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探讨3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探讨3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探讨3篇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篇1

【摘要】生本教育理念是新课改要求下产生的新的教学理念,它要求一切以学生为主体,与传统的教学理念有着很大的不同,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生本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生本教育;应用策略

作文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对培养小学生语文审美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语文应用能力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主要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一些好词好句,再套用到统一的作文模式中进行写作,这样的教学方法完全违背了语言文字的多样性,不仅不能够培养学生的能力,还能使学生出现逆反心理,厌烦作文学习,完全无法满足目前的语文教学需求。生本教育理念讲究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为最终目标,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展开教学活动,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能够发挥出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现状

生本教育理念是在新课改要求下产生的,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已经得到了十分广泛的运用,但整个运用推进的过程并不顺利,依旧存在着很大的问题。首先,生本教育理念是学生为主体的,与传统教育理念完全相反。在实际情况中,很多教师多年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思维方式一时无法转变,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虽然表面上以生本教育为主,但实际上依旧是通过以教师为主导的方式在制订教学计划,开展教学活动,生本教育成为一个只有空壳没有内容的教学方法。其次,以学生为主的教学要求一切以学生为出发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工作。但在实际情况中,教师和学生缺乏必要的沟通和足够的信任,教师对学生不够了解,学生也不愿意与教师进行交流,导致教师在开展生本教学的过程中只能根据自己浅显的理解或者完全以自己为立场设计教学方案,导致教学方案与学生实际情况相去较远,教学方法无法落地实施,最终依旧采取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方法。同时,生本教育讲究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要将理论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展开教学。但在实际情况中,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是分离的,大部分教师将它们当作作文教学的两个组成部分,并没有将两者融为一体,更有甚者认为实践教学就是走走过场,做不做都是一样的;在布置课外学习任务的时候也只关注理论知识的巩固,不关注实践,课堂内容和生活实践相去甚远。最后,生本教育的落脚点在于让学生能够在作文教学中体会语文的魅力和意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但在实际情况中,教师在开展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并不注重对学生感悟能力和观察能力的引导,将所有的重点都放在了如何认识和提高写作技巧方面,通过机械死板、有迹可循的写作技巧来判断学生的写作水平,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无法产生情感共鸣,对学生感知能力、语文素养的提高有害无利。

二、作文教学中合理加入生活元素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语言感知和表达能力是有限的,这导致在写作学习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无法通过贴切精准的语言对自身感受进行一定的描述。面对这样的情况,目前大部分教师的处理方式是让学生背诵和仿写一些范文,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事实上这样的做法是无济于事的,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就要让学生拥有足够的积累,产生情感共鸣,这些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入合理的生活元素。首先,面对学生词汇量薄弱的情况,教师应该让学生养成积累收集词汇、句子的习惯,而不是死记硬背一些好词好句,应该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留心观察细节,寻找适合的词句去表达观察到的细节,只有这样将积累融入生活中去,才能真正为学生的素材库增加素材。其次,面对学生感知能力较弱的情况,教师应该将作文教学中的某些形容和理论生活化,将表达情感的词句融入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中,让学生通过切身感受去理解喜怒哀乐,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对此产生情感共鸣,从而理解词句所表达的感受,并将其准确运用到作文中去,让学生的作文更加真实,增加学生作文的广度和厚度,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以培养学生写作兴趣为主导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活泼好动的小学生来说,长时间地坐着书写是十分困难的。这样在写作的过程中,学生会产生很强烈的厌烦情绪,无法有效地完成写作任务。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从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出发,对学生进行精神层面的熏陶,让他们对写作产生兴趣,从而配合教师完成好写作教学。首先,教师应该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在交流中发现和记录学生的兴趣点,并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从学生感兴趣的方面入手切入写作教学,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教师应该将关注点更多地放在学生的情感认知而不是写作技巧方面,通过有效的引导帮助学生体会作文中的人文内涵,除去有迹可循的技巧方式,从精神层面带领学生感受语文的魅力;最后,教师要始终牢记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年龄、能力的不同安排不同的写作内容,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四、合理引导学生开展阅读活动

阅读对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帮助学生积累素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在开展写作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组织学生进行阅读活动。这个阅读活动不是让学生对文章进行看和读,更重要的是教师应该在活动中传授学生从优秀文章中吸取知识,增加积累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明白如何阅读,从而进一步学会如何写作。综上所述,生本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始终牢记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制订相应的教学方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

作者:穆利娜 单位:江苏省宿迁市实验学校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篇2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推进,产生了许多新型的教学理念,其中生本教育理念就得到了极高的关注,并且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强调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一切为了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全面依靠学生,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而不断努力。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教师运用的教学模式比较单一落后,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也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为了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教师就应该注重在生本教育理念的指引下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探索,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一、紧密联系实际生活,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兴趣对小学生的学习非常重要,在生本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这是确保作文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小学生年龄很小,生活中的事物会让他们感到熟悉,使其产生兴趣,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该更多地联系实际生活,要让学生观察和记录生活,将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感写下来,这样学生才会更有兴趣去写作,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写作难度,从而完成一篇高质量的作文[1]。例如,对于《难忘的一件事》这个作文题目,可以引导学生联想自己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或者社会生活,回想一下哪些事情在脑海中有着深刻印象,比如同学之间的相互帮助,第一次在家里做饭,一次外出旅游活动等,学生会更有兴趣去写作和表达。只要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对生活中的事物多思考、多研究,那么就会有更多内容可以写,并且也不会感觉写作是个很难完成的任务,这样就会取得良好的生本教育效果。

二、倡导开展自主阅读,达到以读促写的效果

写作与阅读之间是紧密联系的,小学是语文学习的初级阶段,是各项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作文教学的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的良好语言习惯,促进学生思维上的拓展,倡导开展自主阅读是一个最佳方式,对于提高学生的作文质量很有帮助。小学语文教师在平时要加强阅读教学,除了要进行课文教学之外,还要指导学生进行课外书籍的阅读,并且要进行科学的阅读指导,促使学生不断积累写作素材,学习写作方法,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从而可以为之后写作打下铺垫,达到“以读促写”的良好教学效果,实现作文教学质量的提高[2]。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教师可以一开始先要求小学生坚持每周阅读一篇美文,从基础的字词句掌握入手,之后可以每天阅读一篇故事,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最后再尝试将阅读中的积累在写作中进行运用,而且学生在阅读时产生疑问,还有对故事中补白的思考,这样都可以进行表达和想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教师要给学生逐渐增加阅读训练难度,朝着多元化阅读方向拓展,要促使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注重精细化阅读,促使其感受文章中表达的情感,体验文字带来的魅力,从而在写作表达的时候更加积极。

三、科学设置主题训练,提升应用与表达的能力

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一些教师会要求学生背一些所谓的“宝典”,这样在写作文时可以直接生搬硬套,但这样的教学方式显然是不科学的,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容易使其产生一种惰性思想,违背了生本教育理念,不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为了提升学生的应用和表达能力,教师可以科学设置主题训练,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自由表达,充分发挥想象力,从而促进写作水平的提升[3]。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美好生活”主题作文训练,鼓励学生说一说自己对美好生活的认识,可以畅所欲言,有的学生认为是可以无拘无束地玩耍,有的学生认为是天天吃好的,还有的学生认为是父母健康、家庭和睦,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想象一下几十年后的未来生活是什么样子的,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表达。总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贯彻落实生本教育理念,始终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主动探索写作表达,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写作水平,推动教学改革取得不断的进步。

作者:潘晶 单位:南京市江宁开发区学校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篇3

英语教育是小学基础教育阶段处于重要地位。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核心素养在英语教育中的重要性逐步得到教育工作者的认可和肯定。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合理的融入核心素养的培育,對促进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促进学生个体全面发展。因此,如何有效地培育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基础教育阶段教育工作者普遍工作的重要问题。本文中将主要围绕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英语教学策略等相关问题展开研究。

1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

核心素养是促进学生个体全面发展,使之可以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环境的变化,且利于学生未来的长远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主要涉及到三个主要层面:一是,文化基础;二是,自主发展;三是,社会参与。一般而言,我们认为在教学突出核心素养的培养,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核心素养视域下,既要提升自身素养和综合能力,促进自身学习能力、自主探究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总之,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基础教育改革以及学生个体发展的共同需求。

2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教学策略

在阐述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基础上,下文主要从文化语境构建,课堂提问优化、教学活动组织三个方面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的教学策略。具体如下:

2.1合理的构建文化语境,促进学生文化品格的提升。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合理的融入西方可取的优秀文化,注重学生文化品格的提升。这时,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时,注重构建文化语境的构建,并注重将一些西方背景文化合理的融入到课文之中。例如,可以以中国传统节日为主题,如春节、重阳节、端午节等收集素材制作微课程,通过播放兼具趣味性和引导性视频,为学生营造节日氛围。在此基础上,教师应补充国外节日的相关知识,并与国内节日进行对比介绍,拓宽学生视野,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

2.2优化课堂教学问题设计,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思维。小学英语教学中,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对学生思维深度和广度的拓展具有较大的帮助。因此,在核心素养培养视角下,为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思维,应当结合小学生好奇心强、探索欲望强的特点,对课堂提问的结构进行合理的组合和优化。具体如下:一是,针对课文内容,合理的挖掘文本空白,增设一系列问题,并适时穿插,以电脑学生思考,增强英语学习的效果。这要求教师必须注重对课文内容的深入挖掘,设计一系列的富有趣味性且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能力提升的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和思考,逐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提升。二是,划分学习小组,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针对讨论结果,可以由学生分别选出小组长代表小组进行成果展示。讨论环节主要是为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合理的组织和引导,促进学生思维的进一步激活,帮助学生找到表达的逻辑,扩充学生的语言素材。三是,学生思考后的释疑环节。学生在思考老师针对课文提出的问题后,会形成自觉的理解和认识,也会存在一定的疑问。这对这些疑问,学生可以通过与小组成员之间的讨论和交流,在探究的基础上获得一定的解决。而无法释疑的,则需要教师进行集中释疑,并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2.3积极组织各类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通过合理的组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中,积极组织各类教学活动是关键所在。因此,小学英语教学中,首先应当依据学生的学习惯,采用异质分组的方式划分为多个英语学习小组,并结合课文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小组内成员通过彼此互相交流,集思广益,促进彼此学习能力的提升,且可以查漏补缺自身存在的不足。以贺卡制作为例,可以鼓励学生采用英文表达来撰写祝贺内容,并给各小组布置任务。在教学活动结束之后,学生则可以通过互赠贺卡来促进进一步的交流,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其次,在小组组织和参与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发挥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进行合作、互相交流,并学会彼此之间的经验和知识的分享,不断地促进学生知识的有效积累和能力的提升。

3结语

总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通过对合理设计教学内容,有效组织课题教学,不断地提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让学生从英语课题中不仅可以获得英语知识的沉淀和英语语言能力的提升,更能促进学生自身素养的不断提升,为其今后的成长与发展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庄爱桂.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教学优化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8(17):66-67.

[2]张莉.社会认知视域下小学英语教师核心素养一体化培养探索[J].外语界,2017(06):79-86.

作者:李春林 单位:吉林省扶余市新源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