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破解路径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中小企业在我国总企业数量中占比在98%以上,可见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2015年经济进入下行周期,尤其个别区域集中爆发出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直接导致近两年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日益凸显,严重阻碍了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文章旨在探讨如何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困境。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困境
一、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形成原因
(一)中小企业自身层面
1.经营风险高,信息不对称。中小企业由于普遍从事的都是低端制造业、轻资产服务业,技术先进性差,人才缺乏,管理上也比较落后,在应经营环境变化上更是能力不足,这也导致了我国中小企业普遍生命周期较短。另外中小企业风险与实际控制人个人因素紧密联系,经营者信用观念淡薄,普遍缺乏信誉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又一要因。个别中小企业的违约欺诈行为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小企业的整体信用形象,加之信息不对称,外部机构很难了解到中小企业的真实情况,那么银行只能设置更高审批要求来识别风险。2.普遍抵质押物匮乏,难以满足银行风险缓释的要求。中小企业普遍实力较弱,自有有效资产不足,即使属于新兴产业或国家重点战略支持产业的中小企业,虽然科研能力强、具有核心知识产权,企业经营状况良好,但是由于企业轻资产特点,现有银行风险评价体系很难准确评估其依赖的知识产权,并且只是产权难于变现,故单纯依靠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抵质押很难获得信贷。
(二)银行层面
1.思想认识上,不愿贷。银行基层经办人员做一笔贷款,1亿元与100万元在流程操作上、工作量上,没有根本的区别。虽然目前各家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与大型企业贷款在授权上和审批流程上都进行了区别对待,但这仅仅是流程的长短、审批机构级别的区别,而对于经办人员而言,负责的环节仍然是调查、发放和贷后管理、信贷回收,并没有显著区别,这必然导致经办人员偏好大型企业贷款,更何况中小企业生命周期短、风险大,吃力不讨好是思想上的共识。2.责任追究制度上,不敢贷。近两年来,银行业最惊心动魄的事也许就是频频收到监管部门发来的行政处罚书,且大多数均为“机构”、“人员”双罚,银行员工被终身禁入银行业的案例也越来越多。另外“终身追责”制度在我国越来越多的领域建立起来了,“终身追责”固然会“终身负责”,这是个良好的约束制度,但良好的约束制度也会有副作用,反映在银行领域就是风控标准必然趋严,对中小企业贷款看不清、看不准,不敢贷。3.产品匹配上,不能贷。目前银行对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意见大多数出台的是宏观指导性的意见,缺乏产品的配套、衔接,中小企业若想获取银行授信,绝大多数还是要有抵质押等强担保措施,且银行对抵质押物的限定范围也比较窄,除了通常要求的房产、土地使用权外,对其他非标准的抵质押物接受程度较低。例如价格高昂的机械设备,虽然是企业赖以生存的核心资产,但作为抵押物进行评判,银行除了考虑价格,更多还是要考虑变现能力,即便是具备较好变现能力的通用设备,到了需要处置的节点,也会面临几乎不能执行拆除、无人购买等实际问题,故银行要么不接受,要么设置极低的抵押率导致完全不能满足企业需求。虽然前些年经济上行期中,银行推出了很多创新型产品,如专利权质押、应收账款质押、动产质押、互保联保等等信贷产品,但经历了经济下行期的实践检验,大多血本无归,现阶段再大规模推创新的动力明显不足。
(三)社会环境层面
1.国家政策支持落地困难。监管部门为支持中小企业融资,设置了监管指标“三个不低于”,制定监管目标没有问题,但缺乏具体的落地措施,缺乏对银行具体实现机制的指导。另外迄今为止尚无一个统一的专门机构来对中小企业进行管理,这样不仅不利于中小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的规划和协调,也不利于政府对它们进行宏观指导的政策指令的有效实施。2.供中小企业选择的融资渠道尚未实现真正多元化。目前我国中小型企业融资大多来自民间资本和银行贷款,渠道多元化建设尚不健全,尤其是近年来一些原先定位于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地方金融机构也纷纷合并、扩大规模,其服务对象也发生了很大改变,准入门槛日渐提高,致使中小企业信贷渠道愈发变窄。另外直接融资手段方面,比如股票、基金和债券等资金募集方式用的比较少。这种情况长期存在,造成了目前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局面。3.缺乏真正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增信服务的机构。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很多地区各级政府部门都主导建立过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前些年担保体系在解决中小企业资金缺口上已经起了一定的作用,但随着上一轮区域内信用风险集中爆发,担保资金的有限性,相对于金融机构的损失,其只是杯水车薪,且后续资金没有有效的持续投入,很多担保公司都发生了代偿违约,银行后续追偿难度非常大,这也大大降低了银行再接受融资性担保公司担保的积极性。4.具体支持机制建设缓慢。目前国家出台的各项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大多是从中小企业角度出发,鲜见站在银行等金融机构立场的措施出台,尚不能从根本上市场化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比如现实存在的地方保护主义,片面要求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入,而对银行的不良贷款清收支持不够,另外金融机构维护债权面临的执行难、执行贵问题也长期得不到解决。
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中小企业融资困境问题,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的问题,为破解困境需要多方共同努力,笔者认为现实的路径从重要性方面排序,应该是从中小企业自身、国家具体政策支持、银行顺应形势加快转型步伐方面入手。
(一)中小企业要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
中小企业要找准自身定位,用有限的资金、适当的发展模式,在市场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经营者充分认识企业自身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合理利用合作、联营、参股等方式筹集资金,循序渐进,加快自身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步伐,增加透明度,注重积累信用。
(二)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以具体措施落地来创造良好的社会融资环境
1.设置专门的管理部门加强对中小企业扶持和引导。各地政府应建立专门的机构在管理咨询、行业指导、技术创新、人才引进、税费政策等方面对中小企业进行扶植,引导其增强市场竟争力,推动中小企业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规范财务报告制度。2.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平台,减少信息不对称。由主管部门推动,依托现有人民银行征信机构,将分散在税务、环保、电力等部门的企业信用信息统一收集,对金融机构开放,在保护企业隐私的基础上提供信息服务,以便银行掌握企业真实情况。3.在银企合作的各个环节落实减税降费,降低银企双方成本。一方面利用大数据平台,及时区域内土地、房产交易价格供金融机构参考,对于小额信贷,金融机构可采纳公开信息再结合内部专业人员的复核评价,代替原有的评估机构评估,免去中小企业一般都需要缴纳的评估费用,切实降低其融资环节的成本。另一重要方面就是,在信贷资产全周期中金融机构往往涉及处置抵质押物,而目前普遍执行难、变现难的环境下,“以物抵债”常常是被动选择,金融机构作为商业企业,按照现行税法规定,需要缴纳高额税费,那么金融机构为降低可能损失,必然导致倒推至信贷审批端会降低抵质押物的抵质押率,导致一刀切地把中小企业资产价值低估,加重融资难的情形,因此,政府层面应考虑金融机构切身利益,做出有针对性的减税降费。4.差异化监管多种形式的金融机构,引导金融机构差异化市场定位。虽然我国缺乏专门服务中小企业的金融机构,但已然存在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城商行、农商行、信用社等多层次的划分,政策监管部门应引导不同层级的银行对中小企业整个生命周期中的不同阶段,发挥多样的作用,比如各级信用社的资金应投向所在的县域内的中小企业。
(三)金融机构要顺应形势、多措施并举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服务
1.顺应形势、转变观念。目前,全国都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金融从业人员的初心应该是服务实体经济,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为中小企业营造公平的贷款环境,满足中小企业合理资金需求,切实做到金融普惠。2.优化客户结构,加快金融服务模式的创新。立足金融机构本身定位,明确客户结构目标,重视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主动了解客户,争取客户,培养符合自身基层行特点的客户群,做好细分工作,在众多的中小企业中,发现和挖掘成长性好的、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企业,耐心加以支持和培植。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开发消除信息流不对称的产品,如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鼓励标准化质押、保理、账户托管等业务,制定企业法人、股东个人资产与企业信用多重组合的风险缓释方案,提高融资获批概率。3.主动担当作为,落实尽职免责。金融机构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尽职免责机制,既打消基层经办人员顾虑,又要以量化、具体的评价机制切实控制操作风险,识别对待不可抗因素与主观失职,做到客观公正对待基层经办人员,调动其放贷积极性。综上所述,破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唯一路径就是强大企业自身、政府切实强有力扶植推动再加上金融机构的真正担当和作为,只有这样,才能解决长期存在的尴尬局面,更加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邢乐成.金融错配与中小企业融资[M].山东人民出版社,2017
[2]吴瑕.中小企业融资案例与实务指引(第2版)[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3]杨童.浅谈不同成长阶段下中小企业融资方式选择[J].财会学习,2019
[4]曹模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探讨[J].经济金融,2019(10)
作者:刘海颖 单位:中国民生银行唐山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