病文和范文对照不鲜明,课堂效率较低,难以重复使用等弊端。3.平台互动,教学相长教师还应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建立作文学习共同体,通过合作探究,由学生自评与互评、家长参与评价等方式,自主解决作文问题,做学习的主人。课堂上可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互相评阅,也可以就一篇作文或一种类型的作文展开全班讨论,集体修改。让尽可能多的学生畅所欲言,在分析比较,探讨辩论中培养合作精神,提升鉴赏与写作水平。此外,还可通过QQ群、微信、微课作业等平台实现线上评改,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为扩大参与面,还可以邀请家长参加,跨班级、年段共同参与的作文评价形式,之后截取精彩内容形成微课,在一定范围内实现共享。
(四)升格环节——杜“微”慎防
古人云:善作不如善改。文章不断修改、完善,其意义不仅局限于一篇作文的成熟、升格,更在于通过一遍又一遍的修改,提高选材立意、谋篇布局、遣词造句、表情达意的能力。作文升格阶段的微课可以有三种形式:一是写作指导课上使用的微课。因其已涵盖本次作文命题各方面知识要点,学生复习观看时既可以“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也可“翻阅千遍待如初恋”,然后结合教师评语认真揣摩思考,修改提升。二是学习范文的鉴赏型微课。教师将优秀作文汇编加以点评后制作成微课,让学生直观领悟范文主题深刻、构思精巧、选材新颖、刻画生动、情感细腻等优点,学习写法,模仿应用。三是展示升格后精品作文的推荐型微课。将修改升格后的佳作编辑成微课,通过优劣对比,让学生明确写法,感受收获的喜悦,提升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
(五)拓展环节——积微成著
不可否认,每个学生在学习目标、学习意愿、学习能力、学习方法等方面存在着一定差异,微课在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反复学习机会的同时,也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性学习提供了条件。在原有作文题目修改完善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将素材作相应的补充、点化、提升和改造,巧妙应用于新命题上,实现一材多用。笔者曾在一次作文修改升格微课后,引用了一名学生的写作素材《负重前行》,设计了一道选做的拓展延伸型作业:“初三的学习让我颇为困惑,心情失落,偶然间发现一只小蜗牛背着重重的壳,一蠕一蠕地缓慢向前爬行,它不起眼的动作并未引起我的重视,甚至嗤之以鼻。可过了一段时间,我再次回眸已不见它的身影。顺着一道长长的、透明的液体轨迹,才寻到了那只已经爬出很远的蜗牛。望着这小生灵,我若有所悟……”这个素材还适用于哪些主题或话题?不少学生认真思考并完成了这项微课作业。他们得出了“承担重任”“追逐目标不放弃”“化大为小,逐步实现目标”“脚踏实地”“积少成多”“不要轻视弱小者”“发现美”等十余个适用的主题。让人喜出望外得是,还有几个好学的学生将其写成文。于是,笔者趁热打铁制作微课《移花接木吐新芽》,指导学生通过修改题目、改变详略、变换背景、改变结构等方法,将已有的原创素材用于其他题目。同样一篇作文训练,微课让不同的学生有了不同层次的收获,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实现因材施教、分层推进,同时教师也在教学中不断成长,提升专业素养。
三、识“微”见远——微课作文教学的反思
作文能力的提升是一项系统工程,只关注一个写作知识点传授、一节课各环节训练并不可能实现写作能力的全面提升。因此,作文指导训练应当科学有效安排好序列,依据新课程标准中作文教学目标,结合相应年级教材编写体制、学生年龄心理等因素,遵循由浅入深的顺序编排,形成系统的作文微课,稳步推进、高效提升学生的作文能力,其效果必然显著。不可否认,目前利用“微课”开展中学语文作文教学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比如在学习理念上,部分学生和家长对“微课”这种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弱化教师主导作用的教学方式表示怀疑;在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学生自觉性不强,无法达到学习目标与要求;在硬件方面,农村可能无法保障每个学生都有电子终端设备来下载“微课”,提供随时随地学习等,都给“微课”作文教学的普及带来一定难度。[3]但是,随着教育理念的发展提升,教育改革的步伐不断跃进,以及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智慧校园将成为常态,微课必将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和环节,展现出独特的优势与魅力。相信在不久将来,师生在线学习、交流、点评形成虚拟的交互平台,在平台使用过程中的产生大量学习数据将形成反馈,有助于教师更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掌握学生学习效果、分析学生学习行为、调整作文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更有针对性地制作符合学生需求的微课作文课件,实现精准推送,更好地为学生提供个性化作文学习指导。
参考文献:
[1]张定远.重读叶圣陶走进新课标[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202.
[2]钟毅平,叶茂林.认知心理学高级教程[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0:128.
[3]丁庆慧.“微课”模式在中学语文作文中的应用探究[J].现代语文,2016(6).
作者:陈金瑛 单位:福州教育学院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