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中学教育模塑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义务教育亦称“普及义务教育”,是根据国家法律规定,对适龄儿童实施一定年限的普及的、强迫的、免费的学校教育。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义务教育年限为9年。初级中学阶段为义务教育的最后3年,这一阶段正是义务教育转向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教师、家长、学校都要面临升学的压力。这一阶段的学生由于世界观、价值观还不够成熟再加之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容易出现行为的偏差。所以,应加强这一阶段学生的心理、身体、学习等各方面的教育与管理。2001年起,中国为了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全面提高中小学教育投资效益和教育质量,促进农村基础教育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对农村教育资源进行整合,摒弃“村村办学”的方式,对临近的学校进行资源合并。这一政策的实施优化了学校资源。但是,面对教育的期待与实践的具体现状不得不引发许多思考。基层义务教育体系果真是按照适龄儿童全部上学的要求进行的吗?
当义务教育体系以“客观、公正、平等”等道德期待原则统一设计全国性教育组织体系时,又是如何对待城乡交织以及乡村教育情境下生态观念上的差异?当教育以一种向“先进”看齐的发展观为导向时,是否看到其后隐藏着的权力层级体系?当市场的力量介入基础教育学校体系中时,又是否在体系设计上有效地反向关照到个体间的文化差异性特征?冯跃博士深入一个普通中学观察、研究,写出了《教育的期待与实践:一个中国北方县城的人类学研究》一书。《教育的期待与实践:一个中国北方县城的人类学研究》一书主要由7章组成,可将这7章分为5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章导论主要介绍了作者的研究主题、内涵和研究方法。作者把“期待与实践”作为全书分析的主要线索,主要尝试从文化传递与人性转变的整体视角出发,探讨教育发生过程中对人性形成的规范与模式尺度以及个体在反复实践中获得的人性转变的新尺度。
采用了思辨法、个人中心的民族志研究、跨文化比较研究法、主位与客位法、口述史/生命历程研究法来设计和完成了对一个北方县城中学的田野调查。第二部分第二章文献综述,作者锁定了“教育期待与实践”这一主题,分别从学科文献梳理和人类学角度的中国教育观察两个角度对研究成果进行综合讨论,并对新中国成立前、“”期间和近30年来的学术积累分别做了梳理。第三部分第三章教育期待与实践的整体分析,作者从自我的文化形塑之网、绝对的尺度、相对的尺度、实践的尺度等方面对教育的期待与实践分别做了理论阐释。第四部分为第四章夹缝中的发展、第五章期待中的成长和第六章面子的尴尬,这一部分中,作者首先对A县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产业类型、自然资源、经济发展状况等做了简要的介绍。其次,作者对AB中学及县城学校教育体系做了详细的介绍。特别是合校并点后学校的生存选择问题作者做了一定的探讨。再次,作者花了大篇幅做了校长的口述史研究,从“核心人物”出发研究AB中学。作者以校园“德馨室”主持人的身份进入AB中学,通过心理测验、心理咨询、家访等方式了解学生、老师。从身体的规训、心智的博弈、人性的“自我”诉求:理想与现实、多元至上主义4个方面来剖析初中生在面临学业的分层现象、群体中关系分层现象时的矛盾与困惑。作者也明显感受到基层学生在学习动机上的现实性、情境性和多样性等特征。
在这里,作者通过对教师生计、身份、地位、关系、面子、从教压力、行为、互动及手段的参与式观察、描述,刻画了基层教师的无奈与困境。最后一个部分第七章教育期待与实践的整体反思,本章作者综合哲学人类学及文化人类学的双重思考框架,阐述多元文化参照下,教育期待与实践表现的学理缘由、深层次根源及应用性建议。该书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综合哲学人类学及文化人类学的双重思考框架,阐述多元文化参照下,教育期待与实践表现的学理缘由、深层次根源并提出了应用性建议。书中从自我的文化形塑之网、绝对的尺度、相对的尺度、实践的尺度等方面对教育的期待与实践分别做了理论阐释。整合了三重尺度下教育期待与实践的不同表征:从绝对的尺度看,正式和非正式的制度体系构成了学校运行及核心人物行政策略的行动框架;情境化要素中包含着学校在与部分师生及家长的关系互动中所发生的部分难以评断是非的相对性期待与实践行为;大量正式及非正式制度又随着时空转换进行相应的自我调整,这也是教育内涵所体现出的实践性特征。挑战了目前教育学界对教育本质与人性转变以及对文化多元概念的褊狭认识,通过对教育发生过程中约束性、非连续性与多样性等特征的集中探讨,从更加宽泛开放的视野,站在文化的多元变化立场上,对当下中国情境下存在的部分教育焦点问题,如择校、新课程改革、教师待遇等,进行学理分析,同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建议,如多角度认知学校运行体系、关照个体成长差异性特征、多方位认识“知识人”等。
第二,将人类学的研究范式运用到学校教育研究中,为学校教育民族志研究提供了重要参照。本书运用人类学方法进行教育民族志研究,深入教育实践,从微观真实场景的角度展示了教育的期待与实践的主题。采用了思辨法、个人中心的民族志研究、跨文化比较研究法、主位与客位法、口述史/生命历程研究法来设计和完成了对一个北方县城中学的田野调查。在本书中,作者对AB中学及县城学校教育体系做了详细的介绍,还花了大篇幅做了校长的口述史研究,通过学校校长这一“核心人物”来研究AB中学,运用宏观及微观的双重视角,分析了AB中学的整体运行状况及核心人物的个人生命历程,通过以“点”带“面”的观察分析,表达了局内人的生存策略。这种局内人的研究方法较局外人的研究方法更能够贴近研究对象的生活,使研究更具真实场景性。
第三,从书斋走进田野,将理论联系实践。作者将弗思(RaymondFirth)、列维•斯特劳斯(C.Levi-Strauss)、布朗(A.R.Radcliffe-Brown)、吉登斯(AnthonyGiddens)的结构理论及韦伯(MaxWeber)科层制所带来的平等的概念运用到分析学校教育中,走进我国北方一所县城中学,以校园“德馨室”主持人的身份走进他们的日常生活,通过心理测验、心理咨询、家访等方式深入观察、分析和探讨这里教育实践过程中的困境与矛盾以及个体的文化形塑和人性转变的尺度。作者从学生、教师、校长等角色出发,详细解读地方中学的运作体系、组织形式特征及师生日常生活,呈现了中国一个普通县城中学的教育现实图景。由于笔者的父母都是教育工作者加之笔者从小生活在一个普通中学中,从小耳濡目染基层教育体系中的“夹缝中的发展”“、期待中的成长”及“面子的尴尬”,所以对《教育的期待与实践:一个中国北方县城的人类学研究》这本书感受颇深。
笔者认为,书中所提出的诸多基础教育的困境与矛盾是存在于中国大部分普通中学教育中的。初级中学阶段,正是学生身心慢慢成熟并由义务教育阶段转向非义务教育阶段,此时,学生要面对升学的压力及身心成熟带给他们的许多困惑。面对父母、老师的期待,他们也在心中问自己:我能达到这些期待吗?他们也不断地鞭策自己。可是,理想跟现实有时候是有差距的。有的学生能够很好地调节自己、约束自己,继续努力达成期待;可有的学生无法很好地面对这些差距,于是他们选择沉沦、选择逃避。面对这一阶段的学生,教师身上的担子也不轻松。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教师在组织教学的同时必须时刻观察每一位同学身心的变化,根据学生家庭背景、学习成绩、性格特点等方面的差异管理学生。这无形中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
可是,基层教育的教师待遇问题一直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教师这个职业不再像以前那样那么受人尊敬,这些问题都导致了有些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不高,从而导致了教学质量的下降,影响了学生以后的发展。作为一个学校的校长,肩负着一个学校师生发展的责任,管理着一个学校的所有事务,他的职责不容小视。面对学校的管理、升学的压力,校长一方面要应付来自行政管理单位的压力;另一方面又要解决教师、家长、学生以及社会带给学校的各种问题。校长不仅仅是为自己的前途来担任这个职位,也是为了学生的未来、家长的期待、学校的发展来肩负如此重的使命。为此,他放弃了许许多多的休息时间,放弃了许许多多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学校是一个整体,学生、教师、校长都是其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国家对基层教育问题一直很关注,也制定了一系列很好的政策,但有些政策的实施效果往往不太理想,就像本书中作者提到的“教育的期待与实践”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