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民族旗鞋造型装饰艺术特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民族旗鞋造型装饰艺术特点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民族旗鞋造型装饰艺术特点

摘要:旗鞋是我国历史上一种独特的鞋履形态,是满族妇女重要的足衣,也是满族的一大文化特色,其是“天足”和三寸金莲之间的平衡点。由于旗鞋底子较高,既可以好好地遮饰天足,又可以修饰女性的身型,让身姿看起来更为婀娜。

关键词:满族旗鞋;纹样;造型

满族旗鞋是一种极具设计特色、艺术特色、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色的民族化产物。从满族旗鞋的设计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满族人的日常生活方式、风土人情以及宗教信仰。满族旗鞋的细节设计非常考究,从造型、鞋底、鞋面、纹路、制作工艺来看,都是当时顶级的存在。虽然站在当代的视角看,满族旗鞋在实用性上有所欠缺,且设计的花纹也不符合现代人的穿着搭配要求,但是满族旗鞋所蕴含的文化特色以及审美特征和历史价值是不可小觑的。

一、旗鞋的造型艺术特点

(一)旗鞋的分类满族旗鞋与我们日常所见的鞋型并不相同,满族旗鞋的鞋底特点可以用“高”和“厚”来说明。一般来说满族旗鞋的鞋底采用木头材质作为支撑,将木头制成独特的“鞋中跟”,并置于脚中心周边,涂上白色的油漆来完成鞋底的制作。后期满族旗鞋的鞋底形状开始呈现多样性,出现如马蹄形、花盆形、元宝形等不同的外形,这几种制作简单且结构稳定性强,走起路来相对较为平稳。以当前满族旗鞋的元宝鞋底为例,其鞋底外形酷似元宝,从正面来看上窄下宽呈梯形,具有较强的观赏性。花盆底,则与元宝鞋底正好相反,呈上宽下窄的倒梯形,且鞋底较高,该样式的鞋底走路较为不便,多为满族年轻女子所穿。满族旗鞋这样独特的外形满足了一定的实用性,增加女性身高、达到身材比例的协调性以及拥有雨天防水的功能,因此满族旗鞋具有一定的审美性和实用性。

(二)旗鞋的纹样特征1.刺绣针法。纹样是凸显满族旗鞋艺术特色的重要特征,有了纹样的点缀,旗鞋的装饰性和审美性才得到进一步的升华。满族旗鞋的鞋身材质多为缎锦,在缎锦上绣以各类纹样,雅致脱俗,美观大方。满族刺绣在清展得如火如茶,因此刺绣图案是旗鞋的标志纹样。刺绣主要以苏绣为主,针法多样、细致精巧、雅而不俗,并且常用多种形近深浅不同的丝线,绣出晕渲的色彩效果。整个鞋面针脚平正整齐,纹路微微凸起,构图疏密相间,富有装饰的趣味性。套针、平针、抢针、直针、藏线、纳锦等各类刺绣手法配合钉珠、镶嵌等工艺手法,创造出更为精美的纹饰。以盘金、网绣、打子、拉锁子等针法,融合西洋画写实的手法,刺绣纹样层出新奇,不拘一格,件件可堪精品。将旗鞋鞋面装饰发挥到极致的是慈禧太后所穿的旗鞋,除多见的刺绣手法外,还会装嵌上宝石、翡翠、珍珠、璞玉等名贵饰品。珍珠一般都是用丝线串成花边,曲曲折折地盘钉在鞋面上,大点的珍珠就直接钉在鞋面上,用珍珠代替彩线,钉出精巧的图案,周边也饰以丝编穗子,行走时随脚步起落飘洒、姿态轻盈。在钉珠的使用上,少则有二三十颗,一般的也有七八十颗,而慈禧旗鞋上的珍珠最多时达到了几百颗,在其驾崩后,脚上着的也是一双荷花珍珠旗鞋。2.图案分类。满族人民在制作旗鞋时选择考究的纹样图案,造就了纹样文化的丰富多彩。从图案题材来看,多取自生活中的自然景物。植物图案通常以花卉为主,牡丹、月季、荷花、梅花、海棠等,并且针对每个季节会使用不同的花卉图案。春天的海棠、夏天的合欢、秋天的菊花、冬天的腊梅。画家的参与丰富了鞋履的装饰题材,同时也使花卉植物被赋予祥瑞美好的寓意。牡丹,寓意富贵吉祥;腊梅,寓意高洁谦虚;合欢花,寓意情投意合;长春花,寓意吉祥祝寿。第二种纹样为动物图案,蝙蝠、金鱼、蝴蝶等,尤其龙凤作为中华文明的象征,在纹样中多有出现。在动植物花纹的基础上结合点线面,构成新颖的图案,形成独树一帜的审美风格。宫廷鞋履上常见的纹样有十二章纹、龙纹、凤纹、云纹、水纹等,其逼真多变、立体感强的特点,使图案活灵活现地反映在鞋履上。纹样作为旗鞋装饰的代表元素,与满族人民的意识形态和宗教信仰是密不可分的,这些图案的运用主要源于满族人民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崇拜、对美好生活的期许,使所有的一切图案都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自古以来,伴随着社会发展的推进、历代文人的推崇,加上大自然中形态各异天然的运用,历史的丰厚底蕴和文化内涵的不断深入,旗鞋图案不光融合了已有的艺术精华,还在此基础上融合了满族自身的文化特征,形成了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3.色彩运用。色彩与纹样的运用,都塑造了满族旗鞋的文化艺术特色。与纹样不同的是,旗鞋在色彩的运用上有明显的分界,要么色彩极致华丽,要么仅以单一纯色为主。受早期满族文化环境的影响,一开始旗鞋的颜色浅淡相宜。满族人喜爱白色,认为白色是一种民族信仰,是纯洁与高贵的象征,因此白色在旗鞋颜色中必不可少。随着清王朝平定中原后,旗鞋的颜色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但在不同的阶级中,旗鞋的颜色又有明确的划分,民间旗鞋多采用素色、青色、蓝色、灰色、黑色等;而宫廷权贵的旗鞋则色彩明亮丰富、色调鲜亮,常用颜色有红、杏黄、明黄等。

二、旗鞋的审美性

在儒家思想下,中国传统封建社会对于人的审美追求,一直处于遵循儒家思想为主流的形态。旗鞋是满族人民对于传统审美思想所推崇的一个典型例证,具体表现为满族旗鞋的图案上往往以自然景物、植物动物为主,并有着吉祥如意、家人朋友间情感和睦以及身心健康等独特的寓意。同时蝙蝠、金鱼、蝴蝶也被赋有“洪福齐天”“遇水则发”的传统寓意,且清代宫廷鞋履中的龙纹、凤纹、云纹、水纹等都代表了崇尚图腾、敬畏神明的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而这种思想正是儒家思想中审美思想的主流。同时,满族是一个在马背上打天下的民族,因此女性常常在马背上活动,身材较为粗犷。清军入关以后,由于清朝的旗袍无法凸显身体的曲线,为了在穿着旗袍时彰显气质并提高身体比例的协调感,满族女性喜欢脚穿高底鞋,类似于现代高跟鞋的鞋履。脚穿旗鞋,鞋底较窄,走路时姿态较为婀娜的同时,也极富观赏性,与汉族的“三寸金莲”不谋而合,这样独特的满族旗鞋也彰显了满族的地域性特征。满族旗鞋,不仅美观还颇富意蕴,从审美性、装饰性、工艺色彩等方面,无不展现旗鞋造型多变的特征。旗鞋图案所体现的不单是事物本身的自然之美,更是一个民族长期的文化沉淀,不仅体现了满族人的审美风格,还是各个朝代审美经验的总结和艺术的升华,进而达到旗鞋鞋履装饰设计的艺术境界。旗鞋的审美习惯离不开满族人民长期生活的环境。清代统治阶层长期生活于白山黑水,处于恶劣的气候中,由此练就了满族人自成一家的个性,所以纹样图案的灵感均来自于大自然。极具特色的审美性需要审美习惯和价值体系的构建,因此审美性作为图案设计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中华民族文化蓬勃发展的重要组成要素。

三、结语

旗鞋作为满族文明历史的缩影,彰显了当时的地域文化特色。对此,我们更应该做好对旗鞋的保护工作。

作者:王萌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