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逆城镇化回流现象对农村中学教育作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结合三十余年的任教经历,见证和总结了农村中学义务阶段教育的发展规律,敏锐观察到“逆城镇化”回流现象对农村中学教育的重要影响,通过自身作为语文老师的优势,分析了“逆城镇化”回流大潮中教师如何身先士卒、准确定位,并浅谈“逆城镇化”回流现象对农村中学教育的启迪作用。
[关键词]逆城镇化;农村中学;义务教育;启迪作用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极大推动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农村学校办学条件也大力改善,农村学校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城乡教学水平差距进一步缩小。近年来不少在城镇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上学的农村学生回到原籍农村上学,即“逆城镇化”回流现象。“逆城镇化”回流现象,反映出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显著成效。同时,这一现象对农村学校教师提出了新要求、产生了新课题。笔者作为一名农村学校语文教师,谈谈“逆城镇化”回流现象对农村教育、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面对“逆城镇化”回流现象,农村教师要准确定位、奋发有为
“逆城镇化”回流的根源在于农村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对于农村教师个体来说,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是吸引、稳定回流学生的关键。因此,我们首先要定位自己是农村学校教师。作为一名农村学校教师,一要在思想上热爱农村、热爱农村教育。农村教师有将自己的一生奉献于农村教育的思想,是提高农村学校教学质量的前提。随着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扎根农村、为农村教育奉献一生前景可期。以笔者所在的甘肃省陇西县为例,自2015年启动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均衡县创建工作,到2018年5月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农村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加之农村教师乡镇岗位津贴提高,职称改革向农村教师倾斜等政策的实施,扎根农村教育已成为农村教师的理想选择。怀有赤心、热忱奉献的农村教师没有了后顾之忧,专心提高教学质量是必然选择。二要将自己定位在农村教育的“薄弱”点之外。长期在农村学校工作的教师,由于工作任务繁重、工作环境闭塞等原因,参加教育教学交流、培训的机会较少,导致一些教师教育教学思想、理念、方式、方法落后,这些教师很可能成为农村教育的薄弱点。这就需要我们积极主动地学习,努力为自己充电加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我们农村教师的发展提供了广阔平台。以甘肃省陇西县为例,县内选派城区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选派农村学校教师到城区学校跟岗培训,建成了“三通两平台”(三通:宽带校校通、资源班班通、空间人人通,两平台:教育资源服务平台、教育管理服务平台);教育局、学校每年都要选派教师到教育先进地区去学习,开阔教师眼界,学习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拥有这些优越的条件,农村教师就要高效利用,提高思想认识,开拓视野,站在教育教学理念、方法的最前沿,成为吸引并稳定“逆城镇化”回流学生、推动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积极因素。
二、用“父母之心”留住并吸引更多的“逆城镇化”回流学生
目前,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中,有很多是父母一方或双方在外地务工的留守儿童,还有较多家长在城镇租房供孩子在城镇接受义务教育。“逆城镇化”回流,减轻了家长经济负担,有效化解了部分农村贫困户因学而产生的致贫、返贫风险。留住并吸引更多的“逆城镇化”回流学生,农村学校和农村教师责任重大。少年儿童正处于发育成长的关键时期,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地务工,得不到父母在情感上的关怀,得不到父母在人生观、价值观方面地引导。很容易在思想观念的发展方向上产生偏离。这就要求农村教师用爱心去温暖、关怀孩子。爱是教育的前提,没有对学生的爱,就不可能有成功的教育。不仅要做孩子的良师益友,更要用父母之心呵护孩子,用持久的爱心、耐心、恒心,走进学生心里。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给孩子以贴心地帮助和指导,给学生营造“在校如家”的温馨氛围及环境。进入初中以后的留守儿童,随着生理变化,会出现诸多问题:如厌学、孤僻、易怒、沉迷于网络、害怕困难等。因此,关注和引导学生的心理健康尤为重要。对此类学生,老师的关爱、关注、信任、赞扬是激发他们积极上进的动力。一定不能简单粗暴地对待他们。要及时、耐心地解答他们的疑惑;鼓励他们与老师、同学交流;引导他们学会自我管理、养成良好的习惯;教会他们自我保护。使这些孩子感受到情感上有人关爱、生活上有人呵护、逆境中有人帮助,达到留住并吸引更多的“逆城镇化”回流学生的目的。在关怀学生的同时,老师还要想方设法为家长排忧解难。很多农村学生的实际监护人是爷爷奶奶,他们由于思想观念,文化素养,身体条件等的制约,在家庭教育和家校配合教育上存在很多困难。老师帮助家长或实际监护人也是帮助学生,更是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做贡献。如向学生家长宣传教育法规使其明确教育子女的职责,教给家长家庭教育的知识,让外地务工的家长不仅满足孩子的物质生活需求,还要满足孩子精神、情感方面的需求。帮助老年监护人更新观念,提高素养,学习一些家庭教育方法等。总之,要使学生和家长相信:在农村学校,孩子能够学有所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用生动、知识广阔地教学,开拓农村学生视野、提高农村学生素质,真正体现城乡教育均衡
以前,义务教育阶段各门学科中农村与城镇学生相比,差距最大的学科是语文。这种差距形成的原因是:农村条件差、环境闭塞,致使农村学生见识少、视野不够开阔,在语文学习时,对知识不能准确把握和有效利用。作为农村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摸索,有以下几点启迪:
(一)充分利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带来的教学资源,最大化开拓农村学生视野,增长农村学生见识
现在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三通两平台”地建成,为农村学校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语文教学中开拓学生视野、增长学生见识不再是难事。首先,要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对丰富教学资源的高效运用。如说明文《苏州园林》(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对于连公园都不大去过的农村学生来说,只通过对文字说明阅读,很难理解苏州园林的特征。如今我们可以从教育资源中选取有关苏州园林的图片、视频资料给学生播放,引导学生结合文字说明,就能准确地认识苏州园林特点,同时也开阔了学生视野与见识,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有效利用。其次,语文教师还要引领学生通过阅读书籍来弥补见识、视野方面的不足。在电子书籍非常丰富的今天,给学生推荐适当的书籍、文章,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育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农村学生汲取知识、拓宽视野。
(二)利用农村资源,开设贴近大自然、生活化的语文课来拓宽学生视野
农村学校周围大都有很好的环境,利用好这些资源既可以增加语文课的趣味性,又能增长见识、拓宽视野。如学习《白杨礼赞》(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一文,我们可以利用农村资源,实地观看“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和风吹送,麦浪翻起的一轮一轮的碧波”;“哨兵似的”白杨树,感受白杨树的“伟岸、正直、朴质、严肃”。学习诗歌《蝈蝈与蛐蛐》,让学生观察这些昆虫,结合查找资料了解其生活习性,进而理解诗歌主题。不但能增长知识,而且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四、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培养
农村学生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留住“逆城镇化”回流学生,吸引更多的“逆城镇化”回流学生在学校层面,农村学校组织开展各类活动,既能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又能提供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还可以使学生将已获得的知识在实际中运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技能,技巧,提高综合能力。让孩子感受到农村学校与城镇学校在各个方面都没有大的差别,能够在农村学校安心就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能设计一些小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拓学生视野,提升学生能力。笔者在教授古诗《卖炭翁》(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时,最后一个环节设计是要求学生将这首诗改编成话剧,全班学生分为四到五组分别写剧本并演出。活动前简要介绍了话剧知识,利用多媒体让学生看了话剧片段,找了一些学生自编自演话剧的视频资料让孩子具体感受了话剧的编和演。活动初衷是希望学生对诗歌主题理解加深,活动结果出乎我的预料。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高涨,每个小组剧本改编的质量都很好,更有几位同学展现了表演天赋。不仅加深对诗歌主题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的技能,技巧,提高了综合能力。学生的兴趣、特长得以展示,学习语文的兴趣更浓。
五、通过家校交流、家校共管,提高家长教育能力,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与城镇相比,农村学生家长在思想、学历,教育孩子的意识、能力、方法等方面,和城镇学生家长有较大差距。虽然近年来农村学生家长文化程度提高了,但是大多数学生家长只接受过义务教育。加之生活压力大,许多人在外务工,对孩子的照顾和管理不甚到位,甚至部分家长只管孩子生活,不管孩子成长。这也是影响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出台文件,要求学校举办家长学校以提高农村学生家长的教育能力。作为农村学校教师,我们除了配合学校办好家长学校,同时要加强与任课班级学生家长的联系沟通。了解学生家庭,了解家长的教育思想意识、辅导能力,了解学生生活、交往、学习、性格等方面详细情况。与学生家长交流、分享教育方法、经验。制定每个学生的辅导计划。笔者在任课班级建立的语文课家长交流微信群中,家长之间,家长和老师之间交流分享教育孩子的方法、经验,收效颇丰。以前,学生家长只问考试成绩,要求老师严格、严厉地管理学生,甚至部分家长还说“不听话了就打”。面对家长提出的此类令人哭笑不得的要求,我耐心地解释并分享自己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经验,发动群里教育孩子比较成功的家长分享各自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经验。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语文课家长交流微信群中关心教育方式方法的人多了,要求老师“不听话了就打”的人没有了;询问孩子思想、行为、学习细节的人多了,只打听考试成绩的人少了,对孩子在校情况基本不问的人没有了。以细致、勤奋的工作弥补农村教育的短板,是我们每个农村教师的责任。以上只是笔者对农村学生“逆城镇化”回流现象的不成熟思考;同时也是作为一名多年从事农村语文教学的教师在农村学生“逆城镇化”回流现象下,在教育、教学方面的应对之策。希冀农村学校,农村教师有借鉴之处。“逆城镇化”回流现象表明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绩斐然。然而,农村教育还要进一步发展,我们农村教师任重道远。这一问题值得农村学校及农村各学科教师深入思考。
[参考文献]
[1]魏洁.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的政府责任研究[N].甘肃日报,2020-6-5.
[2]张欣.关于“三通两平台”的思考[J].河南教育(基教版),2020,(1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
作者:康弘昌 单位:甘肃省陇西县和平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