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视觉传达设计民间造型图符艺术的融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视觉传达设计民间造型图符艺术的融入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视觉传达设计民间造型图符艺术的融入

【摘要】通过分析陕西民间造型图符融入视觉传达设计的传播,梳理陕西民间美术造型,剖析造型背后的符号寓意,构建图符系统框架,研究视觉符号基因,提炼适合元素用于设计,旨在推动陕西民间美术的发展、传承、创新。

【关键词】民间造型图符;图符艺术;视觉传达设计

陕西拥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及民间美术资源,周秦汉唐在这片土地上将民族民间文化发展至经典。经历几千年的滋养与积淀,发展至今依然散发其独有并巨大的艺术感染力和文化感召力。

一、民间造型图符艺术融入视觉传达设计传播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古老的、原始的、纯粹的民间工艺几乎都面临传承的各种困难。在这种时代浪潮下,振兴设计不再是纸上谈兵,必须要在高校教育中承担其应尽的责任,做出相应的教学改革来改变这种困局。因此,要对陕西民间美术优质资源进行深入研究,提取典型元素,加入创意外衣,进行设计转换。这既是对民间美术的传承找到一条适合的路线,同时又是将本国设计现状提升至国际化的有效之法。因此,我们结合陕西民间造型图符艺术的研特点,总结民间美术图像符号的提取方法,创新设计实践。

二、陕西民间造型图符艺术类别及艺术特质

(一)二维平面类指在二维空间中,利用点线面的空间分布,融合中国化的色彩理念,再用民间专属的物质材料,创造出视觉化的平面形象[1]。二维平面类的民间造型图符通常包括凤翔木刻版画、陕西各地剪纸、陕西各地刺绣、民间绘画及印染花布等。陕西民间造型图符艺术更是以陕北剪纸、凤翔木版年画为代表。陕西凤翔木版年画始于唐宋,盛于明清,以出自凤翔而得名。是中国北方民间年画的一大流派,与其他各地木板年画风格不同,色彩强烈,造型饱满,以手工雕刻印制为主,具有典型的地方特色。凤翔木板年画的内容极为丰富,保留了传统年画古朴自然的艺术风格,以门神画、风俗画、十美画、戏剧故事画、神码画、窗花画为主,用以驱邪避鬼,卫家宅,体现农耕习俗、民风民态,表现劳动人民伦理道德,表达了人们对幸福安康的期盼,以及显现家庭的繁荣昌盛,寓意十全十美、快乐幸福,有着独特的西北地区农村社会生活、文化风貌的珍贵价值。凤翔年画的发展,是在吸取汉唐主流艺术的表现技法后发展起来的,壁画、石刻、秦腔戏剧都对其产生深厚的影像。在历史的传承中,一代一代的民间艺人不断地根据群众的爱好锤炼、浓缩自身的审美情趣,并兼容了许多其他的艺术特质。发展至今,形成了现在凤翔木板年画的独特艺术风格,有传统有创新,透露着浓厚的地域特色。

(二)三维立体类三纬立体类民间美术是指的是在三维空间中,采取不同的民间自由材料,利用形、体、面、色等造型方法,所创造的可观、可看、可触、可感知的民俗形象。譬如石狮雕塑、泥塑、香包、耳枕、瓦当、面人、竹木雕等形态。陕西民间造型图符艺术代表的有渭南面花、千阳布艺、渭北拴马桩、凤翔泥塑等。譬如渭南面花,这种现在依然兴盛于陕西的民间美术形式。流行于华县、华阴、大荔、合阳、韩城等渭南地区。因为这种用面粉发酵制作而成的“馍”,广泛地应用于人生礼仪、四时八节,以及乡间庙会、祭祀礼仪中。因此又有“礼模”“花馍”“花供”“面塑”“花花馍”等称法。最初,面花在人们的生活中主要是食用的主食,与馒头、蒸馍等类似,逐渐各种造型的馍融入不同的礼俗后,更多是通过形象表达人们的情感与精神向往。馄饨馍作为面花的一种,也是代表了生命的孕育,充满了无限生机。渭南地区很多地方新婚女子的第一年中秋,或是第一年过重阳节,娘家要为其蒸送枣糕。

(三)综合空间类综合空间类民间美术保留空间构成因素和时间构成因素,将高、宽、纵深、空等形态融汇理解的民间工艺类型[2]。在民间美术的各种造型表现中,“平面造型”和“立体造型”常常会融合为一个综合体。再加以人的参与活动,发挥其更多的造型与感知功能。譬如皮影,我们知道全国有很多地方都有皮影艺术,有的以牛皮为主要材料,有的以羊皮或驴皮为主要材料。陕西华县皮影作为陕西的代表同时也是全国的典型,通过推皮、刻皮、点染、熨烫等方法制成二维形象。在手艺人的手下经描绘、雕刻、着色表现人物身份、动态以及适合皮影表现的肢体与表情。然后用枢轴连缀,灵活自如的用于表演。有的形象可一人操纵皮影,有的皮影形象要多人共同操控,利用灯光投影于“亮子”(白色幕布)后,伴以秦腔唱白和戏曲演奏展现剧情。皮影艺术的造型特征表现在皮影戏曲中的人物造型中,以面部造型为例,大多表现为正侧面,因为在体现人物面部线条美感时,这种半面脸的造型更具特点,我们俗称为“五分脸”。眉眼、嘴鼻、胡须等都由侧面代表人物面部形象,同时结合皮影戏曲中的角色、性格特征有针对性地加以提炼、取舍和夸张,形成与皮影戏曲剧目相配套的人物造型。再融合皮影舞台特殊的表演方式以及观赏意趣,形成了皮影艺术综合的、独特的艺术魅力。

三、陕西民间造型图符艺术融入视觉传达设计

第一,要对陕西民间美术的造型进行梳理,界定民间美术的概念及范围。概括、归纳民间美术的独有特征。在此基础上全面、细节地分析各类民间美术的图符信息,深度解读符号背后的人文价值;再凝练出陕西民间美术各门类所具有的共性、个性及独特性,最终思考不同图符所属农耕文化背景下的现代价值。第二,梳理、归纳图符暗示的显性基因、隐性基因等特点。提取形态、纹样、色彩、语义等元素融入到视觉传达设计的具体实践中。可以引用美国符号学、美学的代表苏珊•朗格的观点,分析民间美术中各图像信息所反映的符号寓意。第三,将提取的基因符号化,融入到设计领域的教学之中。比如“鱼、鸟、子、莲”等形象是陕西民间美术中的代表、经典形象。长期积累传承至今,表达了民间百姓的信仰及观念,与人们的结婚生子等生活息息相关。植物“瓜、果”搭配“扣碗、钱币”等元素,构成传达生命情感的图符,成为生殖崇拜的精神延续。千百年来代代传承形成了这种约定俗成的语义符号,每一个民间艺术家深受其影响,传达内心思想情感[3]。

四、结语

好的设计更应具有时代属性、体现民族价值。因此民间美术中的图像、纹样、符号、造型等形式正是优质设计的核心组成,在此基础上传达华夏儿女的精神面貌。面对设计教育同质化的大环境,对陕西民间造型图符艺术的研究,总结民间美术图像符号的提取方法,将其应用在设计教育的实践环节中,能够使设计教育凝练出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

[参考文献]

[1]左汉中著.中国民间美术造型修订本[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4.

[2]吕品田著.中国民间美术观念[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2.

[3]吴风著.艺术符号美学苏珊•朗格美学思想研究[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

作者:刘静 臧卫军 单位:西京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