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大闹天宫角色造型设计传统元素运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大闹天宫角色造型设计传统元素运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大闹天宫角色造型设计传统元素运用

摘要:在动画作品中,角色造型设计对于动画的影响与意义可谓重中之重,优秀的角色造型不仅能够体现动画本身的价值,更能够体现动画作品背后更深远的文化价值。诸多动画作品通过对传统文化元素的巧妙运用、融合与创造,使传统文化以新的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同时传统文化也使得动画作品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与魅力。本文以中国动画代表作品《大闹天宫》为例,浅析其中角色造型设计传统元素运用,以及传统元素对于动画作品的影响与意义。

关键词:《大闹天宫》;角色造型设计;传统元素

《大闹天宫》创作于1961~1964年,由中国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是我国第一部彩色动画长片,在我国乃至全世界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这部扛鼎之作出自中国动画的奠基人万籁鸣之手,是在创作《铁扇公主》20年之后形式和精神上的延续,同时也是中国动画作品本身的飞跃。《大闹天宫》的角色造型、场景设定、色彩表现等方面借鉴了我国寺庙壁画、庙堂艺术、古代绘画、民间年画、戏曲脸谱等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艺术表现形式。《大闹天宫》是中国动画乃至世界动画的经典之作,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审美趣味的一次集中体现,这部“中国动画学派”的巅峰之作确立了中国动画的国际地位。角色造型设计是本片最成功的亮点之一,其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巧妙借鉴与运用、融合与再创造,是角色造型成功的关键因素。

1主要角色的造型设计分析

孙悟空造型设计。孙悟空作为本片的主角,他的形象塑造可谓重中之重,片中孙悟空角色造型设计的成功也成为日后动画作品学习的典范。《大闹天宫》中孙悟空、玉皇大帝、哪吒、东海龙王等主要角色造型设计出自我国工艺美术大师、著名漫画家、创立了装饰派艺术的张光宇先生。张光宇从小受京剧影响颇深,对民间艺术非常感兴趣,并且善于吸收外国艺术家的艺术风格,这些都成为他日后创作的基石。片中的孙悟空形象,在忠于文学原著《西游记》“头戴紫金冠,身披赭黄袍,腰系蓝田裙,足踏步云履,手执如意金箍棒,尖嘴腮、雷公嘴、孤拐面、火眼金睛、黄发金箍、一身黄毛、两块红股”的基础上,添加了诸多优秀传统元素,散发出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从整体造型而言,身形修长清瘦却又不失灵动刚劲,比例适度,腰肢纤细,四肢呈现优美的弧形弯曲,姿态轻盈,描以洗练如工笔画的线条,宛如敦煌飞天壁画中的神佛形象,尤其是在腾云驾雾、辗转腾挪的打斗动画场面中,仿佛壁画中天女飞天的场景再现,表现出了豪迈有力、自由奔放、奇姿异态、潇洒轻盈的飞行之美。再观细节的刻画,面部造型的塑造尤为亮眼,孙悟空的面孔是由中国戏曲脸谱元素变形而来,在京剧脸谱中,孙悟空的脸谱属于象形脸中的兽形脸,即以猴子的象形图案演化创作成面部图案,以表示角色化身之前本身的属性。孙悟空面部中间的红色桃心形脸膛体现了猴子的属性,红色代表着忠勇,眼部涂有金色眼窝表示他的神仙身份。在服饰装扮方面,在原著文字描绘的基础上参考了漫画《西游漫记》和民间版画上“细臂大手,腿长腰细,身穿鹅黄上衣,腰束虎皮短裙,红裤配黑靴”的形象,使得整个人物的装扮既传统又有新意,同时也成为日后孙悟空形象的基本装束。最后在颜色运用方面也尤为考究,“绿眉、红脸、黄目”,“黄衣、红裤、黑靴,再加上一条翠绿围巾”,黄、绿、红成为运用最多的颜色,这三种颜色色彩亮丽,对比强烈,有着很强的装饰性和浓重的传统韵味。《大闹天宫》中,用影片导演万籁鸣先生的话来形容孙悟空的角色造型设计,就是“神采奕奕,勇猛矫健”。哪吒造型设计。片中,哪吒的角色造型设计也很具有代表性,这一形象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年画。整体造型上,哪吒身体比例头大身小,与中国民间传统年画中的大头福娃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整个身体圆润饱满,四肢圆滑有力,单从身型来看,就是一个稚气未脱的孩童形象。但哪吒的面部细节却与身型形成了较大的反差,作者参考京剧中代表奸邪的白脸形象,短立横眉,一双三角眼倒挂,嘴角向下,一幅目中无人、傲慢跋扈之相,将自称“哪吒三太子”、仗势欺人的人物性格表露无遗。服饰细节方面,民族特有服饰肚兜,加上由莲叶图形简化而来的披肩,又将人物特有的属性表现了出来,脚下风火轮上的传统火纹样式也使人物增色不少。与孙悟空正面的主角形象相比,在颜色使用上形成了较大的反差,摒弃了黄、红搭配,更多地使用了蓝、绿、白等较为阴冷的角色,在凸显人物性格的同时,使正反面的人物形象在颜色上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玉皇大帝造型设计。片中另一个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角色就是玉皇大帝。张光宇先生在设计玉皇大帝造型时,借鉴了家乡江苏无锡一种用于祭祀的纸质宗教神像——无锡纸马。无锡纸马线条柔软,曲线灵活,颜色多以大红配石绿、淡黄等颜色,颜色鲜艳,对比强烈,整体显示出甜腻艳丽的民俗气息。玉皇大帝的形象设计成功地借鉴了纸马艺术中灶君的形象。玉皇大帝整体造型高大威严,常以坐姿示人,以表现其高高在上的玉帝身份。面孔的设计,脸型轮廓方中带圆,圆润饱满、耳朵巨大、耳垂饱满、眉眼细长,眼睛上下用半圆弧线勾勒,以表现其慵懒、养尊处优之态,配上胡须和多变的表情又多了一分奸邪之气。玉皇大帝的服饰参考了古代帝王的龙袍,图案纹样繁多细致,多以方圆为主,代表天圆地方,包容万物的磅礴气势。玉皇大帝造型所用的颜色也与其身份极为相符,多种黄色,搭配黑红点缀,使整体造型光彩熠熠,华丽高贵,将精于其表,败絮其中的人物特点体现得淋漓尽致。《大闹天宫》中的角色造型设计是成功的,创作者运用提炼——融合——再创造的方式,将多种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元素的提炼,并且将其融合,使丰富的传统元素相辅相成,再通过适当的改造与创新,设计成为更符合时代审美,更能体现作品精神的角色造型,既赋予传统文化新的生命,也为角色造型注入了更深厚的文化内涵。

2结语

《大闹天宫》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巧妙运用,不但将动画作品的精神意义与价值表现了出来,更体现出了背后深远的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影片中的角色造型极具中国传统美学的独特美感,同时也让这部影片成为中国动画风格的代表。以孙悟空的造型设计为例,对比早期动画《铁扇公主》中的孙悟空形象,大大的脑袋,细长的四肢,有着米老鼠影子的迪士尼风格,已经演变为更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孙悟空形象,无论是整体造型、细节刻画,还是色彩运用,都有着浓厚的民族格调,流露着中国美学特有的强烈装饰性与独特的表达方式,使得整部影片成为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佳品。反观一些国产动画作品,正是缺少了对传统文化的研究与运用,只顾着一味地模仿别人的形式风格,才使得我们的诸多动画作品丢失了自己的灵魂,找不到属于中国动画的风格,成为既不欧美,也不日韩,更不中国的“四不像”作品。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民族文化值得我们不断地探索发掘,不断地学习与再创造,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动画作品找到属于自己的风格并不断前行。

参考文献:

[1]朱剑.中国动画艺术研究[M].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叶金辉 殷俊 单位:江南大学无锡古运河文化创意中心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