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大学排名对学校影响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大学排名对学校影响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大学排名对学校影响分析

一、大学排名对高等院校的决策与发展战略的影响

随着大学排行榜数量的增加和不断流行,它们正塑造着高等院校的行为,影响了高等院校的决策和战略规划过程。许多大学在确定战略发展方向时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大学排名的刺激,将“成为全球最佳大学之一”(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2005)列为学校的使命,或提出“成为世界真正的优秀大学”(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2007),“21世纪世界顶尖大学”(首尔国立大学,2006)【1l9l。一些大学则明确地将提高排名作为学校的战略目标,并将资源分配、人事聘用和其他决策与该目标联系起来。例如,2004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UniversityofMin—nesota)校长将该校的战略定位确定为“(使该校)成为世界前三名研究型大学之一”J。各国大学都在实施与大学排名相关的战略规划。澳大利亚的麦考瑞大学(MacquarieUniversity)计划到2014年建校5O周年时成为澳大利亚最好的8所大学之一和世界最好的200所大学之一l3]。英国的华威大学(WarwickUniversity)宣布到2015年该校建立5O周年时成为世界最好的50所大学之一l4]。日本的东北大学(TohokuUniversity)也宣布计划在未来十年进人世界前3O名一流研究型大学行列_5J。拉丁美洲少数研究型大学之一的智利天主教大学(PontificiaUniversidadCatSlicadeChile)确立了在2038年建校15o周年时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大学排名也是各高校大多数高层会议的重要议题。MHE/IAU的研究表明,56的受访院校已经建立了一个正式的内部机制以审查学校的排名和地位]。在美国,大多数高校都由副校长(偶尔也由董事会)领导对排名进行某种形式的分析。大多数高校运用大学排名设立目标或基准,根据实际的绩效对指标进行分析和定位,以识别学校的优势和劣势,进行资源分配,向各院系/部门分派关键性绩效指标。大学排名为进行根本变革、加快改革和追求特定目标提供了证据或标准,它使高校的管理更加商业化。根据丹尼尔•莱文(DanielLevin)的研究,许多大学校长为了提高排名都突出强调某一方面:88的校长强调在校生的保持率,84强调校友捐赠,75强调毕业率,71强调入学分数,639/6强调教师津贴和31强调生师比【8]。尽管高等院校极少公开承认他们有目的地制订战略以提高学校的排名,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高校正在这样做。丹尼尔•莱文对于美国弗吉尼亚共同体大学(VirginiaCommonwealthUniversity)的个案研究表明,该校董事会制定目标使该校的排名从第三等级提高到第二等级并制订规划以实现这一目标。该校院校研究办公室花了六个月时间收集数据,并专门聘请了一名负责学校声誉的副校长负责招生、市场宣传和沟通工作。该校共批准了九个战略:改进学术项目、制订市场规划、改善新闻和网站建设、提高拥有博士学位教师的比例和增加全职教师的比例。

二、大学排名对高等院校人事及组织结构的影响

大学排名正在影响高等教育组织的形态。一些高校对一个院(系)或整个学校进行合并、重组与整合,在校内组建外部组织,或者相反,通过成立半自治的研究所/中心或研究生院而将本科生和研究生活动分离。其目的并不仅仅是追求更高效率,而是通过重要的质量指标体现学校成绩的显著性,如更多的研究人员、更具竞争性的研究资助和更显著的产出。许多高等院校正在将其招生、市场宣传和公关活动进行专业化,设立专门的办公室负责这些事务,并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一些高校纷纷设立或扩展国际事务办公室,目的是吸引更多的国际学生,而国际学生的人数正是一些大学排名的指标之一。许多高校专门成立了院校研究办公室收集数据,监控学校的绩效,更好地向公众或其他官方公布学校的数据。大学排名还被用于一些高校校长的任命或解聘以及不那么激烈的组织变革①,例如设立新的组织机构处理与排名相关的事务。排名结果关系到那些负责监控和提高学校绩效的管理人员的地位和聘用情况。例如,在2001年,因数据报告错误导致霍巴特一威廉•史密斯学院(HobartandWilliamSmithCollege)在2000年的《美新排行榜》中的名次比预料的低,对这一错误负有责任的高层管理者被该校解聘]。同样,马来亚大学在《泰晤士报•高教副刊》的排名中的名次下滑80名之后,其副校长被解雇∞。大学排名影响到高校的人事决策,尤其是涉及到教师招聘和聘用。例如,由于上海交通大学的《全球大学学术排名》的指标强调教师的获奖,爱尔兰和英国大学纷纷招聘诺贝尔奖获得者。《美新排行榜》将教师薪酬作为一个指标,所以很多高校聘用更多的非终身教师,这样可以省出资源提高终身教师的工资②。

三、大学排名对高等院校资源分配和资金募集的影响

大学排名正影响高等教育的优先发展领域。例如,吸引国际学生的专业硕士学位项目不断发展,重新平衡教学/研究和本科生/研究生活动,向更具有生产力和产生更好绩效的领域重新分配资源。大学排名能够影响一所院校的财政决策。首先,可以影响管理人员和教师的工资。例如,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ArizonaStateUniversity)2007年批准了一项合同,如果该校校长能提高学校的排名,将获得一万美元奖金③。另一个类似的例子是,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规定,如果该校副校长能提高学校排名,将获得1O万澳元奖金④。大学排名把教师工资作为指标将促使高校增加教师工资,这样就会相应招聘和留住优秀教师,其潜在的结果是向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和创造更多的科研成果。其次,由于一些大学排名考虑生均开支,迫使高校作出关于财政分配优先性的困难决策。如果高校削减生均开支,将可能消极影响学校的排名,这样就很难保持学费不上涨。随着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公共财政的削减,而对于高等教育的问责持续增加,高等院校面临降低成本的压力,大学排名鼓励提高生均开支将给高校带来很大的财政负担。最后,排名会影响高校的资金募集。高名次能够提升学校的形象,对捐赠者也更有吸引力。例如,来自美国巴尔的摩的一位捐赠者从来没有听说过伯利亚学院(Be—reaCollege)的名字,但在《美新排行榜》上看到了该校的排名,于是向该校捐赠了2.5万美元。高名次能够给予高校寻求新的财政来源和从现有捐赠者获得更多资金的信心,而且使他们募捐的理由更加充分。排名还会影响高校募捐的目标对象。例如,《美新排行榜》只考虑校友捐赠的比例,高校会将资源用于提高校友捐赠比例而不是获得最多的捐赠资金①。

四、大学排名对学生择校和大学招生的影响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大学排名确实影响到学生入学人数、申请者的质量和学校的声誉,而排名的变化则对申请者和学生的入学决定起着重要影响。大学排名对于国际招生市场非常重要,尤其是对那些成绩优秀的研究生和诸如法律、医学和商科等特定学科更是如此。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在大学排名中的位置和声誉成为许多学生选择入读该校的决定性因素,对于那些在澳大利亚的大学和其海外分校就读的国际学生尤其如此口_]9。。英国的一项研究证实n,92%的国际学生认为英国大学排名对他们选择就读学校重要/非常重要。61%的英国学生在作出择校决定前参考了大学排名,70的学生认为大学排名重要/非常重要。在美国,大学排名对优秀学生和亚裔背景的学生很重要。McDonough等人认为,虽然只有4o的美国学生使用大学排名,但有u的学生认为排行榜是影响他们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口。Clarke引用英国、德国和新西兰的经历,认为成绩优秀的学生更可能使用大学排名作出择校选择,高排名导致申请人数的增加②。在美国,高等院校招生极大地受到排名的影响。Monks和Ehrenberg发现,在大学排名和学生申请人数之间存在直接的相关性③。一所排名上升的院校(因申请人数增加)能够录取更少比例的申请者(降低录取率),从而提高其选择性(selectivi一ty)。相反,不利的排名导致一所院校将招收更大比例的申请者,其结果是所招收的学生质量低,这一恶性循环的结果是可能导致该校排名进一步下滑。因为“学生选择性指标”(student—selectivityindicator)(通过申请学生被录取的百分比、注册率、入学新生SAT或ACT平均分数以及录取新生在高中班级中排名前10的比例进行衡量)是《美新排行榜》的关键指标,所以高校会采取各种策略以提高自身的排名。在美国,高校招生机构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提高录取学生的注册率。一是增加“提前录取”学生的比例,二是增加优秀人才资助的数额以吸引成绩优秀的学生。申请提前录取的学生与招生院校签订协议,如果被录取,就不能申请别的高校,并保证一定到该校注册就读。因此,这部分学生的注册率几乎达到lOO,这对招生院校的“新生总体注册率”产生积极的影响,但被“提前录取”的学生却因此失去了比较不同高校学费和奖学金、助学金进行人学选择的权利。调整招生政策以提高排名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和多样性都将产生不利影响。当高校强调SAT分数时,通常对少数民族学生和社会经济地位低的学生不利;更多的优秀人才资助意味着减少贫困资助,同样对处境不利的学生不利。而且通过提前录取的学生基本上是白人和亚裔学生,如果增加这部分学生的比例,就意味着学生多样性的降低。

五、大学排名对大学质量保证的影响

许多人将大学排名作为评估高校学术质量的手段。研究表明,排名对高校的质量保障起着积极作用,低于预期的排名会促使大学进行课程评估、开展心得教学和学习实践以及新的学习项目①。在那些问责制度和认证制度不完善或根本没有的国家,大学排名成为高校质量保障的工具之一。如在巴基斯坦,高等教育委员会于2002年开始的全国大学排名对高校的输入和产出进行比较,政府根据大学排名识别和奖励那些绩效好的大学和支持必要的改革,大学排名为高校提供了评估自身绩效的信息以及维持或提高质量的资源引。即使大学绩效不与排名发生联系,大学排名也会向高校施加压力,促使其提高质量以吸引学生。在那些由著名媒体开展商业性的大学排名以及这种排名成为学生和家长择校时的主要信息来源的国家,这种压力非常明显,例如日本和波兰的大学排名。尽管大学排名对高等教育质量具有潜在的积极影响,但是当学生毕业率作为排名指标时(如《美新排行榜》),排名也会对教育质量产生潜在的消极影响。高校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提高毕业率(进而可能提高学校的排名):一种是改善教学实践和增加学生的财政资助,另一种是降低毕业要求。如果大学排名重视学生的毕业率,但不奖励或惩罚高校用于实现毕业率目标的方法,那么学生的利益就会受损。

六、大学排名的消极影响

大学排名使得大学之间的竞争加剧,高等院校受困于对越来越多的资源的寻求,大学排行榜强化了市场竞争力量的影响,增加了竞争压力,催生了一个“全球市场”,这个市场不断强调院校分层和以研究为中心,确立了一个“好大学”的世界标准。那些不能达到这一标准或没有品牌认同的院校将遭到极大的贬低或忽略。例如,美国的社区学院招收了美国45的本专科学生,但却不在《美新排行榜》之列。由于不同的大学排名都偏重于某些评价指标,这些指标对某些类型的高校极为有利,但对另外一些院校却很不公平。例如,注重声望和资助的《美新排行榜》——注重持续的本科生注册率、高毕业率、高生均开支和高校友捐赠率——对美国公立院校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那些服务于非传统学生的大型州立综合性大学尤其受到《美新排行榜》的不利影响。《高等教育纪事》(TheChronicleofHigherEducation)对《美新排行榜》过去24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排行榜并没有为所有竞争者提供一个公平的竞技场,其评价标准压倒性地偏向私立院校。虽然在1989年的排名中有5所公立院校位居前25名,但在2010年的排名中,只有3所公立大学进入前25名。再如上海交通大学推出的《全球大学学术排行榜》主要依据高校教师及校友获得顶级学术奖励和在国际顶级学术刊物发表科研成果的数量,这对重教学而科研不突出的高校显然是不利的。大学排名对优秀大学有利,强调科研实力,因此促进了大学的科层化而不是多样化。事实上,一些国家将排名和因此带来的分层作为支持建立“世界一流大学”的手段,以此应对不断加剧的国际竞争。排行榜的流行和影响力也会导致高校试图对排名活动进行影响。一些院校通过游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改变其排名方法以提高自己的排名,或通过校正其数据以提高排名,或向可能提高学校名次的活动或项目分配资源,而这种做法不一定直接提高其教育质量。其中一个例子是,高校可能扩大发展办公室规模以提高校友的捐赠率,即便其边际收益不会超出为此而付出的成本。美国一些高校为了提高自己的排名,故意虚增SAT分数和毕业率。有的高校请求校友进行名义上的捐赠以提高校友捐赠率,鼓励他们并没有意向录取的学生提出申请以降低录取率。美国最早的报告表明,一些大学对涉及排名的重要数据进行人为操纵。例如,通过去掉最低分数或不报告国际学生的分数而试图提高学生的平均入学分数。新近的报告显示,许多美国高校正试图“运作”商业性的大学排名以使其排名更有利。例如,《美新排行榜》将在世校友对母校的捐赠作为测量毕业生满意度的指标,康乃尔大学(CornellUni—versity)管理层通过不计算那些曾经在该校上学但没有毕业的学生而降低校友的数量,从而提高校友捐赠率。大学排名的消极影响还表现在:排名影响处境不利学生的人学机会;对科研过分强调,导致科研与教学失衡;全职与兼职教师的比例失衡;以关键排名指标的改进取代院校综合性的战略规划;以牺牲大多数院校的利益重点资助少数一流大学。

七、大学排名的未来走向

随着大学排名的不断流行和多样化,关于对大学排名影响的关注也不断增加。围绕大学排名对学生、高校和政府的影响的争论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研究和主流新闻媒体的一个普遍话题。有的人士积极支持大学排名,认为大学排名为高等教育的消费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满足了公众对于高等教育透明度和信息的需要,对于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Salmi和Saroyan认为应该以一种建设性的方式运用大学排名,使大学排名成为院校战略规划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1。相对于少数积极的看法,对于大学排名更多的是批评、反对甚至抵制的声音。批评者认为,量化排名不能确切反映高校真正的优势和劣势或它向学生提供教育的质量;排名对其中一些院校偏袒,而对另一些院校不利;排名中的一些因素的权重不公正,而且与高等教育的使命相悖;大学排名以对政策目标产生消极影响的方式改变大学的行为,排名所运用的标准并不完全与公共政策的目标一致,尤其是在教育平等和多样性方面。就大学排名的影响力而言,大学排名使高校丧失了控制其品牌和成功条件的自由和独立性,将不同大学放入了一个模子,影响了高等教育的多样性,因此影响到高校的决策和日常运作方式口。目前,对于大学排名的关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关于大学排名的技术和方法问题、排名指标的权重以及质量的适切性问题。②对于不同制度环境下具有不同使命的大学之间的可比性问题。③作为消费者信息的排名的用途。大学排名已成为一个势不可挡的全球现象,其影响力也与日俱增,而且绝大多数排名活动属于商业化的市场行为,无论是政府还是高等院校,都无法阻止大学排名活动的发展蔓延。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围绕大学排名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提高大学排名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以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作用?为此,一些国际机构和非营利组织已经开展了联合行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洲高等教育中心和华盛顿的高等教育政策研究所于2004年成立了国际大学排名专家小组(theInternationalRank—ingExpertGroup,IREG),大学排名者、批评者、学术研究者以及其他利益群体开始了非正式的协作。2006年5月18—20日,IREG在德国柏林举行的第二次会议上,专家小组讨论确立了一套关于高等院校排名的质量和实践的系列原则——《关于高等院校排名的柏林原则))(BerlinPrinciplesonRankingofHigherEducationInstitu—tions)。其原则的主要内容包括:高等院校排名的目的和目标;排名指标的设计和权重;排名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排名结果的。我们期待着这些建议性的原则能在今后的大学排名中发挥重要的影响。对于被排名的高等院校来说,面对大学排名,应该保持冷静的头脑和平静的心态,既不能无视排行榜的存在,也不能让排行榜牵着鼻子走。正如香港大学教育学院程介明教授所言:“排名是工作成果的检阅,不是工作的目标,更不是奋斗的动力。排名的高低可以引发我们的思考,但排名榜不会为我们指出方向。最成功的大学,也许可以符合大部分排名指标;符合所有排名指标的大学,却不一定是成功的大学。醉心于排名榜的,把攀升排名榜作为办学目标的一定成不了‘世界级一流大学,。”[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